关于船舶耐波性的理论计算(极简版)
本帖最后由 强而有力Montana 于 2023-1-2 22:41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有幸得到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卡德洛克分部的一名工程师的指导,罗列了一些内容。
R=8.422+45.104CWF+10.078CWA-378.465(T/LWL)+1.273(C/LWL)-23.501CVPF-15.875CVPA+12.9(Δ- 4300)/4300
R seakeeping rankCWF waterplane coefficient forward of amidships 前部水线面系数CWA waterplane coefficient aft of amidships 后部水线面系数T draft amidships 舯部吃水LWL waterline length 水线长C distance from station 0 to cut-up point 切断点到0站距离。这里我说明一下,cut-up point指的是吃水开始减少以容纳推进装置的位置,而0站是艉垂线的站号CVPF vertical prismatic coefficient forward of amidships 前部垂向菱形系数CVPA vertical prismatic coefficient aft of amidships 后部垂向菱形系数Δ displacement 排水量
1 R越大,代表船舶在高海况的操作性越好2 水线面系数较大,特别是CWF前部系数大是有利的3 对于给定的吃水深度,更长的船长将增加其操作性4 LCB和LCF距离增加有利于耐波性(LCB是船舶的浮心纵向位置,LCF是水线面中心纵向位置)。符合这一点的船只纵摇较小但是在高速时会增加5 对于给定的CWP和 CX,如果增加 CVP = CP/(CWP*CX)(无论中横剖面的前部还是后部),也就说使船体的横截面形状更像U型,会导致耐波性能下降,尤其是前部船体。 理想的耐波船体是拥有非常小的CPF和非常大的 CWPF,也就是V型。这一点在于依阿华和前卫的对比很显著,依阿华的艏部类似U型,前卫的艏部类似V型,尽管宽度和初稳心高度差距不大,但是适航性相去甚远。这种情况在冷战时期的美苏驱逐舰上也有体现,苏联驱逐舰使用水线面积更大和更V的船艏,代价是低速阻力和续航力
纵轴为GM(FT)和横摇周期(秒),横轴为排水量(长吨)
好文! 理想的耐波船体是拥有非常小的CPF和非常大的 CWPF,也就是V型CPF和CWPF都没有出现在前文中,因此请问它们的意思是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