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嫂过年好,二战前为什么没有9炮战列舰?
大家过年好最近在思考一个架空位面。突然发现二战前或者说条约前各国没有9炮(3x3)战列舰是为什么?
应该不是炮塔的问题吧,一战时候就有三联装炮塔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另外,金刚同吨位的3x3的14寸战巡会不会更有搞头,节省了主装甲带长度,反而可以增加厚度,加强防护?
N3,G3不算吗 纳尔逊级??????
长期以来奇数门主炮被认为不利于校射,事实上RN在纳尔逊的三联炮塔服役后非常失望,很长时间内认为最优布局是胡德的2*4。类似的,日本人执着追求10炮。
所以在条约之前设计的战舰极少有9门这种布局。美国人有当时最成熟的三联炮塔,而南达科他和列克星敦都是4炮塔布局。列克星敦宁愿用4座联装。
3*3布局的主要优势是省吨位,能实现火力防护的平衡,这在条约限制下才会起作用。此后逐渐意识到3*3在火控上是没问题的。
没有条约的时候,大家不会用这种思维去想问题。火力发扬的优先度是很高的。
纳尔逊被开除战列舰籍{:63:} 哎呀,多谢楼上几位提醒。把老衲忘了。条约前就这一艘独苗苗,主要一想到9炮就是前二后一了,尴尬。 LeSoleil 发表于 2023-1-28 11:37
长期以来奇数门主炮被认为不利于校射,事实上RN在纳尔逊的三联炮塔服役后非常失望,很长时间内认为最优布 ...
谢谢,简单总结就是条约前思路限制加上也许校射科技没跟上?后面条约限制,卷起来了,另外校射科技发展上来了。于是真香定律,纷纷发展3x3对吗? LeSoleil 发表于 2023-1-28 11:37
长期以来奇数门主炮被认为不利于校射,事实上RN在纳尔逊的三联炮塔服役后非常失望,很长时间内认为最优布 ...
老衲的炮塔除了本身的可靠性,还在哪些方面令RN失望了呢?
此时3*3布局,在火控上是否有问题? 正在吃草莓 发表于 2023-1-28 21:20
谢谢,简单总结就是条约前思路限制加上也许校射科技没跟上?后面条约限制,卷起来了,另外校射科技发展上 ...
不是校射技术没跟上,直到设计KGV,RN依旧认为2*4布局是最优的。只是需要为了防护而妥协。很简单的道理,8炮舰搞半齐射,要么半数炮塔齐射,要么每炮塔单炮齐射,指令和管理都很清晰。9炮舰就变成4/5划分。不同射角下怎么开炮就变得复杂。 AXMC 发表于 2023-1-28 22:14
老衲的炮塔除了本身的可靠性,还在哪些方面令RN失望了呢?
此时3*3布局,在火控上是否有问题? ...
结构复杂,实际射速低,实际投射量跟8门15寸老舰比没有优势。新炮塔转弹结构大失败。后续要求回到2*4传统布局用成熟的13.5寸和15寸炮炮塔结构。这就是29年的16A案。 LeSoleil 发表于 2023-1-29 11:01
结构复杂,实际射速低,实际投射量跟8门15寸老舰比没有优势。新炮塔转弹结构大失败。后续要求回到2*4传统 ...
啊很抱歉多问一句,29年的16A是什么设计?粗略找了一下没找到{:57:} 正在吃草莓 发表于 2023-1-28 21:20
谢谢,简单总结就是条约前思路限制加上也许校射科技没跟上?后面条约限制,卷起来了,另外校射科技发展上 ...
校射法则不是科技而是逻辑,奇数炮校射谈不上是“不利”, 而是对于习惯偶数炮校射的火控官来说,是一种逻辑上的“不便”。 AXMC 发表于 2023-1-30 00:14
啊很抱歉多问一句,29年的16A是什么设计?粗略找了一下没找到
不知道看得见不
拔剑四顾 发表于 2023-2-10 15:43
不知道看得见不
看得见,谢谢HXD! 9根管子没有,但三联炮塔多得是。奥匈帝国,联合力量级,四座三联。法国一票旧战列舰,双联三联混合。意大利也好这一口。所以说,在二流海军强国里面,三联装战列舰还是挺多的。一流海军强国,请参考美帝标准战列舰,一大堆三联装14寸管子。只不过9根管子的没有罢了。所以跟散步大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考虑战列线对轰,前后均衡更方便设计师。至于9炮,开始完全是条约迫害导致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