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福斯40mm炮在二战后迅速没落的原因
二战后,博福斯40mm高炮迅速从当红辣子鸡变成低效武器,其根源到底是什么?1、单发威力不足?不能人云亦云的说无法有效击毁自杀飞机,但是二战后,这种非常规作战方式已经不太可能出现。PLA在抗美援越期间,用更弱一些的37mm高炮打下了大量美国二代和三代飞机,例如F4和F105。威力并没有不堪吧?另外后来意大利人和博福斯合作,进一步研发的布莱达双40mm炮,也卖到了不少国家,说明大家还是认可其威力的。
2、射速,这个可能是关键原因之一?40mm/L60一般设定射速是120RPM,最高160RPM;二战后改进的40mm/L70射速提升到240RPM,改进型进一步增加到300-330RPM。在无有效的近炸印信时期,这种射速可能的确难以应对越来越快的目标。
3、射程?虽然40mm/L70有效射程比40mm/L60增加了不少,但是空对舰武器的射程提升更显著。逻辑上似乎没问题,但是真正实用的反舰弹,例如冥河要60年左右才服役。而且即使如此,后来中小口径舰炮各国也一样装备了。所以射程这个影响因素应该是最弱的吧
4、军费?非高精尖装备,由于40mm/L60底数太多,凑合用用。钱都拿去研发导弹和大中口径新炮了,美国好像用76mm炮替换40mm持续了好久都没结束,根本原因就是预算不足。
40炮对神风威力不足可不是人云亦云,海军应对神风的要求不光是击毁、击落,而是要击爆,要在神风进袭的航线上,就将其大部解体而不能飞行,因为40炮即使击毁发动机击毙驾驶,神风机仍然可以凭借惯性继续前进抵达目标。 mathewwu 发表于 2023-2-23 20:25
40炮对神风威力不足可不是人云亦云,海军应对神风的要求不光是击毁、击落,而是要击爆,要在神风进袭的航线 ...
二战时有神风机的确威力不足,但是“二战后”,这种威胁很快就不存在了。但是博福斯依然很快就被淘汰出主流防空武器,我想探讨的是这个原因 “3"/50 (7.62 cm) Marks 27, 33 and 34”的服役,一种威力更大还有vt的防空炮岂不是更好吗 本帖最后由 JeanBart 于 2023-3-2 20:28 编辑
经典懒人 发表于 2023-2-23 23:03
二战时有神风机的确威力不足,但是“二战后”,这种威胁很快就不存在了。但是博福斯依然很快就被淘汰出主 ...
载着人自杀的飞机没有了,但是不载人自杀的飞机正在迅速发展。战后的中近程防空要求的是拦截樱花这样的导弹,对武器的要求是既要增大有效射程(确保有充足的时间打出足够多的炮弹以保证命中并在安全距离上摧毁目标),又要缩短炮弹飞行时间(增加命中率,炮弹飞得太慢意味着更大提前量和误差),还需要有足够的毁伤能力,有可能的话还要有充足的射速确保取得更多命中。
博福斯40/60射程不足,炮弹飞行速度低,口径小毁伤不足,射速也不够快,战后英国人是通过增加炮管数量堆命中的方式来补足毁伤,但它的有效射程还是比不上新式的57博福斯和美制速射3寸炮,更不用说57博福斯射速和40/60一个水平而美国3寸炮能打近炸引信弹提高毁伤效率。 JeanBart 发表于 2023-3-2 20:16
载着人自杀的飞机没有了,但是不载人自杀的飞机正在迅速发展。战后的中近程防空要求的是拦截樱花这样的导 ...
这两天也看了些相关材料,结合这位伙计的分析,看来还是VT引信是关键因素。
博福斯40mm/L70弹速和弹道都非常好,比美国3寸炮强不少,射速也增强了。但是没有VT弹,我看到的资料显示大概要到1979年左右,西方才开发出40mm弹的近炸弹。再精准的火控,小口径炮弹也没法和VT弹比命中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