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ewwu 发表于 2011-5-30 11:27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5-30 13:19 编辑

本贴原为Type94发表:

以倍口径看来,美军的45口径比50口径要有更高的水平穿深,所以这个关系还不是很大。炮管方面,美国舰炮得益于美国的冶金技术,可以在重量尽可能降低,威力较大的前提下寿命第一,这方面把别国都甩在后边,不过大和也没太差,以其口径来看,重量控制的较好
至于弹体强度方面,美国人的看法是老91系列中,8英寸级别在风帽和弹体上存在与美国同类的强度差距,而14英寸以上级别至少在前部硬度上差不多,差距开始从弹体出现;而后出现的1式穿甲弹则强化了弹体,长径比增加,对于穿甲威力提高肯定有好处。这里有张图,可以看到91和1的差别,不过该图没有考虑1式增加的长度,所以重量标注还是1460公斤(外国某论坛有人甚至认为,以Mka弹丸的长度和口径,460毫米1式穿甲弹可能最大重量能在1600-1700之间!待考证)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105/30/122624jyh6lfifwu7wwfxw.jpg

现在有一张图倒是可以大体对比出来大和级和衣阿华级各自武器对对方防护的破坏距离,虽说是老图,不过很符合事实

mathewwu 发表于 2011-5-30 13:56

回复 yxwd5 的帖子

本贴原为飘扬发表:

一点也不聊斋,这是45倍径46cm炮使用九一式穿甲弹对VH板的实测穿深,参与大和级设计工作的松本喜太郎在他的著作中还披露过一组50倍径46cm炮(可能是专为大和级设计的技术验证炮,其制式名称、详细数据皆不明,又是一桩无头公案!)的穿深数据,其中2万米垂直穿深高达23.8英寸,折合公制约605mm!

yxwd5 发表于 2011-5-30 14:22

另外,本子的炮弹貌似很不错,长门那么老的火炮,换新弹后能打出20千米454的穿深真是相当不错。不知道有别的改动吗

owaii 发表于 2011-6-1 16:09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6-1 17:27 编辑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大和设计的时候军令部就要求使用46公分50口径炮,后来因为控制吨位等问题才改用45倍径
难道这50口径炮真的试制过?此说法有其他佐证吗?

司马 发表于 2011-6-13 20:45

mathewwu 发表于 2011-5-30 1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贴原为Type94发表:

以倍口径看来,美军的45口径比50口径要有更高的水平穿深,所以这个关系还不是很大。 ...

你在哪里找的?

飘扬的Z字旗 发表于 2011-7-7 20:56

回复 owaii 的帖子

目前我还没在其他资料中见到过相关的记述。因此松本的记录只能看作是一个孤例,尚不能作为46cmL50炮确实存在过的直接证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菜鸟求鉴定“衣阿华主炮穿甲能力和大和主炮相当”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