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美国计划为斯大林海军建造的军舰:政策瘫痪的研究
本帖最后由 强而有力Montana 于 2025-3-24 16:19 编辑二战前美国计划为斯大林海军建造的军舰:政策瘫痪的研究American Warship Construction for Stalin's Navy Prior to World War II: A Study in Paralysis of PolicyBy MALCOLM MUIR, JR.
捐给美国海军学会的1158.1工程草图,出自Naval History Magazine, Volume 36, Number 1。
1058.1工程图纸,出自Russian and Soviet Battleships。
游戏《战舰世界》中最终完工状态的1058.1工程(X舰),与历史方案不一定完全一致,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 Diplomatic History Vol. 5, No. 4 (FALL 1981)
注意,本文中出现的“Russia”均译作“苏联”,除非涉及到沙俄时期
译者不一定认同本文观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在和平时期向外国出售先进武器经常使美国决策者面临严重的困境。一方面,这些销售可以为国内经济提供宝贵的动力。与之相反的是,美国不太情愿向外国透露美国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即使是友好国家。在最坏的情况下,决策者必须权衡武器落入敌人之手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同盟关系迅速变化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所面临的这种困境,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他的第二个任期中也面临过。
20世纪30年代中期,约瑟夫·斯大林决定建立一支苏联的战斗舰队,其中包括各种级别和最高技术水平的舰艇。重炮主力舰将为这支部队提供骨干力量,斯大林要求这些舰艇至少和现存最强大的战舰实力相当。由于苏联海军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这种野心近乎狂妄自大。最后一艘在俄罗斯造船厂完工的战列舰是在沙皇旗帜下服役的。苏联工业尽管在五年计划下取得了进步,但仍然没有为所计划的大型舰艇生产火炮或装甲所需的昂贵专业设施。
唯一的答案就是寻求国际援助。自20世纪30年代初以来,意大利在轻型舰艇的设计和建造方面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因此于1935年末苏联就战列舰建造与意大利进行了接触。意大利人向苏联提议建造一艘类似于利托里奥级的42000吨战列舰。但随着意大利陷入与德国的结盟,与意大利合作的前景变得越来越可疑,苏联转向了其他地方寻求帮助。
在其他海军强国中,德国和日本似乎怀有不可调和的敌意。英国和法国都是更合乎逻辑的选择,但是它们全力投身于建造自己的军舰。因此,1936年5月,苏联向美国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苏联官方贸易机构阿姆托格(Amtorg)就购买战列舰装甲的可能性与卡内基伊利诺伊钢铁公司(Carnegie Illinois Steel Corporation)接洽。美国公司的负责人向国务院询问了拟议交易的合法性,并迅速获得批准,唯一的条件是不得向苏联透露任何军事机密。
有了这个充满希望的开端,苏联政府于1936年9月成立了一个公司,其唯一目标是通过一切方式确保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艇。苏联人给该组织起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名字:卡普进出口公司(Carp Export and Import Company),以该公司的负责人、归化美国公民萨姆·卡普(Sam Carp)命名,萨姆·卡普是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的妹夫。卡普于1936年12月抵达纽约市,在第五大道(Fifth Avenue)设立了办公地点,并聘请了前国会议员、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斯科特·费里斯(Scott Ferris)作为法律顾问。后者对卡普的“无限手段”(the unlimited means)印象深刻。费里斯后来告诉国务院说,“卡普先生不断强迫提供给他巨额酬金,这让他很尴尬。”更相关的是,费里斯提到卡普在纽约银行(New York banks)的信贷额度达到了2亿美元,这一数字后来得到了国务院的证实。
有了这笔资金,卡普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方法来完成他的使命。他继续阿姆托格购买战列舰零部件的尝试,特别是装甲、火炮和火控设备。他还开始就详细的军舰设计图进行谈判。他最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在美国造船厂建造完整的战列舰。在所有这三个方面,苏联的使命都遇到了障碍。
在试图购买装备的过程中,卡普因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而受挫了七个月,该会议似乎可能将包括美国在内的签约国的最大舰炮口径限制在14英寸。苏联人特别渴望为所有新战列舰配备16英寸舰炮,直到1937年春天谈判破裂,国务院才撤回对苏联在美国购买更大口径武器的禁令。
不幸的是,这让卡普的项目几乎没有取得成果。一个更可怕的敌人出现了——美国海军部。在讨论初期(1936年11月),海军部长克劳德·A·斯旺森(Secretary of the Navy Claude A. Swanson)反对装甲板交易,理由是这会泄露军事机密。到1937年春天,斯旺森改变了立场,但很快其他海军人员就16寸炮提出更严重的问题。苏联人首先试图与伯利恒造船公司(Bethlehem Shipbuilding)签订合同来生产这些武器,结果发现大型火炮的唯一来源是美国海军火炮工厂(U.S. Naval Gun Factory)。1937年8月,代理海军部长威廉·莱希上将拒绝(Adm. William Leahy, acting secretary of the navy)和卡普合作。当卡普接近美国顶级军械专家之一、海军炮厂的W. E. 海耶斯(W. E. Hayes)时,军械局局长H. R. 斯塔克上将(Adm. H. R. Stark)命令海耶斯避免与苏联人有任何接触。
卡普获取战列舰设计图的尝试也是同步进行的,但也遇到了类似的挫折。1936年12月,苏联方面要求获得列克星敦号、密西西比号和科罗拉多号的设计图。这些选择乍一看令人费解,因为列克星敦号是一艘航空母舰,而另外两艘是已有十五年以上舰龄的低速战列舰。也许苏联人对列克星敦号(最初设计为战列巡洋舰)的高速船体和机械、科罗拉多号的16英寸双联装炮塔和密西西比号的14英寸三联装炮塔感兴趣。无论如何,斯旺森部长表示反对,理由是海军技术局人手不足。他建议商业船厂于卡普接洽,但国务院表示,海军在图纸提交给苏联之前,必须检查所有图纸。斯旺森还指出了船舶工程师的短缺,并补充说,为卡普制定任何设计图都将违背美国的根本利益。
由于卡普很难获得设计图,现在看来,他把一艘完工的战列舰带回苏联的雄心壮志基本是痴心妄想。尽管如此,1936年9月他的任务一开始,他就提出了这个要求。三个月后,他把目标提高到“购买三艘或更多战列舰,以及这些舰艇的大量装备”。美国官员立即表示反对。以人员短缺为由,海军部断然拒绝了卡普关于检查私营造船厂建造的战列舰的提议。美国国务院声称,如果苏联卷入任何冲突,国会最近通过的中立法案将禁止交付计划中的船只。卡普的一位律师莫里斯·沃尔夫(Morris Wolf)提议,可以通过将未组装的战列舰分批运送,然后由苏联造船厂组装来避免这种不幸的可能性。一位美国谈判代表尖刻地对国务卿科德尔·赫尔(Secretary of State Cordell Hull)说道:“先生。沃尔夫似乎认为这个计划非常巧妙。”
然而,到1937年春天,苏联谈判代表已经克服了从美国造船厂购买了一艘完整战列舰的部分障碍。他们放弃了最初的要求,检查美国军舰。关于与中立法案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卡普说苏联愿意碰碰运气。因此,国务院放弃了对这项交易的反对意见。
鉴于这一难得的绿灯,卡普要求纽约造船公司(New York Shipbuilding)和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制定在他们的船厂建造战列舰的图纸。后者提交了一艘35000吨战列舰的设计草图,配备9门16英寸火炮。这艘战列舰采用8英寸的甲板和16英寸的装甲带,防护良好。伯利恒的设计还具有高速特点(30节),但牺牲了航程(5000英里),但仍然足以满足苏联的需求。伯利恒的设计在某些方面优于美国海军正在建造的新型战列舰,尤其是在装甲方面。
随着苏联的计划开始摆脱模糊性并逐渐接近现实,国务院将此事摆在罗斯福总统面前。1937年4月3日,该问题在内阁会议上公布。哈罗德·L·伊克斯(Harold L. Ickes)说:
[海军部长]斯旺森拒绝说“是”或“不是”。显然,总统并不反对在我们的一个船厂建造这艘船,赫尔(Hull)也是一样。总统告诉斯旺森告诉任何造船公司,这是一个私人问题,这是一份私人合同,它可以自由处理此事。
这一切都很好,但海军不能保持沉默。在谈判开始时,斯旺森曾向国务院透露,他担心公众会对与共产党政府的任何此类交易产生的反应:“特别是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方面,如果美国帮助一个其政府形式受到谴责的国家发展海军力量,可能会导致对海军部的许多不利批评,而海军部希望避免这种批评。“现在是四月份,斯旺森可能会拒绝在内阁中说“是”或“不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专业下属会默许。拟议交易的报道很快出现在全国媒体上。这些由未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泄露的报告非常不准确,并认为国务院“已表示批准一项令海军部讨厌的交易”。国务院通过及时泄露消息来保护自己。
伯利恒比国务院更容易受到海军压力的影响。该公司的销售经理E. R. 伦纳德(sales manager, E. R. Leonard)抱怨了海军的骚扰。武器和弹药控制办公室主任约瑟夫·格林(Joseph Green, head of the Office of Arms and Munitions Control)说,
伦纳德先生本人也是一名前海军军官,他说....如果他愿意,他可以说出曾和媒体谈论过拟议交易的海军情报局军官的名字。他说,尽管莱希上将对于整个事件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但海军部中有一些军官对任何性质的商业交易都抱有偏见....苏联煽动宣传来促使任何此类交易达成....是不可能的。
伦纳德补充说,伯利恒处境很尴尬,但卡普坚持不懈。海军部拒绝正式反对为苏联建造战列舰,却制定了有关军事保密的规定,使得合同无法签订,现在伯利恒发现它的好名声被公开玷污了。对于这家钢铁公司来说,解决所有这些困难的方法似乎是让美国政府正式批准该交易。
然而,未经总统同意,国务院不愿意走这么远。最好的办法就是重申政府不反对这项交易。因此,1937年5月,伯利恒拒绝与卡普签订合同。为了推进该项目,苏联大使亚历山大·A·特罗扬诺夫斯基(Soviet Ambassador Alexander A. Troyanovsky)在月底的一次晚宴上与时任海军作战部长莱希进行了接触,并令人惊讶地保证,如果这艘战列舰建成将驻扎在太平洋,可以“制衡日本海军”。即使这一提议也没有得到回应。
然而,苏联拒绝承认失败。三个月后(1937年8月),卡普开始“又一次拼命尝试”签订合同。他的公司得到了一些苏联技术人员和八名海军军官的增强。他们的到来引发了一场疯狂的活动,其中大部分都是无目的的。该委员会购买了有关海军主题的书籍,订阅了技术出版物,并再次提出用在美国购买的材料在国内组装战列舰的提议。苏联还重新与伯利恒展开对话,要求建造“一艘比现有、设计或设想的任何战舰都更现代、更先进、更好的战列舰”。他们特别有兴趣获得一艘比日本可能建造的任何战列舰都要优越的战列舰。为了充实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苏联人要求16英寸火炮、18寸侧装甲和30节的速度,但对排水量或宽度没有限制。
苏联的努力引起了总统的共鸣。八月底,罗斯福也许是受到日本当年夏天向中国腹地发起进攻的刺激,他告诉莱希,“如果正在考虑的这份合同能够得到执行,他将感到很高兴”。伯利恒当然想要这单生意,但罗斯福指出了根本问题:“没有海军部长期积极合作,任何美国造船公司都无法独立设计战舰,更不用说制造所有必要的设备和武器了。”
美国海军无意合作。相反,它又重新开始了泄密活动,这导致了国会调查的威胁。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马萨诸塞州的乔治·廷卡姆(George Tinkham),提议“鼓动反对美国制造商向共产主义政府提供武器”。直到国务院的格林向他保证没有美国公司能够制造必要的武器时,他才平静下来。
一些海军军官加强了对与苏联接触的公司的恐吓。例如,斯佩里陀螺仪公司总裁(president of Sperry Gyroscope)因火控设备问题与苏联接触,“某些海军军官对拟议交易表示的反对意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他现在甚至拒绝与国务院沟通.....就是否有人反对.....出口有关.....仪器”。一名军官表示,“只要他担任目前的职务,他就会尽一切可能阻止交易的进行。”更重要的是,一些军官威胁说,“无论[海军]部门的官方立场如何,但如果他们的警告被忽视,他们可能并且将会为与海军未来的合同设置障碍。”
如果说军火制造商感受到了压力,那么苏联代表团则认为自己正处于字面意义上的枪口之下。1937年9月22日,卡普、沃尔夫和费里斯与格林就海军的阻挠问题进行了协商。卡普和沃尔夫都公开表示心烦意乱,他们报告说,除非取得进展,否则他们将面临公司的解散。前国会议员费里斯后来私下向格林透露,两人不仅面临失业问题,而且“他们的几位同事的妻子和孩子目前在苏联,担心如果在签订合同之前出现进一步的延误,他们的家人的安全会受到影响”。格林在报告的页边空白处简洁地指出,卡普的妹妹是莫洛托夫的妻子。
此时伯利恒正式拒绝了卡普的提议。官方通知苏联,伯利恒正忙于为美国海军设计驱逐舰,无法为苏联的项目腾出任何绘图员。伯利恒私下告诉格林,苏联的命令“只会导致与海军部发生不可能的争议”。伯利恒补充说,第二个考虑因素是,苏联人对所需的战列舰做出了如此多相互矛盾的要求,“与卡普的合同只会带来无尽的困难。”苏联代表团对伯利恒的拒绝做出了戏剧性的反应。费里斯告诉格林,“卡普先生收到消息后晕倒了,整个卡普组织都陷入了极度沮丧的状态。”
在这个低谷时期,总统的干预重燃了苏联的希望。9月中旬,就在伯利恒拒绝苏联人之前,罗斯福告诉莱希上将,他“希望苏联人在美国购买战列舰的谈判能够取得成功。”此后,苏联的霰弹枪战术似乎立即赢得了重要的胜利。助理海军部长查尔斯-爱迪生(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Navy Charles Edison)代替去世的斯旺森的职务,勉强加入了这一行列。他的结论是,如果美国不帮助苏联,他们就会“以某种方式”获得战列舰。苏联的霰弹枪战术似乎立即赢得了重要的胜利。
9月30日,经莱希同意,国务院向卡普颁发了装甲板、9门16寸炮、三座三联装炮塔以及900发穿甲弹及其装药和底火的出口许可证。卡普预计这些物资的支出为1003万美元。然而,卡普没有利用这一有保证的提议,因为更有价值的奖品——一艘美国建造的战列舰——似乎触手可及。苏联代表团联系了两个美国企业:纽约造船公司(New York Shipbuilding)和吉布斯考克斯公司(Gibbs and Cox)。卡普要求前者建造两艘35000吨的16寸炮战列舰,零件在美国制造,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组装。所有工作均按日以现金支付。10月份,纽约造船公司拒绝了这笔有吸引力的生意。该公司负责人告诉卡普,如果没有斯佩里陀螺仪公司的合作,他的公司无法制造16寸炮,也无法提供必要的火控设备。后者仍然被海军吓坏了,它告诉纽约造船公司,它不想和苏联合同有任何关系。
卡普在与第二家设计公司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打交道时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吉布斯和考克斯拥有475名员工,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船舶工程公司。当得到和纽约造船公司同样的报价时,W. F. 吉布斯(W. F. Gibbs)立即向海军部试探。吉布斯在谈到他的行动规模时声称,在从事违背美国海军和外交政策的工作之前,他将完全解散该行动。爱迪生后来证实了吉布斯的诚意,他说,任何对该项目表示不满的建筑师都可以立即退出该项目。正如伯利恒之前所做的那样,吉布斯还要求国务院保证他在该项目的工作将对美国有利。
吉布斯没有收到正式声明,而是收到了“暗示”,称政府将支持他为苏联战列舰制定的方案。吉布斯立即开始工作。他反对苏联提出将战列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组装的要求,理由是缺乏经验的人员在西伯利亚港口犯下的不可避免的错误很难在现场纠正。相反,他建议在纽约建造第一艘船,第二个可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完成。他向助理海军部长爱迪生指出,在纽约扩建工厂设施最终将使美国海军受益。
对于首舰的设计,苏联人要求“尺寸大、性能独特”。更准确地说,苏联人要求一艘“不小于35000吨”、16英寸火炮、16英寸侧装甲、30节航速的战列舰。吉布斯心里有一个更大的计划。1938年1月,他的公司完成了“建造一艘具有超凡实力和最先进技术的船的设计图,以便一步到位取得最大可能的进步”。事实上,最终的设计结果是任何国家认真考虑过的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
吉布斯的创造性设计后来被称为“X舰”(Ship X),标准排水量为62000吨(满载时为74000吨),从而充分满足了苏联对“不小于35000吨”战列舰的要求。它的尺寸如此巨大(全长1005英尺、宽度128英尺、吃水34英尺),世界上现有能够容纳“X舰”的船坞在南安普敦和新加坡。主炮为4座三联装炮塔中的12门16寸炮,副炮为28门高平两用5寸炮。武器的威力超过任何现有战列舰的33%。它的防护能力也相当于任何现有战列舰:15英寸炮座、16英寸炮塔和13英寸的15度倾斜装甲带,可提供与16英寸垂直装甲相同的防御。针对鱼雷和炸弹的防御措施超越了所有当时的设计。最不寻常的特点是飞行甲板能够容纳36架飞机,这些飞机将由两个弹射器发射。最后,吉布斯为他的杰作赋予了所有战舰中最强大的机械装置。总共30万轴马力将驱动“X舰”达到34节的最大速度,比现有的任何战列舰都要快得多。巨大的船体可携带足够的燃料,12节速度下航程29000英里。吉布斯在给国务卿科德尔·赫尔(Secretary of State Cordell Hull)的一封信中指出,两艘这样的战列舰在18艘驱逐舰和2艘补给舰的伴随下,将成为“棋盘上的皇后”,在面对敌军的联合攻击时,可以肆无忌惮地行动,并通过卓越的速度撤退。
1938年1月,吉布斯通知卡普,设计图已准备就绪,费用为60000美元。如果一切顺利,首舰将由伯利恒建造,随着罗斯福兴趣的增强,伯利恒重新进入了舞台。然而,海军对图纸的批准是第一个障碍,而且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此,吉布斯向爱迪生提交了一份“X舰”的暂定大纲,爱迪生在审查该项目后变得非常热情,以至于他在二月下旬为这位船舶工程师安排了一次总统午餐会。在会议上,爱迪生提议为美国海军建造“X舰”,并为苏联提供较小的设计。他认为,“就像一战中的比利时一样,这可能足以改变历史。
罗斯福的反应是典型的模棱两可。事实上,吉布斯和爱迪生在会晤后对总统的真正要求众说纷纭。爱迪生向国务院报告说,罗斯福“表示希望能在美国(为苏联)建造一艘符合此设计的战列舰”。另一方面,吉布斯得到的印象是海军可能想建造“X舰”,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向卡普透露该舰的设计。
如果说吉布斯还在摸索总统的意愿的话,那么局长们的态度就一清二楚了。正如格林2月25日向赫尔报告的那样,
吉布斯和伯利恒的官员确信如果他们签订了为苏联设计、建造或装备战列舰的合同,强烈反对向共产主义政府出售武器的海军部官员将会对他们进行报复,会“把他们钉在十字架上”,并会确保他们在未来几年内不会收到任何海军合同....他们甚至不想与国务院或莱希上将讨论这项交易的问题,以免他们冒犯海军部的下属军官。
两天前,爱迪生以类似的方式写给罗斯福:
当然,事情的“真相”是,吉布斯和伯利恒拒绝冒着将来被国会调查的风险,使公众认为他们是为了“脏钱”而向苏联出卖美国的小人。他们希望有东西记录政府希望他们在这件事上与苏联合作。
即使这样的声明也可能被证明是不够的。海军军官告诉吉布斯:“罗斯福先生、赫尔先生、斯旺森先生和莱希海军上将离开后我们就会到这里。他们是暂时的,而我们是永久的。在这样的事情上,重要的是我们的愿望,而不是他们的愿望。”
在莫斯科,苏联领导人对事态进展缓慢感到越来越恼火。2月下旬,斯大林亲自打电话给萨姆·卡普,命令他返回苏联报告延误情况。卡普带着某种忧虑的心情,立即登上了玛丽女王号。卡普在拖后腿方面难辞其咎。几乎所有与他打过交道的美国人都抱怨这位苏联代表狡猾而笨拙。电船公司(Electric Boat Company)的一位官员向国务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换一个有信誉的美国代表,甚至是竞争对手阿姆托格公司的代表,“在签订建造战列舰的必要合同方面不会有太大困难”。美国国务院的格林对阿姆托格公司的主任表示,如果由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负责谈判,苏联将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卡普经受住了考验。在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协商后,他于1938年3月下旬返回纽约,他的权威得到了确认,事实上,阿姆托格也服从他的指挥。也许他与莫洛托夫的家庭关系拯救了他。如果是这样,裙带关系对苏联的事业就不利了。卡普的表现没有丝毫提高,他的阴谋诡计激怒了所有与他打交道的人。
卡普回国后不久,吉布斯正式将完成的设计方案提交给政府批准。在为苏联建造战列舰的简报中,吉布斯提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论点。他指出,建造战列舰将提供利润丰厚的工作,并需要在美国扩建一个造船厂,然后可供美国使用。吉布斯还指出,所有技术进步都将帮助美国海军。他补充说,这艘船需要五年的时间建造,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被美国海军征用。最后这一点引起了莱希上将的共鸣,他对吉布斯的设计印象深刻。4月8日,罗斯福表示,他“认为没有人反对该项目或向苏联披露设计方案”。
苏联人终于感觉到了成功在望,他们试图通过提供两项额外的好处来达成这项协议。他们重申打算将战列舰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特罗扬诺夫斯基大使尽管对吉布斯的设计细节一无所知,但向格林强调,苏联政府将订购2艘战列舰,并且可能会购买材料在苏联造船厂里组装第三艘。
苏联的希望再次破灭,这次是国务院。4月下旬,代理国务卿萨姆纳·威尔斯(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Sumner Welles)向罗斯福提出了一些不建造“X舰”的理由。威尔斯认为,这样一艘船将使所有现有的主力舰变得过时,从而消除西方民主国家在这一关键军事领域的优势。此外,还有对“X舰”不利的重要外交论据。这将导致日本对美国的不满,并可能导致日本先发制人地夺取符拉迪沃斯托克。这肯定会鼓励不安的德国放弃与英国现有的海军条约,以制衡苏联的战列舰。最后,通过建造“X舰”,美国将打破仅存的每艘船45000吨的海军限制,这是刚刚与法国和英国共同决定的。相反,威尔斯认为,我们应该坚持45000吨的排水量,但是为苏联建造更多数量的战列舰,并相应地受益。在4月29日的内阁会议上,罗斯福下令美国造船厂不得建造超过45000吨的战列舰。
获悉这一命令后,苏联谈判代表尽管仍然更喜欢大型战列舰,但表示愿意从美国购买较小的战列舰。但在1938年5月整个谈判都因海军部不愿与苏联合作而破裂。爱迪生告诉国务院,他的一些局长现在直接地“认为,他们可能会受到《间谍法》(Espionage Act)的惩罚,除非通过特别立法或总统命令授权海军部提供与拟议交易有关的信息”。
事实上,罗斯福不愿采取坚定立场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5月初,总统打电话给爱迪生、莱希上将和几位局长到白宫讨论整个问题。几名官员在离开会议后表示不确定总统的真实立场,因此继续反对该项目。爱迪生要求罗斯福明确表态时,总统几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格林在给赫尔的一份备忘录中指出,苏联已经“被束缚”了一年半,如果不迅速做出明确决定,他们将“有充分的理由生气”。6月1日,赫尔写信给罗斯福:
考虑到谈判已经进行的时间长短,并考虑到给苏联政府代表的态度,看来最好尽快进行谈判,这个答复将使他们毫不怀疑他们努力在美国获得一艘或多艘战列舰是否有任何有用。
罗斯福最终被迫采取行动,但并非是受到下属的恳求。6月5日,即将离任的美国大使约瑟夫·戴维斯(American ambassador, Joseph E. Davies)在莫斯科对苏联总理莫洛托夫(Soviet Premier Molotov)进行了例行礼节性拜会。在莫洛托夫的书房里,戴维斯被独自一人走进来的约瑟夫·斯大林吓了一跳。正如戴维斯所说,“这种情况在外交使团中引起了轰动。这被认为是这里外交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斯大林此前没有私下会见外国大使,理由是他是政党官员而非政府官员。
斯大林的讲话主要集中在关于战列舰的纠纷上。戴维斯记录了这次谈话,
他说,苏联政府很难理解为什么事情不能继续下去;他们准备花费六千万到一亿美元建造一艘战列舰,并准备支付现金,不仅要在美国建造战列舰,又要美国公司提供技术援助来帮助他们在苏联建造复制品;这将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斯大林在会议结束时表示苏联正在考虑偿还1917年克伦斯基战争的债务。作为最后的推动,两天后,外交部长马克西姆·利特维诺夫(Foreign Minister Maxim Litvinov)在戴维斯离职时向他表示欢迎。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苏联的主动得到了回报。6月8日,罗斯福会见了海军和国务院高级官员,重申他批准在美国造船厂建造一艘45000吨级的船只。他不仅表示不反对这项交易,还重申了他之前的言论,即“希望交易能够进行”。更重要的是,他命令海军部协助参与该项目的建筑师、造船厂和苏联军官。当爱迪生警告某些局长仍可能拒绝全心全意的合作时,罗斯福告诉他任命一名美国海军将官全面负责该项目。至于吉布斯的“X舰”方案,罗斯福批准了将其出售给苏联政府。正如赫尔指出的那样,即使有美国的帮助,苏联人也“极不可能”在自己的造船厂建造如此大型的战舰。
以典型的罗斯福政府处理事件的做法,这些决定在一个多星期后才通过。6月17日,科德尔·赫尔通知吉布斯他可以出售“X舰”方案。此外,赫尔表示,政府将“积极地”支持在美国为苏联建造一艘45000吨战舰,并将保证该公司免受报复。同日,国务院向苏联大使转达了这个好消息,让他心里松了一口气。格林写信给赫尔:“从此以后,与建造这艘战列舰有关的事务将成为海军部的问题……国务院长期以来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希望它将来不会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
这些事件满足了国务院的期望,从那时起,苏联人主要与吉布斯打交道,吉布斯同意将“X舰”的设计方案送到莫斯科进行评估。吉布斯还同意苏联的要求,为一艘45000吨的舰艇制定新的设计,但指出这项任务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这个消息让长期受苦受难的卡普先生“几乎崩溃了”。
整个事件的结局被证明是虎头蛇尾。1938年11月,退役美国海军上校C.S. 乔伊斯(captain C. S. Joyce)作为吉布斯的代理人前往苏联讨论“X舰”项目。在随后的谈判中,苏联决定不购买吉布斯的设计。相反,他们对更小、更传统的45000吨战列舰表现出了兴趣。为了解释苏联倾向的这一转变,乔伊斯上校得出结论,他们真正的兴趣在于为他们自己建造的战列舰购买16寸炮塔和火控设备。
乔伊斯是对的。到1938年底,苏联已开始在自己的造船厂建造4艘6万吨战列舰,并配备9门16寸炮。1939年3月,苏联决定用自己的铸造厂为这些战舰生产武器。因此,他们要求吉布斯将公司的注意力转向驱逐舰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这项较小的任务戛然而止。当苏联参与瓜分波兰时,吉布斯告诉国务院,他不想再与任何苏联合同有任何关系。
至于苏联战列舰,前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进展迅速。到1940年底,至少一艘的船体几乎已准备好下水。随后造船厂完全停止了船舶的建造工作,因为在武器交付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德国在1941年发动的入侵实际上终结了建成这些舰艇的希望。六年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事后看来,美国决策者从一开始就应该接受苏联的提议。如果1937年在美国造船厂开始施工,第一艘苏联战列舰将在1941年中期接近服役。考虑到欧洲的军事形势,如果苏联人得到了这艘船,他们可能会将其部署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使假设这艘战列舰的实力并不比其他苏联主要单位更强,它也会在日本的计算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在美国建造的一艘苏联战列舰也将对苏联政策构成相当大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对美国舰队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潜在增援。快速战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多个方面证明了自己的实用性。1942年,快速战列舰的短缺导致美国海军将4艘35000吨级战列舰的完工安排在了航空母舰之前。1941年得到一到两艘大型战列舰对海军有很大帮助。
不难想象在什么情况下将战列舰交付苏联手中会损害美国的利益。而且三十年代末的美国领导者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斯大林政权极具进攻性。但即使考虑到这两点,也很难理解为什么罗斯福没有早点做出坚定的决定。鉴于总统对德国和日本的反感,他拒绝采取行动令人费解。到最后,苏联的挫败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苏联的档案被公开,我们就会很有趣地看到,美国的这一拙劣行为是否在斯大林对民主国家的失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失望最终导致了他和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本帖最后由 强而有力Montana 于 2025-3-24 16:06 编辑
补充资料
工农红海军/苏联海军的作战条例和作战经验
https://www.warships.com.cn/thread-8650-1-1.html
占楼11111111 1058.1工程真的不会因为炮口风暴影响战机起飞吗? 乔伊斯上校得出结论,他们真正的兴趣在于为他们自己建造的战列舰购买16寸炮塔和火控设备。
————
到1938年,美国拨付的战列、主力航母建造预算,虽然刚拉开序幕,但马上就会形成滚滚巨浪。若在此时给苏联建造整条战列舰,之后该不会像多炮塔圣物一样,被美国海军征用吧? 谢谢 强而有力Montana 君近期的勇气大爆发, 一个暑假为论坛贡献如此之多的好文章. 航空战列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