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x 发表于 2024-5-21 17:16

一战三联装炮塔会面临什么样的机械/技术问题

一战三联装炮塔会面临什么样的机械/技术问题,有大佬能解答一下吗?

dydg2022 发表于 2024-5-22 23:20

一战采用三联装设计主要有意大利、奥匈、美国。NavWeaps上可以直接查各种详细信息:
1.Austria-Hungary30.5 cm/45 (12") K10 skoda(Radetzky and Viribus Unitis Classes)
2.Italy12"/46 (30.5 cm) Model 1909(Dante Allighieri, Conte di Cavour and Andrea Doria (1915) Classes)
3.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4"/45 (35.6 cm) Marks 8, 9, 10 and 12(Nevada and Pennsylvania Classes)
4.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4"/50 (35.6 cm) Mark 4 and Mark 6(New Mexico and Tennessee Classes)
突出问题简要概括如下:
1.当时条件下尽管名义上3联装,实际依然仅有2台弹药升降机,与双联毫无区别(战后重建有增设情况);
2.有些三联装设计如内华达(AY炮塔)与宾夕法尼亚采用共鞍炮塔这一烂设计(新墨西哥重新取消共鞍);
3.通风条件问题、装甲防护缺陷问题、结构强度问题(主要是奥匈)、散步干扰问题(无延迟击发技术);
就这样,详细参考NavWeaps官网信息。有关一战炮塔炮座结构设计疑问,比如液压驱动电力驱动、弹药提升井一类的,可以看精华贴“日德兰纪念系列 - 大口径火炮专题”,详细介绍了英德两国的炮座结构。

dydg2022 发表于 2024-5-22 23:58

不好意思漏了一个,毕竟俄国海军存在感有点低
5.Russian12"/52 (30.5 cm) Pattern 1907305 mm/52 (12") Pattern 1907
Gangut, Imperatritsa Maria and Imperator Nikolai I Classes
不过这款三联装实际倒挺出色的,包括精度等等。在黑海,玛丽亚皇后一直对戈本编队造成极大威胁。

lilx 发表于 2024-5-23 15:46

dydg2022 发表于 2024-5-22 23:58
不好意思漏了一个,毕竟俄国海军存在感有点低
5.Russian12"/52 (30.5 cm) Pattern 1907305 mm/52 (12") Pat ...

ok,谢谢解答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24-6-10 06:49

炮塔旋转部的重量总有科技限制

按照英国人的理解,搞三联装不如搞更大口径的双联装

JeanBart 发表于 2024-6-19 23:44

技术层面上看不出有任何难点,唯一的问题在于炮术层面上。
三炮设计除了美式弹库作业模式或者多层作业以外,没有能良好解决各炮分别齐射时弹库作业相互干扰问题的方案,这点会制约非全齐射状态下的射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战三联装炮塔会面临什么样的机械/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