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发表于 2025-3-27 21:18

連合艦隊 参謀長の回想

本帖最后由 微言 于 2025-3-28 18:40 编辑

草鹿龙之介 海军中将 海兵41期1941年4月15日-1942年7月14日 第一航空舰队参谋长1941年7月14日-1942年11月23日 第三舰队参谋长1943年11月29日-1944年4月5日 东南方面舰队参谋长兼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1944年4月5日-1945年6月25日 联合舰队参谋长著有回忆录《連合艦隊 参謀長の回想》==============================================================================第五部歼灭敌反攻主力第一章被燃料不足束缚的作战一切以航空第一的改编军令部要求,不仅是我的任职,所有的事情都要暂时保密。还要求我不要在海军省频繁露面。这真的让我感到不知所措。在灵南坂教会前,有一座作为海军次官官邸的古老空房子。这里被指定为联合舰队司令部的藏身之处。新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已经内定为由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担任。曾任第三舰队首席参謀的高田大佐将继任首席参谋,长井纯隆中佐任作战参谋,渊田中佐任航空参谋。这真是太合适了。我觉得高田君可能是幕后的操纵者。(译注:高田、长井、渊田均在1944年4月30日正式任命)大本营与丰田大将之间的联系,由时任军务局员的高田君负责(译注:高田1944年4月7日-4月30日任军务局员)。联合舰队的指挥权形式上由次席指挥官、西南方面舰队司令长官高须四郎中将继承。这虽然有些麻烦,但还是委托大本营采取了适当的措施。而我则每天前往这座次官官邸,埋头到应优先考虑的作战的构想中。作为作战参谋的长井纯隆中佐,每天都在研究作战图,致力于具体计划的制定。在军令部里源田中佐是作战部一员,作为智囊东奔西走。这让人感到非常安心。我们一直以来对战争中的战列舰至上主义的不满也得到了解决,"大和号"和"武藏号"也被编入机动部队指挥官的指挥下,承担起了沉重的责任。一切都转向了以航空为重点,甚至连战列舰"伊势号"和"日向号"也正在被改装成航空母舰。一直以来,海军航空界备受争议的空地分离问题在编制上得到了具体体现。陆上航空部队也能够在太平洋上散布的岛屿上的机场之间轻松移动,能根据作战的需要灵活应对,对发挥其机动性方面煞费苦心。同时,我们也借鉴了美军的制度,对航母群进行了改革,明确了母舰和飞行队的特性,并赋予飞行队使用上一定的变通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即联合舰队司令部首先在特别改装为旗舰的军舰“大淀号”上升起将旗,这样就可以远离实战部队,从全局的角度来观察战线,为作战计划的制定提供坚固的支持。我们进一步希望将司令部迁移到陆地上。尽管经历了中途岛的失败和所罗门的苦战,但我们的海军力量仍然保持着足够的威严来继续战斗。

微言 发表于 2025-3-28 18:39

本帖最后由 微言 于 2025-3-28 18:42 编辑

瞄准敌人通向本土之路到了这个时期,敌人的反击变得愈发激烈。在北方,我们已经失去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整个阿留申群岛都处于被敌人夺回和控制的局面。我们只能依靠千岛群岛来支撑北方的防御。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作为最外围屏障的马里亚纳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也同样落入了敌人手中,拉包尔和特鲁克被遗弃,而敌人的机动部队已经对塞班和帕劳发起了空袭。我们海军作战的最后据点——马里亚纳和西加罗林群岛的防线,现在也要被攻陷,就像是今明两天一样。敌人最终的目标自然是在日本本土登陆。
他们可能会沿着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窥视北海道,但这无疑是下策,因为天气和气象条件也是一个考虑因素。虽然也可以考虑迅速在九十九里滨登陆,但即使一时登陆成功,也无法长期维持这条未受保护的漫长补给线。最终,剩下的路径是从马里亚纳经火山列岛、小笠原群岛北上,直接冲击东京的道路,或者占据西加罗林群岛,夺回菲律宾,席卷台湾和琉球群岛,然后在九州南部登陆的可靠路线。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来应对这一局面呢?我们的攻击目标首先必须是敌人的机动部队。
当时,随着B-17、B-24、B-29等远程大型攻击机的不断发展,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上逐次建立基地进行进攻作战。如果不利用机动部队神出鬼没、一刀致命的特性作为先锋,即使能够逐次攻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兵力。因此,无论如何,捕捉并消灭敌人的机动部队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微言 发表于 2025-3-29 20:11

击溃敌机动部队的大好时机
以塞班岛为核心的马里亚纳群岛,由已经建成的阿斯里托机场以及与之相邻的提尼安岛机场和关岛机场形成了一个机场群。同样,以帕劳为核心的西加罗林群岛,也有佩莱利乌机场、帕劳本岛机场和雅浦岛机场组成的机场群。前者通过硫磺岛机场和小笠原机场与本土相连,后者则通往菲律宾和民都洛岛。如果敌人想要推进对这些岛屿的攻略,首先必须控制这两岛,这是先决条件。
我方舰队捕捉并击溃作为主要目标的敌机动部队,正是在敌人对这些岛屿之一发动攻击的时候,这个时机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而且,如果敌人开始了进攻,但我陆上的防御坚固,能够吸引敌舰队前来,并在激战中将其拖入泥潭,使其陷入无法自拔的状态,哪怕持续十天或二十天,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特别强调塞班岛和帕劳的防御,并不仅仅是为了这些岛屿本身,因为我认为击溃敌人机动部队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里。
联合舰队司令部曾多次向陆军提出加强防御的要求,但最终东条参谋总长表示:
“关于防御,参谋总长会做出最终判断,海军不必过于担心,只需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当时真的觉得这是一种官僚作风,是对兵力的误判。
当时,新几内亚方面,敌人的跳岛战术通过艾塔佩和霍兰迪亚切断了我方已经疲惫不堪的陆上部队,对比亚克岛的攻略形势已经非常紧迫。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期待敌人在帕劳或塞班岛发动攻击,并利用这个机会捕捉并击溃敌人机动部队。但是,到底是帕劳先还是塞班岛先,这一点很难判断,最终决定以帕劳为第一优先,塞班岛为第二。不过,无论哪个先来,我们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微言 发表于 2025-3-30 19:54

将水面部队主力部署在林加
当时联合舰队的水面部队,即水面舰艇的小泽部队的大部分停泊在林加锚地。林加是一个位于新加坡南方约100海里处,被南北长约40海里、东西宽约30海里的岛屿包围的非常平静的锚地。
林加锚地的主力是小泽部队。西边是苏门答腊本岛,东边是林加岛。此外,锚地周围还有许多小岛。由于被这些岛屿所环绕,敌人的潜艇来说危险非常小,而且对于敌人的飞机也几乎不需要有任何顾虑。
飞机方面,虽然英国舰艇越过苏门答腊也是可能的,但我海军的飞机非常严密地警戒着,所以也不能轻易地过来。而且由于该锚地相当广阔,可以在那里进行出动训练。
不仅是普通舰船,尤其是航空母舰,只要有机会就必须出动进行训练。这是为了训练航空母舰上搭载的飞行员。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训练需要特别的技术,而广阔的海面对此非常有利。
因此,作为一个地点来说非常理想,但为什么日本舰队会离开内地,靠近新加坡呢?简单来说,就是燃料的问题。
也就是说,少量的石油是从内地运来的。仅靠这些根本无法满足日本海军,更不用说整个日本的需求了。
由于海军所需的燃料量非常庞大,战前主要购买加利福尼亚的燃料。此外,还从婆罗洲的打拉根、库页岛的奥哈等地购买并储存。回想起来,这真是奇怪,因为我们依赖假象敌国的石油。这些燃料被运到山口县的德山,在海军燃料工厂进行精炼和储存。
此外,在各军港、要港等地也建造了许多重油罐。其中还有地下油库,我们在地下建造了大型的油罐进行储存。虽然不太清楚战前有多少,但大概有600万吨左右吧。
然而,即使有600万吨,一旦开战,各舰船都活跃地行动,那么这些燃料可能连两年都撑不过。考虑到“阿号作战”的时候,已经开战两年多了。这样的话,几乎用尽了内地的储存燃料。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从当时处于控制下的打拉根、苏门答腊的巨港等地用油轮运往内地。民需也需要燃料,陆军方面也需要燃料。尤其是海军最需要。这个时候,由于敌军潜艇的活动相当激烈,运送燃料的油轮接连被潜艇击沉,油轮的数量也在减少。

微言 发表于 2025-3-31 20:04

航空部队也在寻求燃料。
对燃料开始感到忧虑的时候,正是古贺长官还在特鲁克岛率领联合舰队的主力部队时。当时,舰队燃料的补给已经非常令人担忧,实际上也遇到了困难,因此燃料是直接从南方绕道运送到舰队的。
这里说的是舰船用的重油,如果没有重油,那么与之相关的航空汽油也会不足。实际情况是,在敌人潜艇频繁活动的情况下,将油罐船装满油料运回日本,然后在内地供应舰队,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因此,航空汽油也出现了短缺,导致内地航空部队的训练变得非常困难。实际上,当时的一部分航空部队不得不在新加坡附近进行训练,以寻求燃料。因此,日本舰队远离本国停泊在林加锚地。
林加锚地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一侧,因此距离巨港油田非常近。距离大约是150海里左右。从巨港油田出发,不需要大型油轮,即使是小型油轮,也可以每天运送到林加。因此,舰队司令部无需担心,可以每天进行训练。而且还能在舰艇中不断储备油料。
另外,当时飞行员的技能也在逐渐下降。从战争开始以来,被称为精锐的、技术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即使只是轻微的损失,累积起来也会变成相当大的损失。更不用说中途岛的失败,以及在所罗门附近的每日艰苦战斗,损失了很多飞行员。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精锐部队飞行员已经牺牲。
因此,为了补充这些损失,必须尽快招募新的飞行员并进行训练。但是,因为训练中不断有飞行员战死,所以不得不让训练不足的飞行员登上母舰。因此,母舰要出动训练,即使每天都准备战斗,也不能放松每一天的训练。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林加锚地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毫无担忧地进行训练。而且,与每天都在激烈战斗的前线相比,这里几乎就像是另一个世界,可以安心地进行训练。

微言 发表于 2025-4-1 20:02

缺点是离决战场太远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画面非常有利,但如果我们预计接下来会在塞班岛或帕劳岛附近发生一场大战,那么新加坡附近的林加基地位置就太糟糕了。
首先,位置过于偏远。从林加到帕劳大约有2000海里,如果是塞班岛,则距离更远,大约有3000海里。这样的距离,当敌人机动部队出现时,即使我们观察到这一情况并采取行动,也很难立刻赶到。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实施所谓的“短节”攻击。
“短节”这个词来源于孙子的兵法,意思是节奏要短。换句话说,如果敌人出现在某个地方,而从远处出发的攻击是无法迅速展开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地方集中兵力,一旦敌人出现,就立刻发动准备好的战斗。这就是所谓的“短节”。这个词语来源于孙子的兵法中的“其势险”—— 兵势必须险峻,“其节短”—— 节奏必须短促。
由于与预计的决战场地相隔如此远的距离,我们无法实施这种“短节”攻击。通常来说,在预计敌人会在塞班岛或帕劳岛等地出现的状况下,日本海军在战前的“海军作战计划”中认为,奄美大岛附近是最合适的根据地。在奄美大岛附近沉着地观察敌人的动静,并在关键时刻发动疾风迅雷般的攻击,从作战角度来看,这应该是主要策略。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自由地考虑作战、调动舰队。当时,我们完全受限于燃料的匮乏。
此外,由于燃料不足,飞行员训练也受到了限制,使得我们无法从作战本来的立场自由地调动舰队。因此,我们在极其受限的情况下,陷入不得不制定“阿号作战”计划的困境。

微言 发表于 2025-4-2 19:56

跳板转向塔威塔威
对于观察战机非常敏锐,并且能够把握这一点的人来说,即使想要进行战斗,但在这样远的距离上是行不通的。必须进一步缩短距离,这一点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课题。简而言之,就是必须将跳板设置得更靠前。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这个跳板应该设置在哪里。考虑了各种候选地。其中一个是在菲律宾群岛中,尽可能靠近帕劳或塞班,这就是后来提到的吉马拉斯岛,它是其中一个候选地。然而,当时菲律宾虽然处于日本的占领之下,但各地仍有敌人的残兵,而且他们还相当有组织。他们拥有相当完备的无线电台和部队组织,不能轻易忽视。因此,在菲律宾群岛内寻求这一点,从敌人的状况来看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油轮少,就一直北上,到琉球甚至更北的地方,在日本内地某处集合舰队,从那里寻求决战。最终,尽管有很多不便,但还是决定在棉兰老岛西南的苏禄群岛中的塔威塔威。
塔威塔威长约30海里,最宽处大约有10海里。在塔威塔威的北侧,有三个方向被非常低的环礁所环绕。那个锚地的宽度大约和广岛湾的柱岛锚地一样,足以容纳大型舰队停泊。
但是,与林加不同,在那里不能安心地进行训练。如果想要训练,就必须去外洋。必须去外洋进行训练,而且附近没有合适的机场,这是舰队最大的烦恼。因此,作为实战部队的小泽部队,为了尽可能地进行训练,希望留在林加。
然而,从指挥这场作战的联合舰队司令部的角度来看,长时间留在不利的林加,从观察战机来行动的角度来看,总觉得不合适。因此,作为联合舰队司令部,希望尽可能早地转移到这个跳板合适的地方。这是联合舰队司令部在作战上的迫切需求。
这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在没有油的情况下,想要进行不合理的战争,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然后,由于物资的缺乏,又不得不制定不合理的作战计划,这就是当时的状况。

微言 发表于 2025-4-3 19:46

投入航空部队的全部力量
当时对于战斗的思维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大舰巨炮主义转变为以航空部队作为决战主力、主要兵力的航空第一主义。
那么,作为决战主要兵力的我方当时的航空兵力情况如何呢?小泽中将指挥的第一机动舰队拥有的各种飞机合计大约450架,另外还有参与“号作战”的第一航空舰队。第一机动舰队是航空母舰群,与之相策应的是第一航空舰队,这是一个陆上航空部队,拥有大约1500架飞机。司令部设在提尼安岛。
然而,实际可动用的飞机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不仅如此,数量仍然不足,因此还打算投入由横须贺航空队教官、教员组成的,当时被称为“八幡部队”的部队。这个部队大约有50架飞机可以使用。
机动部队因为是航空母舰群,所以能够在海上自由行动,但是与之呼应的第一航空舰队的1500架飞机该如何使用呢?硫磺岛有一个飞机场,塞班岛有两个,提尼安岛有三个,关岛有两个,罗塔岛有一个,雅浦岛有一个,另外帕劳岛有两个飞行基地。利用这些基地,这些飞机将能够自由活动。
此外,对于“阿号作战”抱有很大期望的兵力,是作为先遣部队的潜水艇部队,其司令部设在塞班岛。高木中将是长官,他计划将这些潜水艇作为一个重要的力量,在马里亚纳周边集结。
这些兵力的部署是为了执行“阿号作战”而制定的计划。

微言 发表于 2025-4-4 20:03

无情地采用“泥绳式”飞行员
说到当时使用的飞机本身,虽然有些粗糙,但也有相当优秀的机型,比如零式战斗机——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飞机,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零式战斗机频繁出现,令美国飞机感到恐惧。然而,美国也在不断推出对抗它的优秀机型。从中途岛战役失败前后开始,关于敌机优秀性能的讨论就变得热烈。
在计划 “阿号作战”时,虽然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恐慌,但新型飞机正在逐渐出现。
例如,舰载攻击机中有名为“天山”的优秀机型出现。舰载轰炸机中也有如“彗星”这样非常出色的飞机正在研发中。
然而,尽管这些机型正在研发,但由于第一阶段作战时的安逸,导致这些机型的开发进度滞后。
在第一阶段作战期间,无论是零式战斗机还是九七式舰载攻击机、九九式舰载轰炸机,整备员和飞行员对它们的操作非常熟悉。
但是到了“阿号作战”的时候,虽然飞机本身越来越好,但飞行员和整备员还没有完全适应。此外,飞行员中未成熟的人员越来越多。
表面上人数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由于战争的发展越来越不符合预期,人们开始慌忙学习,因此,像“泥绳式”这样的弱点,在那时已经无法在内部掩盖了。

微言 发表于 2025-4-17 20:34

第二章 指示“阿号作战”
有逆转颓势的信心
综合来看,当时整个战局的大势已经崩溃在即。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们巧妙地利用,这个崩溃的大势并非无法挽回,我确信一定能够挽回,并怀揣着这种确信推进这个计划。
4月初,我被任命为联合舰队参谋长,当时我被软禁在东京海军次官官邸,在那里我拼命地构思“阿号作战”计划。当然,关于这件事我和大本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其中重要的事情也与内定为新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丰田大将进行极秘密的联系。
4月30日,发布了新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消息。丰田大将立刻带着我们这些幕僚,前往停泊在东京湾木根津的“大淀号”上任,并在那里升起了将旗。
从形式上来说,联合舰队司令部已经成立,所以我们花费了三周多时间考虑的计划迅速地接连不断地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命令。5月3日,大本营发布了大海指第三七三号,指示如下。
大海指第三七三号
昭和19年5月3日
军令部总长 岛田繁太郎
兹指示丰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根据大海指第二〇九号《联合舰队应遵循的作战方针》以及另文《联合舰队应遵循的当前作战方针》,进行当前作战。
大海指第三七三号另文
联合舰队应遵循的当前作战方针
第一 集中我方大部分决战兵力,准备迎击敌军的主要反攻方向,一举歼灭敌舰队,挫败敌军反攻企图,为此
一、迅速整备我方决战兵力,大致在5月下旬以后,在中部太平洋方面至菲律宾及澳洲北部海域捕捉并歼灭敌舰队主力。
二、在上述决战兵力整备完成之前,除特定情况外,避免进行决战为本旨。
第二 决战海域的作战要领如下
一、5月下旬,待第一机动舰队及第一航空舰队兵力整备完成后,将第一机动舰队部署于菲律宾中南部方面待机,将第一航空舰队展开于中部太平洋方面、菲律宾及澳洲北部方面,保持决战即时应对态势,伺机特别是通过上述两支舰队的适当运用,全力捕捉并歼灭敌主力。
二、决战海域应尽可能选在我方机动舰队待机地点附近。
第三 在我方决战兵力整备完成之前,敌军来攻时的作战要领如下
一、除确保特定据点及情况对我特别有利的情况外,避免以海上兵力进行决战,主要以基地航空兵力和局地兵力迎击并歼灭敌军。
二、在此情况下,关于基地航空兵力的使用,除洞察全局战局发展,特别是预计后续进行的决战有利的场合外,应努力避免兵力过大消耗,以确保次期海上决战不受影响为本旨。
第四 决战期间其他方面的作战要领如下
一、在陆海军紧密协同下,以现有兵力迎击来攻之敌,尽可能按照既定方针,确保所定重要区域。
二、努力实施奇袭作战,谋划破坏敌军进攻气焰。
第五 关于决战准备,特别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进行海陆一体的作战准备,以大致五月下旬完成准备为目标,加速中部太平洋方面至菲律宾、澳洲北部方面,特别是西加罗林群岛、菲律宾中南部以及春(哈马黑拉)、龟(新几内亚西部)地区方面的作战准备,同时加强这些重要区域的防御,迅速努力确立我在决战海域的有利战略态势。
二、优先实施航空作战准备,极力致力于基地建设及强化防御、所需燃料弹药的集结,特别注意航空基地的强韧性。
三、航空基地的使用不分既定区分,应以最为便利实施陆海军部队一体航空作战为原则,防御及燃料弹药的集结等也应陆海军一体实施。
第六 本作战称为“阿”号作战。

微言 发表于 2025-4-18 20:42

需要确认敌机动部队的位置。
因此,才有了根据大海指而发布的联合舰队命令。至于该命令联合舰队制定了怎样的作战计划,我们稍后再详述。但在此之前,必须明确一点:我们的攻击目标必须是敌人的机动部队。之前,在联合舰队麾下的部队中,一直有人抱怨联合舰队对形势认识不足,强调“必须打击敌人的机动部队”。然而,如今我们自身已成为联合舰队的一员,就必须摒弃之前的成见,认识到在作战中,以摧毁敌机动部队为目标才是正确的。
那么,敌人的机动部队究竟在哪里?为了获取这一信息,我们需要依靠通信情报。所谓通信情报,是指通过专门的机构监听敌人的通信情况。例如,在马绍尔群岛方向,如果某个地点的通信异常频繁,那么可以推断那里可能是敌军指挥中枢所在。更进一步,如果我们能在多个地点截获敌军的大量通信,并通过交叉定位,就能确定敌人的大致位置。虽然这种方法并非万无一失,但至少可以推断出敌人大致位于马绍尔群岛附近,例如在其中的埃尼威托克环礁,如果该岛的通信量很大,就能判断那里可能有重要设施。
此外,如果某个地点的通信量在某个时期突然激增,随后又戛然而止,这通常意味着敌人在进行作战准备时,由于各项事务繁忙而导致通信量增加,而通信中断则预示着敌人即将开始行动。
通信情报的任务就是细致入微地观察并分析这些情况。除了通信情报,前线飞机的侦察和潜艇的活动也能零星地捕捉到敌机动部队的踪迹。通过收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并进行综合研究,就能推断出敌人可能位于此处。
然而,这只是基于人的推理判断,难免存在误差。因此,对于负责作战指导的最高司令部而言,最渴望得到的是目击者提供的“敌人在此”的确切信息。无论战局如何不利,消极等待敌人的攻击都是不可取的。即使在防御态势下作战,这种消极的作战方式也实属下策,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搜寻敌人的位置。
更进一步,我们不仅要找出敌人,更要积极诱导敌机动部队至我方预设的战场。战争必须推进到如此积极主动的程度。但无论如何,首先确认敌人的位置都是至关重要的。

微言 发表于 2025-4-19 19:52

千早机挺身侦察的功绩
当时,有一位名叫千早猛彦的大尉。他对于飞行侦察非常热心,是专家中的专家。这个人当时担任角田中将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的侦察飞行队长。他认为自己的专长是飞行侦察,于是乘坐当时最优秀的飞机(具体机型已忘记),在5月30日清晨从特鲁克出发,一口气飞行一千海里,前往瑙鲁岛。
瑙鲁岛位于瓜达尔卡纳尔岛东北方约六百海里处。那里已经被日军占领,拥有一个虽然简陋但可用的机场。当时,岛上补给断绝,粮食匮乏,情况非常困难。千早的飞机在那里补充了燃料,据说当地人对他们如同对待鬼界岛的俊宽(译注:俊宽=僧人,因参加讨伐平氏密谋,被流放鬼界岛)一样,表示了极大的喜悦。
从瑙鲁岛又飞往五百三十海里外的马绍尔群岛中的夸贾林环礁。夸贾林被认为是敌军可能驻扎的地方。千早的飞机进入夸贾林,迅速拍摄了环礁内的状况,然后直接飞回特鲁克。这段距离大约有一千二百海里,据说当时燃料几乎耗尽。
冲洗后的照片清晰地显示,港口内有五艘正规航空母舰、两艘辅助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十艘驱逐舰、两艘运输船和十六艘油轮,共计四十一艘舰艇。这是一支大型的机动部队。此外,还有两艘正规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或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共计十三艘舰艇,正好在那时出港。
与此同时,在千早的飞机出发的同时,另一架侦察机从特鲁克出发,对新几内亚东海岸的芬什港进行了侦察,发现那里停泊着五艘大型运输船、六艘中型运输船、五艘小型运输船和三艘驱逐舰,共计十九艘舰艇。
5月31日,从特鲁克对夸贾林又进行了侦察,结果发现,夸贾林环礁内的锚地有八艘驱逐舰、九艘小型舰艇、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十八艘运输船、一艘油轮和二十艘其他舰艇。夸贾林机场有一架 B-24 轰炸机、七架中型机、三架小型机和一架运输机。此外,附近的罗伊锚地有两艘驱逐舰、两艘运输船。罗伊机场有五架中型机和八架小型机。

微言 发表于 2025-4-20 20:37

拉包尔的残骸机也来协助
然而,还有一件事让我在当时非常感动,可以说,从如今已如落日孤城的拉包尔,竟然有飞机响应这个计划出击进行侦察。
那里的飞机早已前往特鲁克,剩下的只是几架几乎只剩残骸、毫无用处的飞机,但是,剩下的地勤人员和飞行员充满了斗志,他们将飞机残骸组合起来拼装出一架战斗机,并在5月31日执行夸贾林侦察的同时,从拉包尔出发,对拉包尔西北方的阿德米勒尔蒂群岛进行了侦察。他们确认了该锚地有一艘萨拉托加级航空母舰、一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四十艘小型舰艇和一艘运输船,机场上大约有一百五十架大小飞机,然后返回。这个报告从拉包尔传达过来,我听了之后真的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自己直到前不久还在拉包尔,所以非常了解拉包尔的情况。就在那样一无所有的地方,他们做到了这种程度,为联合舰队的这次重大作战做出了贡献,这真是了不起的努力。
另外,在6月2日,侦察机飞往特鲁克东北方六百六十海里的布朗,这也是马绍尔群岛中的一个环礁,名叫埃尼威塔克,并发现该地有一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十七艘运输船和一艘油轮停泊。机场上有三十架大型机、十架中型机和二十架小型机。此外,还在环礁北部发现了三艘大型运输船,机场上还有十架中型机和十架小型机。
6月5日,千早机再次经由瑙鲁对马朱罗进行了侦察。这次确认了六艘正规航母(全部为埃塞克斯级或企业级)、八艘护航航母(其中两艘为独立级)、六艘战列舰、八艘以上巡洋舰、十六艘以上驱逐舰、十艘油轮以及其他众多舰艇停泊。然而,当天拉包尔的战斗机又对阿德米勒尔蒂群岛进行了侦察,在阿德拉港口发现了一艘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或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
上述这些行动都非常冒险。这是所谓的“挺身飞行”,总之,在当时已经处于敌方势力范围之内,他们单机来回奔波,能够确认这么多敌方位置,这真是极大的功勋。
通过这种“挺身飞行”确认了当时敌方的位置,但是,即使知道了位置,也无法判断敌军会从哪个方向来。敌军会进攻塞班岛还是帕劳,仍然是不明确的。

微言 发表于 2025-4-21 19:20

第三章 要冲·比阿克岛争夺战
引敌出洞
除了上述行动之外,还有一项名为“浑作战”的行动,即争夺新几内亚西北方向的比阿克岛。大约从5月4日开始,比阿克岛遭到敌人极为执着的空袭。守备队正在英勇战斗。该岛原本有六架战斗机,但到了5月4日左右不久,就只剩下一架了。
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几内亚最西端的索龙,我方的十二架战斗机和六架陆上攻击机对前往比阿克的敌机进行截击作战。然而,5月26日,敌人大约一个师的兵力在比阿克岛登陆。
比阿克岛虽然是一个小岛,但那里可以建造相当大的机场。如果敌人登陆并攻占该岛,建成完善的机场,当时最先进的B-24轰炸机进驻的话,那我方的西南方面就完全处于B-24的势力范围之内。那样的话,打拉根(婆罗洲)的重要油田地带也将成为空袭目标,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不能让敌人夺走这个地方。当时我们正在计划“阿号作战”,计划几乎已经完成。
我对比阿克岛是这样考虑的:对我方来说,比阿克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相反,对敌人来说,那里正好是麦克阿瑟防线的前端,夺取那里也是一件大事。因为那里可以成为空袭日本南洋方面枢要之地的要地。
我当时考虑的是,即使采取守势作战,也不能坐以待毙,等待敌人来袭。首先,必须积极查明敌人的位置。知道了位置后,必须想办法把敌人引到我们希望的地方。
当时,我正在考虑如何引诱敌人,恰好敌人来到了比阿克岛,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所以我想:“好,就狠狠地敲打比阿克,把在那里登陆的敌人彻底消灭,无论如何都要让敌人不得不在那里防守,把敌人的机动部队引诱到那里。”这个想法不是我一人的想法,当然,参谋们也进行了各种研究,丰田长官也完全知晓。作为参谋长的我本人也深深地这样考虑。

微言 发表于 2025-4-22 19:31

本帖最后由 微言 于 2025-4-22 21:02 编辑

千田贞敏少将的英勇战斗为了引出敌人的机动部队,5月29日,联合舰队发布了命令,这就是所谓的“浑作战”。该命令的内容是:联合舰队以一部兵力迅速将位于三宝颜的海上机动第二旅团输送至比亚克岛,以期确保该岛。通过实施本作战,诱出敌机动部队……也就是说,通过强硬执行确保该岛的作战,将敌人的机动部队引诱至此,从而为“阿号作战”开辟道路。这就是“浑作战”,该部队被称为“浑部队”。并发出这样的电令:一、比亚克突入日期(X日)定为6月3日(5月31日中午前在达沃集结)二、第十六战队司令官为指挥官,输送队(青叶号、鬼怒号、浦波号、敷波号、严岛号),警戒队(第五战队、四艘驱逐舰),间接护卫队(扶桑号、两艘驱逐舰)三、第三航空部队支援压制新几内亚北岸四、西南方面舰队迅速将位于索龙的陆军部队输送至马诺夸里方面五、阿号作战部队在配合浑作战的同时,应对其进展情况给予深切注意六、决战准备中,警戒队、间接护卫队回归原队在此之前,5月27日,角田部队的一部分,七十架战斗机、十六架舰爆机、四架侦察机被命令转进至新几内亚西部。当时在比亚克岛的是千田贞敏少将,他比我高一届,因为身材肥胖,被同事戏称为“千田桶敏”,这是个爽朗的人。虽然他是飞艇飞行员出身,但作为当地地面海军部队的指挥官,表现得非常勇敢,英勇奋战。于是在5月30日,比亚克岛的部队发动反攻,将敌人压迫至博斯奈克。随后,还发回了电报。他们从比亚克岛驱逐了一部分敌人,并牢牢控制了岛上的索里多机场。据说,千田少将最后在洞穴中切腹自杀。据人说,后来敌人登陆时,被千田少将的英勇战斗所感动,在那里竖立了一座纪念碑。

微言 发表于 2025-4-23 19:41

本帖最后由 微言 于 2025-4-23 19:52 编辑

比阿克突入失败
原计划于6月3日实施的“浑作战”突入,由于陆军第二机动旅团的准备略有延迟,无法在三天内完成,因此推迟到4日。然后按照4日的计划运送陆军部队前往比阿克,但在3日被敌军B-24发现并发生接触。于是,联合舰队参谋长井纯隆大佐认为“这样不行”,考虑中止“浑作战”,但并非仅仅因为这个就中止,根据通信情报显示,敌人的机动部队似乎就在比阿克附近。于是联合舰队下令暂时中止“浑作战”的比阿克突入。
然而到了第二天4日,收到陆军侦察机发现敌机动部队的电报。我方认为敌人终于落入了我们设想的圈套,但另一方面,由于敌人机动部队出现,现在迅速突入比阿克是不利的,于是下令“浑作战”部队暂时撤回索龙。命令陆军部队在索龙登陆,海军部队全部前往安汶。
然而,陆军飞机发现敌机动部队的消息非常可疑,于是海军侦察机再次进行搜索。结果发现陆军飞机的电报是错误的。
由于确认陆军报告是误报,现在需要再次执行“浑作战”。由第十六战队、第十九驱逐队、第二十七驱逐队的十七艘驱逐舰,载两个大队的陆军部队突入比阿克。其余的武器装备在马诺夸里卸载。第二机动旅团的主力留在索龙。就这样发布了重新实施“浑作战”的命令。
因此,准备工作就这样进行着,但到了5日,我方逐渐被逼入绝境,形势变得非常不利。于是,“浑作战”部队接到最终命令,在8日那天根据命令从索龙出发,目标是突入比阿克,前往马诺夸里北部。
在那里,遭遇了大约十架敌军B-24和三十架P-38战斗机,与之激战。击落了相当数量的敌机并击退了它们,第十六战队(司令官左近充少将)勇猛果敢地突入,当晚,在比阿克岛的科里姆附近,与敌战列舰一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八艘激战。我方一艘驱逐舰沉没,三艘受伤,未能充分达成突入比阿克的目的,暂时撤退。

微言 发表于 2025-4-24 19:52

“武藏号”、“大和号”加入后再度执行
6月10日,再次尝试攻击比阿克,又一次执行“浑作战”。其命令是:
GF电令作第一二七号
一、 将第一战队(“大和号”、“武藏号”)和第二水雷战队(“能代号”、两艘驱逐舰)编入浑部队,该部队指挥官由第一战队司令官担任。
(第一战队的“大和”、“武藏”是享誉世界的超弩级战列舰。司令官是宇垣缠中将,这次浑部队的指挥官由第一战队司令官担任。)
二、 浑部队应依照下列继续执行浑作战
(A) 歼灭比阿克岛方面的敌增援兵力和敌机动部队,以及炮击消灭比阿克岛、阿乌岛敌登陆部队
(B) 若有良机,将第二机动旅团转运至比阿克岛,即使有“阿号作战”决战准备令,若无特别命令则继续执行浑作战,根据敌情采取行动,将其机动部队诱致至决战场。

第一战队隶属于小泽部队,这些兵力是从小泽部队中抽调出来的。它们暂时离开小泽部队,在哈马黑拉的巴添集结。这就是大约到6月10日的“浑作战”的状况。
另一方面,联合舰队方面认为林加在作战上不太合适,于是在5月11日命令小泽部队向塔威塔威进发。小泽部队于5月15日从林加出发,抵达塔威塔威。
那么,马里亚纳方面的情况如何呢?5月21日,敌机动部队空袭了南鸟岛,24日空袭了威克岛,但此后机动部队没有出现,相对比较平静。正因如此,才有悬念认为敌机动部队可能直接来到本土,一度下令“东号作战”。在本土霞浦的航空舰队全部都投入到其中。但不久后,紧张局势就缓和了。马里亚纳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平静。

微言 发表于 2025-4-25 19:43

第四章 “阿号作战”决战准备号令
塞班岛的防御绝对必要
上一次是在5月底确认了敌人的位置,但最近敌军有一段时间没有动静了,所以再次安排千早大尉进行了第二次的挺身侦察。
结果,在6月9日,侦察发现敌人在马绍尔群岛的马朱罗依然保持着非常严密的警戒网。但是,当进入锚地后发现那里出奇地空旷,只发现了寥寥几艘舰船,一艘运输船和三艘驱逐舰。
同一天,在特鲁克的第一五一航空队的侦察机对阿德米勒尔蒂群岛进行了侦察,但这里也没有发现敌人的航空母舰。不过,和上次一样,发现了一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和二十艘运输船。
通过这次侦察,我们判断,5月底敌人还有大部队,但到了6月9日却不见了,说明敌人在这段时间去了别的地方。于是,联合舰队终于发布了“阿号作战”的决战准备号令。
听到“决战”这个词,大家可能会觉得马上就要开战了,但其实还需要准备,所以首先发布了决战准备号令。因此,命令第一航空舰队的角田部队的第一、第二攻击集群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海域待机截击。第一攻击集群大致部署在塞班岛、提尼安岛、关岛、罗伊附近,第二攻击集群部署在雅浦岛、帕劳附近。针对在马里亚纳群岛到西加罗林群岛一线展开的角田部队,下达了随时可以出发的准备命令。以上大致就是“阿号作战”开始前的状况。
总结来说,6月9日千早机的侦察结果促使下达了“阿号作戦决战准备”,而在这期间,我一直在考虑的是继续攻击比阿克岛,也就是执行“浑作战”。我个人非常重视这个作战计划。比阿克岛本身是敌人对我西南方面作战的交通要道,因此,从我们防御敌人进攻作战的角度来看,比阿克岛附近可以说是第二个拉包尔,我们必须守住这里。对敌人来说,也必须拿下这里。如果在这里失败,那么攻略菲律宾的计划就会受挫。因此,敌人无论如何都必须夺取这里。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地方有利展开作战,可以把敌人的机动部队吸引过来。
但是,说到这里,我最担心的是,无论如何执行上述计划,塞班岛的防御必须固若金汤,这对我们的作战来说绝对是必要的。在塞班岛附近作战与燃料问题有很大关系。在这个海域作战意味着我机动部队的作战线要延长大约一千海里,而且战线过长会导致短促作战变得不可能。当时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孙子兵法中“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这句话的含义。只要塞班岛的防御足够坚固,那么凭借“第二次浑作战”的兵力和西南方面的航空兵力,就能够在比阿克进行一场殊死的决战。这样一来,敌人的机动部队就会前来这里。这样的话,我们的小泽部队就能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如果敌人不动,那么敌人就会胶着在塞班岛。只要塞班岛的防御足够坚固,敌人的部队就会被吸引在那里。那样我们就可以从容地进行作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塞班岛的防御——帕劳也是如此——从大的战略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微言 发表于 2025-4-26 19:25

缜密的计划
从塞班岛本身,或者从帕劳群岛本身来说,都需要严密的防御。但作为我们海军,除了这些之外,还从更大的战略角度出发,强烈要求加强这两座岛屿的防御。而陆军则持“勿妄言”的态度。
作为联合舰队,在当时对于这个“阿号作战”计划,以及针对该作战的准备,虽然不是自卖自夸,但在我们心中,联合舰队之前是否有过如此周密完备的计划和准备,我们私下里还是很有信心的。这确实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连细枝末节都考虑周全而制定出来的。
而且,关于地面部队和小泽部队之间的联络,我们也做到了面面俱到。我们相信,只要地面部队按照计划行动,小泽部队就可以安心地在广阔的海面上行动,不必像中途岛海战那样,担心从侧翼遭到敌军机动部队的攻击,可以专心一意地对敌军机动部队发动攻击。
唯一内心感到担忧的是实战部队的训练水平下降。不仅总体技术如此,特别是航空部队的技术水平也在下降。基地航空部队实力薄弱,第一航空部队在向塞班岛进发时,也难以按照预想的那样顺利推进。而且进发之后,还让他们四处转移,但每次转移都会出现战机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尽管并没有发生战斗。
总之,这充分证明了训练水平或者说技术水平的显著下降。在航空母舰上,即使是飞行长、飞行队长,乃至更高级别的干部都非常担心,并付出了努力,但训练不足还是导致了日常事故的频发。

微言 发表于 2025-4-27 20:11

国力的衰退已逐渐显现一般水面舰艇的舰员技术水平也在逐渐下降。这从敌潜水艇给我方驱逐舰造成巨大损失这一点上就能明显看出来。
总的来说,我们在开战初期认为,驱逐舰是潜水艇的大敌。虽然大型舰艇目标巨大,容易成为潜水艇的猎物,但驱逐舰可以高速突进,用深水炸弹压制潜水艇,因此是潜水艇的克星。然而,当时驱逐舰却经常被敌潜水艇击沉。这固然有敌潜水艇性能大幅提升、卷土重来、活动更加猖獗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无法否认我方一般舰艇舰员的技术水平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数量上都缺乏余裕,而且整体上已经显露出疲惫的迹象。战争初期那种气势已经难以看到了。再加上敌潜水艇的猖獗活动,我方油轮损失急剧增加。因此,我方作战补给量以及国内补给量都急剧减少。当时,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国力的衰退,作为海军,也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这种衰退使得这次作战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这一点,我们这些身处作战漩涡中心的人感受尤为强烈。
虽然发生了种种情况,但最终的结论是,在执行“阿号作战”之前,我们对这一战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认为只要赢得这一战,就能一举扭转颓势。现在仍然如此坚信。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連合艦隊 参謀長の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