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敌人还是朝着我最不希望他们去的马里亚纳群岛来了。虽然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没有准备。毕竟,敌人会去哪里难以预料。我们早已预料到,他们很可能会来塞班岛。
联合舰队有一位名叫中岛亲孝的中佐担任情报参谋,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情报参谋,判断力非常清晰,一直担任情报参谋直到联合舰队覆灭。
开战前,我们还可以利用当时位于火奴鲁鲁的各种外交机构,以及一些类似间谍的人员,每天将珍珠港的情况通报给我们。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这种事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像美国那样花钱在战争期间建立庞大的间谍网,日本根本做不到。即使在战前,我们也无法拥有如此奢侈的情报机构。
因此,到了“阿号作战”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情报来源。我们只能通过截获敌人发出的电报来判断对方的情况,这已经是我们能力的极限了。
要通过截获电报来判断情况,需要相当的经验、组织和智慧。而这位中岛君,在这些方面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参谋。
当时,很多人希望能在帕劳方面进行决战,因此认为敌人的机动部队会出现在新几内亚附近。但只有这位中岛参谋明确地指出,敌人会来马里亚纳。
对我们来说,无论如何都要通过攻击比阿克的敌人,如果顺利的话,就把它引到帕劳方向。我们不仅仅消极地等待敌人来袭,而是想主动攻击敌人必经之路,将敌人引诱过来。然而,敌人并没有上我们的当。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我们并没有断定敌人不会来马里亚纳,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并没有慌乱。 对陆军的豪言壮语略抱期待
6月11日,敌机动部队对塞班、提尼安、罗伊、关岛同时发动了空袭。
当日,我方侦察机在关岛正东约一百十海里处发现敌机动部队一部。关于塞班岛的防御,我方早已向陆军指出其薄弱之处,并要求加强。然而东条大将却表示“作为参谋总长,我完全保证”,其麾下的陆军人员也都口口声声地说没有问题。
当时,联合舰队有一位专属的陆军参谋,名叫岛村大佐。岛村大佐甚至说,如果敌人登陆塞班,那真是求之不得,正中我方下怀。我当时认为塞班岛的防御非常薄弱,但因为陆军如此强烈地主张,所以认为他们或许能展开一场顽强的防御战斗。
在联合舰队内部,像渊田中佐等人就与我们想法略有不同。在来到联合舰队之前,渊田中佐曾在提尼安岛角田中将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担任参谋,在偷袭珍珠港时,他身处航空母舰,对两者都有丰富的经验。那时,他认为航空母舰的时代已经过去,陆上基地的大型飞机逐渐成为主流。虽然表面上他没有如此强烈地表达,但我猜想他内心是这么认为的。
我自己在担任第二十四航空战队司令官,驻扎在帕劳时,也有类似的感觉。虽然有些极端,但我并非自大,而是有足够的自信,认为什么对联合舰队,不过是小菜一碟,如果敌舰队来袭,单凭第二十四航空战队就能将其击退。
我想渊田中佐也有同感。主要由角田部队去消灭敌舰队,第一机动舰队,也就是小泽部队,只要协助即可。这种说法虽然极端,但确实存在这种想法。
因此,如果小泽部队不迅速出击,与角田部队协同作战,就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所以,希望小泽部队能迅速集结全部兵力,尽早出击。 密切关注敌军正式行动
然而,问题在于燃料。敌军虽对塞班岛进行空袭,但尚未决定是否进行正式登陆。若小泽部队过早出击,敌军可能会放弃登陆,甚至可能因为发现小泽部队而撤退。如此一来,由于燃料短缺,我方后续作战将难以进行,这一担忧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
因此,必须等到敌军进行空袭后,接着进行舰炮射击,并有一部分兵力登陆之后才能行动。敌军做到这一步,就无法再退缩,必须面对已在岛上展开战斗的我方兵力。为此,敌军势必需要将舰队靠岸进行炮击。为了支援炮击,敌军机动部队无法离开附近海域。确认敌军已无路可退后,再将小泽部队投入战场。因此,我们暂时犹豫不决,推迟了小泽部队的出动。正因为如此,在联合舰队内部,源田中佐等人主张尽早行动,而作战参谋长井大佐则持上述观点,双方似乎进行了些许讨论,并将结论带到我这里。我当时大致赞同长井大佐的看法,便指示再等待一段时间。
第二天,即12日,敌军开始对塞班岛进行舰炮射击。我方遭受极为猛烈的空袭,紧接着,海岸又遭到敌方正式的舰炮射击。根据以往经验,我们认为敌军登陆作战已是必然。
然而,即便到了这一步,除了原本的作战策略之外,燃料问题始终萦绕心头,制约着作战行动。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无法避免的,我方无法按照预想实施作战。无论联合舰队司令部如何绞尽脑汁,制定出精妙的作战计划,并在心中酝酿出出其不意的战略,一旦因为燃料问题导致兵力无法调动,也无可奈何。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观察一两天,选择合适的时机再行动。
事已至此,无论作战计划多么周密,终究无法进行没有燃料的战争。这不仅是战争,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即使是精明的商人,没有资金也无法进行贸易。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