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灰机最佳雷击阵位是什么?
难道是迎头雷击?回复 44突击步枪 的帖子
对待高速航行中的敌舰应该是迎头雷击,而对待低速的敌舰则大多从与敌舰航向较为垂直的方向进入雷击。对于这方面的证据可以见南太平洋海战中倭军对米空母大黄蜂的雷击作战经历,先前从侧面进入的雷击机发射的机雷全部被大黄蜂躲过,而村田重治带领的雷击队从舰首方向进入发动了雷击,并且一雷命中。此后,在对拖拽中的大黄蜂实施雷击时,就大多从侧面进入,并且取得了战果。
另外,棒子国的游戏大海战2虽然很狗血,但是其对机雷战的模拟却是值得称道的,在游戏中,我就亲自验证过上述战法(无论是雷击机还是雷击舰),效果还不错,对高速目标进行迎头雷击时,只要方位夹角不大(大约小于20度),总能获得至少一雷命中的战果,而侧面雷击则往往全部失的,对低速目标则反之。
个人意见{:63:} 最好从舰艏两个方向夹击
从舰艏攻击增加了相对速度,减小了战舰机动空间
最好采用磁力印信,避免角度太小,撞针失灵……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其实用撞针也可以,因为发现敌机来袭之后,舰艇总是要规避的,这样的话发动雷击时是迎头状态,等到命中时极有可能就是较大夹角的侧面命中了。 这是经典的包夹式攻击法,也叫锤击铁砧,如果目标舰左转将舰首指向A群,则会将右舷正横暴露给B群;如果将舰首指向B群,则左舷正横就会被A群抓住。
本帖最后由 飘扬 于 2011-6-8 11:22 编辑
下一步假设目标舰以舰首指向A群。双方的运动路线以虚线表示。
由于目标舰左转,A群失去了攻击位置,被迫退出攻击态势重新占位。雷击群B则运动到最佳雷击点,实施雷击。
B群投雷后脱离,目标舰实施规避。之后A群和目标舰可能的运动路线仍以实线表示。如果目标舰继续左转,则A群右转,咬目标舰的左舷;如果目标舰右转,则A群左转,咬目标舰右舷。
飘扬 发表于 2011-6-8 1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一步假设目标舰以舰首指向A群。双方的运动路线以虚线表示。
由于目标舰左转,A群失去了攻击位置,被迫退 ...
45度包夹,看图只能做一次最好阵位攻击。
默认船的如果走直线而第一次攻击丢失。接下是否AB群转一圈回来只有通场攻击,还是再次抢占包夹阵位呢? 可不可能A机群也同时放雷
B机群的雷击可能因为目标大转向被躲避,如果A机群也同时放雷,目标大转向会被A机群的雷击中 回复 xsuny 的帖子
飞机远比军舰灵活。如果目标舰真敢不做任何动作走直线的话,到最后只会被两个雷击群同时抓住左右两舷。
回复 star2000 的帖子
不能。因为实际上舰长通常会选择将舰首指向两群中离自己更近一些的雷击群,这样就可以先挡开这群的攻击,然后再面对另一群。即使两群协同完美,与目标距离相同,但是当目标舰将舰首指向A群时,目标舰和A群之间的距离就会快速拉近,所以A群的鱼雷不可能与B群的鱼雷同时到达。 飘扬 发表于 2011-6-8 1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经典的包夹式攻击法,也叫锤击铁砧,如果目标舰左转将舰首指向A群,则会将右舷正横暴露给B群;如果将舰 ...
恩,跟我的描述差不多
不过如果两舷同时中雷,就不容易倾覆了
光靠打击浮力,沉条船不容易啊 6楼的B图,把目标舰的运动距离减少1/2,相同距离机群的运动距离不可能和目标舰一样,按图上的看不管目标转向哪,总有一个机群先进入攻击位置发动雷击,而目标为了规避肯定会进入另外一个机群的雷击范围 回复 go229 的帖子
从敌舰火控与防御的观点来看,射击对头或前方小角度的目标是最困难的,虽然相对角度变化最小,但相对距离变化却最大,准头受舰体横摇影响也远比对两舷目标大,同时舰首两用炮与防空炮配置密度也比两舷小。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确实,而且从舰首方向向敌人发起雷击的话,可以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二战军舰在应对空袭时的一般守则是,尽量以舰首指向雷击机以减少侧舷暴露面积,以侧舷面对俯冲轰炸机以减小中弹概率并发挥全部侧舷火力。因为对轰炸机投弹来说,方向精度总是要高于距离精度,这点和舰炮的散布规律是一致的,所以俯冲轰炸机最理想的攻击态势是从目标舰的舰尾方向进入。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俯冲轰炸机最理想的攻击态势的确是从目标舰的舰尾方向进入,因为既有目标舰尾流作投弹航向指示,又有全舰长度可做标靶,而且相对速度也较小。只是没有艏楼烟囱阻碍的战舰后半球;其防空火力的射界与密度都是最大的(用乱枪打鸟也可以抵消火控的不利因素),俯冲轰炸机得面对这种风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