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32
主题14
精华3
积分638
金钱178
贡献40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12-3-7
最后登录2014-2-12
在线时间44 小时

下士
 
|
許多人都說明朝海軍實力多強大,但其主力福船的噸位,火力如何,確很少人描述.以下節錄部份古書關於福船的介紹:
16世纪,明海军最大型的福船“一号船”其武装如下︰两门千斤级的“无敌神飞炮”、八位大佛狼机和六位虎蹲炮(戚继光14卷本的《纪效新书》舟师篇第十二〈授器解〉条)。
何汝宾《兵录》成书于1630年,里面有提到明朝战船的规格如下:“焚寇之舩(船)莫如火,碎寇之舩莫如炮,大抵舩宜极新坚为佳,大固好,亦不必太大,随海上双桅皆可用也。将此舩下层左右约开铳孔,或三十处,或二十处,安置红夷大大炮,每门重二千三四百觔(斤)者,用一车轮架乘之,便于进退装药。此等大大炮,每舩一只或六门,或八门,左右排列;余孔亦列千觔与五百觔之铳,必要五百觔为率者,方沉重不跳且送弹端直。至上层战坪如用百子狼机等炮。大约一舩要兵百余名,大小铳共五六十门,多多益善。”其白话就是该船配备6~8门2300~2400斤的红夷大大炮,跟其它20~30门500~1000斤的炮,加上百子炮等,共5~60门,这可能中国战船中火力最重的规格。
炮看起来很多,但大部份都是36斤级的百子炮、虎蹲炮(那根本不能算是炮),500斤以上的发杠、大将军炮才2~30门,更别说明郑时期的船水准更低;施琅《靖海纪事》〈飞报大捷疏〉提到火力最大的炮船:“每贼炮船安红衣大铜炮一位,重三、四千斤,在船头两边安发熕二十余门不等,鹿铳一二百门不等~略~”。而此种炮船竟是郑军火力最高等级的船只。据荷兰人的观察,明郑舰队的主力是鸟船,其火力只是船头船尾各安2门火炮而已。
这些跟差不多时期的西方海上强权一比,其炮重与炮门数是远远不如。以1652年第一次英荷海战(多佛海战),荷方参战44艘船,30门炮以上的船只有22艘,其中最小的炮为3磅小隼炮(炮重为500磅),至少都有发杠的等级。
以参加过该海战的Graaf Hendrik号为例,它有36门火炮,其火炮种类如下:
24磅青铜炮(半加农) | 2 | 12磅青铜炮(1/4加农) | 4 | 12磅铁炮(1/4加农) | 2 | 10磅铁炮 | 2 | 8磅铁炮 | 8 | 5磅铁炮 | 10 | 3磅青铜炮(小隼炮) | 4 | 3磅铁炮(小隼炮) | 4 |
註1:
15石約1噸
註2:
當時明朝的現役火炮比起西方來要小上許多,因而在互相比較炮位的多寡時也要考慮到雙方火炮在噸位上是否屬於同一個等級。
P.S
關於船隻尺寸方面,陳良弼的《水師輯要》所說的明鄭軍4種船型;砲船、鳥船、趕繒、艍船,其4船的大小關係是砲船=鳥船>趕繒>艍船.在陳希育所著的《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一書中提供了關於這類換算的公式 :
排水量(石) = 龍骨長(尺) × 面闊(尺) × 艙深(尺) ÷ 4.其砲船寬約3丈,艙深12丈,龍骨長9丈以上,換算出排水量為8100石(註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