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619|回复: 18

发现二战时BB上的雷达经常因为主炮射击损坏,如何验收的?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4-9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丹麦海战之前,BSM在驱散英国巡洋舰时,雷达被自己主炮射击损坏了
在火炬行动,美帝的马萨诸塞号在第一次齐射时炮口暴风就把自己的一号火控雷达废了,二号火控雷达也时断时续,而且雷达供电也失败过几次
这么不可靠的设备是怎么通过验收的……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炮口暴风为什么能损坏自身的火控雷达呢?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4-9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那个年代的雷达就这个性能,你用不用?坏了可以修的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4-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俾斯麦的雷达时被震落的冰柱砸的。。。。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4-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追踪BSM的萨福克的雷达不就工作的不错么?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4-9 14:32
追踪BSM的萨福克的雷达不就工作的不错么?

说的是BB上的雷达,8寸炮的射击效果应该不大吧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4-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3-4-9 16:52
说的是BB上的雷达,8寸炮的射击效果应该不大吧

和雷达天线位置有关,俾斯麦的舰桥对于主炮暴风防御设计似乎有问题,而且天线位置不大好,加上一路都在高纬度海域航行,又碰上反常极寒天气,结冰了,炮口射击风暴震裂了冰块砸坏了天线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1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米的雷达到1944都还不稳定。苏里高之战,西佛基尼亚号位置最好的前射控雷达开火前就失效了,全程炮控由位置较低的后指挥仪及其上的射控雷达完成。当时使用的已是与伊阿华入役时同型的Mk-8,质量依然不比第一代的Mk-3(马萨在火炬作战中使用的)稳定。不过1945年第三代的Mk-13能历尽50寒暑,从二战朝战越战一直用到海湾战争,表示战时大米电子管工业的研发生产还是经得起考验的。其实任何新产品都有这个过程,80年代伊阿华回役时曾有用IC数字电脑替代机电类比计算机(型号也是Mk-8)的实验,结果那具轻薄短小的数字电脑完全经不起主炮爆震,于是1930年代开发的,重达数吨的老机器继续使用到90年代除役。当然这并不是说下定决心也造不出能抵御主炮爆震的IC微电脑,而是在预算与开发时程上不实际。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1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坚固的电子管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1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3-4-11 12:04
如此坚固的电子管

不光是电子管的问题,脚座,底板,机架,缓冲器材,安装位置都是不断试—误才取得经验的。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4-1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3-4-11 13:01
不光是电子管的问题,脚座,底板,机架,缓冲器材,安装位置都是不断试—误才取得经验的。 ...

所以苏联坚持用电子管直到解体……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4-11 14:33
所以苏联坚持用电子管直到解体……

就这样黑苏联?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3-4-11 12:00
大米的雷达到1944都还不稳定。苏里高之战,西佛基尼亚号位置最好的前射控雷达开火前就失效了,全程炮控由位 ...

 ̄□ ̄||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gicfire 于 2013-5-12 10:55 编辑
德意志帝国 发表于 2013-5-12 09:41
就这样黑苏联?



不是黑,是事实。因为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以及早期的一些苏联专家们的认识错误,苏联在晶体管技术上走入了误区,一直坚持走电子管微型化的路子,不去搞晶体管技术,因此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这块苏联一直没沉淀,反而是电子管玩的很转。

玩音响的人大都知道“Sovtek”。这是苏联解体前的Xpo-Pol的电子管厂的商标,这个厂子在苏联解体前负责主要的苏联军工电子管的生产,全部电子管由军方统购,即使废品也必须上交销毁。苏联解体后该厂的电子管销往欧美受到了音响和电子乐器生产商们的狂热追捧。然后美国 New Sensor 公司赶快就跑去收购了这厂子,成为全世界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电子管制造商。可惜2006年苏联黑帮争夺该厂的利益导致这公司倒闭了。

由于半导体技术不过关,苏联直到解体前大部分的电子控制电路都是采用的电子管技术制作,包括其雷达,通信器材,导弹控制元件,甚至其太空计划里的电子元件都是用的电子管。当初别连科开着MG-25飞到日本后,美国科学家就对那架MIG25上面的电子设备竟然是电子管而感到不可思议。

列兵

发表于 2013-5-12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子用电子管有道理的。CMOS本身在那个年代散热性就成问题。电子管在信号保真上比CMOS好。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7-7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5-12 10:54
不是黑,是事实。因为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以及早期的一些苏联专家们的认识错误,苏联在晶体管技 ...

也有人说过了,MIG25确实是电子管,但是不用晶体管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7-7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雷达就这样了,还能指望怎么样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7-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5-12 10:54
不是黑,是事实。因为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以及早期的一些苏联专家们的认识错误,苏联在晶体管技 ...

苏联不是不用晶体管,晶体管一样在发展,但有说法是苏联长期使用赭管而不是硅管

二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5-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3-4-11 12:00
大米的雷达到1944都还不稳定。苏里高之战,西佛基尼亚号位置最好的前射控雷达开火前就失效了,全程炮控由位 ...

这样啊...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7:01 , Processed in 0.0245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