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3934|回复: 8

那块超神的VH的硬化层厚度33%并非恰巧由偏差造成

[复制链接]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9-21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②之煉金術師 于 2015-9-21 01:48 编辑

以前在贴吧里看了七七大佬发的有关于那块抗弹能力比淫棍自用的CA钢还强13%的15英寸VH的资料(《天脑黑卡板载!红色有角三倍VH的传说!》一贴),其表面硬化层厚度在33%左右,有吧友怀疑可能是由于制造偏差导致这一块装甲板的表面硬化厚度恰巧达到了30%左右这一比较优秀的比例,所以其抗弹性能达到了如此高的程度。

今日在闲着无聊翻阅由海军炮术史刊行会发行的《海军炮术史》一书中,见到了以下内容:
还有:

也就是说,根据VH钢的生产流程,表面硬化的厚度通过温差电偶对温度的测量被控制在三分之一,也就是33%左右,而并非“偶然”达到了这个数值。
下面这张在许多资料中也出现过的图片也佐证了这一点:

那么是不是可以来一发红色有角三倍速,天闹黑卡大板载了呢?
日本の甲鈑は世界一ィィ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9-2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什么时候说过那块VH的硬化层深度是33%?

2)美国海军测试的4块VH,除了7.25寸那块的硬化层深度较大外,其余3块的硬化层深度均在35-36%

3)英国人测试的那块VH,最大的特点是硬度大,最大硬度达到BHN 575,而美国海军测试的那几块分别是BHN 535、515、450、475。

4)从美国测试结果看,VH的硬度与其抗弹性能之间似乎有较大的关联度,BHN 535那块测试结果优于Class A的平均水准,515那块与美国Class A的平均水准相当,450那块则明显逊于Class A的平均水准。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9-21 16:22
1)我什么时候说过那块VH的硬化层深度是33%?

2)美国海军测试的4块VH,除了7.25寸那块的硬化层深度较大外 ...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
不过总的来说,VH至少和其他各国主流装甲钢的差距并不大这点是可以确认的了。

下士

八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5-9-2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稍微歪一下楼,问一下《海军炮术史》这本书整体内容如何?名声很响并且看过的好多书都从这里引用过内容所以有点想入,可是据石桥孝夫评价似乎编者中缺少造兵关系者,对舰炮以及舰队决战的描述都不太理想。另外在一些网站上看到似乎书中还有一些篇幅是关于体育、陆战队、礼仪等一些比较坑的内容。所以想请教一下楼主的评价。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9-2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②之煉金術師 发表于 2015-9-22 18:17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
不过总的来说,VH至少和其他各国主流装甲钢的差距并不大这点是可以确认的了。 ...

啊哈,还真是我自己说的,结果自己却忘了

回归正题,前面其实也回复你了,对于VH来说,百分之30几的硬化层深度比例本就是正常的,所以问题不是硬化层深度,而是我前面说的硬度。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senkan 发表于 2015-9-22 19:53
楼主我稍微歪一下楼,问一下《海军炮术史》这本书整体内容如何?名声很响并且看过的好多书都从这里引用过内 ...

这本书里面干货很多,虽然有很多地方描述欠周全,不过总体价值还是可以的。至于体育,陆战队,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我认为还是很有价值的,毕竟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比较难找。
不过如果要购入我个人建议连同姊妹本《海军水雷史》一同购入,水雷史这本书里面的资料价值也是非常的高。
细节部分鄙人没有那个资本评论,先将目录发出以供参考。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9-23 13:09
啊哈,还真是我自己说的,结果自己却忘了

回归正题,前面其实也回复你了,对于VH来说,百分之30几的硬化 ...

是的,只是有吧友各种怀疑蝗国技师的智商,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
另外请问一下米地瓜的米德维尔非渗碳钢和VH之间有什么联系么?似乎两者的工艺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下士

八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5-9-2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②之煉金術師 发表于 2015-9-25 17:48
这本书里面干货很多,虽然有很多地方描述欠周全,不过总体价值还是可以的。至于体育,陆战队,礼仪等方面 ...

感谢!没想到这本书居然请来嶋田来作序,真是面子够大啊。不过陆战队的部分居然有100多页,感觉第9章到11章相当鸡肋。。。。目前的资金入这一本都已经很勉强了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1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热处理上来说硬化深度不等于渗碳深度,而且不会说按比例来计量,硬化多少保留多少基材延展性是综合设计的结果,比了硬化的表面装甲硬度,为什么不看下基材硬度和延展性。一战欧洲,英,法,德,俄,意全是德国提供硬化技术,但基材未见得一样得到最终产品也不一样。日本的VH不是渗碳钢是渗氮钢,貌似早期出现被击中后表层崩脱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9:09 , Processed in 0.0227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