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045|回复: 3

从最上、熊野的战损探讨下管道设施扩大损害范围的危险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1-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jzjyamato 于 2017-1-29 19:09 编辑

作为新人,没有什么资料,在论坛里学到了很多,因为以前的一些无知的发言给大家带来了麻烦。在此表达对坛友的歉意与谢意,恭祝坛友新春快乐,鸡年大吉!
当炮弹、鱼雷、航空炸弹突破了战舰的防护后,只能祈祷能靠分仓、布局、损管将损害范围与程度尽可能减小。而战舰的管道比如动力舱室与非核心区的通风管道、核心区内部的电气管道可能对损害范围控制造成不利影响。莱特湾海战中,日本重巡战队损失惨重,其中最上、熊野发生的损害与管道密切相关,选取这两艘重巡的战损探讨下管道扩大损害范围的危害以及改进通风管道位置、强化核心区内管道防水能力的必要性。水平有限,有错欢迎坛友指正。
重巡最上
前言
重巡最上在1944年10月25日凌晨随西村舰队经苏里高海峡识图突入莱特湾时遭到美军舰队集中攻击,最上虽然没有像扶桑山城那样当场被美军压倒性兵力五马分尸,但是因为动力系统遭到战损速力低下并最终停船,遭到美军空袭,最终没能逃脱被友军雷击处分的厄运,西村舰队最终仅时雨一舰幸存。在最上失去动力的过程中,管道发挥了非常不利的作用。
笔者注:最上的战报第二页提到由于舰长等高官战死,记录凭幸存者记忆及友军观测所写。无法排除记录存在误差加上笔者资料与水平有限,如果文中记录存在误差望读者指正

经过概要
最上在25日凌晨苏里高夜战中遭到美舰射击。因为美舰炮弹连续命中,受了严重损害最终自沉与本贴讨论的内容相关的是:左舷前部轮机室/2号轮机机室驱动的左内轴外其他三轴全部无法运转,仅能以18节速度航行。最后在撤退中左舷前机也停止运转。
最上动力系统的战损
既然最上4轴中有3轴无法运转,意味着动力系统可能发生战损。最上是否被大口径炮弹中不明,20厘米炮弹与12.7厘米炮弹大量命中。舰体中部发生大火。根据最上的被害记录:03:59,右后机室通风口附近中弹,操控室内黑烟侵入,室外黑烟火焰侵入且充满,一半电灯熄灭,使用应急灯后能见度依旧为0,估计是中央隔壁附近蒸汽喷出,呆在室内变得困难室内人员不得不撤退。04:02,右舷前机、九号锅炉室(位于右舷前部机械室前方)上方中弹,右舷前机室蒸汽喷出,全员战死,机械停止运行;9号锅炉室后部舱壁火焰喷出,锅炉内部喷出黑烟,人员被迫撤离,锅炉熄火。04:03,左舷后机上方被弹,电灯全灭,被认为是火柱的东西和黑烟侵入,能见度0,在室困难,机械停止,人员撤离(一部分通过通风口)。04:15,唯一能运转的左舷上方机械室传来震动(鱼雷诱爆,笔者注:最上战报里的经过概要里记录鱼雷诱爆时间是4:30分),黑烟进入,纵仓壁下方喷出黄烟。04:45,室内人员呼吸困难,能见度0,全员撤离,运转指挥所转移到6号锅炉室。08:30分唯一能运转的左舷前机室的复水泵压力骤减,左舷前机停止运转,航行不能。

笔者注:最上级重巡有4组汽轮机组,位于舰中后部,分成4个舱室,每室一组汽轮机组。前部2组汽轮机组(左舷为2号机械室,右舷为1号机械室)驱动内轴,后部2组汽轮机组(左舷为4号机械室,右舷为3号机械室)驱动外轴。

日舰被弹记录里提到了第三机械室(右舷后部机械室)中弹,但是根据最上被害经过来看,炮弹都是在机械室上方爆炸,没有击穿水平装甲进入机械室,且1号机械室损害最重(其他三个机械室人员都能撤离但是该机械室人员全部战死),笔者认为无法排除日方记录出现错误的可能。不过初步确定,有3个汽轮机室与1个锅炉室没有直接被弹,但是有烟雾、火焰侵入。导致能见度低呼吸困难高温迫使人员撤离、蒸汽喷出等后果最终容易使机组停止运行。

那么火焰、黑烟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被装甲防护的核心区的呢?我们来看下最上的战训:最上的战训第一点提出外舷艇格纳区应该远离机械室通风口,按照大和的方式布置是适当的;原因是外舷艇被弹起火后烟雾进入发动机室可能导致人员撤退进而导致机械停止运行。第三点是:柴油发电机室应该放在防护区内,因为柴油机被弹后燃料起火,烟雾通过通风管道进入机械室内会导致在室困难。 第四点是:机械室进排气口应该在最上甲板上方,通风管强度应和水平装甲相当;理由是鱼雷诱爆将通风管破坏后会导致室内无法通风。
9号锅炉室发生损害的原因也是火焰侵入,但是侵入途径不明,战报只提到了通过后部隔壁冒出火焰,战训也没有提到锅炉室的内容,笔者水平有限无法判断9号锅炉室的损害原因,如果有坛友明白望指正。
从最上的战训可以看出,由于核心区外离机械室通风口较近区域发生大火,大火浓烟通过通风口进入机械室迫使人员撤离,另最上失去了至少2轴动力(日舰中弹状况提到了一个机械室中弹,无法排除有机械室中弹的可能),另有一发动机室(左舷前部/2号发动机室)人员受到严重影响。最上的战报里提到了虽然中部灭火成功,但是室内高温烟雾充斥,无法进入,笔者推断可能是通风管路破坏导致通风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损管难以进行,直到因为弹药库无法注水存在殉爆危险被迫下令弃舰时动力都没能恢复。
最上的战损中通风管道的影响
根据最上战斗详报中的被害经过与中弹概要、战训。在机械室上方区域发生大火时,存在烟雾、火焰通过通风管道进入下方机械室令内部人员呼吸困难、能见度低下迫使人员撤离从而令机械难以运行的危险。在最上的战损中,通风管道扩大了损害范围(而且是将非核心区的损害带入核心区),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后果。
重巡熊野
前言
重巡熊野在莱特湾海战受损,接受临时修理后识图返回日本。在11.06日的航行中遭到潜艇袭击,中2条鱼雷,丧失全部动力。管道在熊野的战损中也起到了扩大损害范围的危害。
经过概要
10:48两条鱼雷命中舰首和右舷后部机械室,各轴室满水,航行不能。
熊野动力系统的战损
根据熊野的被害记录,右舷前部机械室瞬间大破并满水,且左右两舷机械室中间的舱壁瞬间大破,左舷机械室也瞬间满水。进水通过轴贯通部、电气贯通部、通风路等管路进入后部2机械室,后部2机械室也满水(由于日军档案为手写而成,加上笔者日文水平有限,阅读起来及其吃力,无法翻译出全部管路,敬请谅解),航行不能。
在熊野的战训中的应急运用部分提到:机械室进水时轴室周围的防水工作特别是确保电气贯通部各管道安装部的防水工作是必要的。
机关工作的战训也提到轴贯通部、电气贯通部、通风路等管路安装部会加重进水,该部分需要进行进行防水改善。
熊野的战损中管道的影响
熊野的战损中,四个机械室中后部2个机械室没有因为雷击直接受损,但是进水通过各个管道进入后部2个机械室,另后部2机械室也满水,导致熊野失去全部动力。如果在失去动力时美军潜艇进行攻击的话,失去动力的熊野完全无法回避,后果不堪设想。
结论
在最上、熊野两舰的战损中都出现了某个核心区没有因为炮弹、鱼雷爆炸直接受损,但是烟雾、火焰、进水等造成损害的因素通过通风管路、核心区内部的管路进入原本没有受损的区域,加剧损害的窘境,造成了动力大量丧失甚至航行不能的严重后果。在最上、熊野两舰的战训里也提到了要改进管路以避免损害蔓延。
结合神教的关于敦刻尔克、黎塞留的战损与分析中也发生了烟雾、进水通过管道蔓延的案例。笔者认为结合这些案例,烟雾、进水等通风管道、核心区内部管道蔓延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于通风管道,主要危险在于核心区外发生大火灾时,烟雾进入机械室导致人员失能;虽然上面案例没有提到,但是不能排除烟雾通过锅炉进气管进入锅炉导致锅炉熄火的危险。因此机械室、锅炉室的通风口应尽可能远离易燃物品(如最上战训中提到的远离舰载艇,将柴油发电机放到装甲盒内)。
核心区内的管道也应该做好防水措施(根据熊野战训)
参考资料:昭和19年5月1日~昭和19年11月25日 軍艦熊野戦時日誌戦闘詳報(4);昭和19年10月18日~昭和19年10月25日 軍艦最上戦闘詳報;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1-28 2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帝好像考虑过防止毒气然后在通风管里装单向活门的,

列兵

六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1-29 1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日方对此有什么具体改进措施呢?

一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Shinano 发表于 2017-1-29 14:11
那么日方对此有什么具体改进措施呢?

在机械室通风管方面,按照最上的战训提到的有这样几点要求,1远离易燃物;2起动机可以在机械室的操控室内操控阻断通风;3改善通风管位置;4通风口提高到最上甲板并提高通风管强度。但是因为最上、熊野两舰战没后不久日本就停止了水面舰艇建造,在这段时间里日本是否有对即将完工的水面舰艇比如信浓、花月按照战训进行改造,在下才学疏浅不是很清楚。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6:51 , Processed in 0.0235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