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878
主题91
精华4
积分5097
金钱2637
贡献4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1-2-21
最后登录2024-8-28
在线时间813 小时

上尉
 
|
本帖最后由 akagizuo 于 2017-6-11 05:10 编辑
1921年的2月和8月,皇家海军分两次在巴登号进行了实弹射击实验,用来验证1918年新入列的炮弹和装药的性能
测试舰 HMS Terror号,停泊在靶标500码之外,测试位置在马尾海岸以东(esstward of the Horse tail Bank)
靶舰SMS Baden被设置倾斜11度(向右舷),模拟15000码的落角,左舷的煤炭和装甲板被去除来达成右倾效果,A炮塔被去掉以平衡军舰的首倾。
使用的炮弹种类
CPC----黑火药----15号非延迟引信
CPC----60 /40shellite----15号非延迟引信
APC---70/30shellite----16号延迟引信
APC----70/30shellite---16号延迟引信(1520磅轻弹)
SAPC---70/30shellite---16号非延迟引信
装药情况
为了模拟15500码的炮弹,按照13.25都落角,1550fps,使用172磅MD16发射药发射通常重量炮弹,使用147磅发射药射击1520磅轻蛋
打击的目标
a---炮塔顶部
b---炮座,炮塔正面和司令塔
c---7寸炮郭装甲
d---10寸装甲带
第一次实验打了17发
炮塔顶部:其中攻击炮塔顶部4寸装甲的有4发,序号分别为1,2,5,6,13,弹种分别为CPC,CPC, APC,SAPC APC
英国佬分析,结果显示入射角不足以让炮弹利用自身速度有效击穿装甲,但是使用非延迟引信的CPC炮弹却可以在4寸顶盖上炸出一个洞来;而且碰炸效果比延迟引信效果要好,而且序号2的炮弹表明,接触爆炸的效果比炮弹在空中爆炸更好;由于入射角太大,装备非延迟引信的炮弹比延迟引信的炮弹能造成更严重破坏
另外被击穿的1号炮弹击中的一号炮塔左舷斜上沿部分(eave plate,屋檐装甲板),因此角度相对更大
炮座和司令塔:接下里是对炮座部分的统计
序号9,10,14,15的炮弹攻击了炮座,分别为APC,CPC,APC,APC
面对13.75寸的KC装甲,CPC无力击穿,而APC在综合入射角小于20都的时候有能力击穿,英国佬对APC的穿深表现表示满意;击中司令塔的15号炮弹对司令塔内的仪器影响不明显,而这些仪器是直接安装在甲板上而没有和司令塔装甲墙壁相连,显示了德国这种安装方式比较合理
炮郭装甲半穿实验:对炮郭装甲的测试
序号为3和7的两发CPC炮弹打中了巴登的炮郭装甲,实际上由于靶舰和发射舰的相对运动,炮弹落点更高了一点,实际上击穿了炮郭顶部甲板,炸穿了炮郭装甲隔壁,造成了大范围的损坏。相对而言使用shellite装药的炮弹3更加有破坏力
炮郭装甲穿甲实验
面对7寸装甲和不大于30度的入射角,英国15寸的APC和SAPC都能轻松穿入船体20英尺以上
比如序号4的APC,轻松击穿7寸前部装甲带和主甲板,纵隔壁,击中起锚机猛烈爆炸,炸毁了左舷的纵向隔板,并且造成左舷船体严重弯曲,但没有破裂。而是用轻型15寸炮弹的序号12炮弹,更是从右舷进入,左舷穿出,然后爆炸在左舷外板之外,在左舷留下一个6平方英尺的不规则孔洞,延迟距离超过30英尺。序号16的炮弹进入船体深度达到53英尺,沿路击穿7寸炮郭装甲,上甲板,4道轻型隔壁后在主甲板上方起爆,主甲板和煤仓之间炸开了一个8X8英尺的大洞
面对7寸装甲APC和SAPC比较相对困难,SAPC的爆炸局部效应要更强,但是也比不过CPC。序号16的APC爆炸效果相比序号4的APC爆炸效果要弱不少,序号4的炮弹表现非常好
对10寸上装甲带的实验
序号8的APC打中了10寸装甲顶部,然后在炮郭装甲前部就爆炸了,对核心区的破坏不明显
但是序号17的炮弹就很凶残了,以15度落角进入船体38英尺,沿路击穿了10寸上装,外部燃料纵隔壁,主甲板,内测燃料隔壁,在前部锅炉舱的中间锅炉上方的烟道爆炸,虽然装甲格栅发生了位移,但是很多弹片破坏了锅炉,2个弹片进入了蒸汽鼓,剩下弹片严重破坏了两侧的管道,400磅的弹鼻部进入左舷缆线廊道,击穿了锅炉舱的隔壁,停在了左舷锅炉的管道上,大部分管道都因此破损,因此此炮弹可以使两个锅炉无法使用
第一轮测试在序号4,5,8,9,12-17的炮弹使用了16号延迟引信,延迟在3-53英尺之间,可以期待16号延迟引信在炮弹穿透相当厚装甲之后才会起爆
在序号6和11的炮弹上使用16号非延迟引信,在序号1,2,3,7,10上使用15号非延迟引信,非延迟引信在11号炮弹和第2第7这几发炮弹上没有起爆,非延迟引信的不规律表现英国表示会进一步研究
第一轮测试的总结
1,APC的穿深令人满意,但是德国装甲被英国装甲标准更低的速度击败的现象需要加以考虑
2,新式APC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穿深,从表现看起来,新式炮弹的设计非常强劲
3,引信需要进一步调整,能够在设定条件下更加规律的引导出标准的VE起爆(vilolent explosion)
4,使用shellite装药的CPC炮弹令人满意,这种炮弹配合ND(非延迟引信)用来对付轻巡洋舰效果显著
5,16D延迟引信的延迟效果变化较大,击中炮塔顶部的延迟显著小于平均情况。而且从第三轮的表现来看,面对重装甲的时候,平均延迟的设定需要更长
6,30MM的纵隔壁能在8和16轮时将损害控制在局部,而22mm(7/8inch)纵隔壁在3,7,16轮射击时被破片击穿。因此设计带抵御非延迟引信的纵隔壁起码需要有30MM厚度
7,17轮炮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炮弹能够通过穿过上装甲带,在烟道部分爆炸就能相当程度的破坏动力设备,除非在中甲板设置足够强的防御来阻挡爆炸效果进入核心机舱
8,装甲格栅在第七和17轮都发生了位移,需要被更牢固的固定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