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910|回复: 0

一种可能的德国海军多层装甲计算方式的改进?

[复制链接]

中士

四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2-1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伊吹 于 2022-2-17 17:33 编辑

众所周知,德国海军计算多层装甲时,总击穿速度的平方等于单独击穿每块装甲所需速度的平方和,也就是纯能量的计算方式。当然这里面就有了一种缺陷,没有计算冲塞块带走的能量,但是冲塞块的质量如果不知道,也就没办法计算。
所以能不能把问题化简,把穿甲过程看做是一个简单的完全冲塞的过程,冲塞块的质量为炮弹弹道线方向投影的炮弹截面积对应装甲的重量,速度与穿透的炮弹相等。
也就是,面对入射角为a的弹径为b的炮弹,厚度为c的装甲的冲塞块体积为πcb^2/4sina,也就是这个可以补全为圆柱体的部分。
计算多层装甲将这个冲塞块计入。
虽然实际的冲塞块的质量肯定跟这个不一样,速度也不会跟穿甲后的炮弹一样,但是否比完全不计算冲塞块的情况要更好呢?

没什么人啊。补充一下如果采用这种计算方法的公式吧。面对入射角为a的弹径为b的炮弹,弹重为m,装甲厚度为依次为c1、c2、c3。初速v0,击穿每层装甲所需的速度依次为v1、v2、v3。原来的方法是直接v0^2=v1^2+v2^2+v3^2,新方法就是mv0^2=mv1^2+mv2^2+mv3^2+(7.85*πc1b^2/4sina)*(v2^2+v3^2)+(7.85*πc2b^2/4sina)*v3^2
m的单位为克,b和c的单位为厘米
公式中(7.85*πc1b^2/4sina)*(v2^2+v3^2)这个前半部分是第一层装甲的冲塞块的质量,后半部分是为了计算穿透第一层装甲后冲塞块应具有的速度的平方,也就是后面几个速度的平方和

举一个实例,用mk7来打击衣阿华自己的水平装甲,不考虑剥被帽依次打击38、121、32
原方法可计算出在26600码处击穿,此时落角23.36,存速490,击穿第一层38需存速183,第二层121需存速425,第三层32需存速163,总计需存速490.6
新方法可计算出在27100码处击穿,此时落角24.07,存速488,击穿第一层38需存速178,第二层121需存速413,第三层32需存速160,第一层装甲的冲塞块质量42360克,第二层装甲的冲塞块质量134884克,总计需存速487.3
好像没差多少,毕竟冲塞块还是太小了,质量不大带走不了多少能量,不过考虑这种方法冲塞块质量跟弹径平方成正比,炮弹质量跟弹径立方成正比,越小越轻的炮弹影响应该越大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4 02:32 , Processed in 0.0230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