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9
主题7
精华1
积分243
金钱0
贡献2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24-2-16
最后登录2025-4-21
在线时间220 小时

一等兵
|
本帖最后由 新乔治亚的维拉 于 2024-3-18 23:07 编辑
炮弹可以通过艏艉等处的次级装甲防御,这种“全面防护”设计在华盛顿海军条约时代之前很常见,甚至在部分间战时期新造的舰船(如俾斯麦)上也有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舰船免受中小口径炮弹的损伤,但缺陷也是有的:这些装甲的重量并不轻。布置次级装甲,可能导致排水量上升或者挤占主装甲盒的重量。而且随着炮弹的发展,这些较薄的装甲几乎不可能在炮战中抵挡战列舰的大口径主炮的射击,交战距离变远也使得副炮的命中机会变少,导致次级防护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大量的新舰都选择舍弃次级防护来追求更强的核心防护(必须强调的是即便在近距离交战的情况下,中小口径火炮也是很难对拥有出色的装甲盒的战舰造成致命损伤的,正例南达科他,反例比叡)
对于鱼雷的次级防护,可以通过将TDS向艏艉延伸一段来实现,新式美战与黎塞留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反例是维内托。与炮弹不同的是,TDS可以通过吸收鱼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减小其对舰体的损伤,因此即便TDS没能阻止防雷舱壁失效,也可以起到减少损伤的作用。而装甲则不能——除非弹体破损或者引信失效,否则一枚炮弹穿透装甲前后的威力并不会变化多少,而坏消息是,薄弱的次级防护是难以损坏二战的大口径炮弹的(脱被帽另论)。从这一点来看,二战背景下,次级TDS还是有价值的,比如维内托就很需要这个东西来抵御英国人那威力贫弱的航空鱼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