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872|回复: 12

旋转的炮弹

[复制链接]

军士长

发表于 2025-1-1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编写内弹道计算器时,发现对于不同的火炮,为了使得结果与实际火炮相符,需要选择不同的摩擦阻力
炮弹在炮管内的摩擦阻力除开与弹带的材质有关,还与膛线的缠角有关,缠角决定了炮弹的转速,而转速的选择取决于能否达到稳定性的要求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前有一篇文章指出,维内托381的散布问题由于过稳定导致,其中给出了部分公式:


WI上有关意大利381炮射击散布问题的新论点
https://www.warships.com.cn/thread-7881-1-1.html
(出处: 战列舰)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炮弹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扰动,炮弹指向与速度方向存在偏角,即攻角,存在两种稳定方式


对于陀螺稳定炮弹来说,其压心总是在重心之前,该图显示了炮弹压心(Cp)与重心(Cg)的分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lab 于 2025-1-11 13:15 编辑

旋转稳定的炮弹能否满足陀螺稳定的要求,可以靠计算陀螺稳定因子衡量,计算得到的转速决定膛线的缠度上界


式中C为弹箭的极转动惯量,A为弹箭的赤道转动惯量,如下图所示,极转动惯量即沿z轴旋转、赤道转动惯量即沿y轴旋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炮弹的转速受C/A影响,通过转动惯量计算公式,可以很容易证明,长径比越大的炮弹,C/A越小

将炮弹简化为一个圆柱体,其直径为D、半径为R、长度为L=kD=2kR、质量为M=ρR²Lπ=2ρkR³π
其极转动惯量C、赤道转动惯量A,以及C/A为

可见,随着长径比k的增加,C/A下降,膛线缠度下降、转速增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陀螺稳定因子不仅与C、A有关,还与压力中心与质心的距离有关,mz被称为静力矩系数,由压力中心与质心之间的距离决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静力矩系数mz越大,需要的转速就越高,质心很好理解,压力中心由法向力系数与各法向力系数对应的力矩决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法向力系数的力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压力中心主要由炮弹的升力决定,其由头部体积与头部外接圆柱的比值决定

可以很容以想到,不同头部形状二者的比值并不一样,锥形头部的比值越小,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力中心越接近重心,圆拱形与抛物线形头曲率不同时,比值也会发生改变
压心至质心的距离,可由所谓高尔巴公式计算

可见,锥形头部有利于减少压心至质心的距离,进而降低转速需求,而其头部阻力与其他形状变化不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船型尾部会带来负的法相力矩,因此会增加压心与质心之间的距离,转速要求增加


由于弹底涡流的存在,弹底的压力较低,与弹头形成压差。船尾可以减少弹底面积,进而减少底部阻力

不过船尾的存在会增加波阻系数,因此船尾的减阻效果没有底阻减少的那么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压心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马赫数的改变,压心的位置随之变化,例如超音速时,马赫数增加,压心向质心位置移动


因此不同初速对应的缠度要求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计算实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lab 于 2025-1-11 17:47 编辑

以上的介绍叙述了陀螺稳定性对转速的要求,规定了转速的下界与缠度的上界

追随稳定性则是规定了转速的上界

增加的长径比、增加的头部长度均会增加转速的下界,因此当长径比增长时,维持炮弹稳定愈发困难,而且过高的转速会导致过大的缠角,炮弹对身管的压力会增大,因此不能无限的增加旋转炮弹的长径比
现代全口径弹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6,一些次口径弹长径比更大,但稳定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代坦克使用滑膛炮发射次口径穿杆,穿杆不再自旋而采取尾翼稳定,增加的尾翼可以将压力中心后移至质心之后,将法向力由翻转力矩转变为稳定力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2:55 , Processed in 0.0205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