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0101|回复: 20

冲击巡洋舰--象国海军A-191工程发展始末

[复制链接]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1-7-2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ke1 于 2011-7-27 20:48 编辑

注:本文为原创架空文,其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借用性质,不代表真实历史。本文作者为Xike1,首发地为本人百度空间http://hi.baidu.com/0hcw/blog,次发地为战列线论坛。尊重劳动成果,支持论坛建设,如需转发,敬请注明作者或出处。由于行文较长,请勿插楼。



冲击巡洋舰
--象国海军A-191工程发展始末
--The project A-191 of HICMS


    象国著名海军画家游-爱洋笔下有那么一副油画:战场如灭世般昏暗,飞艇用雪亮的探照灯点亮天际;远方主力舰队万炮齐鸣,而画面中心的战舰正调转船头,顶着重型炮弹激起的巨大水柱,淌过浴火的海面对敌舰发动进攻,正是海之男儿气魄的绝好写照!这究竟是一条什么军舰?它有着怎样的过去?一切,都要从20世纪初那头几年开始说起……

追求高速的20世纪初
       1906年,一艘大型战舰在英国克莱德本(Clydebank)的布朗(Brown)船厂下水,这艘外形独特的战舰船身修长、优雅,令世人无不称奇。但是,衬托其秀色可餐外形的却是让人侧目的强大实力:该舰拥有8305毫米炮和三个高耸烟囱,拥有同战列舰相等火力前提下却能跑比巡洋舰还快的25节高速!这艘恐怖的巨舰就是英国“无敌”号(HMS Inflexible)战列巡洋舰,海军天才约翰·费希尔John Fisher)上将用以打破世界海军平衡格局的又一力作。众所周知,航速是海战中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之一,在巡洋舰普遍速度只有19~26节的当时,25节的航速足以使“无敌”号无敌于世界各国巡洋舰之上,尤其因为使当时的准主力舰--装甲巡洋舰一夜间全部成为过时的废铁,引起各大海军强国的恐慌。而且,拥有如此高速的战舰不但可轻而易举地伤歼杀小型战舰,还能在主力舰对阵中迅速占领阵位、包抄或截断对方阵型,以及消灭撤退的对手残部。这种被称为“巡洋舰杀手”的新式战舰出现对传统线列对战冲击巨大,而对以装甲巡洋舰为主力的游击-破交舰队更是无解的威胁。英伦彼岸的德国海军奋起直追,在1908年完成“冯·德·坦恩”号(Von der Tann)战列巡洋舰,两岸间气锤敲击、液钢倾泻,一场围绕着战列巡洋舰的追赶大潮骤然而起。


“无敌”号战列巡洋舰,该舰是高速战舰--战列巡洋舰的开山之祖。


    虽然远在东方,但高速战舰的问世极大震撼着象国海军,影响对参加过日本海大海战的将领而言更为明显。象国海军总司令高伊-甸大将(1845~1911)在1906年呈上给本宗帝的《对马海战奏折》中写道:“……当俄军用15节的慢速悠悠驶来时,日本军以20节的高速回转,虽然前者加到18节力求扭转不利……俄军最终败在了两节的关键航速下。……未来必然还会继续趋向高速化,不是一、两条战舰高速,而是整支舰队,超越敌军的快速、压倒性的高速……速度必将成为海军追逐的主流。”
    但高伊-甸也知道,让当时的象国军工水平去建造这种战舰等同于天方夜谭,而刚刚从1905年的对俄战争中解脱出来的国力、民生也都不允许国家去追求这些时髦玩意。辅政王德·耀继续维持着从1896年开始的休生养息路线,缩减军费,全力支持民生建设,依靠东北的农、矿业等资源换取与日本方面的“和平”。对俄战争过后,象国逐步着手在东北修建三条针对俄军的要塞化防线(“本宗之墙”),两手空空的象国海军(1906年时只剩下两条铁甲舰和30多艘其他战舰)在短暂和平和陆军需要强化的时期近乎零消耗地飘渺存在着,不过庆幸的是,象国人没有索要虏获的俄国战舰,不像日本那样需要花费大量钱财去修复这些过时的玩意,而且德·耀非常明白海军对国家的价值,1906年与本宗帝的对话正是这位辅政王目光长远的写照:

帝问曰:“铁马、钢枪恒坏民生,战船、重炮劳命伤财,可否去之,只留其一以利国民?”
        王答:“当下态势,无马、枪而断国家;无船、炮而绝未来。去之一可暂然安下,却终不得残喘。”
--(《皇纪·本宗十三年》)

    海军的价值在辅政王心中早已非常明确,他也已经勾勒好了海陆权衡的发展,只是还未到时机罢了。1908年末,历时三年的东北要塞化防线主体修建进入尾声,国家元气也通过数年休养逐渐恢复,德·耀开始为海军筹谋新时代的发展,这个“发展”即是现代化的高速舰队。

随波逐浪的象国海军
    不过,虽然象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对英、德等国遣送军事、工业、铁路等方面的留洋精英,但这个时期国家工业还远未到自建现代化战舰的水平,不可避免地需要向外寻求技术支持。象国外相先后会见了拥有建造现代化战舰的几个国家大使--英、德、美国以及日本,商讨引进或购买事宜。就地缘和外交关系上看,日本具备的优势无疑最大,但工业实力也最为薄弱,很难提供什么实际性的东西;英国、德国工业底子最雄厚,但开价高,各部系统也最昂贵;美国则地处边缘,技术脱节于主流之外,设计建造的东西较为另类,但价格低廉,非常吸引人。经反复对比后,海军技术部长伏-碧云最终挑选了与美国人商讨购进,这主要是出自经费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但为保持与世界第一强国的关系,象国人特别要求这艘在美国建造的无畏舰必须安装4座双联英制305毫米炮,否则不干。然而这个顾全到国家关系的简单举动却带来了几乎不可调和的不便,毕竟当时跨国度和工业习惯去整合一个系统不像当今模块化组件那样便捷,接着出现的困难将远远超出预计。1909426日,象国第一艘无畏舰“德·源”号于费城克兰普船厂(Philadelphia Cramp)开工,该舰以美国特拉华级(Delaware Class)为蓝本,拉长舰体,增加了锅炉数量,使航速达到23节,装备8305毫米炮。美国方面虽全力照顾这位重要客人,但该舰工时还是在单位差和组件尺寸的切合中不可避免地被大大延长,建造费也一路狂飙,最后已经接近直接购买一艘英制无畏舰的价格了。而且,该舰在完工后用了很长的时间去调试各种兼容性带来的问题,到服役时已经是火力、技术都落后于时代的19134月了。
    虽然这艘无畏舰的速度达23节(实测22.42节,一般无畏舰21节),但还无法满足象国海军的胃口,对高速的探求也不可能止步。19097月的海军技术发展会议上,史-恩诺海军上校提出了进一步探求高速战舰的议案,将矛头直接指向更为符合海军要求的战列巡洋舰上。当时,划时代的英国狮级(Lion Class)战列巡洋舰已经下水,其火力配置更为合理、舰型更为修长、速度更是据称达到30节!一家英国报纸以赞美的口吻描述道:“强大的火力、修长的舰身……这些巨舰不正像猫一样完美、优雅吗?”英国人对技术的创新已经到了一日三更的地步,狮级更可能使世界海军的追赶脚步再一次沦为徒劳。对此情况,当年的技术会议上总体分为紧追派和观望派两大系,辩论非常激烈,不过会议基本确定了继续追求速度的大方向,只是手法上进行调整,军备采购以应对眼前局势为主。当时太平洋沿岸地区暂时还没有此类超级战舰出现--包括潜在强敌日本在内,冒然拥有此类尖端军备不但会加重现阶段财政负担,还很容易引起目前联盟内部的不安。在1910年的采购案上,象国人走出了折中的一步,他们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战列巡洋舰--“阿勒特·圣心”号与“喀·阿厄恩”号。两舰为无敌级的发展型,拥有8305毫米炮和25节航速,这才是海军所心仪的战舰。象方购买两艘,要求第二艘由英方提供材料,运抵本土自行组装。英国船厂效率很高,新舰开工后仅11个月就告下水,舾装也只持续了7个月。1913422日,完成调试的“阿勒特·圣心”号主桅上旌旗高高扬起,在英国传统欢送乐曲中缓缓离开布朗船厂码头向祖国返航,所有象国舰员都神情振奋、意气风发,因为在他们手中驾驭的,是当时亚洲的第一巨舰!


英国战列巡洋舰“狮”号,该舰是高速战舰划时代的产物。

    当然,这个“第一”并没有维持多久--准确地说只有157天。1913816日,以狮级战列巡洋舰为蓝本的日本“金刚”号战列巡洋舰在巴罗因弗内斯(Barrow-in-Furness)的维克斯(Vickers)造船厂竣工,这艘威力强大的战舰装备8356毫米巨炮,航速高达30.5节!但是之前所有报导都声称该舰是一艘“装甲巡洋舰”,象国外交官被日本盟友结结实实地涮了一记!象国驻英大使穆-惊闻此消息时“浑身颤抖,电报在手中唰唰滑落”,当他赶到维克斯船厂时这艘巨舰已经完成下水,穆-列回忆当时情景道:“我站在岸边,两眼冒星,脑袋一片空白……船上一个日本人向我们嬉笑招手,那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胜利后对败者的讽刺?”


在外交战场上,刚走出国门不久的年轻外交官显然未能与老道的日本人相比--在“金刚”号整个建造过程的大局中,象国人被盟友狠狠唰了一顿。

    尽管如此,德·耀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堪忧,他一边鼓励在外交战场上落败的年轻外交官“无需气馁”,另一方面则接受海军部建议,加紧对高速化战舰的购入和国产化进程--离自己最近的假想对手已经拥有足可称霸远东的超级战舰了。之后,象国确定以高速为核心的远景海军建设方针,从19091916年之间,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高速作为海军发展的大方针从未改变。而经过多年的话语权解放,下层民众对国家动向也开始有所了解,在舆论烘托下,“海军”成为国家实力代表,“战列巡洋舰”则是海军战力之核心;民众因此将之奉若至宝,一时间相关的著作和周边产物纷然出现,引发了一股追求战列巡洋舰的强大风潮,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黄发孩童都知道战列巡洋舰的存在。这股风潮被形象地称之为“猫热”--虽然大部分人并不确定“战列巡洋舰”是什么。
    战列巡洋舰--快速战舰在人们心中逐渐发展成衡量国家实力的要素,以至之后十多年间,象国人对快速性追求的热情从未改变过。由于本土资源丰厚、对本国工业扶持力度加大和中央高层支持,后进的象国海军在1913年后逐渐赶超强盟日本,象国主力舰以每年两艘的速度递增,本就相互较劲的两个盟友间摩擦慢慢加剧,亚洲局势也越来越呈现扑朔迷离的态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ke1 于 2011-7-22 00:19 编辑

李上校的猎犬
       1905年时,作为日本海海战观察员的李-隆归海军上校(1867~1915)在海战进行总结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即在两支主力舰队对阵胶着时,投入一支装备重炮的快速巡洋舰编队,以大切角冲击敌阵,破坏对手队形和干扰炮击方向,为主力舰队创造机会。这个概念被称为“冲击战法”,其原因为日本海海战中俄国舰队因为速度不一,高速舰只加速后逐渐将阵型拉开,与低速舰间形成了一道较为明显的空隙。李上校认为,在此情况下,如果往这道空隙间插入一支快速舰队,将起到打断、分割对手的作用,这将增大敌快、慢速舰群间的距离,最终将敌快速部队割离孤立,继而与主力舰队围而歼之,最终赢得胜利。用于单从理论上看,这个战法在实施方面可行,舰队一旦切入,必将对对手产生致命打击。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否参加过日本海大战的海之男儿都会深受其影响。象国人除了吸取经验外,另一个考虑的就是亲身经历时将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战事。歪打正着的是,用于“冲击战”的舰只配置也合适用来对付该役的胜利者日本人。一般情况下,日本舰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火力强大、速度缓慢的主力舰队,二是火力稍弱,但机动灵活的游击部队,前者用于决定性打击,后者则负责牵制、骚扰和追击。鉴于这一编成已经成为日本海军的定局,配置一支能抵御其进攻的分队就显得较为重要,而重炮巡洋舰--战列巡洋舰显然足已应付此事。但李-隆归认为,作为海军新宠的战列巡洋舰必定价格昂贵,可要完成他的冲击任务,只需装备3~4门主炮、航速足够快的战舰即可,其他方面例如装甲等都可以大方砍掉,因为它们无论有没有防护都会遭到很大损失。在李-隆归眼中,完全可以把它们当成“消耗品”去对待,所以须大力降低价格,增加建造数量。


对马海战中炮击俄国舰队的日本战舰,此时日本舰队已凭借速度优势完成敌前大转向,使俄国舰队处于不利地位之中。作为整个20世纪的第一场大型海战,对马海战对之后海战战术和格局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

    但是,战法其本身存在很大问题,例如作为“冲击战法”的核心“重炮快速巡洋舰”,如何保证这些舰只安全?何时进行冲击?若敌舰队速率一致,舰队向什么方向,以什么方法切入?……之后,二平海军战术学院对“冲击战”进行了6次沙盘推演,但结果都并不乐观,推演表明,无论从何角度、何时间实施,用于冲击的舰只战损率都极高,而且只有冲击编队普遍装备4305毫米炮、航速超过25节时才可勉强达到战术要求--这在当时显然是不可能的,在那个有两门305毫米炮就可称为战列舰的时代,装4305毫米炮还叫什么巡洋舰?又,战列舰怎么可能跑到25节?
    虽然当时条件还并不允许,但从1905年底开始,李上校就在海军高层中宣扬自己的观点,因其“对马海战观察员”的身份和极强游说能力,他的观念毫无疑问极具分量,得到了包括两位舰队司令和一批上将、中将在内的高级将领支持。“冲击战法”和“冲击舰”也得到不断发展。该构想的名称也几次变迁,刚开始时为“切入舰”,而后改为“分割舰”或“突击舰”,后来在友人建议下才确定为“冲击舰”。对这些军舰的预期作用,上校毫无掩饰地评价道:“它们将像猎犬一样勇猛直前,给猎物的脖子来上致命一口!”
    当然,随着“无敌”号下水,上述情况发生转机,装备重炮的“巡洋舰”成为现实,“冲击战”再度被提上议程。理论上,在己方7艘战列舰与对方10艘对垒,而对方舰队速率差达到3节时,投入4艘冲击舰将可实现分割,分割后的情况大致也会按冲击战描述那般发展。而当对方舰队速率一致时,冲击舰因为掌握速度优势而更灵活,它可绕到敌主力舰前方封锁去路,或收割敌编队殿后的薄弱目标。按李上校的想法,用于冲击的巡洋舰武器必须足够强大,动作必须足够快捷,可灵活实现进攻、防御的转换,但这种军舰无论如何都不是“战列巡洋舰”,因为它不是干猎杀巡洋舰那类活的。

昂贵的高速战舰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是机器大工业发展的顶峰,黝黑的钢铁、纯白的蒸汽取代了轻盈的风帆,构筑了梦幻般的钢铁蒸汽时代。对海军来说,钢铁蒸汽时代莅临所带来的最大便捷就是强大武器和极高的速速。和风帆时代无论怎么下本钱船只都是慢悠悠的情况不同,钢铁蒸汽时代的速度可以用钱去买,而最大问题也在于每一节航速都必须靠钱堆出来,因此摆在强大战斗力和高速前面的最大难题就是极度高昂的造价。“德·源”号战列舰最终造价达到2265万象元(约合960万美元),比预算高出近20%(当然这也是象国人自捏自咽的泥丸子);而之后的“圣心”号造价更是飙到让人咋舌的2950万元,占当年海军总军费的2/5强。可想而知,即使高层全力支持舰队扩充,勉强支持如此高昂的费用也并非长久之计,因此除了尽快推动国产化、降低费用外,寻求其他出路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190919101911三年连续扩充,象国人虽然靠强挤经费获得了一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但1912年的计划却因费用不足而无法实施,且连年扩张挤压了其他辅助舰只的建造,海军薪金也受到影响。军备扩充和增加舰员后,对增减薪饷的部分没有细致考虑,部分区域出现了无饷可发的窘况,严重影响了士气。因此在1912年的技术发展会议上,顾-海军中将建议暂缓“战巡风”,探求解决高新武器和基础建设间的平衡方法。很显然,“暂缓”并非停止,让高速运转的国家机器马上停止既非常困难也没有必要,况且海军本来就没想过要停止。“能不能探求一种更经济的快速战舰呢?”海相伏-碧云在会上发出询问时,几乎所有人都同时想到了-隆归
    在东海舰队司令林-五元海军上将引荐下,李-隆归被请上技术会议进行汇报,作为全场核心的他神采飞扬地一一描述了“冲击巡洋舰”及其战术使用方法。到1912年时,“冲击舰”构想已历经7年摸索,方案比较成熟,除了快速、轻甲、重炮外,该舰还包括三个主要特点,即一,这是一种用于冲击对方编队的功能性战舰;二,这种舰只造价相对低廉;三,这是一个消耗品。得益于之前的广泛铺垫以及上校本人的人格魅力,其他与会军官只提出了一些象征性或引导性的疑问,更多的都是支持和赞赏。海相伏-碧云在陈述末了提出疑问,但最后仅保留了意见,没有直接反对这个呼声甚高的提议。

:“(关于冲击巡洋舰)二平学院推演结果鄙人早有耳闻,请问阁下如何保障该舰的生存性?”
:“依靠高速和冲击。”
:“没有防护的高速舰在战斗时很容易受损,高速显然不是保护舰只的决定性手段。”
:“但凡战斗都会出现牺牲,不可避免。”
:“如此作战的代价将非常高昂,必须考虑损失和持续作战。”
:“纵然代价高昂,只要能换来一次决定性胜利也是值得的。”
“代价过于高昂的胜利不是胜利。”
“无论一次决定性胜利的代价如何,都绝不会比一次决定性失败更大。因此,军人需要考虑的是战胜对手!”
:“作为技术人员,我不赞同消耗性武器的观点;而战斗人员必须考虑持续战斗的需求。这种军舰同战列巡洋舰相比除了速度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那么,它要如何对付战列巡洋舰?”
:“武器都是程度不同的消耗品。同为高速战舰的战列巡洋舰也需要面对损伤的威胁,这种战舰昂贵、数量稀少,更难持续战斗。因此我们可以建造更多经济的快速战舰,它们将以数量优势去弥补微小的质量差距。”
--伏-碧云与李-隆归的对话(《海军技术与发展会议纪》第二十三次,1912年)

    不过显然,李-隆归要求的是一种用以实现单一功能的战舰,而海军需要的却是一种战列巡洋舰的廉价替代产物。他们出发点不同,但最终却在目的的形式上吻合。“冲击巡洋舰”既可在特定情况下完成特定的战术要求,也可以在平时当做战列巡洋舰使用,且价格更低廉,一举两得!在这歪打正着的巧合下,李上校的提案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19121116日,象国海军总司令严-正方上将批准“冲击巡洋舰”成为讨论项目,代号A-191,该型舰的定型讨论也即将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ke1 于 2011-7-22 01:58 编辑

冲击巡洋舰VS战列巡洋舰
       19132月初后,象国海军对当年的重点项目A-191,即“冲击巡洋舰”所需要的武器、速度和吨位进行了广泛讨论。二平海军学院之前进行的推演结是这种军舰需要305毫米炮4门和超过25节的航速,但这个推论是基于日本海海战时的推演,然事过变迁,当前世界各国的战列舰、巡洋舰都正朝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例如狮级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已经达到343毫米,航速30节。海军学院推演认为,当双方舰队编队航速相等时,单位时间内火力输出超出对手25%的一方将具备实际性优势。也就是说,当假想敌是装备8343毫米炮“狮”号战列巡洋舰时,要确保胜利必须投入343毫米炮10门,换成305毫米炮则需要15门。无论冲击巡洋舰是投入突击还是单独对抗敌战列巡洋舰,那至少在口径--火力上应该以对手对等,海军学院建议将冲击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提到343毫米甚至更大,这样可以减少载舰数量,且在实战时将更具优势。
    与此同时,位于建州的中央设计局推出三个方案,其中A案长度157米,排水9000吨,航速27节,装备两门305毫米炮和6203毫米炮。这些武器全部布置于舰首,舰首对敌时将全部发扬火力。C案长度增加到163.3米,航速增至30节,火力则是4305毫米炮。B案比较特别,该舰没有大口径主炮,主火力是11203毫米炮;这些大炮中7门布置在舰首,另4门在尾部。该案由中央设计局局长颜英提出,因为203毫米炮重量轻,也更廉价,相较305毫米炮可以布置更多(一门305炮重量相当于三门203炮),换言之就是可换取更大的火力密度和命中率。颜英认为,冲击舰进攻时将只有舰首方向的火炮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将所有武器配置在前部;另外从技术层面上着眼,在普遍交战距离只有8000米上下的当时,203毫米炮也能对敌舰产生足够的威慑。
    由于海军学院和中央设计局在工作展开时没有足够的交流,因此导致了设计局的方案与学院理论脱节的情况,例如说在海军学院理论下,B案相对李-隆归的初衷虽然更为对口(也更经济),但并不合适用来对抗敌战列巡洋舰--即不符合海军需求。上述问题在同年315日通过强化沟通得到解决,设计局修改方案,在320日和43日推出携带343毫米炮的DE案,其中D案排水13000吨,航速32节,装备4门主炮,较符合冲击战术的使用要求;E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其排水量17000吨,备炮6门,已经具备同无敌级相匹敌的火力,也是能同时满足冲击战术和对抗战列巡洋舰两个要求的方案。尽管这个方案在性能方面得到了包括李-隆归等人的肯定,但这个方案价格太高(因需要购进主炮,初步预价达2900万象元,约139万英镑,接近无敌级造价),失去了“经济性”的优势,无法通过控制造价来提高数量



冲击巡洋舰第一阶段讨论草案


    不过,虽然“冲击巡洋舰”得到众多支持,进展也较快,但它不乏反对者,例如喀-克格海军中将和资深设计师、海军典船官铎-震德等人。冲击巡洋舰在构思上完全不考虑装甲防护,锅炉舱、弹药库和对方大炮之间只有几个单薄的大煤舱,在战场上毫无安全性可言。喀-克格对其取消防御来降低造价的做法置于了严厉抨击,讥讽这种战舰“像水壳瓜一样,轻轻一戳就漏”,“难道要在战场上去实践生存大挑战吗?”-震德则认为(时下正负责象国战列巡洋舰国产化项目),通过削减防御和武器的配置来降低造价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以阿勒特圣心级战列巡洋舰为例,其全价2950万元中,主武器仅为281万,船体和动力系统达到2117万,占去全价近70%!即是说中央设计局目前的方案中,就算抛开E案那种追求最大化火力的方案,其他案例也只是发了蔫--火力变弱、没有防护--的战列巡洋舰而已,对控制造价、追求更大数量的初衷而言没有丝毫帮助,因为它们的舰体和动力本身就非常昂贵。-说:“……如果多花几块钱就能使要用10年的家具质量好上一倍,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节省它呢?”
    反对派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令包括冲击舰讨论班子在内等的团体出现了声音不小的质疑。但支持方认为,如果实际价值相同,节省一些未必是什么坏事,省出的经费可以干点别的--至少还能发发军饷一类;且冲击巡洋舰不是战列巡洋舰,不能完全同台而议,自然也不是什么简化版。双方支持派就各个方面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论辩,这也是20世纪初象国海军舰船设计中第一次大范围的思维碰撞,也是国产主力舰设计开端期中思维灵活、各抒己见的鲜明写照。不过,就在冲击巡洋舰激烈讨论时,象国对战列巡洋舰的追求脚步并未停息,19134月,一艘以阿勒特·圣心级为模板的战列巡洋舰在黑水龙尤船厂铺下龙骨,该舰被命名为“武装”号,它成为象国第一艘国产主力舰。至于冲击巡洋舰,当伏-碧云将该情况汇报德·耀后,辅政王对其不置意见,只说:“不需要遏制新事物的苗头”。

“猎犬”呼之欲出
    “武装”号铺设龙骨的同时,火力配置出现了新情况。特务组织“耗子”在1912年带回英国Mark I356毫米炮的核心资料,该炮准备配给出售智利的“拉托雷海军上将”号(Almirante Latorre Class)战列舰。晋城枪炮制造所马上以“55305毫米炮”的名号进行秘密研发,预计在2~3年内可以完成,并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海军高层,意为该炮可用作未来的主力舰备炮。不过,虽然海军对此非常感兴趣,枪炮所也信心十足,但356毫米巨炮显然不是能轻易拿下的,且即便能赶在1914年进行测试,要进入生产也还要花费一段时间,短期内产量肯定不足,将导致战舰无炮可装。但巨炮实在是无可抵抗的诱惑,海军示意设计局武装级的后继舰可考虑356毫米炮的配备。那么,该炮是否也可以作为冲击巡洋舰的主炮预选呢?显然相对需重新购进的343毫米炮来说,自己生产的武器不但更便宜,维护和生产也都很方便,且非常显然,356毫米炮比343毫米炮要强不少。不过目前阶段这种武器显然不能轻易拿出手,否则可能将引起周遭国家的警惕,引发军备竞赛。海军高层权踱再三,决定暂不给冲击舰配备356毫米炮。



已被英国征用,改名“加拿大”号的“拉托雷海军上将”号战列舰。这艘原由智利订购的主力舰装备10门356毫米主炮


    就在主炮配置变换同时,冲击巡洋舰的讨论仍在继续,辅政王的口谕使反对声音稍小了一些,该舰的支持者们不禁高呼万岁。同年7月,方案进入第二讨论阶段。中央设计局精简之前A-E五案后重新讨论,给出FG两个新方案,由于无装甲防护的要求导致非议不断,两案在煤舱外侧加挂了薄装防御板。其中F案排水11000吨,装备343毫米炮两座4门,两座主炮之间的区域覆盖有一条50.8毫米(50~25)厚的水线装甲,水平防御则为12.7毫米;G案防御稍强,水线装甲达76.2毫米(76~25),但火力减为三门343毫米炮以轻化重量。削减火力的主要原因是该舰在履行冲击任务时后方主炮使用较少,而这样也会减轻一些结构重量。G案的航速为31节,F案没有就航速展开讨论,因为在G案提出后,包括李-隆归等在内的许多人意料到完全按理论要求去定型方案已经不大现实,“冲击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本就不远的差距正逐渐被人为缩小,这令冲击舰进退维谷,如果它还要去执行战列巡洋舰的任务,那就真要变成简化的战列巡洋舰了。

    考虑到实际间的差距--火力、防御与造价等方面,冲击舰的高层支持者授意可将项目转向“中介化”设定。所谓“中介化”,就是指该舰在完成战术要求前提下只承担战巡的部分任务--例如截杀敌巡洋舰等,不再强调与战巡一对一对决。这样转变使设定轻松了许多,虽然对高速和经济性的要求仍未改变,但对武备的选择更为灵活,不过这实际上也已经相当于默认冲击巡洋舰是战列巡洋舰的简化版了。
    那么,可否按最初设想,去专门设计一型专门的功能舰呢?这样既可以跳出同战列巡洋舰无端对比中的禁锢,也能回归该舰的原宗旨。因此在稍后的同年10月份,按“冲击舰”要求的H案出台,该案可算是之前B案的发展,从节省费用、专注冲击理念出发,主炮为14203毫米炮,其中10门布置在舰首,前部火力很猛;而为实现“冲击”要领,特别强调要达到33节的高航速。火力的弱化使之应变能力--例如面对对手高速战舰时将无所适从,不过可凭借高速灵活选择是否与战;而在战列线胶着时则能籍高密度的火力和高速对对方产生致命威胁。该方案非常符合李上校的需求初衷,也是“冲击舰”宗旨的最后阐述。


冲击巡洋舰第二阶段讨论草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ke1 于 2011-7-22 09:31 编辑

    当然,H案被海军高层毫不留情地否定掉了,因为这不符合“能承担部分战列巡洋舰任务”的要求。海军要求的是经济的、灵活多用的高速重炮舰,而不是挂着小炮、只能在决战时打一次显摆式冲锋,平时只能在泊地里等着发霉的单一功能舰!如此一来,显然只有FG两案可供选择了,其中F案为4343毫米炮,G案为3门。同年8月,以“装甲巡洋舰”名义建造的“金刚”号战列巡洋舰下水,这个消息激怒了象国人,海军马上要求未来主力舰的备炮为356毫米炮,包括冲击巡洋舰。换装356毫米炮后必定会导致造价更高,因此在火力和造价间权衡上包括海军部在内各方都举棋不定,方案的讨论也一直拖延。中央设计局在1217日和28日推出IF-I)、JG-J)两个改进案,并在两案基础上演变出11个子项,它们的布置大同小异,只是火力、航速和造价上有些许差别。海军高层大部分人仍然需要冲击巡洋舰去担负战列巡洋舰的某些任务,甚至“有选择地对抗战列巡洋舰”--因此哪怕冲击舰被讥讽成缩了水的、发了蔫的战列巡洋舰也在所不惜,因为后者毕竟是象征国家实力的顶尖战争机器。另外,关于设计部门正在研制“冲击巡洋舰”这种全新战舰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这个项目因其先进性能而广为流传,作为国家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现代化主力舰,坊间民众早在翘首以盼“使海军实力追赶列强”的“猎犬”,日本、英国等也正等待这个高深莫测超级战舰面世,舆论已将该案塑造成了象国海军实力的形象工程。各大报纸也为之宣传造势,将这股讨论风潮形象地描述为“狗热”,曰“忠犬工程”。“狗热”可丝毫不比“猫热”逊色,它在宣传中被捧成“替代战列巡洋舰的划时代杰作”甚至“终于强大了”的象征,李-隆归则被冠名为“革新之父”;一时间为之谱写的颂歌唱遍神州各地,与之相关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也纷纷出炉。如果只按一个普通的、贫弱的“功能舰”去设计和建造,那么该舰现世后会引来多少叹息和讽刺?


冲击巡洋舰第三阶段讨论草案

       1914216日,严-正方上将的代表前往建州,在11个预案中圈下了火力最强的I-5案,该案拥有4356毫米炮和6203毫米炮,航速32节。中央设计局随即准备在此基础上展开最终阶段的精细设计,唐-隶被任命为总负责人,预计在两个月内能完成设计案。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论证阶段终于要落下帷幕,冲击巡洋舰的支持者们松了一口气。
    讽刺的是,就在海军部为这艘国产的主力巡洋舰即将完成设计而欣喜时,却突然遇到了不可抗拒的意外:之前冲击舰的庇护者德·耀在39日前往北海湾对第四舰队(北海舰队)视察,并对官兵赐言“战舰乃陛下与国之财产,诸君需用心保护”。这本只是稀松平常的训话,但却给予了海军额外的压力--它被普遍认为是辅政王要求海军提高战舰的生存性,无论是使用还是设计方面的。支持冲击舰的海军高层如芒在背,按此要求,已经开始精细设计21天的冲击巡洋舰无疑成了首当其冲的典型反面教材,必须马上改变!就在辅政王视察当天,海军部紧急致电中央设计局停止I-5的精细设计,并在当夜召开临时技术会议,讨论符合要求的改进。会议讨论认为,如果在J3号上进行发展,将航速降低至33节能省出大量重量,使主装甲带增厚到114毫米,且变动幅度远比I案要小。冲击舰最终定案转向J-3,在该案中,累赘的203毫米炮被去掉了,主炮为三门356毫米炮,配以7102毫米炮副炮,另外还有4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航速33节,侧舷由一条厚114~50毫米,2.6米高、95.6米长的装甲带包裹,装甲带后方则是厚厚的煤舱,预计可以抵挡203毫米炮炮弹。冲击舰改进设计案在1914422日完成,方案秀气、修长,行方充满美感,观者无不称奇。设计局随后制出三条1:100的模型,分别送往象皇厅、海军司令部和海军学校,海军部则忙于将情况上报金部落实预算。
    由于早已是耳熟能详的项目,因此该舰审核没有被繁杂的手续困扰就得到批准。冲击舰共预建8艘,分两批建造;预算落实后,锦市中央机械局、天健制钢厂开始为之准备材料。因为是第一艘国产主力舰(准主力舰),因此得到了极高待遇,预备在象国六大船坞之一的鸣神市阿密特坞建造,单舰工期预计一年,这样主炮也基本可以准备好了。不过,由于船台当时正在建造“海牛”号水上飞机母舰,加之材料准备需要一定时间,新舰需等到该舰11月下水后才能开工,比预计时间要晚上些许日子。但是,这些都已经无关紧要--李上校和他的支持者们笑逐颜开,因为苦候一年多后,“猎犬”终于要出笼了!

崩坏的冲击
    有句老话叫“风云不测”,用来形容形势变幻莫测。似乎是天意使然,就在冲击巡洋舰信心满满准备开工时,大事件接踵而来,极大冲击着这个象国海军第一巡洋舰之梦。随着萨拉热窝(Sarajevo)一声枪响,奥匈帝国1914728日进军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俄迅速进入交战状态。828日在德国北岸的赫尔格兰湾([Heligoland Bight),英国戴维·贝蒂(David Beatty)海军中将率5艘战列巡洋舰突袭德国巡洋舰编队,奏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序章。英方在这场战斗中占据绝对战场主动权,拥有压倒性速度和火力优势的战列巡洋舰大打出手,成为整场战斗中的金牌前锋,德国人在其淫威下甚至丧失了还击能力!最终英方只有一艘驱逐舰重伤,德方却损失了三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鱼雷艇,其他不计其数。战列巡洋舰的无损胜利传到东方时,“猫热”急速升温,象国海军内部出现新一轮讨论,高速重炮的战列巡洋舰成为议论头题,与当前的冲击巡洋舰一道,两者都成为民众津津乐道的轶事,由于两种军舰都拥有广泛的支持者,由此引发的热烈论战被称为“猫狗大战”。


赫尔格兰湾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场海战,也是战列巡洋舰发威的第一次战斗。照片由英国巡洋舰上拍摄,远方一艘被重创的德国巡洋舰还在垂死挣扎。

    欧洲战事正酣时,驻扎北韩南浦(Chinnampo)的德国东亚分舰队在马克西米连·冯·施佩伯爵(Maximilian von Spee)率领下悄然启航,这支舰队在922日突袭法属帕皮提(Papeete)后消失在太平洋深处。由于之前与英国等签订了互守条约,史-恩诺海军少将指挥的“绿龙”号装甲巡洋舰于930日离开黑水,由“荆江”、“长鹰”、“洛城”三条轻巡洋舰护卫南下搜索(同行还包括日本“鞍马”、“常磐”号等,出发时间不同)。施佩舰队拥有“沙恩霍斯特”(SMS Scharnhorst)和“格耐森诺”(SMS Gneisenau)号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舰各装备210毫米炮8门,航速23节,它们是德国末代装巡,也是德军在太平洋上最强大的战舰,单凭“绿龙”号无法与之正面对抗,史-恩诺的任务并不是狙击德舰,而是搜索、确定对手方位后通报给英国人。105日,情报部门从广播中获知施佩舰队有进攻南美商路的动向,于是象军转舵前往美洲,当时负责这一战区的是英国南大西洋分遣舰队,克里斯多夫·克拉多克少将(Christopher Cradock)率领的巡洋舰编队。这支舰队并不强,当得到施佩舰队即将到来的消息后,英军一方面为之紧急增援,一方面要求盟国火速前往汇合,但象国装甲巡洋舰可怜的10节巡航速度,显然是远水难救近火。就在史-恩诺让舰队加速前往时,英德舰队于111日在智利中部的克罗内尔(Coronel)外海接火,象国舰队赶到战区时战斗已落下帷幕,施佩以三人轻伤的微小代价换取了英国两艘装甲巡洋舰沉没、1570人阵亡的伟大胜利,克拉多克少将也魂断大海。


马克西米连·冯·施佩伯爵,德国东亚分舰队指挥官。

“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该舰装备210毫米主炮8门,航速23节,是当时太平洋上最为强大的战舰之一。

克罗内尔海战中激战的英德舰队,左侧最前方是德国舰队旗舰“沙恩霍斯特”号,英国舰队在这场战斗中的惨败多少跟搬石头砸自己脚有关。

战中被击沉的“蒙茅斯”号装甲巡洋舰,该舰是弱化防御、降低造价的产物。

    英国舰队惨败的消息在象国海军部引发了8级强震,同时也极大影响了即将开工的冲击巡洋舰。为节省造价,英国人曾在战舰防护方面大作文章,以“蒙茅斯”号([HMS Monmouth)号为例,该舰为压低造价,主装甲带防御区仅一段102毫米的薄弱钢板防御,其他防御区划布设也极力简化,这种小聪明式的捷径结果就是被实战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类比之下,冲击巡洋舰又好得到哪里去?该舰114毫米厚的主装甲带和防御体系理论上至多只能抵御254毫米炮炮弹,如此一来别说冲击敌舰群,就是对抗它要猎杀的对手--如装甲巡洋舰时也难以获得安全保障。在英国人惨败的教训下,海军总参谋长文-靖少将在115日就A-191提出召开紧急会议的建议,商讨这种造价高昂的薄皮巡洋舰生存保障性。中央设计局坦言,将航速进一步降低,到30节层面时可使保护动力舱段的主装甲带增厚至127毫米(127-76),水平装甲则可从12.7毫米增至15毫米(穹甲部)。如此一来可使冲击舰在面对280毫米炮时也保留有足够的抵抗力。但这样修改后相对战列巡洋舰的速度优势就完全丧失掉了,与装甲巡洋舰还有什么区别?而若没有速度优势,冲击舰在战列巡洋舰面前存活可能性还有多大?持续数天的讨论一直没有得出结论,此时“海牛”号已经下水空出船台,为冲击巡洋舰准备的材料也已悉数运抵各大船厂,工人则早已准备妥当,就等着开工命令下达了!虽然冲击舰的支持者认为应该马上开建,但因形势变化,伏-碧云以“需要能确保陛下之军舰安全的方案”为由谨慎暂停了A-191项目的建造,等待进一步讨论结果。尽管众多支持者激烈阻挠,但在海军部长压力下工程还是在1115日暂停,来自海军学院、中央设计局、帝国机造局、海军技术委员会等7个部门抽出16位技术部长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对A-191方案展开调查和验证,论证该舰在现时形势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李上校在内的数名主要负责人多次受到质询,虽然都只是概念和意义层面上的质问,不过连续的、高强度的谈话对人身的折磨显而易见,且谁都能看出因项目暂停,上校颜间那难以掩饰的绝望。终于在1123日的一次询问后,心力憔悴、精神恍惚的李-隆归在驾车归家途中因车祸身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ke1 于 2011-7-22 01:49 编辑

    李-隆归上校的事故在象国军界和政界中引起轩然大波,这位被誉为“李家三宝”之一、人缘极佳的上校在军政各界都拥有广泛的交际,许多人质疑调查委员会的态度和工作的正确性,而冲击巡洋舰的主要支持者--包括黑水舰队司令肇-启声上将、首席参谋雷-华中将等116名军政重臣联名上表辅政王,恳求立即恢复工程进度。即使撇开上校遗志和已妥当的材料不谈,冲击巡洋舰作为“国力图腾”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暂停和取消都将引发外界对国家机关的不信任,刚刚积累起来的国民信心也可能因此受挫(当然,还包括一些附属利益的原因)。在此情况下,德·耀于122日夜召见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等各部要员,听取A-191案的处理意见。在支持者和质疑者三个小时的各执一词争论后,辅政王最后承诺:若冲击舰不存在本质性问题,在目前问题解决后可以开工建造。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托辞(也可说是给双方的下台台阶)--至于什么是“本质性问题”,什么是“目前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简单说,就是冲击巡洋舰如果没有实际上的死结,那就开搞吧!中央设计局立即按海军要求将速度降至30节以强化防御,最终改动案称为A-191-J3G,设计师热火朝天地加班加点赶工,仅用5天就完成了所有图纸修改,历尽万难的冲击巡洋舰向终点发起最后一轮冲刺。


J3G定案双视图

J3G案数据诸元


    就在胜利向冲击舰招手时,又一场决定性战役打响,这场海战最终确立了战列巡洋舰统治地位。1914128日在南美洲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附近,德文顿·斯特迪(Doveton Sturdee)海军中将逮住了苦寻多日的斯佩舰队。虽然后者首先发动袭击,但错误的判断使之失去了夺取胜利的一线希望,得到喘息的“无敌”和“不屈”号(HMS Inflexible)两艘战列巡洋舰马上发起反击,火力、速度再显神威,在数小时追击战中近乎全歼对手(“埃姆登”号侥幸逃脱),德方损失两条装甲巡洋舰和4条轻巡洋舰,1870人战死,而英方损失仅区区10人!战列巡洋舰的表现震惊了全世界,“巡洋舰杀手”名不虚传!如果赫尔格兰湾海战是重量级和羽量级拳手之间的不对等战斗的话,那么福克兰群岛也证明了装甲巡洋舰也并不可靠--之前普遍认为这种军舰虽然火力和速度上都居劣势,但遭遇战列巡洋舰时仍可以奋力一拼,可实战证明完全不是这回事,战列巡洋舰在面对两艘强大的德国装甲巡洋舰时让僚舰几乎全坐了冷板凳,追歼敌舰的任务完全靠自己的火力和速度完成,而对手则连顽抗的余地都没有。由于史-恩诺之前已到福克兰与英国舰队汇合,因此成为这场动人心魄战斗的见证人之一(“荆江”号机械故障前往阿根廷检修),他在致海军部的电文中强调,即使一艘战舰火力强大,但如果没有速度和防护保护,在敌方快速战舰面前都将如初开的花蕾一般脆弱。


德文顿·斯特迪
海军中将,福克兰海战中的英国指挥官。


遭到重炮轰击,缓缓下沉中的“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德军在该役中损失惨重,福克兰群岛海战奠定了战列巡洋舰的统治地位。

    史-恩诺的报告引起海军高层高度关注。不过,这除了对战列巡洋舰的进一步肯定外,还等于给冲击舰宣布了死刑--“无敌”的辉煌成为“一分钱一分货”神圣哲学的完美解释,也成为压死冲击巡洋舰这个难产儿的最后一根稻草。福克兰海战使众多冲击舰的重要支持者出现疑虑和反思,这级既没速度也没防护的战舰生存性还能寄托在什么地方?不可否认,尽管冲击舰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庇护,也渡过了诸多难关,但这次再也没有什么声音能挽它于危难之中了。1213日,伏-碧云以强硬的语气再次叫停A-191方案与之的相关工作,这个防护薄弱的设计不但使之难以完成所赋任务,且与稍贵的战列巡洋舰相比毫无优势可言,已成了毫无价值的尴尬累赘。19141218日,A-191计划全面停止,冲击舰倒在了胜利前的最后一个台阶上。

尚未终结
    至此,轰动一时的“冲击巡洋舰”方案冻结,象国海军部立即将重心投在更快、更强的战列巡洋舰上,为冲击巡洋舰准备好的材料转为新建的战列巡洋舰所用,历时一年多的“猫狗大战”以猫之胜利落下帷幕。冲击舰工程终止确实在民间引起了很大震动,但在另一个闪耀的光环影响下很快平息--1915年初,象国海军里程碑式的战列巡洋舰“保卫”号在原准备开工冲击舰的船台上铺下龙骨,这艘巨舰装备356毫米炮10门,航速达31节,足可与英国狮级、日本金刚级等分庭抗礼,象国海军快速战舰翻开了新时代的篇章。
    对冲击舰的诞生、发展和终结各界褒贬不一,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个方案充满着戏剧性,无论是构思方面还是设计过程上。该案以功能舰身份出发,本意是对敌决战中的制胜利器,却在一种对新技术的思潮萌动中被人为地、武断地与另一种军舰挂上了钩,而它们本就不该如此联系。另外,舆论的造势对冲击舰的发展和消亡都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竟然成为了能左右决策层决断的压力,这种势头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取的。不过,无论是方案本身的探求还是舆论兴头,两者都反映着当时象国国民思维的一个普遍情况,即在机器大工业革命的最后几年,科技发展速度如爆棚般迅猛,目不暇接的新事物极大冲击着刚刚开眼看世界的民众。在开言可论的新局势下,言论和思维的大门都被开启,国民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也为之后国家形势变化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冲击巡洋舰方面,虽然1915年时仍有人在尝试发展和改变这种战舰和其使用方法,不过已然都成为徒劳,绝大部分人形成了一种共识:即这个并不经济,还置武器保存性和舰员死生予不顾地位的方案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什么好成绩,更不会再去支持它们。不过,尽管经历着各种曲折磨砺,尽管还只能跟在强国之后蹒跚前行,但象国人通过各种手段发展自己心目中海军的脚步从未停下过。1915年,随着划时代的伊丽莎白女王级(Queen Elizabeth Class)战列舰服役,重装甲快速战列舰成为可能,海军遂将发展重心定于快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上。通过数年发展,一支现代化的海军逐渐出现在东亚海岸上,这个在19世纪末饱受欺凌的国家以崭新的姿态重新树立在世界强国之中。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完结。历史就像调皮的孩童一样,反复耍弄着由人定下的规律--哪怕是反复论证过的定律。就在备受追捧的战列巡洋舰威风八面时,一场惨烈的、残酷的战斗也在等待着它们;而仅两年后,被冻结的A-191工程因一位阔气亲王的慷慨支持,以浩大的声势烬末复燃,在“快速决战”、“同一毁伤率”等理论光环影响下迅速嬗变,并借日德兰海战(Jutland)中战列巡洋舰损失惨重的东风扶摇直上,最终在1917年发展出海元级大型轻巡洋舰。不知道当这些战舰服役并成为国民的再一个追捧中心时,含恨而终的李上校在天之灵,是否感到了一丝欣慰呢?--------------------------<End>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是快速战列舰的里程碑式作品,该舰在速度、火力、防护和吨位上都获得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附表:A-191计划讨论案





内容放完,感谢各位捧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7-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7-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7-2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板  此贴光开头便已是架空设计之楷模啊~
坐等大作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7-22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前强大的架空文啊,不过小声说一句,象国海军的缩写不宜定为HMCS,象国海军军舰更适于His Chinese Majesty‘s Ship(象国国王的军舰)或者His Imperial Chinese Majesty‘s Ship(象国皇帝的军舰)。

而象国海军缩写恐怕定为HCN之类更为合适。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7-2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昨天偶就猜对了~海元的发展型~昨天还敢跟偶说不对~

不过你的A方案和偶的豪帝国的海州级二级战列舰差不多,虽然设计思想完全不同吧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7-2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唯郡主什么时候来欧洲访问?偶还打算让偶的斯科达兵工联合体、斯太尔兵工联合体跟象国签订军事贸易协定呢~
另外弗兰茨.希罗尔将军率领的希尔达政府代表团将参加詹.向君摄政王的就职仪式。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7-2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7-2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suny 于 2011-7-22 08:58 编辑

貌似俯视图,以前有过一张。

互相印证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7-2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王的“启示”级改进后方案出现时,X兄提到古早代曾有网友已经采取类似设计,回想起当年岁月,不禁泪水涟涟~~

于是,某专门放出当年的收藏:百度2007年度“战列舰设计大奖赛”参赛作品——

海元级轻型战列巡洋舰!
作者:【百度网友】 xike1
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7-22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g1447981787 发表于 2011-7-22 11:28
女王的“启示”级改进后方案出现时,X兄提到古早代曾有网友已经采取类似设计,回想起当年岁月,不禁泪水涟 ...

象国是XIKE1架空的国家,刚才上面偶口胡了,海元级轻型战列舰才是这个冲击巡洋舰的发展型。
PS:XIKE1一点都不够意思,出了的那本雪风战记也不给偶邮寄一本赠送偶~伤心~
另PS:想看XIKE1写的文章,就去买战舰吧,估计每期都有他写的~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1-7-2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击巡洋舰就是轻型战列巡洋舰吧?和大阴蒂的嘘嘘舰差不多的设计啊。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7-2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不容易啊。顶楼主一个。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7-2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4突击步枪 于 2011-7-22 19:52 编辑

“拉托雷海军上将”号战列舰,装甲带是比战列巡洋舰还要脆皮的东西啊,哈哈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7-2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g1447981787 发表于 2011-7-22 11:28
女王的“启示”级改进后方案出现时,X兄提到古早代曾有网友已经采取类似设计,回想起当年岁月,不禁泪水涟 ...

LZ就是“海元”和A-191的缔造者。

A-191是前传,海元是正传。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1-7-22 06:52
空前强大的架空文啊,不过小声说一句,象国海军的缩写不宜定为HMCS,象国海军军舰更适于His Chinese Majest ...

受教。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3:44 , Processed in 0.0273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