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6742|回复: 25

求教新式战列舰能抗几枚舰载鱼雷?

[复制链接]

列兵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4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要你们设置一款潜艇游戏的数据  对于战列舰这个目标 你们会选择几枚鱼雷摧毁?
或者其他可能的数据设定?

我觉得对于4万吨级以下的新式战列舰  除大和外  都差不多可以抗5 6雷    官方数据统计也有这个数字
但为什么大多被击沉的战列舰 都挨不过4雷?

你们怎么看?

上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9-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海游猎 发表于 2011-9-4 23:46
如果要你们设置一款潜艇游戏的数据  对于战列舰这个目标 你们会选择几枚鱼雷摧毁?
或者其他可能的数据设定 ...

意大利的防鱼雷效果实战检验很一般
英国的BB基本3雷沉
美国BB表现也不佳,北卡差点被IJN的潜艇在攻击黄蜂时候搂草打兔子一起带走了,老BB被航空鱼雷就放翻无数……
泥棒的BB除了亚码头兄弟之外,金刚级也是3雷爆,比睿倒是吃了几条航空鱼雷,其他的貌似没怎么吃舰载鱼雷

少校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9-5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看打哪了,如果正好打防雷带上,可能事不大。另外还要看是谁的鱼雷。如果是酸素的话,那就真不好办了==

列兵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次看到官方统计数字  击沉战列舰的鱼雷数要6-7枚时  灰常诧异。。。

上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9-5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海游猎 发表于 2011-9-5 10:45
我第一次看到官方统计数字  击沉战列舰的鱼雷数要6-7枚时  灰常诧异。。。

那是纯粹储备浮力算出来的
事实上很可能鱼雷直接引爆弹药库,比如说巴勒姆和金刚;也可能全部是单侧进水,造成快速倾覆,或者即使另一侧能够注水,贮备浮力也不购纠正的情况

上士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1-9-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命中位置,打到TDS上情况会相对较好。CA也有能抗住3条鱼雷的时候,菲律宾海战中,“爱宕”吃了4条鱼雷,其中3条打到TDS上,只有TDS进水;但最后一条打到了舰首,直接造成了整个舰首下全部被淹和沉没。

上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9-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xike1 发表于 2011-9-8 09:33
看命中位置,打到TDS上情况会相对较好。CA也有能抗住3条鱼雷的时候,菲律宾海战中,“爱宕”吃了4条鱼雷, ...

泥棒的CA船头结构似乎比米军的强些,导致经常首尾进水不可纠正而沉没
而米军的CA被93鱼雷砍头截尾的却反而战舰幸存的多了……

军士长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1-9-5 13:09
那是纯粹储备浮力算出来的
事实上很可能鱼雷直接引爆弹药库,比如说巴勒姆和金刚;也可能全部是单侧进水 ...

喂喂喂,哪个位面上的巴勒姆和金刚被鱼雷引爆弹药库的?你发明的?

上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9-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9-8 10:43
喂喂喂,哪个位面上的巴勒姆和金刚被鱼雷引爆弹药库的?你发明的?

那么明显巴勒姆沉没弹药库爆炸大视频……

上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9-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9-8 10:43
喂喂喂,哪个位面上的巴勒姆和金刚被鱼雷引爆弹药库的?你发明的?

金刚
  以日本奈良县西部金刚山命名。建造地:英国巴罗因弗内斯的维克斯船厂,1911.1.17开工,1912.5.18下水,1913.8.16完工,舰籍:横须贺镇守府。1928、1935、1944三次改装,尺寸222m×31.7m×9.6m,标准排水量32200吨;航速30节,储油量6330吨,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1944年11月21日被美国潜艇海狮号击沉(鱼雷引起弹药库爆炸)于台湾海峡基隆以北70海里处。

军士长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1-9-8 10:47
那么明显巴勒姆沉没弹药库爆炸大视频……

巴勒姆是侧倾弃船以后才发生弹药库爆炸的,这是鱼雷直接击中的么?
金刚在中雷半小时以后才突然爆炸,原因不明,谁说的是鱼雷直接击中的????

少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是因为身边严重缺乏反潜兵力,同时美潜艇在夜间几乎是单向透明,所以中雷后不顾恶劣海况继续高速航行企图甩掉潜艇,结果压破舱壁造成进水失控的。

少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1-9-8 11:33 编辑

巴勒姆是翻沉造成爆炸,并且有弹药库爆炸和锅炉爆炸两种说法,金刚的倾覆沉没恐怕还是进水过多的结果,如果是鱼雷直接引爆弹药库,海狮号就没有必要再用雷达保持接触接近一个小时之久了。

上士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5楼的说话,大和也是被引爆弹药库才沉的

列兵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1-9-8 11:28
金刚是因为身边严重缺乏反潜兵力,同时美潜艇在夜间几乎是单向透明,所以中雷后不顾恶劣海况继续高速航行企 ...

其实想想金刚那掉牙老舰还蛮犀利的  中了两雷还蛮利索的开走了。。。  要不是火灾和恶劣海况 说不定还不会沉。。。

相比之下其他的一些战列舰 中2雷情况就非常坑爹了

列兵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2000 发表于 2011-9-8 21:27
按5楼的说话,大和也是被引爆弹药库才沉的

都是被垃圾读物毒害的。。。

随便翻一本书  上面提到什么皇家橡树咯  巴勒姆咯 金刚咯  什么勇敢号咯 几乎都是说命中鱼雷引爆弹药库沉没。。。。

列兵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xike1 发表于 2011-9-8 09:33
看命中位置,打到TDS上情况会相对较好。CA也有能抗住3条鱼雷的时候,菲律宾海战中,“爱宕”吃了4条鱼雷, ...

我比较小白一点
TDS覆盖范围和深度大概是什么数据
艇长要是明白这一点 以此设置定深不是可以避开TDS?

还有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艇长在攻击战列舰的时候经常只发射一般或者少量的鱼雷  例如普利恩对厌战号齐射2雷   U-56对纳尔逊齐射3雷
是当时对战列舰缺乏鱼雷攻击试验  因而艇长经验不足   还是已经有成熟的战例表明2 3枚鱼雷足够对战列舰造成致命杀伤?

还有你是怎么看官方战后统计的数据的?战列舰6-7枚鱼雷?  航母4-5枚鱼雷?  

一等兵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1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开TDS这个太扯了,就如一架急降下爆击机切入俯冲后只会瞄准正中间,而不会考虑命中位置是升降机呢还是舰桥呢还是后半部拥挤的机群中的抑或是甲板上非装甲区段,潜艇艇长也只想着以目标舰体中部为基准点,扇面齐射,中多少是多少,打出去了就下潜掉头,管他娘的。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TDS一般是一直通到舰底的,除非潜艇从下方或者斜下方向上发射鱼雷。二战没有这技术。
二战后期能够破坏舰底,也本就希望破坏舰底而实现更大破坏效果的鱼雷就是磁性引信的鱼雷,不过似乎不很可靠。
TDS上部则有装甲带覆盖一小部分,因而命中装甲带的鱼雷,破坏程度更小些。

潜艇艇长发射少量鱼雷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能够齐射的发射管数目限制,还有就是当时潜艇的鱼雷管再装填鱼雷很麻烦的,为了保持再战能力,应该也要节省着鱼雷用吧。

统计数据是把能算到的所有战例都算进去了,包括打死鱼的,所以通常数据偏高一些。
但是一战旧式战舰的抵抗鱼雷能力与二战新式战舰相比确实差别很大。

一等兵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1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某舰沉没前的中弹/雷数来反推该舰防御力貌似没什么意义. . . . .“反击”沉没前挨了不下12枚鱼雷,“竞技神”挨了250KG弹35枚+

你往一个人的心脏捅10刀给捅死,能说这人体格好,心脏能抗9刀么. . .

另一种情况则是1+1>2,比如某TDS能抗300KG药量的鱼雷,不过若是2枚装药150KG的鱼雷先后命中同一区域,基本可以摧毁该TDS并造成相当程度的进水(貌似威尔士亲王有过这种事吧)。
. . .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6 15:29 , Processed in 0.4754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