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7200|回复: 25

发现BB对砸水下弹威力还是很强大并常见滴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9-1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看了下丹麦海战,发现英德双方都实际取得了水下命中弹,而且伤害不小
英国的14寸取得两发记录,一发击穿了BSM的船头,从左舷入,右舷出,造成了严重的漏油和进水,损失在1000吨级别
另一发击中BSM的水线下船壳,并在舱内爆炸,损毁了发电机室与隔壁,并造成锅炉舱进水,最终导致了2号锅炉舱关闭。
这两发弹,在短期内造成里BSM的9度左倾和舰首损失2.2米干舷……(wiki数据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Denmark_Strait
同时BSM也有一发水中弹命中了POW,并且绕过装甲带直接打到了水线下7.6米的TDS部位,进入舰体4米左右,不过没有爆炸,一旦爆炸,造成损失估计相当严重
这么看来,一旦日美真的按照9段决战那么来一次战列线碰撞,日本的水下弹道优异的91式穿甲弹,估计会让水下防御薄弱的美国老BB们损失惨重……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1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毕竟是少数。日本人的运气要像南达被揍的那次一样就完了。
我乃海上君主,率王者之师,所向无敌!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7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下弹在中近距离比较靠谱。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L'Soleil 发表于 2011-9-17 00:09
水下弹在中近距离比较靠谱。

我在想从水下7.6米处射入船体4米,此时爆炸,感觉比鱼雷的冲击波伤害更直接,如果在弹药库部位,那就直接把船秒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中近距离着水角度浅会不会容易造成跳弹反而击中水线以上?对BSM打靶时貌似有这种情况。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9-19 10:46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中近距离着水角度浅会不会容易造成跳弹反而击中水线以上?对BSM打靶时貌似有这种情 ...

Elevation With 1,764 lbs. (800 kg) AP Striking Velocity Angle of Fall
2.2 degrees 5,470 yards (5,000 m) 2,385 fps (727 mps) 2.4
4.9 degrees 10,940 yards (10,000 m) 2,103 fps (641 mps) 5.8
8.1 degrees 16,400 yards (15,000 m) 1,864 fps (568 mps) 10.4
12.1 degrees 21,870 yards (20,000 m) 1,677 fps (511 mps) 16.4
16.8 degrees 27,340 yards (25,000 m) 1,552 fps (473 mps) 23.8
这个是BSM的炮弹弹道,根据BSM与POW的交战距离在15000码上下来看,当时炮弹落角在10度左右,应该不会发生跳弹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9-19 10:46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中近距离着水角度浅会不会容易造成跳弹反而击中水线以上?对BSM打靶时貌似有这种情 ...

Elevation With 2,048 lbs. (929 kg) AP
MV = 2,525 fps (770 mps) Striking Velocity Angle of Fall
2.3 degrees 5,000 yards (4,570 m) 2,248 fps (685 mps) 2.5
5.1 degrees 10,000 yards (9,140 m) 1,996 fps (608 mps) 5.9
8.5 degrees 15,000 yards (13,720 m) 1,778 fps (542 mps) 10.2
12.5 degrees 20,000 yards (18,290 m) 1,606 fps (490 mps) 16.5
17.5 degrees 25,000 yards (22,860 m) 1,486 fps (453 mps) 24.6
23.7 degrees 30,000 yards (27,430 m) 1,431 fps (436 mps) 33.5
32.4 degrees 35,000 yards (32,000 m) 1,453 fps (443 mps) 43.7
39.2 degrees 37,500 yards (34,290 m) 1,503 fps (458 mps) 50.5
40.0 degrees about 38,000 yards (34,750 m) --- ---
----------
这是当时打靶的nelson的弹道,根据当时交战距离8000码来看,炮弹落角在5度以内,这倒是很可能发生跳弹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头弹触发水中直进效果的最佳区间是落角7度到25度之间,大概10000~25000米吧,普通外形的炮弹不知道。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扬 发表于 2011-9-19 11:15
平头弹触发水中直进效果的最佳区间是落角7度到25度之间,大概10000~25000米吧,普通外形的炮弹不知道。 ...

25度角度是不是大了点,25度的tan值在0.5左右,一般军舰吃水在10米以内,那不是只有近失20米之内的炮弹才有杀伤力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二战BB主炮APC触发引信的延迟时间英军是0.025秒,美军是0.033秒,德军0.035 秒,多半是造成水下舷外爆炸而非射入舰体。即使日军的0.4秒延迟,考虑入水后存速迅速降低,可能10米(甚至更短的距离)之外入水就没有有效穿深能力了,这时还是只能靠舷外水中爆炸的压力造成破坏。个人比较倾向水中弹穿透BB舰体尤其是装甲带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1-9-19 11:50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1-9-19 11:25
25度角度是不是大了点,25度的tan值在0.5左右,一般军舰吃水在10米以内,那不是只有近失20米之内的炮弹才 ...


日本搞的偏重水下弹道的炮弹,入水后不是直线运动的,有趋于水平运动的趋势,类似石子水漂的偏转趋势。
所以,近失20米以上的炮弹击中水下舰体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当然此时剩余的动能够不够击穿舰体外板及TDS装甲就难说了。

PS.这贴里的资料大好,收藏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国外有人说海军部对BSM追逐战CB 04039 (2)报告内评论14“APC要到18*着角约20千米才没发生跳弹,不知是否有错。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9-19 11:29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二战BB主炮APC触发引信的延迟时间英军是0.025秒,美军是0.033秒,德军0.035 秒,多 ...

恩,但是大多数BB水下除了装甲带的少许延伸外,舰壳是无装甲的,炮弹可以轻易的彻入,也许直到防鱼雷背板那再炸开,这样的透彻破坏造成的也是不逊于鱼雷的吧
如果德国0.035秒的引信来看,BSM那炮弹应该引信失灵了……
因为BSM的炮弹以568m/s的初速,10度着角击中了POW的7.6米深舰体,那么水中穿行距离肯定在20米以上,炮弹即使在空气中,0.035秒也运行不了20米……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9-19 11:29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二战BB主炮APC触发引信的延迟时间英军是0.025秒,美军是0.033秒,德军0.035 秒,多 ...

10米之外有威力的,水的密度也就比空气大1000倍不到,空气里面10000米运行距离对炮弹动能的损耗,应该和10米的水差不多,甚至更多,因为炮弹在空气中速度更高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9-19 10:46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中近距离着水角度浅会不会容易造成跳弹反而击中水线以上?对BSM打靶时貌似有这种情 ...

记得读过某篇文章,皇家海军在试验了倾斜装甲带后回归垂直布置,也是出于此种考量:倾斜装甲更容易被水面反弹的炮弹击穿。


关于水下弹的毁伤原理,可以参考的还有法国海军在设计里昂级时的一个构思。当时由于经费及吨位控制原因,决定放弃研制新的34cmL50舰炮而采用1912型L45,法国海军担心此炮威力不足,于是弄出很多加强方案。其中之一是通过改变弹型以优化其弹道,要求炮弹入水后能穿行100米以上,同时要求炮弹内要填装大量炸药。与此同时,里昂级的装甲设计突出了重视水下防护这一观念。恰好反映出一战前期的设计观念转变,也许是受到了U9击沉3艘装甲巡洋舰的刺激。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平头弹的水中性能除了众所周知的直进弹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存速衰减较尖头弹而言大幅减缓。这一点在松本的书里有记载。普通尖头弹在水中前进距离最多是弹径的80倍,平头弹可以达到200倍。长门级对条约废舰土佐取得的那次水下弹命中(不是平头弹,可能是五号弹?)是在距离土佐舰体25米处以17度角入水,入水速度大概在480m/s左右,在水下运动了大约30米(弹道长),击穿35lb船体外板和14lb防水板,然后捅破3层40lbHT钢重叠成的主防雷壁,又贯穿了30lb过滤舱壁,最后在轮机室中爆炸。同口径八八式或九一式的能力与此相比应该只强不弱。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扬 于 2011-9-19 14:08 编辑

雾岛的情况也很有趣,李在给尼米兹的报告中记录16寸主炮命中8发。日本侧的资料则有极大出入,美军战后对Tokuno Horishi少佐的询问结果是16英寸弹命中9发,5英寸弹命中40发。另一份记录则显示雾岛号舰上(水线上)被弹情况是40cm弹14发,副炮弹17发;水线下40cm弹推定6发(正是这些水下命中取了雾岛性命)。出处是光人社NF文库在《指揮官たちの太平洋戦争》一书中公开的雾岛号运用长林紫郎少佐的战斗报告书及附图。那么问题就来了:总统的发炮距离只有5800码,这样的近距离也能出现水下命中弹,就说明即使是普通炮弹,以小角度入水而不发生跳弹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扬 发表于 2011-9-19 14:04
雾岛的情况也很有趣,李在给尼米兹的报告中记录16寸主炮命中8发。日本侧的资料则有极大出入,美军战后对Tok ...

5800码的入水角度只有2-3度,基本可以考虑成垂直击中舰体吧,也许打的就是水线附近,造成进水倾斜之后算作水下弹了???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线下靠近水线的部位,入水不深。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请问5800码是怎么来的?记得战报是8400码开火,以后逐渐拉开到1万余码。又近距离小角度入水是否会因初速大转速也大而不发生跳弹?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32 , Processed in 0.0229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