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6-3-7 00:33 编辑
(图三)合像式测距仪内视图及与上图之结构对应:
注:目镜成像上半部来自左物镜下半部来自右物镜(或相反),由于TP与IS轴平行,所以归零时获取的影像会有左右位置视差产生裂像,经过调整产生TS轴的效果后才会出现合像。左右PS点位置相隔越远即基线B越长,产生视差θ角度越大。大角度比小角度更容易测量得精细些,所以在同样敌我距离上,长基线测距仪要比短基线测距仪测量得距离更准确。
---------------------------------------------------------------------------------------------------------------------------
补充一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述的自备基线式测距仪普及前也曾被各国海军舰艇使用过的三角测距法:
这种根据舰只水线到桅杆的高度数据计算出距离的测距法叫stadimeter标杆测距仪或间距仪,三角测距原理和楼上给出的原理图一样,只是改测水平张角为高低张角(θ角),改把T作为测站(观测点),以P代表目标水线,S代表目标桅杆顶端,此PBS既为已知的桅杆高度(必要条件),这样就能求取T至P的距离R:
这种测距方式早在19世纪便被航海者习用,只是最初使用的测角工具是六分仪,测完之后要查表换算,而19世纪末海军对测距需求增强,便以六分仪为基础加上换算尺成为一种专用测距仪,适用距离在5千米以内,精度远不如链接里的基线式测距仪,但对美西海战和对马海战时期的射程及相应的弹道危险界来说已够用。美军使用的叫做Fiske stadimeter, 沙俄的叫Liuzhol macrometer。下图是Fiske stadimeter的长相: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