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231|回复: 16

架空清末应对日本金刚级。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1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日本订造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后,海军大臣和宫里的皇后和小皇帝倍感威胁,需要大杀器来保安全。本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的,效仿定镇二舰,下单德国。本型战舰需要以2对4。所以尽可能的提高防护。钱不是问题只要性能,防护接近伊利莎白速度要压过金刚。标上15寸3联装重炮。

大清 战列舰 下水 1912
排水量:
33,174 吨 空载; 35,072 吨 标准; 38,296 吨 正常; 40,876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737.95 英尺 / 708.66 英尺) x 91.86 英尺 (突出部 104.99 英尺) x (28.87 / 30.65 英尺)
(224.93 m / 216.00 m) x 28.00 m (突出部 32.00 m)  x (8.80 / 9.34 m)
武器:
      9 - 15.00" / 381 mm 45.0 倍径 火炮 - 2,050.30磅 / 930.00千克 炮弹, 100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14 Model
   3 3联炮座 在艏艉中线,主要在前
  1 抬高的炮座 - 超级火力组
      18 - 5.12" / 130 mm 50.0 倍径 火炮 - 70.97磅 / 32.19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速射炮 甲板炮座, 1914 Model
   9 双联炮座 在艏艉舷侧,多数在前部
  5 抬高的炮座 - 超级火力组
      船侧重量 19,730 磅 / 8,949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12.0" / 305 mm 479.00 英尺 / 146.00 m 16.40 英尺 / 5.00 m
艏艉: 3.00" / 76 mm 229.66 英尺 / 70.00 m 16.40 英尺 / 5.00 m
上部: 5.00" / 127 mm 479.00 英尺 / 146.00 m 8.01 英尺 / 2.44 m
   主装甲带覆盖 104%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18.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1.97" / 50 mm 479.00 英尺 / 146.00 m 27.89 英尺 / 8.50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62.34 英尺 / 19.0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13.0" / 330 mm 9.84" / 250 mm  13.0" / 330 mm
第二组: 3.00" / 76 mm       -         -
   - 装甲甲板-单甲板:
前后甲板: 3.54" / 90 mm
   - 指挥塔前部 12.01" / 305 mm, 后部 0.00" / 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4 轴,, 101,635 轴马力 / 75,819 Kw = 28.00 节n 航程 8,000海里 在 14.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5,804 吨
人员:
1,368 - 1,779
花费:
£3.214 百万 / $12.857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2,746 吨, 7.2%
    - 火炮: 2,746 吨, 7.2%
装甲: 12,463 吨, 32.5%
    - 装甲带: 5,247 吨, 13.7%
    - 防鱼雷舱壁: 973 吨, 2.5%
    - 军备: 3,309 吨, 8.6%
    - 装甲甲板: 2,639 吨, 6.9%
    - 指挥塔: 294 吨, 0.8%
机械: 3,983 吨, 10.4%
船体,配件和设备: 13,883 吨, 36.3%
燃料,弹药和补给: 5,122 吨, 13.4%
其他重量: 100 吨, 0.3%
    - 船体水下部分: 100 吨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54,329 磅 / 24,643 K千克 = 32.2 15.0 " / 381 mm 炮弹或者 8.6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1.12
稳心高 5.4 英尺 / 1.7 m
横摇周期: 18.9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70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84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15
船型特征:
船体有 抬高的前间断面,
   一个普通船首 和大型方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624 / 0.627
长宽比: 6.75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30.95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3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61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30.00 度
船尾外伸: 6.56 英尺 / 2.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20.00%,  39.37 英尺 / 12.00 m,  32.15 英尺 / 9.80 m
    - 前甲板: 25.00%,  32.15 英尺 / 9.80 m,  30.84 英尺 / 9.40 m
    - 后甲板: 37.00%,  18.04 英尺 / 5.50 m,  18.04 英尺 / 5.50 m
    - 船尾甲板: 18.00%,  18.04 英尺 / 5.50 m,  19.69 英尺 / 6.00 m
    - 平均干舷:  24.95 英尺 / 7.61 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103.7%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65.9%
水线面积: 50,770 平方英尺或 4,717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110%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212 l磅/平方英尺或者 1,034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6
  - 纵向: 1.49
  - 全部: 1.00
足够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船只缓慢从容的摇动,是一个不错的火力平台



以12年的技术在不考虑造价的话,是否能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16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usajeep 的帖子

感觉更像快速版的伊丽莎白女王!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sajeep 于 2011-11-16 08:12 编辑

回复 斯佩伯爵 的帖子

伯爵!你一大清早3点就来发帖呀,真积极。那我这个高速伊利莎白在14年建成能不能行得通?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11-1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历史上的技术水平,1912年德国有自己的15寸吗?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sajeep 于 2011-11-16 10:00 编辑

回复 usajeep 的帖子

我的想象可以称作高速版伊利莎白,或者马肯森一世!

甲板是一个短首楼,30度的飞剪首。外飘船舷。方形尾。加强了的45倍15寸炮重型穿甲弹,伊利莎白42倍还是43倍的是8百多重量,德皇陛下的大炮真不怎么样服役还晚了。我给加强一下,


1.25万的装甲重量,百度一战时期伊利莎白的是8000多吨装甲,但是有人告诉我伊利莎白是接近1W的装甲,不知取哪个?

在那个时代不知道能不能搞出来。伊利莎白和胡德的主装高是3米-3.5米吗?坛子里的人看装甲习惯看高度,老说装甲高度不够不能防护管道之类的,所以这型舰我加上5米高的主装。后面还有一层50毫米的防鱼雷隔舱。主装上部还有一层2.44米的5寸的上装甲,这样应该没有问题了。但是主装加高带来装甲吨位升高。
还有一单层90毫米主甲板装甲。这东西也不轻。
最后重点加强炮塔装甲正面330毫米,侧面250,后面330,顶盖170.

使用方面就是依靠速度远离敌舰用重炮在安全距离砸沉敌舰。最好碰上20多节的老舰围着圈砸。主要假想敌是日本主力舰。金刚是14年建成4艘。这2艘。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sajeep 于 2011-11-16 10:13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嘻嘻,12年开始建造,14年完工,12年开工同时研制15寸,历史德制15寸是16年出来的,是应对伊利莎白的,但是晚了没有赶上日德兰海战。如果外销军舰要求装15寸炮的要求下,是不是可以让德炮的上舰时间更快一些,毕竟双赢的事。再就是克虏伯的技术我相信,如果还不行,德皇的兄弟盟友奥匈帝国斯柯达兄弟再支持一下,我就不相信在欧洲军火二巨头的支持下14年见不到15寸。而且这型舰我用的是3联装的炮,这可是奥匈帝国的专利呀。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16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要不是那只“德意志孔雀”对12寸主炮情有独钟,按照提尔皮兹的想法,在国王级上就要换装350mm主炮的!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sajeep 于 2011-11-16 12:34 编辑

回复 斯佩伯爵 的帖子

不是说偏好11的么?11或12不重要了。都是小炮。口径差的太大了。如果日德兰时期德国的炮口在14寸以上的话,会是什么结果我倒想知道。12年这款外销舰要是下单。14年完工。3.5W的标排,1.25W的装甲。是不是可以说是最强战列舰???????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真冷!没人捧场!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1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usajeep 的帖子

事实上,我觉得适当放大排水量,结合一些后来的设计,比如倾斜主装甲带,深V型船体,速度上还可以有所提高,另外我认为可以使用重点防护的设计。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11-1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usajeep 的帖子

可能会多打沉一些,但是德国船也不是每条都能上14寸的。估计也就国王凯撒可以吧?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斯佩伯爵 的帖子

伯爵,我只是架空,。嘻嘻,小小的作弊。金手指的不要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24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这应该是在设计理念上的突破,并不是什么工艺技术问题!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24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卫呀前卫,太前卫了。不过似乎要满足以二对四还是压力很大。
“大清”这个名字会让人想起...
我乃海上君主,率王者之师,所向无敌!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扛住14寸炮,不知12寸的克虏伯装甲能不能扛得住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2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usajeep 的帖子

如果按照向外倾斜19°的标准设计,应该可以相当350mm装甲钢的效果!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2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12BC, CHINA BC laid down 1912
Displacement:
23,600 t light; 25,202 t standard; 27,869 t normal; 30,003 t full load
Dimensions: Length (overall / waterline) x beam x draught (normal/deep)
(656.17 ft / 656.17 ft) x 88.58 ft x (30.51 / 32.35 ft)
(200.00 m / 200.00 m) x 27.00 m  x (9.30 / 9.86 m)
Armament:
      8 - 14.02" / 356 mm 50.0 cal guns - 1,457.36lbs / 661.05kg shells, 150 per gun
   Breech loading guns in turret on barbette mounts, 1912 Model
   2 x 3-gun mounts on centreline ends, evenly spread
   1 x 2-gun mount on centreline, evenly spread
   Aft Main mounts separated by engine room
      12 - 5.12" / 130 mm 45.0 cal guns - 67.61lbs / 30.67kg shells, 150 per gun
   Breech loading guns in casemate mounts, 1912 Model
   12 x Single mounts on sides amidships
  12 hull mounts in casemates- Limited use in heavy seas
      4 - 3.00" / 76.2 mm 50.0 cal guns - 14.29lbs / 6.48kg shells, 150 per gun
   Anti-air guns in deck mounts, 1912 Model
   4 x Single mounts on sides amidships
      4 - 1.46" / 37.0 mm 50.0 cal guns - 1.64lbs / 0.74kg shells, 150 per gun
   Quick firing guns in deck mounts, 1912 Model
   4 x Single mounts on centreline, forward deck aft
  4 raised mounts
      Weight of broadside 12,534 lbs / 5,685 kg
Armour:
   - Belts:  Width (max) Length (avg)  Height (avg)
Main: 10.2" / 260 mm 426.51 ft / 130.00 m 16.40 ft / 5.00 m
Ends: Unarmoured
   Main Belt covers 100% of normal length
   Main belt does not fully cover magazines and engineering spaces
   - Torpedo Bulkhead:
  1.57" / 40 mm 426.51 ft / 130.00 m 29.53 ft / 9.00 m
   - Gun armour: Face (max) Other gunhouse (avg) Barbette/hoist (max)
Main: 13.8" / 350 mm 5.91" / 150 mm  13.0" / 330 mm
2nd: 5.91" / 150 mm       -         -
   - Armoured deck - multiple decks: 2.95" / 75 mm For and Aft decks
   - Conning towers: Forward 13.78" / 350 mm,  Aft 0.00" / 0 mm
Machinery:
Coal and oil fired boilers, steam turbines,
Direct drive, 4 shafts, 94,851 shp / 70,759 Kw = 28.00 kts
Range 8,000nm at 14.00 kts
Bunker at max displacement = 4,801 tons (30% coal)
Complement:
1,078 - 1,402
Cost:
£2.621 million / $10.483 million
Distribution of weights at normal displacement:
Armament: 2,830 tons, 10.2%
Armour: 7,761 tons, 27.8%
    - Belts: 3,042 tons, 10.9%
    - Torpedo bulkhead: 734 tons, 2.6%
    - Armament: 1,894 tons, 6.8%
    - Armour Deck: 1,818 tons, 6.5%
    - Conning Tower: 273 tons, 1.0%
Machinery: 3,888 tons, 14.0%
Hull, fittings & equipment: 9,122 tons, 32.7%
Fuel, ammunition & stores: 4,269 tons, 15.3%
Miscellaneous weights: 0 tons, 0.0%
Overall survivability and seakeeping ability:
Survivability (Non-critical penetrating hits needed to sink ship):
   31,026 lbs / 14,073 Kg = 22.5 x 14.0 " / 356 mm shells or 4.3 torpedoes
Stability (Unstable if below 1.00): 1.22
Metacentric height 6.0 ft / 1.8 m
Roll period: 15.1 seconds
Steadiness - As gun platform (Average = 50 %): 50 %
   - Recoil effect (Restricted arc if above 1.00): 0.53
Seaboat quality  (Average = 1.00): 1.01
Hull form characteristics:
Hull has a flush deck,
   a normal bow and a cruiser stern
Block coefficient (normal/deep): 0.550 / 0.558
Length to Beam Ratio: 7.41 : 1
'Natural speed' for length: 25.62 kts
Power going to wave formation at top speed: 53 %
Trim (Max stability = 0, Max steadiness = 100): 50
Bow angle (Positive = bow angles forward): 0.00 degrees
Stern overhang: -1.64 ft / -0.50 m
Freeboard (% = length of deck as a percentage of waterline length):
    Fore end,  Aft end
    - Forecastle: 20.00%,  21.33 ft / 6.50 m,  18.04 ft / 5.50 m
    - Forward deck: 30.00%,  18.04 ft / 5.50 m,  18.04 ft / 5.50 m
    - Aft deck: 35.00%,  18.04 ft / 5.50 m,  18.04 ft / 5.50 m
    - Quarter deck: 15.00%,  18.04 ft / 5.50 m,  18.04 ft / 5.50 m
    - Average freeboard:  18.31 ft / 5.58 m
Ship tends to be wet forward
Ship space, strength and comments:
Space - Hull below water (magazines/engines, low = better): 112.4%
  - Above water (accommodation/working, high = better): 129.3%
Waterplane Area: 40,565 Square feet or 3,769 Square metres
Displacement factor (Displacement / loading): 102%
Structure weight / hull surface area: 179 lbs/sq ft or 876 Kg/sq metre
Hull strength (Relative):
  - Cross-sectional: 1.01
  - Longitudinal: 1.40
  - Overall: 1.04
Hull space for machinery, storage, compartmentation is cramped
Room for accommodation and workspaces is excelle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3:07 , Processed in 0.0223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