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1、关于“屁股坐在导演的板凳上,不可能坐出位严肃的历史学家”这句话,窃以为这句话缺乏因果关系或者任何的前后逻辑联系,路易十六坐在王座上,照样是一流的锁匠;希特勒热爱美术,照样可以成为政客。导演是文艺作品的创造者,作家可以成为史学者,为什么一名伟大的导演不能成为严肃的历史研究者?
2、如果说卡梅隆作为一名伟大的导演“没有资格对历史研究指手画脚”,那么请问当年那些对卡梅隆的结论指手画脚的人都是干什么的,又是何种资格?
3、“卡梅隆在花了赞助商一大笔钱之后敢于宣布考察结果看到了很多新事实”显然是事实,但“并不推翻之前历史界所作出的重要结论和假设”和“有资格成为合格的历史学者”有什么因果关系和逻辑上的联系,我不是很懂。
4、“不是花海量预算,潜入前人未经踏足的深海,拍摄前人见所未见的场景,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就能有资格在大学讲坛上夸夸其谈。”这段话我在一定程度上赞同。不过据我所知,无论是中国还是这个世界,在大学讲坛上夸夸其谈的多数人,在各方面完全不能同卡梅隆相提并论。卡梅隆当个荣誉教授绰绰有余。但他不会在意这种虚名吧。
5、“坐在这堆珍宝上,却没有能力、没有意愿进行系统的研究,甚至不打算做研究也是有可能的。”这完全是主观臆断,客观的说,这段话甚至存在着先入为主的恶意。“如果卡梅隆还打算在娱乐界混下去,就不可能花钱花时间做系统和严肃的研究”,这也是不存在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的论断吧。
我个人的感觉是,您前边这些发言完全是很主观的看法,但似乎都是被当成定律说出来的。问题是,缺乏说服力(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如此)。
另外鄙人才疏学浅,特别是近几年没有关注这方面的消息,所以有以下几点疑问,望不吝赐教:
1、卡梅隆科考队“颠覆了”传统史学界哪些观点?
2、这些颠覆性的观点中,哪些是目前还存在明显争议的?
3、对这些观点有争议的都是谁,是些什么人?
4、争议的焦点,或者说反方不赞同卡梅隆结论的依据都是什么?这些依据有哪些科学性?反方的论点是什么?
5、谁支持这些反方的观点?反方观点是否被主流舆论所接受?
6、除了詹姆斯·卡梅隆,就俾斯麦的沉没一事更有发言权的还有哪些名人?他们的意见是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