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里亚是非洲的一个小国,但乍一看,该国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地位,在柏林会议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浪潮中,成为幸存者。成为了1914年非洲唯二存在的独立国家。同时还有另一顶桂冠——非洲第一个共和国。
1787年英国将美国独立战争中为英国效忠的被释黑奴送往西非的弗里敦安置。受到这一启示, 在美国兴起废奴运动中,1822年,美国殖民协会把被解放的美国黑人送回非洲,通过运用武力威胁,购买了今天的蒙罗维亚地区(为了纪念美国总统门罗,此地命名为蒙罗维亚),建立了利比里亚第一个殖民地。 经过若干年的“回归非洲”,殖民地逐渐成熟,自治也逐渐发展,权力被逐渐移交给回迁黑人。 1847年7月26日,十一个人代表三千名移民签署了独立宣言,成立了“自由独立”的利比里亚共和国。共和国以美利坚合众国为蓝本,约翰.詹金斯.罗伯茨成为首任总统。
但在光环背后,该国的状况却着实不敢令人恭维。
1、5%的美国黑人移民掌握着这个共和国的权力和经济、文化资源,却在宪法中拒绝给予土生黑人和回迁黑人平等的权利,尽管同化也在推进。 1877年后所谓的真正独立党垄断政治生活。该党歧视土生黑人,禁止土生黑人拥有投票权,赞成强迫劳役制。在该党的长期执政下,在20世纪20年代,该国依然盛行将土著黑人贩卖为契约奴或奴隶。西班牙殖民地赤道几内亚、撒哈拉以及法国殖民地西非-毛里塔尼亚等地都是其奴隶市场。执政集团从中获取暴利。这也使利比里亚政府恶名昭著。尽管如此,该党的统治依然被列强视为稳定的没有威胁的力量,因而得到长期支持和援助。
2、利比里亚政府长期依靠美国扶持,美国的干预才是利比里亚得以保持独立的原因。直到1915年,美国一直援助利比里亚政府镇压土著黑人。1906年经过长期的财政危机,利比里亚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根本无法偿还英国银行贷款。1912年,美国安排了美英法德四国为期四十年的170万美元国际贷款以拯救利比里亚政府,条件是四国控制利比里亚税收14年。
1926年,利比里亚政府给予了美国火石橡胶公司特许,允许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种植园,得到了500万美元的公司私人贷款。这一投资带来了25000个就业机会,并使橡胶业很快成为该国支柱产业。 30年代,美国又安排了对利比里亚的国际援助计划,尽管这一计划要在国际顾问的建议下进行。
3、自1910年以来,德国是利比里亚的主要贸易伙伴,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比里亚迫于英法压力,中断了和德国的商贸联系,德资撤出了利比里亚,这导致利比里亚关税收入暴跌。20世纪三十年代荷兰、丹麦、德国和波兰的投资者进入利比里亚,签署了经济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