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308
主题47
精华3
积分1869
金钱1067
贡献40
阅读权限90
注册时间2011-3-9
最后登录2025-3-3
在线时间770 小时

上士

|
本帖最后由 巨炮万岁 于 2012-2-5 01:16 编辑
设计目的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装甲车辆的实战应用越来越普遍,由此步兵的反装甲作战也越发的需要一种趁手的武器。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战防炮虽然威力较大,但是采购价格较高,限制了装备数量,无法装备到连排级作战单位,且火炮保养不易,人员培训难度较高,很难形成较强的反装甲能力。战防枪相对于战防炮而言,虽然威力较小,但对付二号坦克、CV33/35、九五式等已经足够。且战防枪价格低廉,保养简易,训练快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因此,安泰集团向广大面临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出了AT36型12.7毫米战防枪。
设计特点
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军工实力通常较差,生产一种全新的武器难度较大,因此,本战防枪直接采用了各国广泛使用的毛瑟标准型步枪(其实宗国用的最多,所以,这款战防枪真正的目标市场吗...)的枪机结构,配用性能优秀的12.7毫米勃朗宁机枪弹,并按照12.7毫米勃朗宁机枪弹的威力对枪机等部件做了加固。供弹具方面,为了降低设计生产难度而尽量不改动枪机结构,因此沿用了弹仓的设计,不过考虑到12.7毫米的枪弹再装填较为费力,因此弹仓的容弹量被加大到10发。由于发射12.7毫米的大威力弹药,因此特别设计了简易三脚架。该脚架分为主桩和驻锄两部分,使用时,首先用刺刀等尖锐器具在地面上凿出两小坑,再将驻锄像火炮驻锄一样固定于该坑中,最后将主桩插入地面。收起时,将主桩向枪口方向折起,将驻锄并拢后亦向枪口方向收起。该脚架可赋予战防枪360度的水平射界和45度的高低射界,且布设好之后十分牢固,可极大的转移后坐力,对东方人十分有利。另外,考虑到战防枪后坐力较大,在枪托的托底也安装有缓冲垫。为了进一步降低后坐力,本战防枪安装了枪口制退器。考虑到本战防枪的重量、体积均较大,因此加装了小握把和提把以便于操枪和携行。在瞄准具方面,该强沿用了毛瑟标准型的片状准星和立框式表尺,出于强度方面的考虑,准星采用了铣削工艺直接在枪管上加工出来。此外,本枪还可安装30*4不可调倍率光学瞄镜,不过本枪为了便于抽壳采用了直拉机柄,所以瞄镜不得不安装在枪身左侧。
基本数据
口径:12.7毫米
枪弹:12.7毫米勃朗宁机枪弹
全长:1.44米
全重:16.8千克
供弹具:10发固定弹仓
表尺射程:2600米
大图为三脚架的安装完成状态,左小图为脚架的枪口方向视图,右为俯视图
全枪侧视图
手绘图片,技术低劣,让大家见笑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