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855|回复: 18

德国一战火控小结

[复制链接]

列兵

发表于 2010-9-2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搬一篇以前翻的短文

一战结束后德国人使用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取得的成绩作为夸耀其火控先进性的依据。官方历史纪录了3597发射弹中120次命中,相对于英国的100/4598次,命中率以3.33%对2.17%占优。然而这些数据并没有它们看上去那么令人兴奋,德国人的命中中包含了至少37门近距离命中,它们是在炮击毫无还手之力的勇士,防御和黑王子三舰时创下的,这几乎占去了命中中的四分之一。而在对于英国的统计中,德国人忽略了命中沉没的威斯巴登号的大口径射弹。而在统计中边境总督?(Markgraf)被命中的八枚以及德弗林格号吃的九枚重型炮弹则被算在了一些根本没有参战的中型火炮身上。这样一来英国人的命中数便增加到了117枚。若是忽略倾泻在那三艘装甲巡洋舰上的大量炮弹,命中率便成为了英国人的2.54%对德国的2.3%(83枚)。很显然这打破了德国人自吁的优势。德国人在日德兰给人以命中率优越的印象恐怕要归因于3艘战列巡洋舰的沉没,然而这实在只是英国人在弹药管理上的失职成全了这些本是非致命的射弹。这场灾难与其说是德国人巧妙的杰作,不如说是英国人自己的过错。

相对的,在英国人的印象中,德国人的炮术表现开始时非常优秀,而随着天色渐暗而变得越来越糟糕。而英国人自己这边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根据大舰队战时的一份战役总结描述,总体的印象是德国人的炮火非常快速并且距离精度很高,然而方位误差却经常出现。尽管落点较为密集,然而就存活的战舰来说并没有哪艘曾经在一轮射弹中遭受多于两发命中的洗礼。“在快速的射击并在短时间内取得命中后,德国人却渐渐失去了准头。我们无法得知这是为何,也许是他们中弹受损后影响了火控设备的运作,例如陀螺仪(垂稳仪),抑或是他们所做的避弹航行所致,又或者是糟糕的视界条件,究竟何者,我们无从得知。”德国人使用了他们快速的单齐射,使用4~5门主炮快速连续地射击,英国人在这点上实在无法像他们的德国同行哪样表现优秀。在英国人眼中,德国的炮火如同迅速地和一连串的爆炸。

这次战斗后不久德国人便从他们的奥匈海军专员那里得知了英国人更为优秀的炮术,凶猛严密的火网,性能更好的测距仪以及更远的有效射程(德国人在那天下午的晚些时候取得了连续跨射,距离在17000码左右)。德国人之所以在这场战斗中表现更好得益于他们对于目标的机动能够迅速修正和捕捉。在这点上德国人也批评英国人对于射控计算机或者说这一整套系统的过度依赖,他们无法快速的修正目标距离。关于这一点那名专员将之归因于英国人对于稳定射击的过度依赖,作为对比,他提出了德国人的快速射击和弹道修正。然而这位专员显然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德国人之所以进行快速修正的训练原因即在于他们想要依此在快速接近敌人中保护自己,而最终目的,则是将舰队带到他们所偏好的6000码决战距离上。

在战争结束后德国人拆下了他们所有可能被协约国获取的战舰上的火控系统,甚至包括了戈本号战巡。德国人拒绝向负责解除他们战舰武装的停战委员会透露关于火控系统的细节。然而在1921年(而后在1926年),德国人试图将这套系统售予美国海军,因而也不得不向之透露这套系统的一些细节。而与此同时hase将军——德弗林格号前炮术长,出版了一份描述他的战舰上火控系统详悉信息的著作。而这一切与美国海军所掌握的机密资料非常吻合。

至此回想起来德国人的火控并不比英国同行们所使用的更令人满意。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取得的命中数也落后于英国人,而他们的那套系统在能见度不能保证时表现的甚至比英国人更糟糕(尽管对于机动中的目标这套系统能够更好的应付)。1921年做出的公开火控细节的决定同时也作为界标标示了德国人开始研制更新一代的合像仪,而不是他们在二战中最终采用的体视仪。

一套过渡系统被安装在了凡尔赛和约所允许德国保留的石勒苏益格级前无畏舰上。她们装上了新一代的5m基线测距仪(1926年)。由于内部狭小的空间,许多设备不得不被安装在桅楼顶端。指挥仪和传输系统被耦联在一起。这也许也正是埃姆登号巡洋舰上安装的同一套系统。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9-2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灾难与其说是德国人巧妙的杰作,不如说是英国人自己的过错。
==========================================
一切军事灾难都可被归咎于失败一方自己的过错,但没人会就此否认胜利者所取得的优势。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列兵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L'Soleil 发表于 2010-9-26 13:04
这场灾难与其说是德国人巧妙的杰作,不如说是英国人自己的过错。
======================================= ...

这不是这么说的,战场上对每方的战略/战术素质有一个预定的,对各方相同的期望,最终是败方过失抑或胜者高明的判断基于于此标准间的比较而不是彼此高低之间,当然这个标准有时很模糊,但至少在这里是英国人的明显过失,不论他是为了增加射速或是什么他选择了冒这个险就得承担这个结果以及相应过错责任
好比在战场上如果敌人的攻势略显疲软无力你作为指挥官判断这是佯攻而将预备队调往完全相反的你认为主攻会来临的方向,最终敌人主力出现在原先的方向上,这就是敌人的高明,因为前面提出的那个“标准”在这个情况下是支持你压住或者将预备队调往战线上预判最危险的方向的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9-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0-9-27 10:55 编辑

这篇短文是翻译自Norman Friedman的“Naval Firepower: Battleship Guns And Gunnery In The Dreadnaught Era" - 海军武力:无畏舰时代的战列舰火炮与炮术,第166页,德国篇。

列兵

发表于 2010-9-26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entaurA27L 的帖子

日德兰海战中其实双方的表现都没有战前的预测一样那么有力和出色,崇尚秩序的德国人在海战正式爆发后乱作一团,而以海战策略著称的英国人在指挥上频频失误~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9-2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aurA27L 发表于 2010-9-26 13:17
这不是这么说的,战场上对每方的战略/战术素质有一个预定的,对各方相同的期望,最终是败方过失抑或胜者 ...

优势或劣势永远呈现为动态的情形,有骗人的就有被骗的,有打人的就要挨打的,优势者有其优势的原因而劣势者亦有其劣势的原因。

无敌舰队的盖伦战舰火炮不统一且装备混乱以致炮力处于劣势遭致重创,这更多是西班牙人的过失而不是英国人的杰作;帕勒莫的荷西联合舰队驻泊于疏于防范的要塞中,这更多是联军的过失而不是法国人的杰作;圣徒岛战役的法国战舰没有卡隆炮且阵位不利遭致重创,这更多是法国人的过失而不是英国人的杰作;阿布基尔海战的法国舰队内侧缺乏人员以致被英军夹击摧毁,这更多是法国人的过失而不是纳尔逊的杰作……

一场军事灾难的发生,必然有优胜方和失败方,而且必然是失败方的重大错误使得局部不利扩大为最终的悲剧。但没有人会说这不是胜利者应得的胜利,或者说他们并没有取得优势。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9-2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21年做出的公开火控细节的决定同时也作为界标标示了德国人开始研制更新一代的合像仪,而不是他们在二战中最终采用的体视仪。“

这一段原文的"synthetic rather than analytical system"指的是综合式或分析式解算仪;而不是合像式或体视式测距仪。

二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0-9-2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缅因?

列兵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0-9-26 17:05
“1921年做出的公开火控细节的决定同时也作为界标标示了德国人开始研制更新一代的合像仪,而不是他们在二战 ...

呃,臆断了,愿闻其详?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10-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aurA27L 发表于 2010-9-30 19:20
呃,臆断了,愿闻其详?

所谓分析式综合式只是原作者用数学或方法学上的说法来表达火控解算系统的设计性质,并不是真有这种称呼。

解算传统火炮控制课题的步骤不外乎1-取得敌我当前坐标及敌我移动矢量,2-从而预测未来敌我坐标,3-并据以计算火炮射程及射向。如果采取分析式系统,那么准确答案的先决条件是1要准确,也就是测距仪方位盘等测量设备要够准确,那末输入2变量测具(Dumaresq)与3射程仪(Range Clock, Rangekeeper)的数据及输出结果才会够准确。相信楼主已经读过前面的章节,知道当年的仪器设计及使用状况,其准确度都不足以保证一套分析式系统可以直接解算出可靠的答案,何况2,3也都还不够理想,目标航向航速根本是目测。

但是战争即将开打,总不能又回到人手人脑作图计算的时代,于是在1-2-3的分析式流程之外又增加了从结果反推条件不足的流程,这样既正推又反推的就是综合式系统。德雷尔火控台上的绘图机就是代表,一条线段表示1-2-3解算的答案,一条线段表示后续测量或实际弹着的结果,由火控官比对两条线段之间的差异决定1-2-3要进行何种修正,直到两条线段平行就表示计算或测量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不看作图而由桅顶观测官通过多次目测与心算的修正弹着来达到跨射的同样结果。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0-10-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不懂啊 大吧们就是nb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列兵

发表于 2011-8-3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大舰队战时的一份战役总结描述,总体的印象是德国人的炮火非常快速并且距离精度很高,然而方位误差却经常出现。
==============================
这句话代表了什么意思?是指英德两舰队平行航向的相对速度很大,但距离变化不大,导致炮弹落点偏离了方位?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3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_hx 发表于 2011-8-30 12:40
根据大舰队战时的一份战役总结描述,总体的印象是德国人的炮火非常快速并且距离精度很高,然而方位误差却经 ...

意思是德国人抓距离抓得很准,但是测方位出问题。
敌我一万米,他的落弹射程确实是一万米;但是老打偏。就这个意思……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3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请教一下一战前各国海军认定的战舰炮击距离。

战前法国海军认为,战舰作战应于15000米开始炮击,而12000米应是主要交战距离。

此文中说德国人将主要交战距离设为6000米,看上去真是相当疯狂。若在6000米距离上交战,德国战舰防护再好,也没办法抵挡英国人的炮火吧?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3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战德国的测距仪还是很不错的,整套系统也就这么回事.....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9-2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的火控系统是胜过英军,不过德国人也承认如果英军炮弹的引线好些,德国军舰会被炸得很惨!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23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到了日德兰的1916年,远程火控系统连最先进的英德都还谈不上完善,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战场情况。尽管当时英国方面受到国内比较多的责难,而德国统一口径的宣传也使时人误以为其武备比英国精良。但战后揭露的官方文件却显示双方的海军炮术专业对自己的设备与人员表现都不尽满意。顶楼文章并非作者个人的臆断,而确实是引用当年文献对长年以来流传的一些误解所作出的澄清。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12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9-23 18:09
即使到了日德兰的1916年,远程火控系统连最先进的英德都还谈不上完善,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战场情 ...

不知道阁下是否有更详细的资料可以科普一下。
其实感觉甘古特上英德混合还比较有意思,德国的测距仪加英国的火控台。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0-13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沼泽 的帖子

请问你是要我针对“远程火控系统连最先进的英德都还谈不上完善,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战场情况”进行更多的说明吗?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06 , Processed in 0.0282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