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9426|回复: 56

[电影电视]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一点疑问

[复制链接]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晚又跑去看泰坦尼克了~除了撒下去很多泪水,还有些疑问。

资料普遍说泰坦尼克的悲剧,很大影响是材料造成的“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  不过同样1908年英国已经是开工圣文森特级战列舰了。

这些战舰,包括同年开工的德国的赫尔格兰级 在日德兰海战中都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即使是16寸口径的大炮和鱼雷,这些战舰也都能承受。除了水密舱,注排系统和船员固然优秀的因素以外——炼钢工业不发达?材料按照现代标准完全不能造船?这么说是有欠妥当吧。

不过为什么同时期的造船技术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还是希望大家能讨论一下呢。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很简单,给我一对砖头和水泥,我我来盖房子的话,肯定是半路就塌了,而让有经验的工匠盖起来,可能过个百八十年的还好好的。。。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坦尼克是民用船,他的水密结构与损管措施肯定不如同时期的军舰,还可能是奸商为了节约成本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溫度 日德蘭雙方開打的時地 溫度(不管是海溫還氣溫)可比泰坦尼克出事當時地點的溫度高了不少
各種挨魚雷的例子普遍也在更南端 更溫暖的地方
(泰坦尼克的問題是在當時溫度下鋼材已經嚴重脆化)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2-4-17 19:26
溫度 日德蘭雙方開打的時地 溫度(不管是海溫還氣溫)可比泰坦尼克出事當時地點的溫度高了不少
各種挨魚雷的 ...

弱弱的问一句,温度差几十摄氏度就会对钢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劳塞维茨 发表于 2012-4-17 20:08
弱弱的问一句,温度差几十摄氏度就会对钢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不是線性的,有N個(不記得了 當初旁聽造船系的課聽到的)拐點,拐點前和後差別很大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2-4-17 20:29
不是線性的,有N個(不記得了 當初旁聽造船系的課聽到的)拐點,拐點前和後差別很大 ...

感情如此啊,受教受教!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

——在当时的造车技术并不十分成熟,造出的汽车在现在的标准根本不能通过测试。
——在当时的XX技术并不十分成熟,XX的XX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XX;
——……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记》那个年代,这样的话从未被提及。在现代提起来也没多大意义。

况且撞冰山受损主要是铆钉剥落导致的裂缝。

这种话和那些被人不断提及的“沉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水密舱高度没过顶”(懂不懂什么叫储备浮力)、“如果直接撞上去船就不会沉”(如果你当时在默多克的位置上,你会指挥让船直接去撞冰山么?)一样业余和八卦。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2-4-17 19:26
溫度 日德蘭雙方開打的時地 溫度(不管是海溫還氣溫)可比泰坦尼克出事當時地點的溫度高了不少
各種挨魚雷的 ...

关键字,铆钉,受损的位置、面积。

当然了,邮轮的抗沉性肯定是没法和战列舰相比的……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7 21:35
关键字,铆钉,受损的位置、面积。

当然了,邮轮的抗沉性肯定是没法和战列舰相比的…… ...

咱聽到的推測是跟冰山擦撞後船殼塑性變型 然後就把一堆柳釘等等的扯開了
(廣義點的話其實鉚釘也是鋼材的一部分...)
到底還是跟鋼板強度有關
另外撞冰山還活下的那個年代有不少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2-4-17 23:48
咱聽到的推測是跟冰山擦撞後船殼塑性變型 然後就把一堆柳釘等等的扯開了
(廣義點的話其實鉚釘也是鋼材的 ...


现在说是钢板塑性变形,刚才说是钢板低温脆裂,那么到底该信哪个呢?那个年代撞冰山活下来的邮轮也不可能是因为钢板比泰坦尼克好才没沉,而是因为情况还没那么糟。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没那么冷,泰坦尼克再22节撞过去就不会沉没吗?这种可能性显然不大嘛。

卢西塔尼亚和不列颠尼克中了一两枚鱼雷就迅速沉没了,后者的破损舱室还没超过设计中的安全数值。以泰坦尼克遭遇的状况来说,结果基本没有悬念。无论"钢材说"还是"直接撞上去说",恐怕都只能作为谈资,拿这个充当主要原因怕是实在没什么说服力。关键还是在于当时的情况的严重程度。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8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00:30
现在说是钢板塑性变形,刚才说是钢板低温脆裂,那么到底该信哪个呢?那个年代撞冰山活下来的邮轮也不可能 ...

船沉了 破口又埋在泥裡,所以沒法定論...這兩個都有聽過 其中一個或兩個都發生過
另外商船吃魚雷還有很大部分是人品問題
(以樣本數比較多的雜貨船來講 有斷成兩截後其中一半沒事的,也有魚雷早炸還是把船搞到沉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口胡

根据电影,我觉得直接撞上去然后带着冰山一起开往纽约,比刮擦=同时中N条鱼雷好

哇哈哈哈哈哈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2-4-18 00:43
船沉了 破口又埋在泥裡,所以沒法定論...這兩個都有聽過 其中一個或兩個都發生過
另外商船吃魚雷還有很大 ...


这里面所说的人品问题,也就是糟糕程度了,我就是这个意思。

泰坦尼克号的航海日志和安德鲁斯的谈话记录都完整地保留下来,相关的书籍应该不少。22节的速度划过冰山擦破了前5个水密舱,导致船头下沉必然拉着整艘船失去平衡,必然沉没,这是设计师在船还没沉就下的定论。以泰坦尼克当时的情况,就算水密舱设计的时候过顶了,也只能拖延沉没的速度,因为5个舱持续灌水的结果是船头严重下沉,水会从上层甲板的各种开口处继续涌入,终究免不了一沉。

22节碰上冰山,这时只需要考虑都碰到了哪。因此泰坦尼克的钢板说和过顶说只能是谈资了。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00:30
现在说是钢板塑性变形,刚才说是钢板低温脆裂,那么到底该信哪个呢?那个年代撞冰山活下来的邮轮也不可能 ...

实际上低温造成钢板脆裂和钢板发生塑性变形两种情况都发生了。
在最初的撞击过程中,由于钢板的强度和韧性不佳,导致船体碰撞部位破损,造成前面1、2个水密舱的进水,但是实际上并不致命。
而之后的剐蹭过程中,主要是由于钢板和铆钉的韧性不足,导致大面积严重形变和破损,造成了后面3、4个水密舱的进水,最终造成了Titanic的沉没。
所以,如果直接撞上去那么实际上仍然无法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悲剧仍不可避免。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御用文人 于 2012-4-18 22:13 编辑
Tiamat 发表于 2012-4-18 20:08
实际上低温造成钢板脆裂和钢板发生塑性变形两种情况都发生了。
在最初的撞击过程中,由于钢板的强度和韧 ...

关于前面的叙述,我只有一句话……不要拿自己的猜测作为真事儿来说,所以把“实际上”去掉,换成“你推测”。

关于最后一句话,上世纪有实验室做过模型实验,他们的结论是直接撞上去不会沉(《泰坦尼克号沉没记》跋部分)。虽然我个人也持质疑的态度,但毕竟没实验室有发言权,所以权且认为如果直接撞上去,不沉没的可能性大一点。

但是“大副指挥失误”这种非常盛行的说法就显得非常脑残了,显然这也是中国人自己根据那个实验的结论引申而发明的,这个大副当时如果真的让船直接撞上去,那得是相当脑残,而且就算此举拯救了乘客,也没人会买账,他会很惨。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21:57
关于前面的叙述,我只有一句话……不要拿自己的猜测作为真事儿来说,所以把“实际上”去掉,换成“你推测”。


这种情况应该是最可能发生的,至于你要求的所谓“真实”那大概是永远无从知晓了。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Tiamat 发表于 2012-4-18 22:10
这种情况应该是最可能发生的,至于你要求的所谓“真实”那大概是永远无从知晓了。 ...

“真实”就是泰坦尼克号以22节的速度划破了5个舱,然后就沉没了。

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发生这样的情况,结果也只能是这样。无论“低温脆裂”还是“塑性变形”都只能作为谈资,因为这个时代的材料就是这样。这就如同比较政治学,你只能横向的去比较两个国家的不同,而不能纵向的去谈论。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22:21
“真实”就是泰坦尼克号以22节的速度划破了5个舱,然后就沉没了。

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发生这样的情况, ...

从你的角度看那些只是“谈资”,从另一些角度看,或许对钢材本身的要求也正是早期这些事故催生的。
就事论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结果不代表一切。所以现代飞机有了“黑盒子”,船舶有了航行记录设备,乃至汽车都出现了“行车记录仪”……
汲取教训然后进步,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这里没必要说当时的各种错误到底可否避免,因为事故已经发生,但是应该去考虑如何避免,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注意的是,楼主主贴的逻辑有些混乱。

第一,造成泰坦尼克沉没的原因是状况很糟,为何把主因关注到造船技术上了?

第二,将主力战舰和民船等同的比较,这也不正确;

第三,“为什么同时期的造船技术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种话能问出来的前提得是,有两艘一模一样的船,例如英国造了一艘泰坦尼克,德国复制了一艘,结果英国的破了5个舱沉了,德国的碰了5个舱没沉,然后你可以问“为什么同时期的造船技术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现在你举的既不是一样的船,甚至不是一个类型的船,遭遇的状况也不同,然后问这样的话,这根本就缺乏前后递进的关系嘛。

所以下边网友回复也受主贴影响,比较飘忽...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11 , Processed in 0.0226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