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7929|回复: 12

[原创连载] [原创]炸药抛射巡洋舰维苏威号一日游

[复制链接]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贴搬迁)

亲爱的各位游客,欢迎参加时光旅行社的梦幻旅行。
咳咳,嗯,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1898年6月14日,加勒比海的夏日风和日丽,现在我们正乘坐交通艇通过古巴圣地亚哥外海。

大家请往远处看,那边一缕缕的淡黒烟柱,就是桑普森将军封锁圣地亚哥港的舰队。

看,有一艘通身白色的漂亮巡洋舰向我们开过来啦,那就是美国海军的炸药抛射巡洋舰——维苏威号,我们今天的游览项目,今晚我们还将留宿在维苏威号上观看她对港口的炮击。



下面宣布纪律,由于美国和西班牙正处于战争期间,请各位先通过金属监测器的检查,不得携带任何武器登上美国海军舰只,否则将被视为间谍绞死:mad: ,请各位游客一定注意!

另外战争不是游戏,在对面圣地亚哥港的入口处据说有从法国和德国高薪聘请来的海岸炮炮手,射击十分精准,请签署这份协议书,如果我们的船在炮击中不幸中弹,大家要事先留好你给家人的话。

看,维苏威号离我们的交通艇已经很接近了,大家注意看,虽说是巡洋舰,但是维苏威号其实并不是很大,她长 252英尺4英寸,宽26英尺5英寸,正常吃水?英尺;靠,忘了各位是从中国来的游客了,换算成公制就是舰长76.91米,宽8.76米,吃水只有2.74米。



这条漂亮的小型巡洋舰标准排水量只有929吨,所以禁止体重在200磅以上的乘客登船,某某某您就在交通艇上看一下吧,其余的游客请和我一起登船!


你好啊,施罗德上校,各位游客,这位站在船尾舷梯处等着咱们的就是维苏威号1890年服役时的第一任舰长Seaton Schroeder先生,他目前是桑普森封锁舰队中的主力——马萨诸塞号战列舰的舰长,这次听说有特殊的旅行团前来参观维苏威,特地从马萨诸塞号赶过来,准备带领大家好好在船上逛一逛呢。你说是吧,我的施罗德上校?




施罗德:“没错,不过请各位遵守美国海军的规定,不让碰的东西不要乱碰,请女士们先生们跟我来。”
可惜啊,1896年就已经指挥了一条战列舰的Seaton Schroeder,到职业生涯的最后也晋衔到少将,1911年就不得不退役了,可惜啊,各位游客。

施罗德:“你说什么?!”

啊啊,没说什么,没说什么。

甲板士官:“鸣笛欢迎,敬礼!”

一位身着白色制服的水兵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枚银笛吹了起来,全体甲板官兵着夏季常服向所有游客行军礼。



上图借用了30年代美国舰船士兵检阅的照片,19世纪90年代的对应照片没有找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2-4-26 13:22 编辑

施罗德:“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在我们开始对这艘战舰的参观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艘舰只的外部特征。”




这是一艘有两根桅杆、双轴单烟囱的长首楼型船,国会于1886年8月3日批准了维苏威号的建造预算。另外还有一艘和维苏威同型的巡洋舰后来也得到了国会的批准,不过没有开工。我们来看一下,从舰首开始,舰首高耸着一根船首旗杆,然后一根黑色的弯管是首舱的通风筒,因为维苏威号试航的时候达到过21.64节的高航速...

游客甲:“开玩笑吧,21节也算高航速!”

施罗德:“士兵,把这个什么也不懂的家伙扔下去!”(经过我好说歹说,游客甲最终被扔进了船尾的禁闭室)

施罗德:“现在我的主力舰马萨诸塞号最大航速也不过才15节,还是两年前才刚刚服役的新船,即使对于巡洋舰来说,21节也是高航速了,象瓦茨那个英国人设计的高速阿姆斯特朗巡洋舰也不过才22.5节。这条船是Cramp父子船厂1887年开工建造的,1890年就服役了,当时全世界最快的巡洋舰是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号,也不过才21.5节,我们的维苏威号几乎是当时最快的巡洋舰了,虽然这船有点小...”

各位游客,Cramp船厂后来1927年倒闭了,我给大家看的这个图,是二战期间政府出钱重开时的照片,大家自己看看就是了,不要给船上的官兵们看,这是1942年的照片。Cramp船厂给美国海军造过一批战列舰和巡洋舰,比如施罗德上校现在指挥的马萨诸塞和另一艘封锁舰队主力印第安纳,还有一艘俄国战列舰已经签约了、还有日本巡洋舰笠置...

二战期间已经归属美国政府直接运营的Cramp船厂



施罗德:“由于维苏威号的航速比较快...”

游客乙丙丁戊:“是是是!!”

施罗德:“由于维苏威号的航速比较快,所以在舰首竖起了一道半米多高的舷墙以阻挡舰首上浪,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首楼是一个半埋式的首楼,并没有占据一层甲板,这个和本舰的武器装备有关系,待会儿会介绍。我们会看到一条锚链被拉到了主炮前面,那是因为我们用的是带有挺的海军锚,海军锚的锚杆和锚钩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只能收纳在甲板上,每次起锚时,都要依靠吊锚杆把铁锚吊到主炮前方舷侧的锚床上固定。”



“本舰舰首的前三个舷窗,因为外面总是有沉重的锚链在晃悠,所以都加上了铁制的护栏以防窗子被锚链打碎。”

“然后就到了本舰的镇船之宝——三门15英寸巨炮喽,这三门炮自甲板下面并排伸出来,以固定的18度仰角指向舰首,怎么样各位,是不是看起来很恐怖啊。大家一定奇怪,裁次颐钦馓踔挥?00多吨的小船能装上三门381mm的巨炮?话说来长,请大家到舰尾的舰长室来。”




施罗德关上简朴的舰长室的舱门,问大家:“大家应该认得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吧?”




游客丁:“当然当然,就是创建诺贝尔奖的Alfred Nobel呗。”

施罗德:“诺贝尔奖?哦,最近好像闹得沸沸扬扬的说他不给孩子们留一个子儿,要拿钱给发明家们颁奖,不过有没有谱还不一定呢,毕竟诺贝尔先生才刚刚去世两年。诺贝尔在1863年发明了制造硝化甘油炸药的方法,并且后来又在1867年用硅藻土把这种炸药混合成了可以安全运输和切割的的固体,现在正在修建的北美大铁路和很多工程都在用这种威力巨大的工具。

“我们的舰队以前的一百多年,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在用你们中国的化学家发现的黑火药填装开花弹和炮膛,黑火药的威力是还不错,就可惜不能受潮,而且和硝化甘油相比,黑火药简直象玩具一样威力太小。”

“后来法国人在1846年发现了硝化纤维,大概就是把棉花进入发烟硝酸里面制取,然后去掉酸液,得到的炸药叫强棉药,威力也非常大,现在我们用它来填装鱼雷的战斗部。不过强棉药和硝化甘油都有一个不可饶恕的缺点,就是他们不能填进炮弹里面,做成威力巨大的开花爆破弹。”

游客乙:“为什么呢?而且您不会要告诉我们,现在外面停泊的桑普森将军的舰队都还在使用黑火药吧?!”

施罗德:“差不多。” 游客乙昏过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2-4-26 13:26 编辑



“这就是过去常用的开花爆破弹,里面确实填装的都是黑火药,现在炮弹的设计也还是机密,不过还要是英国人的机密,大家随便看看吧。不过现在我们的大炮的发射药主要还是用上了最新的机密——硝化纤维和酒精乙醚合成的新型火药,现在我们的大炮初速可是高的惊人呢。而且炮弹里面也已经都填上最新的炸药——苦味酸,哦,这个这个不能说了,反正外面的舰队已经和100年前的美国海军,在火力决不可同日而语了。”

“但是我们对面的西班牙人的老式岸炮,估计炮弹里面仍然填装的是黑火药,就算打中了我们的战列舰,也不会有大碍,只要我们能够顶得住他们的穿甲弹就可以,爆破弹,还是算了,打中就打中吧,没什么大事。”

“最近几年我们的舰队在发射药和炮弹装药方面,已经取得了天翻地覆的进展,但是在1886年,新型发射药和炮弹装药还没影儿呢,所有舰只都用的是黑火药,如果要发射装有硝化甘油或者强棉药的炮弹,唯一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炮连同船都一起炸毁。要让美国舰队具备摧毁欧洲舰队的实力,只能想些更好的办法。”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陆军的精怪家伙叫埃德蒙多·扎林斯基,他1885年在汉密尔顿要塞观看了一个俄亥俄教师Mefford搞出来的新型大炮。那个教师搞出来的其实真不能够叫做武器,叫玩具还差不多,就是依靠压缩空气把一个装有硝化甘油的炸药包抛射出去,整个系统复杂射程又只有几百米,演示完毕后陆军就叫那个教师滚蛋了,看来骗陆军的钱也不是很容易。”

“扎林斯基当时是要塞的军械军官,他对抛射硝化甘油炸药包的这个装置可来了兴趣,一连搞了三门压缩空气炮来。其中有一门8英寸炮,可以把炮弹射出3500码,而炮弹里装有重达100磅的硝化甘油装药,威力非常惊人。于是海军就看上了这种新型火炮,等着让陆军采购的15英寸岸防炮试验成功以后,就开始造配备这种新式武器的战舰。”

各位游客,大家来看墙上挂的这副照片,这里面就是当时装备在新泽西州Sandy Hook的15英寸压缩空气大炮,是咱们参观的这条船上的大炮的原型。大致原理就是用蒸汽机把空气压缩到一个高压储气瓶里面,一头有阀门通向炮尾。当炮长发令时,炮手搬动发射扳手,阀门打开,高压空气把炮弹推出长长的身管,同时阀门自动关闭以便继续蓄气增压。




施罗德:“陆军这次也把小型的压缩空气炮带到了古巴来,大家可以看看这张画报上的照片。”





游客丙:“那么现在我们船上的这三门15英寸大炮的射程,能到多少呢?”

施罗德狡猾的笑了笑:“这个我肯定不能告诉你们,不过今晚咱们炮击圣地亚哥的时候大家也许能看到她的威力了。来导游,我们把维苏威号的图纸铺开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家从最上面的甲板布置图开始看,我们的三门巨炮的炮口就在船首,他们后面是前桅和两门三磅炮,再往后是通风的窗子,小型的上层建筑和飞桥在舰身的中后部,然后是救生艇和一门三磅炮,我们的甲板是很简单整齐的。”

“再来看最下面的剖视图,可以看到三门炸药抛射炮的身管长达55英尺,贯通了三层甲板,炮尾一直顶到了最下面的龙骨上,最下面一层甲板的炮身有10英尺长,这一段是可以和上层炮管解开并放平的,为的是向炮管里面填装新的炮弹。在整个斜斜的炮身下方有几根管子,就是在最下层甲板那里的那几个,他们是船上放炮弹的钢管储存筒,结构象左轮枪一样,把存有炮弹的钢管对准放平的最后一段炮身,用水压机械把炮弹推进炮身,然后,炮身抬起和上层的炮身接合锁闭,就完成了填装。关于主炮和弹药的储存系统,也许你能够在我画的下面那张草图上看的更加明白。”



“在炮尾后面的舱室里四个大圆筒,是四部巨大的火车机车锅炉,说的虽然不好听,但实际上我们这条船用的锅炉,和大北美铁路上跑着的机车没啥大的区别。再后面一个舱室里面有两部先进的三涨式蒸汽机。我们这条900多吨的小船可以达到3200马力,还带着150吨煤就可以跑上至少20节的航速。”

“全船的结构就是这么简单喽,待会儿带大家到船舱里面转上一圈,熟悉熟悉。”


施罗德上校和我带着游客们,从舰尾一路下到底舱,蒸汽机和锅炉所在的舱室狭小拥挤,我们和好几十个通体煤黑几乎赤条条的锅炉兵打了个照面,游客里面两位女士很知趣的跑到上层船舱去了。

走过锅炉舱,我们来到了一个挺大的舱室,顶棚是斜坡加一个平顶,舱内有一大堆机械和三根巨大的钢管。





施罗德刚要说小心碰头,游客丁就已经哼哼着找人要纱布包头上的伤口了。
施罗德:“先生们(女士们已经到甲板上去“呼吸新鲜空气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压缩空气炮的炮尾所在的底舱,咱们的头顶上就是0.5英寸厚的装甲甲板,咱们这艘船造价高达35万美元,大家可不要在武备舱里乱动啊,要不就把你送到西班牙人那边去,他们缺少粮食。”

“向前看,前面是舰首,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根炮管最右边一根已经放平,正在补充炮弹的位置上,中间一根还没有到位,在他下面就是补充炮弹的管口。在这堵墙的后面就是旋转弹仓,待会儿我们会过去看一下。我们看,每根炮管是依靠水压的推杆提升和下降的,炮身两侧都有保护的钢板,以防没有射出的哑弹掉进舱室以后乱滚。”

“我们向左边看,这边在炮尾的后面,是一排压气机,通过锅炉舱的蒸汽管向这里供气,推动压气机把空气压进储气瓶,最高压力可以达到每平方英寸2200磅!”





水兵们看来已经吸取了锅炉兵的教训,穿上了最好最干净的制服,还在对着照相机镜头装模作样的操作起压气机来了。

“我们通过压气机的压力调节,可以把装有重达500磅炸药的抛射弹打出去,最小射程只有200码,最大射程可达1700-1750码。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巡洋舰虽然叫做Dynamite cruiser麻烦的来说就是硝化甘油炸药抛射巡洋舰,不过其实我们的炮弹里面填的并不是硝化甘油。”

游客庚暗骂了一声:“原来也是豆腐渣工程!”

施罗德听不懂中国话,这时他更加眉飞色舞:“而是填装了强棉药,当然强棉药也是猛炸药,我们实际上是用500磅打湿的强棉药填进炮弹,因为湿的强棉药不容易分解,对于冲撞和温度也不敏感,所以储存起来非常安全。发射之前,我们再装上一小块干的强棉药作为起爆药就可以了。”

他拿了个画图板,刷刷几笔勾出了一个炸药抛射弹的草图。

“这就是我们的利器炸药抛射弹!”





“这不是斯大林管风琴嘛!”游客丁叫了出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2-4-26 13:49 编辑

施罗德继续介绍到:“这个炮弹不同于以往用火药发射的炮弹,他有巨大的威力,而同时发射这种炮弹又是完全无声的!炮弹上一共有两个电击发引信,一个在炮弹头部,是触发的引信,另外如果炮弹没有直接命中敌舰,而是掉进了水里的话,只要离敌舰不是很远,还是有办法的,它的第二个引信在炮弹沉入水中大约10英尺(合3.05米——导游)后会启动,使炮弹在水中爆炸,利用压力把敌舰舰壳挤破。怎么样,厉害吧?”

这时一个士官颤巍巍的说:“长官,您好像泄密了~”

施罗德楞了一下立刻反应了过来:“我吹牛呢,你们这帮游客都听到什么了?”

全体游客+导游:“我们什么也没听见。”

施罗德上校:“那么咱们站到主炮后面来向前方看,这就是我们三根炮管,一直通向上面两层甲板。”





接下来施罗德又带我们穿过炮身面对的那堵墙,来到了接近舰首的弹药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三个大号左轮枪的旋转弹仓,上校告诉我们,每门炮备弹多达十发,全舰一共有30发炸药抛射弹。





再来到主甲板,头顶上就是露天甲板了,这里我们看到了从底舱伸出来的炮身,为了下层的炮身提升以后能够和主甲板的炮身接合,主甲板在这里鼓出来了一大块。看来压缩空气炮对于身管耐压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就是用钢管接合起来的。



简单的晚饭后,我和几个闲逛的游客跟随着施罗德上校来到了舰首,晚风吹拂,静静的海面上万籁俱寂。抬头看看夜空,由于舰队实施了灯火管制,开着灯的船舱都关闭了舷窗,所以无尽的星空向我们迎面展开她华丽的翅膀。

在这满天繁星之下,仿佛美丽的古巴并没有陷入战争当中。就在这柔和的夜色中,施罗德上校背着风点燃了一支雪茄,对着海岸的方向轻松的吐出了几个烟圈儿:“再过些日子,就可以请你们抽哈瓦那雪茄喽。”

“几位,本来我8年多以前就任这条巡洋舰的舰长时,满以为这是一艘普通的战斗舰艇,没想到每一年我都对维苏威号刮目相看。你们知道吗?我觉得不管海军顾问们怎么考虑的舰名,维苏威这个名字对于这艘船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她就像一座静静的火山,巨大的炮口就像火山锥上危险的山口,一旦发起怒来,她可以无坚不摧。”

“1893年8月份,在弗吉尼亚的外海有一条200多吨重的灯塔船LV-37号因为风暴倾覆了,引航局想尽了办法也没有能够把她给打捞起来,但是这么高大的船体和灯塔沉没在航道外面是很危险的。于是第二任舰长带着维苏威号排障来了,10月16号终于命中了一发抛射弹,倾覆的灯塔船被炸的粉碎,500磅炸药爆炸的水柱足有100英尺(30米——导游注)高!”




施罗德不无得意的给我们看了一张LV-37号灯塔船的老照片,这是第二任舰长当年送给他的,无疑,这是歌颂维苏威号巨大威力的纪念品。“现在驻泊在圣地亚哥港外的所有美国舰船,没有一艘拥有比维苏威号威力更大的武器。”

游客戊:“上校,不是很多巡洋舰和战列舰都配备有鱼雷吗?鱼雷的装药一定很多的。”

上校:“如果你们注意一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鱼雷,就会发现,没有一种美军使用的鱼雷有超过300磅重的炸药,而我们的抛射弹装药和他们一样是打湿的强棉药,却达到了500磅!实际上,我认为我的巡洋舰发射的是一种飞行的鱼雷,就连发明压缩空气大炮的扎林斯基也说这炮是pneumatic, dyamite torpedo. dogun.实际上就是压缩空气抛射的鱼雷而已。我们的压缩空气炮内管是黄铜的,和时下一些鱼雷管是一样的,另外抛射弹本身不但是接近鱼雷的形状,就连颜色也涂成了和鱼雷一样的绿色。”

各位游客,我也有话说,下面这种现在看来长得奇怪的双尾桨鱼雷是这时美国鱼雷的主力之一——14英寸(356mm)Howell鱼雷,它的装药只有炸药抛射弹的五分之一即100磅。
(引用北洋网站图片)


“我们这艘巡洋舰真的是一条鱼雷巡洋舰。你们看,她的压缩空气炮和鱼雷管一样不能随意调整方向,她还有20节以上的高航速,有比较小的转弯灵活的船身,蒸汽机还可以高速倒车,这和现在流行的鱼雷巡洋舰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所以维苏威号的水手们不仅仅需要高超的技艺,还需要过人的勇敢,雷击舰的官兵从来都是视死如归。他们需要逼近到距离敌舰只有几百码的距离才能发射他们可怕的飞行鱼雷,而且这种可怕的鱼雷飞行速度几十倍于水中的鱼雷航速。”


此时终于从禁闭室里放出来的游客甲也垂头丧气的来到了前甲板,我正要打算让他给上校倒个歉,却听一个信号兵叫道:“长官,旗舰在发令!”抬头向东边看去,七八链(每链=185.18米)外,一座黑黢黢的海上小山此时在用隐蔽的信号灯向我们发信号。“命令凌晨炮击港口,争取消灭山顶的炮台,用主炮发射一轮!”信号兵念道。

“先生们,还是离开前甲板到指挥塔去吧,今晚维苏威号终于有活儿干了,就因为她的高速度,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在佛罗里达和古巴之间当通风报讯的通报舰了。”年轻的现任舰长此时带着一个咖啡色皮肤的港口引水员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和施罗德上校一起走过三门巨炮和前桅,下到主甲板,侧身挤过过道,又向上爬,终于爬进了狭小的指挥塔。




指挥塔可太小了,我们一共才四五个人,就已经挤的几乎没处放手,指挥塔正中是舵轮,右后方是车钟,面前有四块仪表,右前方还有三个扳手开关——我靠,不会就是三门主炮的发射开关吧?可惜我刚想问上校,就发现他已经俯身到舵轮左后方的传声管上,大声的开始询问锅炉舱的蒸汽准备的咋样了。

就这么个指挥塔,其实什么也防不住,它只有半寸厚,连诺顿费尔德连珠炮的炮弹都抵挡不住。更加糟糕的是指挥塔没有通往露天甲板的门,要去塔外的露天甲板必须先下到下面的主甲板,再穿过过道爬上升降口,才能到一墙之隔的露天甲板上。一旦船中弹下沉,指挥塔里面的人铁定要挂了。难怪我们的几位游客都忧心忡忡,开始暗骂我给他们签的生死状看来要派上用场了。

游客乙:“上校,咱们非得接近港口的西班牙炮台吗?”

施罗德:“废话!这炮的射程只有一千多码,我们必须要把枪顶到他们的脸上去开火。如果西班牙人在我们接近的时候打开探照灯,估计咱们在这里面的人一个都回不去喽。”

这时游客甲乙丙丁全都转过头来对我怒目而视,眼睛里还充满了恐惧。我满不在乎的说:“反正妇女们已经用舢板送走了,今晚这次的冒险旅行该有多么刺激啊,哈哈!”

此时现任舰长带来的咖啡色皮肤的古巴引水员Palmer用蹩脚的英语喊道:“开航喽!”船身开始随着蒸汽机的往复运动振动了起来,两支螺旋桨推开成吨的海水,我们的巡洋舰开始向着尚有11英寸大炮镇守的港口进发了。

巡洋舰以较小噪声的低速缓缓向港口接近,要知道当时的蒸汽机战舰要达到20节左右的高速,那蒸汽机活塞的振动,足以让船上的每一个人连耳垢都震出来。从指挥塔的狭缝向前方往去,圣地亚哥港也是黑乎乎的一片,没有一丝灯火。逐渐的,我们甚至能感觉到阵阵的拍岸浪几乎都能影响到我们的船,船身大幅度的晃动了起来,施罗德上校不好意思的说:“这船唯一的缺点就是横摇的很厉害,最离谱的时候能向每一舷晃上40度。”

“哇~~~”游客丁终于忍不住吧他晚餐吃的辣罐头牛肉吐了出来,在这狭小的指挥塔里我们没处躲藏,真是恶心。

引水员靠到指挥塔边上报告说离岸边只有600码(540米)了,现在岸上如果有西班牙人,他们用步枪都能打到我们。飞桥上的年轻舰长用传声管轻声下令:“3号炮调节气压到大约1000码,一号二号炮准备。”

底舱的一阵摇动阀门的忙碌声,紧接着似乎还没听到舰长说“loose”,上校就告诉我们:“第一发抛射弹已经出膛了!”各位游客,这哪里象炮击,连一点点火炮后座的感觉都没有啊,如果岸上的人能注意到我们的发射,也许还会认为是谁的一声咳嗽呢。

我们透过狭缝死死的盯着对面海岸连绵的群山,在那上面据说有雇佣军神炮手操纵的大炮。突然远处半山腰出现了一点亮光,好像开了一盏探照灯!不过幸好不是探照灯,因为随后就传来了500磅强棉药爆炸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船上旗索上挂着的信号旗的都在对面山上传播过来的冲击波下急速飘动了起来,巨大的爆音在整个港口内外回荡着,那决不象是普通炮弹的爆炸声,就像山崩一样。看来施罗德先生不但不会吹牛,而且他的说法还是缩水的,因为山岭上的大量红土被爆炸足足掀起了有60米高。

“观察到了,是偏右的近弹!”观察哨的声音通过传声筒传了进来。

之后就是足有10多分钟的寂静,我们导游和客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等着西班牙人暴风骤雨的还击呢,不过似乎什么也没有等到。上校放下望远镜:“可能因为这声爆炸实在是太响了,没有亲眼看到爆炸的人都会以为是港内的弹药库爆炸了吧,他们根本反应不过来。不过这一炮打得也太歪了。”船身此时又向前蹭了蹭,并且开始缓缓向左转弯,暴汗,射击方向就是这么调整的。

接着又过了好几分钟,第二发也打了出去,这次还是近弹,打在接近山脊的位置,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不过强棉药的火光并没有象我们相象的那样映红半边天,和这巨响似乎不搭配。

西班牙人的炮台开始零星的开火还击了,不过他们的探照灯向着完全错误的方向乱扫,炮火也根本没有目标。看来俺们还是安全的。

似乎又过了好久好久,第三发也是最后一发抛射弹打了出去,这次是十足的远弹,高高的飞过山头。上校撅着屁股,在山后微弱的光线中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抛射弹飞过了目标头顶,落在了山后一声巨响。一切都结束了,上边命令只能发射三发抛射弹。

脚下的甲板开始剧烈振动起来,“回家吧孩子们,我们该回去睡觉喽,这破炮,完全没准头儿!”施罗德显然对这艘巡洋舰丧失了信心,“要命中那个炮台,估计30发都打出去也不一定能得手。”



“舰长,这是我送给贵舰的素描,感谢您的款待~”游客戊昨晚没有跟我们钻进指挥塔,而是和年轻舰长一起并肩站在飞桥上观战,他凭记忆画了昨晚轰击港口的素描。




昨晚我们一点儿事也没有,一路是轮机倒转退回来的。今天早晨我还想和上校蹭点鱼子酱什么的,结果船太小,那唯一的浑身汗臭的胖厨子除了硬如装甲板一样的猪排,别的什么也不会做,真是倒霉。

吃过早饭,上校又亲自送我们上了交通艇,船身依旧绚丽夺目的维苏威号挂满旗欢送我们离开。





各位亲爱的游客,欢迎各位参与这次旅行,维苏威的命运和美国海军重建时间的很多舰艇一样曲折,这次美西战争结束后她就在回国的半路上被宣布退役了,后来于20世纪初又恢复了现役,只是把那不成功的压缩空气炮给拆掉了,因为填有苦味酸炸药的炮弹比她打的远十倍,射速也比她快好几倍,压缩空气大炮和它的发明者扎林斯基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而我们的小巡洋舰维苏威终于变成了鱼雷巡洋舰,装了几根发射管用来训练。1921年她给卖给拆船商,终于以铁锅或者门把手的形式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各位如有兴趣,请向我购买这次旅行的纪念品,维苏威号明信片,每张25美分,寄给你的家人吧!希望您下次和我一起继续时光的旅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4-26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的文章必须顶~~话说这船让我想起风帆时代的臼炮艇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2-4-28 13:25 编辑

顶一个15"(380mm)的岸炮型,纽约港斯考特堡炸药炮台(Battery Dynamite at Fort Scott, New York Harbor):

更正:是旧金山港而非纽约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6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老船党的拥趸,一定要顶。

这就是被列为世界八大糟糕战舰的维苏威。
佛性本清净,何处有尘埃?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有趣的文章,非常幽默这个压缩空气炮还是第一次看到。

只知道硝化甘油很敏感,莫非硝化棉也很敏感?如果没记错的话,对马海战时俄国人的炮弹里装的好象就是硝化棉啊~
【这个ID已经被系统回收了】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7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dgpainter 发表于 2012-4-27 00:47
哈哈,有趣的文章,非常幽默这个压缩空气炮还是第一次看到。

只知道硝化甘油很敏感,莫非硝化棉也很 ...

硝化棉:硝化棉为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 能溶于丙酮。学名纤维素硝酸酯,旧称硝化纤维、硝化棉。NC是一个聚合物。其分子量很大。它的分子式是C6H7O2(ONO2)a(OH)3-an,其中a为酯化度,n为聚合度。习惯上用含氮量百分数代表酯化程度。。硝化棉具有高度可燃性和爆炸性,其危险程度根据硝化程度而定,含氮量在12.5%以上的硝化棉危险性极大,遇火即燃烧。在温度超过40℃时能加速其分解而自燃。含氮量不足12.5%的硝化棉虽然比较稳定,但受热或储存日久,逐渐分解而放出酸,降低着火点,亦有自燃自爆的可能。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盼着楼主的皇家海军装甲巡洋舰续稿很多年。
佛性本清净,何处有尘埃?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2-4-26 22:23
顶一个15"(380mm)的岸炮型,纽约港斯考特堡炸药炮台(Battery Dynamite at Fort Scott, New York Harbor):
...

以前保存这张照片的时候还真没有和压缩空气炮联系起来,多谢老马~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fridarx 发表于 2012-4-27 10:26
我盼着楼主的皇家海军装甲巡洋舰续稿很多年。

好像有5年了吧,现在原稿已被改的一个字不剩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2-4-27 16:01
以前保存这张照片的时候还真没有和压缩空气炮联系起来,多谢老马~

不好意思,6楼弄错了地点。再补一张旧金山港斯考特堡炸药炮台的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24 , Processed in 0.0294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