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521|回复: 18

(不一样的历史)英国皇家海军维多利亚女王级战列舰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2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5年夏天        约翰布朗造船厂                                                                                                                                                   伴随着一阵长长的汽笛声,一艘体型硕大高大雄伟涂装呈洁白色的战列舰被拖船缓缓拖向了码头,象征着战列舰威严的主炮塔炮管和部分舷侧装甲带已经被拆除。码头上除了工人外已经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群,不少老兵都忍不住留下了眼泪,这艘战列舰将在这里找到归宿,一个时代结束了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完工之后,很快有不可靠消息称德囯人为了一举扭转其在战列舰火力方面的劣势准备开工装备4座400毫米主炮的新型战列舰!鉴于德囯在火炮研制这方面的能力,这一消息震惊了英囯海军部,因为如果这一战舰得以完工皇家海军自军备竞赛开始以来的火力优势将荡然无存。复仇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因为火力和航速不足被迅速取消了,在原第一海务大臣费席尔的大力宣传下复仇级和主张建造她们的时任第一海务大臣丘吉尔成了白象一般的代表,这直接导致了丘吉尔的下台和费席尔的复出英国准备建造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更为强大的战列舰。对此的第一个设计是将伊丽莎白女王级的15英寸主炮升级到16英寸45倍径主炮。但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和维克斯公司表示他们在短时间内无设计出合格的16英寸主炮,英囯也考虑过装备3座3联装15寸主炮,但是这会加大战列舰的宽度影响航速,而航速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级领先对手的精髓。                                                  
最终的设计是保持15英寸主炮,沿用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设计并作出部分改进。类似铁公爵级在舯部Q炮位增加一座双联15寸42倍径主炮,其实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原设计就是如此,但是为了航速和赶工期,经费的考虑被取消了。海军部要维持伊丽莎白女王级近25节的航速和4500海里的续航力,由于排水量增加为保持航速新舰使用了更新型号的燃油锅炉。海军部审计部门给出的最终报价为380万英镑                                          
内阁与海军部一部分官员仍然对这级新型战列舰提出了质疑,认为其造价高达380万英镑,差不多是复仇级的1.5倍,而且全部使用燃油为动力使得战时燃料供应有可能中断,但是费席尔反驳道德国建造的新型战列舰已经远远超过了英海军所有现役的战列舰,海军部不可能建造一级落后于敌人的主力舰。而且英伊石油公司也可以为海军提供远远不断的石油供应。最终,由于紧迫的压力,英国议会通过了新型战列舰的拔款,一共批准建造5艘,列入1913年造舰计划。                                                                                首舰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命名,后续舰被命名为尼罗河、特拉法尔加和破坏,抵抗。经过招标,阿姆斯特朗和维克斯公司,约翰布朗公司,朴茨茅斯海军船厂和德文波特海军船厂获得了订单。首舰维多利亚女王号于1913年4月开工,尽管由于战争的爆发缺乏人力和钢材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也都在1916年春日德兰海战之前全部完工服役。有趣的是在破坏号最后一个服役的同时有关德囯准备建造装备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的传闻被确定为谣言尽管如此,英国皇家海军很高兴他们拥有了五艘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服役后五舰单独组成大舰队战列舰第六分舰队。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完工时)
排水量:标准35502吨,满载39210吨
尺寸:长200.4米/水线长193米,宽27.8米 /吃水9.3米                                                                                                                                                                                                     武备:15英寸/42倍口径Mark I型主炮,二座四联、一座双联装共10门配置;该炮穿甲弹重879千克,为提高炮管使用寿命,在遭遇敌国巡洋舰及以下舰只时采用减装药发射,此时炮口初速640米/秒,最大射程28公里;对地打击距离超过27公里时使用常装药发射,此时炮口初速749米/秒,最大射程38.5公里;在遭遇敌方主力舰时使用强装药发射,此时炮口初速804米/秒,炮口穿深764毫米。

副炮为8座双联装6英寸/50倍口径副炮,6门4.7英寸炮,4门3英寸高射炮。

动力
8台燃油锅炉,蒸汽压力1.8MPa,325摄氏度。4台蒸汽轮机,最大功率90000匹马力,设计最高航速为26节。载油量约4200吨,16节时续航力9000海里(理论值,实际6200海里)。

重量分配
舰体12420吨(因为对该级舰的舰体强度要求很高,所以这部分重量达到了标准排水量的35%)

装甲12610吨

主机2810吨

辅机650吨

武器4970吨(双联装主炮塔重880吨,四联装主炮塔重1520吨/座)

弹药1460吨(主炮备弹量100发/门)

其他530吨(续航力比较低,没有航空设施,尽量压缩小艇重量和数量,全舰只有3具充气橡皮艇,因此这部分重量降低到最小)

装甲防护及重量
主装甲带高5米,内倾20度,厚度320毫米,下端1.2米逐渐减薄至240毫米,长126.5米,重3060吨。

TDS装甲上衔接主装甲带,厚240毫米,下直通舰底,厚40毫米,重2420吨。

上甲板为1英寸厚的高强度轧制钢板,作为强度结构上甲板,计入结构重量。

主甲板厚度180毫米,面积3360平米,4720吨。

炮座装甲,四联装炮座内直径13.5米,正面/侧面厚度360毫米,面对上层建筑一侧厚度280毫米,高度3.5米,两个炮座总重810吨;双联装炮座内直径10.2米,侧面厚度360毫米,前后厚度280毫米,高6.5米,重540吨。

艏横舱壁装甲高10.5米,均宽18米,均厚320毫米,470吨,艉横舱壁装甲高3.2米,均宽17米,厚350毫米,重150吨。

艉水平装甲厚150毫米,440吨。                                                                                                                                                                                           载员1350人                                                                                                                                                              
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兰大战是这些战舰们最光荣也是最黑暗的时刻,战列舰第6分舰队与第5分舰队一道跟随贝蒂上将的战列巡洋舰队与整个公海舰队交战。强大的火力使她们成为整场史诗对决中最强大的战舰。维多利亚女王的多发15英寸主炮弹重创了吕佐夫和塞德利茨,并且击沉了毛奇号战列巡洋舰。尼罗河与特拉法尔加号则命中了德芙林根的弹药库,后者立即发生大爆炸沉没。第六战列舰中队重创了公海舰队战列巡洋舰部队,下午5时30分,破坏可能被毛奇或者塞德利茨的11英寸主炮弹命中,这导致了当天皇家海军最惨重的悲剧,她的副炮可能被击中导致了连环爆炸,破坏的舰体断成两截,前半部分当场沉没,后半部分漂浮了几分钟后也沉入了北海。全舰有大约70名官兵幸存,但是包括舰长在内的1300人当场阵亡,是皇家海军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单舰损失。破坏沉没的具体原因不详,但是在她身后战斗的马来亚号战列舰能够提供一些线索,马来亚的水兵们看到了破坏的6英寸副炮使用的柯达火药弹爆炸时的闪光和碎片,真实情况可能是副炮炮组们试图阻止爆炸拯救战舰的努力未能奏效,副炮弹药库的爆炸又引爆了Q主炮弹药库。这场悲剧再一次地证明了皇家海军战舰的弹药输送系统存在严重的隐患。         而剩余的四艘维多利亚女王级战列舰尽管也以受到重创但是仍然参加了随后的战斗,与杰里科的主力舰队一同行动。战斗中,抵抗号的齐射重创了国王号和皇储号战列舰,而尼罗河号,维多利亚女王号战列舰强大的副炮群在夜战中的射击也取得了一定战果,命中了多艘德国轻巡洋舰并且击沉了两艘。                                                                                                                     然而尽管维多利亚女王级在整场海战中成为了大舰队的中坚,表现异常出色,但自身也损失惨重。第六战列舰中队除了战沉的破坏号之外,其余各舰也是伤痕累累。维多利亚女王号战列舰被13发11英寸主炮弹和7发12英寸主炮弹击中,进水2000吨72死110伤,尼罗河号被17发11英寸主炮弹和9发12英寸主炮弹击中,还被1枚18寸鱼雷击中舷侧,进水3600吨90死139伤,特拉法尔加号被10发11英寸主炮弹和6发12英寸主炮弹击中,进水2100吨45死62伤,抵抗号被14发11英寸主炮弹击中,进水1400吨,29死60伤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6-2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这艘船不叫英王乔治五世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6-23 20:13
为啥这艘船不叫英王乔治五世

1913年已经有一级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了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2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2-6-23 20:23 编辑

引用楼主原文第一行:1955年夏天        约翰布朗造船厂

喂喂。你确定是1955年?!?!?
另外,以前看到过好几个YY维多利亚的,一般都是五座双联装。这个年代里,如果没有穿越技术,只有法国掌握了四联装炮塔的技术,而英国的四联装炮塔直到二战还常常出故障,参见二战英国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战史。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6-2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WKlD 发表于 2012-6-23 20:15
1913年已经有一级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了

我知道是老乔5 你这丫是新乔5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6-2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6-23 20:20
引用楼主原文第一行:1955年夏天        约翰布朗造船厂

喂喂。你确定是1955年?!?!? ...

那是准备拆了的时间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6-2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4-42应该比3-33更破坏线型吧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2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6-23 20:21
我知道是老乔5 你这丫是新乔5


楼主想说的大概是1915年左右下水的船吧,看他接下来为这级战舰写的战史就知道了,都是日德兰的故事。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6-23 20:22
4-42应该比3-33更破坏线型吧

设计类似新乔五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6-23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6-23 20:24
楼主想说的大概是1915年左右下水的船吧,看他接下来为这级战舰写的战史就知道了,都是日德兰的故事。 ...

你觉得这玩意跟KGV有什么区别吗?还有之前那个16寸333布局的不就是狮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6-23 20:20
引用楼主原文第一行:1955年夏天        约翰布朗造船厂

喂喂。你确定是1955年?!?!?

5座2联装…设计太保守了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23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6-23 20:27
你觉得这玩意跟KGV有什么区别吗?还有之前那个16寸333布局的不就是狮

所以才觉得有点扯啊……一战只有法国真正掌握了四联装。英国掌握四联装炮塔的时间在二战后期,KGV炮塔小幅改装后。楼主这个船可是要参加日德兰的啊~~~!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2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2-6-23 20:44 编辑
WKlD 发表于 2012-6-23 20:28
5座2联装…设计太保守了


如果没有得到穿越技术支持的话,五座二联装且全部中轴线布置才是比较正常的设计,此前此后的10炮战舰基本都是这样,前有猎户座、KGV、铁公爵、国王、加拿大、艾琳……,后有加贺、天城、纪依……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WKlD 发表于 2012-6-23 18:12
数据(完工时)
排水量:标准35502吨,满载39210吨
尺寸:长200.4米/水线长193米,宽27.8米 /吃水9.3米     ...

日德兰海战后,四艘剩余的维多利亚女王级全部返回船厂进行大修,但是由于伤势较为严重,直到1917年上旬,各舰才陆续重新编入大舰队,与维多利亚女王级战列舰的改进型刚勇号组成新的第九战列舰中队。而在船厂期间,维多利亚女王级战列舰还进行了第一次改装,包括针对日德兰海战暴露出的弹药库防火缺陷进行增加自动防火门,注水系统,弹药库顶部增加25点4毫米装甲,P炮塔上方安装起飞平台以搭载阁步者炮兵校射飞机。拆除2座6英寸副炮,加装4门单装76毫米高射炮。改装使其满载排水增至40300吨,成为皇家海军第一级突破四万吨的战舰。  
1917年5月,大舰队司令官杰利科上将的旗舰由伊丽莎白女王号移往维多利亚女王号。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维多利亚女王级只是参加过数次小规模的海战与护航行动,击沉了公海舰队一艘装甲巡洋舰,大多数时间里,她们只是与大舰队其它主力舰一起无所事事地停泊在斯卡帕湾,并迎来了一战的结束。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6-2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新意连设计思想都是现搬后日德兰

请阅读歌剧院幽灵所著文章:从胡德的优美到纳尓逊的憨壮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列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2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凰 于 2012-6-23 22:48 编辑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 ... st%3D1%26digest%3D1
性能数据居然全部照抄克虏伯火炮的原创??
而且连前后衔接也不顾了??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WKlD 发表于 2012-6-23 21:27
日德兰海战后,四艘剩余的维多利亚女王级全部返回船厂进行大修,但是由于伤势较为严重,直到1917年上旬, ...

大战结束后,维多利亚女王级再次看到了自己的敌人,公海舰队。只是这一次,这支令人生畏的舰队已经成了大舰队的囚徒。彩虹行动中,第九战列舰中队做为第一支发现情况的大舰队战列舰部队成功地阻止了自沉,使得包括二艘巴伐利亚级,四艘国王级与四艘凯撒级战列舰编入了大舰队。成为战争结束后一段时间英国皇家海军没有一艘主力舰入役衰退期极为重要的一支补充兵力,被英国首相乔治劳合称为天降的福音。
1919年12月,成立二年多的第九战列舰中队宣告解散,维多利亚女王级战列舰处首舰外余下三艘一度被编入预备役舰队。1920年10月,尼罗河,抵抗与特拉法尔加号转调大西洋舰队,编为大西洋舰队第二战列舰中队,而维多利亚女王号则仍旧编入本土舰队,任其旗舰。直到1922年2月,在此期间,四舰于1920年12月到1921年6月进行了第二次改装,包括拆除首顶桅,在Q炮塔增加飞行平台,防空火力改为8门76毫米高射炮并增加2座2联装102毫米高炮,增大燃料舱至可搭载4800吨燃油,水平防护上部增至110毫米,而维多利亚女王号则额外增加了旗舰指挥设施,满载排水增至42000吨。  
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最终以失败告终,由于日本坚持七成海军军力与美国,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结果不欢而散。愤怒的英国内阁立刻通过了一项巨大的造舰计划,包括装备9门16英寸50倍径主炮的4艘N3型战列舰与4艘G3型战列巡洋舰,准备于1924年到1925年完工。而维多利亚女王级也于1922年6月返回本土,统一参加为了应对日益恶化局势而设立的年度大演习,期间参加一些开放日活动并且返回船厂保修,最后于9月返回驻地,接下来三年也是如此。
1926年12月,四舰统一编为本土舰队第三战列舰中队。并以各舰分别以200万英镑的预算进行第三次现代化改装,规模比较庞大。包括撤除全部6英寸副炮与3英寸高炮,15英寸主炮仰角增至35度,换装5座3联装4英寸高平副炮与8座4联装40毫米维克斯高炮,翻新上层建筑改为塔式结构,水平防护增至前部120毫米后部80毫米。增加防雷凸舱并增强水下防御。在烟囱后部设立机库,在甲板上横贯机身设置一台固定式弹射器,机库可以收容3到4架水上侦察机,并加装起重机以供回收作业。而所有锅炉与主机也被更换,航速增至27节,续航力增至6000海里14节。满载排水量增至48000吨。
整个改装工程历时15个月,于1928年3月完成,外型已经现代化的维多利亚女王级战列舰重新返回舰队,参加了1928与1929年度大演习,其中破坏号于1929年10月到1930年6月进行了环球访问,而正当破坏号返回本土时,传来了伦敦海军条约签订的消息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2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艘条约舰啊
【提示:这个ID已经被网站的管理人员回收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2:55 , Processed in 0.0247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