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贺野型的建造计划经纬
大正14年完成“阿武隈”后,日本海军中断了轻巡洋舰的建造,以后开始建造装载20厘米炮的巡洋舰(重巡)。但仍在继续讨论新造轻巡洋舰。昭和3年,在军备限制研究委员会答复海军大臣的「有关海军军备及舰船整备充实的研究」中,关于轻巡的建议如下。
(1)作为第一线部队基准兵力用,整备作为水雷战队旗舰、潜水战队旗舰,与重巡协同进行搜索任务使用的轻巡一二艘。
(2)轻巡的基本要目,基准排水量5000吨左右,速度35节,兵装14厘米(高射)炮六门,61厘米鱼雷单舷六射线以上(上甲板装备),水侦(近距离搜索侦察用)常用1架·备用1架,防御对15厘米炮弹间接为主·直接为副,对13厘米炮弹为直接防御(具体内容省略)。
这就是今后新造轻巡的应有定型。不过因为当时首先是优先建造重巡,弥补伦敦条约签订后处于劣势的重巡,而注入力量建造、整备具有重巡同等能力的大型轻巡,到无条约时代之前还没着手。
此后,昭和11年进行了国防方针和所要兵力量的第一次修订,确定了外线部队配备6000吨型轻巡二一艘的方针,这个在昭和16~21年的六年间,预定实施的新军备后期计划建造设想,已经在《重巡最上型·利根型》中解说了。
这个新军备后期计划,因与美海军活跃的造舰计划对抗而开始加快,不久一部分作为昭和14年度海军军备充实计划(④计划)实施,这里面决定新造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四艘。这个就是阿贺野型。当初,军令部要求建造五艘,在跟海军省的协议阶段由于费用削减变更为建造四艘。此外还决定建造二艘潜水战队旗舰用的大淀型,因此④计划建造的轻巡是六艘,这些是作为舰龄满限的轻巡“长良”、“名取”、“鬼怒”、“由良”、“夕张”、“五十铃”的代舰而被建造。
④ 计划舰的事前讨论,于昭和11年时在军令部开始,轻巡只是水雷战队旗舰用为主的一种,暂称舰型名W03型。军令部对W03型的要求如下表示,船型是国防所要兵力量所表示的小型的5000吨型,装载和最上型同样的15•5厘米炮六门,主要部的防御是船舷安装100毫米甲板,船舷以外部分对中口径炮弹的弹片是安全的,是所谓贪得无厌的内容。
④计划舰中的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的变迁
暂称舰型 W03型 W104型
(基本计划番号) 军令部要求 计划方案(C-39) 军令部要求 计划方案(C-41)
基准排水量(t) 5,000 6,588 6,000 6,651
公试排水量(t) 7,800 7,710
旗舰输出(轴马力) 112,000 100,000
速度(节) 36 36 35 35
续航力(节-浬) 18-7,000 18-6,000 18-6,000 18-6,000
主炮 15.5cm炮6门 15.5cm联装炮3座 15cm炮6门 15cm联装炮3座
长8cm高射炮 8门 4门 联装2座 联装2座
25mm机枪 6挺 3联装2座 3联装2座 3联装2座
61cm发射管 8门 4联装2座 4联装2座 4联装2座
61cm鱼雷 16条 16条 16条
水上侦察机 1架 2架 2架 2架
弹射机 1座 1座 1座 1座
对这个要求,昭和13年3月舰政本部汇总了方案,呈现了基本计划番号C-39的设计方案。因为在设计时如加进全部要求,无论如何也不能归纳到5000吨,采用了把15·5厘米炮变成15厘米炮,提药过程一部分作为人力方式对炮装药装填以减少主炮重量,高射炮四门减半,续航力缩小为18节6000海里,防御要求轻度为止(船舷部甲板厚50毫米)等的方法,致力于舰型缩小。另外,飞机比航空本部的要求小型水侦一架,增加夜侦1架,共计2架。
主炮因后部炮火的必要性和机械室恰当的位置的关系采用联装炮,配备为前部二座,后部一座。锅炉八座,烟筒二座,后桅为三脚桅,不设水侦的系止甲板。再者,还归纳了速度减到35节时,公试排水量小约200吨的计划方案,这对后来的阿贺野型的要求方法带来了大的影响。此后,到昭和13年,另外计划了潜水战队旗舰用的轻巡,潜水战队旗舰用轻巡被称巡乙做。这年6月,④计划舰暂称舰型的名称变更为W104型。
近来5500吨型轻巡正加速老朽化,而且由于相继发生的修复•修改,排水量增大到7000吨左右,耐波性、凌波性、速度等相当下降,认识到比较美舰炮力处于劣势,新造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被认为是燃眉之急,这是④计划中的重要舰种。
从C-39例看,很清楚基准排水量5000吨是不可能得到必要性能的军舰,军令部因W一○四型6000吨大型化的关系,要求如上表第三列所表现的要求。要求除上表记载的诸事项以外作为水雷战队旗舰须小舰型,大机动性和完善的通讯设备。
对这个要求,昭和14年10月舰政本部汇总了设计方案,基本计划番号被称作C-41,上表右端表现其基本要目。因为与C-39比,舰型缩小,速度35节为止,机关输出减少到100000马力。这个结果,锅炉六座就行了,烟囱为一座。设置水侦的系止甲板,从航空兵装和水雷兵装的配置关系,后桅为单桅。
对这个方案,技术会议上提出意见,长8厘米高射炮单舷二门太弱,单舷应该加强到四门,要是不可能节约重量增加高射炮,最好干脆是完全废除高射炮,是不是最好多装载40毫米、25毫米机枪,作为水雷战队旗舰,倒不如废止水雷兵装强化防空火器,打开麾下驱逐舰的前进的道路并不适当等。这之外,高等技术会议还建议高射炮配置在中心线上。
对此有各种议论和建议。增加高射炮和装备在中心线上将导致舰型的大型化,商船护卫任务用场合,仅仅是机枪防空火器并不足够,还有观点是旗舰带头与敌人肉搏,鱼雷攻击必需发挥麾下驱逐舰的攻击精神,高射炮及鱼雷兵装如原案那样。根据C-41方案,决定新加入在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阿贺野型的要目上。
新造时的阿贺野型
④计划舰全都被设了暂称番号,本型被称做W03型(后改名W104型),基本计划番号是C-41。乙型巡洋舰的建造费每艘2640万日元,相当于甲型驱逐舰(阳炎型)的约2•5倍。
四艘暂称舰名被定为第132号舰(“阿贺野”)、第133号舰(“能代”),第134号舰(“矢矧”),第135号舰(“酒匂”),“阿贺野”和“矢矧” 在佐世保兵工厂,“能代”在横须贺兵工厂,“酒匂”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但以后被改在佐世保兵工厂建造。线表上“阿贺野”于昭和17年完成,“能代”和 “矢矧”于昭和18年完成,“酒匂”于昭和19年完成,并如预定那样实施。
“阿贺野”于昭和15年6月18日在佐世保兵工厂开工,16年10月22日下水,17年10月31日竣工。
二号舰“能代”于昭和16年9月4日在横须贺兵工厂开工,17年7月0日下水,18年5月30日竣工。
三号舰“矢矧”于昭和16年11月11日在佐世保兵工厂开工,17年10月25五日下水,18年11月29日竣工。
四号舰“酒匂”于昭和17年11月21日在佐世保兵工厂开工,19年4月0日下水,19年11月30日竣工。
新造完成时的阿贺野型的要目如下。
基准排水量=6652吨
公试排水量=7710吨
满载排水量=8338吨
全长=174•5米
水线长(公试状态)=172•0米
垂线间长=162•0米
最大宽度=15•2米
深度=10•17米
吃水(平均)=5•63米
主机=舰本式冲动汽轮机四座
锅炉=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六座
轴数=四
输出(计划)=100000马力
〃 (公试)=101400马力(“阿贺野”)
速度(计划)=35节
续航力=18节6000海里
燃料装载量=重油1420吨
主炮=50口径四一式15厘米联装炮三座
高射炮=60口径九八式8厘米联装炮二座
机枪=九六式25毫米三联装机枪二座
鱼雷发射管=九二式四联装发射管四型二座
鱼雷=九三式一型改一16条
弹射器=一式二号一一型一座
搭载机=水侦2架
探照灯=150厘米二座
乘员数=700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