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613|回复: 22

[国家年表] 昭和的动荡——日本国家年表1930-1939(补完)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7-1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11-3 20:35 编辑

       声明:此文中出现的人名等如与历史人物有雷同纯属巧合。

       世界经济危机与形势的恶化
       1929年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世界,日本国内也出现了种种萧条的景象。
       日本的贸易结构,主要是出口生丝等产品,进口石油、矿石、废钢铁等物资和工业机械。这样的贸易结构,决定了其在世界市场中的脆弱地位。此时因为生丝等出口不振,农村很快陷入更为严重的穷困之中,国民经济随之陷入衰退。
       滨口雄幸内阁为了振兴出口,于1930年取消了限制金银出口的命令,但随之造成的硬通货严重外流又使得政府在一个月后恢复了此项禁令。在这一轮金融混乱中,各大企业纷纷裁员,公职人员也裁去20%的员额,幸运地保留工作的人也不得不接受10-15%的减薪。陆海军工厂大举裁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失业造成的扰乱与骚动自几个大城市起逐渐蔓延,而左右两翼思潮亦趁势骎侵然有兴起之势,很快引起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冲突。
       1930年11月,滨口首相在东京车站遭到右翼忧国社一青年袭击,受了重伤,不得不辞去职务。紧接着次年又发生了三月事件。此后在满洲发生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关东军内一部分人要求出兵攻占满洲,但是由于中央的干预未敢实行。内阁为了控制事态,把坚决主张吞并满洲的一些骨干军官分别予以调任和降职等处分,这又引起陆军的不满。终于演变成五一五事件,首相犬养毅在官邸内被公然杀害的惨剧。与此同时,罢工浪潮蔓延开来,使得本已低下的生产活动进一步瘫痪。贫民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鼓动,其行为愈发难以控制。在大阪,军警对抢米风潮实行镇压,打死数人。于是又引起全日本的骚乱。在这时又发生朝鲜刺客暗杀天皇未遂的事件和两次血盟团事件。新上任的斋藤实内阁不能不采取断然措施来安定国内。
       政权对强权的依赖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宁,最终使得犬养毅内阁成为最后的政党内阁。此后的历届内阁,都是所谓举国一致的超然内阁。      

        成立企划院,国力的一般情况
        在1932年8月,决定成立企划院。这是为了协调汇总国力的建设计划与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计划机关。其权限本来并不大,但是由于军部的支持逐渐取得了统制经济的大权。此时由于苏联威胁的日益严重,财政开始逐步向陆军倾斜。接任第一任企划院总裁的高桥藏相竭尽全力地保证发展国力所需的费用,因此招致一些军人的不满。自1931年起,不得不使用超发货币等手段强行扩充重工业和进行军备建设,试图度过危机。
        1930年到1934年的国家预算与军费如下表所示(单位:亿日元)
        年度         总预算 军费  陆军军费 海军军费
        1930        15.6            4.43   2.01            2.42
        1931        14.8            4.54   2.27            2.27
        1932        19.5            6.87   3.74            3.13
        1933        22.5            8.73   4.63            4.10
        1934        22.6            10.41  5.58            4.83
        重要工业产量变化:
        年度         钢产量(万吨)    铝产量(万吨)   发电量(亿千瓦时)
        1930        229                       3.2                      158         
        1931        238                       3.5                      179
        1932        296                       3.4                      174
        1933        333                       3.8                      191
        1934        378                       5.9                      233
                                                                             
        改变贸易结构,日中日美的协作与冲突
        为了改变在国际贸易中受制于人的现状,日本开始努力改变贸易结构。
        此时美国因为产业萧条,大量设备闲置。日本先后四次组织赴美机床采购团采购剩余设备及产品。对增加设备的民用和军用工厂,由政府发给低息贷款加以扶持。日本的低端工业产品也开始凭借成本低廉等优势开始大规模进入欧美市场。
       自1930年起,美英资本开始加速流入日本。这一方面提振了日本经济,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日本陷于经济将要受制于人的忧虑之中。于是1933年,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国外资本的流入,同时限制高档消费品进口。为此在国际上引起一系列争议。不过总体来说,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关系还算平稳,日本得以借此机会重整国家。
       在另一个战略方向上,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中国的工业依托其丰厚的资源储备和规模巨大的自然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由于国民政府制定了偏重重工业的方针,日本在中国的企业便向轻工业方向倾斜。日本的轻工业产品很快完全占领了华北和东北的市场,至于长江流域,始终无法大量进入。
       借助关东军的实力,日本企业掌握了东北的一部分煤铁矿产的专营权。这成为中国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运动的众矢之的。由于国民政府在成立之初就许诺尊重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日本依靠先入为主的优势进行经济竞争,迫使中国准备在东北建设的若干工业项目迁至他处(比如本溪钢铁厂迁到了太原)。这又引起中日之间一场不大不小的外交风波。
        
        提出建设国防国家
       1934年美军进驻东北,在此情况下日本与中国达成谅解,将关东军兵力增加到四个师团。借此机会,日本的经济活动开始延伸到北满。这固然使得日本在东北攫取了更大的经济利益,但其与中国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以至一度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在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军部借内阁之口提出了“建设国防国家”的口号。此时因经济危机造成的衰退基本过去,日本经济经过了1933年的恢复性增长之后重新进入温和增长的阶段。在财力稍微宽裕的情况下,军备建设开始加速了。
       1935-1937年财政预算与军费的变化概况(单位:亿日元)
       年度     总预算   军费总额   陆军军费   海军军费     
       1935    24.8       12.66        6.72          5.94           
       1936    27.0       13.31        6.80          6.51
       1937    29.9       15.26        7.89          7.37


        贯彻“富国强兵”的国策——生产力扩充计划与对苏战备
       为了迅速做好对苏战争准备,国内进行了第一次兵备动员,将陆军常备兵力从17个师团增加到21个师团(近卫,1-20师团)。海军也开始加速造舰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为此要求国会增加特别军事费。在军部的压力下,国会自1934年起每年批准追加1-3亿日元的特别费。
       而为了加强本土的防卫工作,陆军开始从事要塞的整备和防空工事的构筑。在东京和大阪,以国家投资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性地修筑了地下铁道。其他地方则主要依靠国民在周末进行义务劳动来构筑防空洞等掩体。政府负责为这些掩体配备防化设施。
       与战备工作相适应,企划院统合陆海军和政府的意见,于1934年出台了生产力扩充五年计划,自1935年度起开始执行。这一计划的核心是,集中力量迅速充实国力基础,其1940年度的各项生产指标为:钢材15种740万吨,精制石油320万千升,铝12.6万吨,特种钢115万吨,人造石油25万千公升(计划在东北与中国合资设立年产55万千升的工厂),船舶45万吨,汽车8万辆,以及工作母机2亿日元份额等。而在轻工业方面,该计划并未做出明确说明。日本的国内轻工业自此又陷入一段增长停顿时期。为了增加资源的供应,借助政治压力,日本企业又在中国的海南攫取了相当的利益,包括购买了苏碌铁矿25年的开采权。这种针对中国的经济扩张,虽然一时收到了效果,但却留下了长久的隐患。
       由于财政捉襟见肘,只能靠增加消费品进口税和烟酒税,发行公债和通货膨胀等手段强制推行生产力扩充计划。1936年美国以租借法案的形式向日本提供援助,企划院为此与国会发生矛盾——国会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控制日本的阴谋。但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此项援助。由此,计划中规定的目标修改为钢材800万吨,特种钢150万吨,铝15万吨,船舶55万吨,汽车10万辆,工作母机2.5亿日元份额。但这个修改后的目标,被认为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重要工业产量变化:
        年度         钢产量(万吨)    铝产量(万吨)   发电量(亿千瓦时)
        1935        421                       6.4                      240
        1936        482                       7.1                      290
        1937        579                       9.5                      302
        

        远东局势峰回路转,国内发生兵变
        昭和十二年,由于得到了中国方面与苏联正在进行秘密谈判的情报,外务省立即将此情况交内阁及国会讨论。但大多数阁僚认为此种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故当作天方夜谭不予置信。昭和十三年一月,《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与《中苏勘界协定》在莫斯科缔结,意味着中国终于决心与苏联单独媾和,而退出未来可能爆发的远东大战。这一事件当即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平沼首相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为由宣布辞职。倒阁之后,不得不由冈田启介临时组阁。
       此时内阁决定顺应中苏条约的要求,撤退在满关东军部队,同时命令7个师团复员。这当即引起陆军的强烈不满。2月26日,步兵第三联队的部分将校和下士官兵在东京发动暴乱,变兵冲入冈田首相官邸,高桥前藏相住所等处,造成多名元老重臣伤亡的惨剧,变兵随即控制东京市街,要求立即革新政治。史称“二二六兵变”。
       兵变发生后,陆军开始并未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镇压,而海军则在第一时间以主力舰队进入东京湾准备采取行动。之后在天皇和冈田首相的督促下,陆军才动员了近卫师团和海军横须贺联合陆战队等为基干的镇压部队进行戡平叛乱的斗争。这样到了三月初,暴乱被平定下来。
       但是冈田内阁也因这次兵变而倒台了。代之以阿部信行内阁。

       战略上的迷茫
       中苏条约的签订使得日本北进的既定国策一下子成为无的放矢——曾经计划需要中美苏三国全力攻取的地方,在一夜之间即由盟国兵不血刃地接收了。而从日本的国防上来说,北方的巨大威胁也在一夜时间化为乌有了。于是南进派重新占了上风。其主要目标便是扫荡南洋的苏联势力。
       以日本的军力来说进行这样的作战是绰绰有余。因而美英等国表达了希望日本参加印度等地乃至地中海争夺的愿望。自十三年起,海军借这样的要求为理由,开始急速扩充军备。而陆军则开始研究将常备师团改组为海洋师团的有关事宜。为此陆军也增加了运输船和登陆舟艇的配备。
       1938、1939两年国家预算与军费(1939年为预算,开战后内阁另有追加,单位:亿日元)
       年度     总预算   军费总额   陆军军费   海军军费  
       1938    26.5       11.8          4.9            6.9           
       1939    28.4       12.2          5.0            7.2               
      
        1939年国力的一般情况
      
        主要工业品产量

        钢产量(万吨)   特种钢(万吨) 铝产量(万吨)   发电量(亿千瓦时)  汽车(万辆)  造船(万吨) 机床(亿日元份)
        752                     137                       11.9                        399                           5.6                  48.8                     2.23
        这样的国力水平,与修改后的生产力扩充计划相比是不适应的,但是也只能做到如此而已。对于战时所需的军备扩充能力,陆海军及各有关民间工厂的最大产能如下表(按此表为不考虑资材供应等情况,在充分动员状态下的最大产能)。
                                                 初期             后期(昭和17年及之后)
        陆军飞机                          3000             12000以上
        战车                                 1200             1500
        山野重炮                          1200               2000
        弹药(师团会战分)         50                 60
        航空炸弹(飞行团月份)  30                 80

        海军飞机                          4000             15000以上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日本对勘察加半岛及以北可有兴趣,我们即使没有中国基地,也可以联手瓜分苏联远东。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压力好大
司礼监掌印太监STG44,独揽朝政,委用亲信,贪财纳贿,伪造圣旨,卖官鬻爵,大兴文狱,结党营私,自封九千,败坏纲纪礼法。朕委实痛恨,命东厂委员,即刻杖杀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23 11:28 编辑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7-22 19:47
不知日本对勘察加半岛及以北可有兴趣,我们即使没有中国基地,也可以联手瓜分苏联远东。 ...


当然有兴趣,不过那个只是次要方向了,不用多费兵力即可成功。日本南进会与英美的势力圈相冲突,越过东南亚直接去印度中亚以至近东等地的话又未必有足够的国力保障。所以现在日本的战略形势很纠结啊。

堪察加那种地方苏联既不易驻守重兵,日美进攻也有很多困难。

PS:我现在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了。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7-23 11:21
当然有兴趣,不过那个只是次要方向了,不用多费兵力即可成功。日本南进会与英美的势力圈相冲突,越过东南 ...

战略选择的余地太小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STG44,独揽朝政,委用亲信,贪财纳贿,伪造圣旨,卖官鬻爵,大兴文狱,结党营私,自封九千,败坏纲纪礼法。朕委实痛恨,命东厂委员,即刻杖杀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只能瞪眼瞅着美、英、日如何协调三国的利益冲突了。
不知最后是出个美奸(可能性不大,但援助后突然有国家反水就不好说了,反正美国目前控制不了英日);
英奸(放弃大英帝国百年海上霸权,将海外基地、殖民地、世界霸主拱手让与美国);
还是日奸(没地方发展,又把经济命脉交与他国,还要为别国的战争卖命,甚至要远大于一战牺牲,而取得微不足道的利益)。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xxd2000 发表于 2012-7-24 12:18
目前只能瞪眼瞅着美、英、日如何协调三国的利益冲突了。
不知最后是出个美奸(可能性不大,但援助后突然有 ...

先把这一次大战打过去再说,从苏德奥三国结盟开始就意味着必须用其他国家的全力击败之。这不是亚洲的问题而是世界的问题。大不了在击败大陆同盟之后来一场新的冷战。再说同样也许也会出现德奸苏奸什么的。毕竟“大陆同盟”的来源也是很值得探讨。我倒觉得大陆同盟里面有人反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至于日本将获得的利益,我想把南洋诸岛+印度支那收入势力范围,同时影响力扩展到近东,这就已经足够了。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7-24 12:25
先把这一次大战打过去再说,从苏德奥三国结盟开始就意味着必须用其他国家的全力击败之。这不是亚洲的问题 ...

问题是怎样使日本不吃亏,而不是使美国利益最大化。
意大利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只能在大战开始时打酱油,在各国精疲力竭时再考虑出手。最开始出头,又取得不了任何利益,就吃大亏了。或者作为一头狼,帮助一群虎去夺食,就算有好处,还能是这头狼说的算吗?一战意大利作为战胜国,按照伦敦密约,应该取得的好处还不是被巴黎和会抹杀了,岂止是没实力的宗国受到不公呀。本子没出力,但好处没少抢,别人还能让他吐出来吗?
所以实现本子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日本架空者应该考虑的,而不是策划如何站队的问题。目前大陆联盟并没有出现损害三家利益的情况,而海权本身的排他性,必然会使英、美、日产生利益纠葛,从日本的年表中看不到日本的决策方向,发展海权还是陆权,谁是日本最大的威胁?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xxd2000 发表于 2012-7-24 13:01
问题是怎样使日本不吃亏,而不是使美国利益最大化。
意大利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只能在大战开始时打酱油 ...

"从日本的年表中看不到日本的决策方向,发展海权还是陆权,谁是日本最大的威胁?"


试看年表里倒数第二个小标题。本人其实也正在迷茫之中。与美英中对立的话恐怕还是个投降的下场。日本按现在的形势来说没有大的威胁,但是一旦转换角色四周就全是威胁。所以不得不作出先同时扫荡南洋和堪察加等地的苏联势力,再协防印度乃至参与地中海的选择。至于海权还是陆权,在苏联向中国作出重大让步换取自己从远东基本抽身的情况下,现阶段还得是海权优先。
日本的最终目标是控制西太平洋的海权和印度洋的一部分,同时日本仍将采取战后贸易立国的方针。按史实日本在本土一片废墟海外领地丧失殆尽本国力量又受到种种限制的情况下尚能取得如此成就,按现在的基础来看,长远的发展还是有保证的。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7-24 13:09
"从日本的年表中看不到日本的决策方向,发展海权还是陆权,谁是日本最大的威胁?"

资源的掌控,直接武装占领最为有效,但成本与代价往往也不低。另一种就是如同美国,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但间接控制,通过门户开放与利益均沾,也取得了不俗的利益。
日本作为资源稀缺国家,与资源大国搞好关系十分重要,可以尽量渗透到宗国与东南亚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方方面面,通过非战争的一切方式与美国进行竞争,同时通过美国之手,排挤欧洲老牌列强。换了是我,目前越南就是个不错的目标(go229原谅我吧,躺着中枪有时在所难免),还有印尼文莱等石油产地。
日本如果不打算发动大规谋战争挑战美国,那么限制海军规模也就是必要的,不妨直接建立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海军,放弃昂贵的战列舰队,发展一定的战略威慑力量,防止被美国直接吃掉就行,剩下就是经营好已有的势力范围,借助二战发战争财就行(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也就是说,不能直接占领土地,那么就如同一战一样,闷头发展就是最好的选择。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xxd2000 发表于 2012-7-26 10:40
资源的掌控,直接武装占领最为有效,但成本与代价往往也不低。另一种就是如同美国,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 ...

日本现阶段向中国渗透,但是因为中国在美国帮助下大力发展国力,以及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这样的渗透越发困难。在这样一个同盟的大框架下——说句题外话,所谓“海洋同盟”的起源就是英日同盟续约,之后中美加入,日本的战略导向其实更取决于国内陆海两派的势力消长。在苏联试图从远东抽身的情况下,陆军派失势是必然的。
海军南进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是南洋诸岛,夺取石油等物资。至于印度支那,要看法国的立场如何,毕竟日本要和英美协调,不可简单地把法国置于对立面上,但经济渗透在所必行。下一步的行动,目前还没有想好(做过一个船舶吨位的概算,按史实补充速度的话不足以支持派大部队到近东的远征)。至于大战结束之后,与中美的经济竞争是必然会发生的。我的设想是,数十年之后,随着亚洲经济的逐渐崛起,日本将依靠其经济实力、地理位置和海权优势成为亚洲的平衡器。

你以为如果日本协防印度的话,会对南亚局势造成何种影响?派少量部队去欧洲呢?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7-26 11:00
日本现阶段向中国渗透,但是因为中国在美国帮助下大力发展国力,以及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这样的渗透 ...

目前的局势,打起来后,日本就可以谋求欧洲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了,这些大家都无暇顾及了,日本的军事力量足够完成这点。
如果大家不是一再低估英国的实力,根本用不着日本协防印度。
本子派部队去欧洲,最好用于保障英国与亚洲的海上运输线,其他最好不参与,否则可能付出惨烈的代价。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xxd2000 发表于 2012-7-26 11:15
目前的局势,打起来后,日本就可以谋求欧洲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了,这些大家都无暇顾及了,日本的军事力量 ...

我也觉得印度用不着协防,但是大陆同盟一再宣扬要在半年或一年内横扫中东北非印度等地,这个不能不做准备。

日本无意参加欧洲大陆的争夺,但基于英日同盟关系,如果英国本土任何一点遭到入侵,日本将酌派部队协防之。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7-2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日本的兵员素质在二战中可以排名前三位,甚至可以排名第一。比较公认的是:日本军人文化素质较高(高中毕业,而当时的美国士兵也是高中毕业),能吃苦耐劳,韧性强,服从命令,集体意识强,勇敢,不怕牺牲,战术修养很高。如果二战中各国士兵使用一样的武器,进行同样效率的后勤补给的话,那么日本军队将是不可战胜的。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2-7-26 13:39
个人认为,日本的兵员素质在二战中可以排名前三位,甚至可以排名第一。比较公认的是:日本军人文化素 ...

我倒不担心日军的战斗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船。

日本的运输船吨位怎么分配都无法保证在国内维持国力发展的同时向预想的主要战场运送一支有力部队。毕竟这几个战场离日本都是万里之遥。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7-2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2-7-26 13:39
个人认为,日本的兵员素质在二战中可以排名前三位,甚至可以排名第一。比较公认的是:日本军人文化素 ...

日军高中毕业??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7-2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2-7-26 17:17
日军高中毕业??

战争前期都是高中毕业生,战争后期纯粹是啥人都要了~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6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7-26 16:53
我倒不担心日军的战斗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船。

日本的运输船吨位怎么分配都无法保证在国内维持国力发展 ...

你就安心守好太平洋就是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STG44,独揽朝政,委用亲信,贪财纳贿,伪造圣旨,卖官鬻爵,大兴文狱,结党营私,自封九千,败坏纲纪礼法。朕委实痛恨,命东厂委员,即刻杖杀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2-7-26 21:52 编辑
171758170 发表于 2012-7-26 18:08
你就安心守好太平洋就是了


现在自卫队号称专守防卫,当初还得派人去伊拉克。一战日本也派了舰队前往地中海,如果日本现在缺席欧洲战争的话英美会不干的。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7-26 16:53
我倒不担心日军的战斗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船。

日本的运输船吨位怎么分配都无法保证在国内维持国力发展 ...

有一个可以将航空母舰下饺子的国家做盟友,请不要担心运输船的问题。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3:23 , Processed in 0.0244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