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127
主题51
精华0
积分4411
金钱3182
贡献0
阅读权限0
注册时间2010-10-23
最后登录2014-11-20
在线时间1123 小时
禁止访问
 
|
本帖最后由 113号驱逐舰 于 2012-7-23 23:08 编辑
1929年夏的美国歌舞升平,制造业快速发展、股市节节高升,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碍美国的繁荣与进步。但美国的股民在10月24日早晨醒来不久立刻发现自己仿佛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到了深渊,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
与此同时国防安全也面临着严峻考验,随着德国与苏联的主力舰队在大西洋深处的频频演习,惊恐的美国人似乎发现这两个世界级陆军强国明天就会用百万陆军登陆东海岸,平时还不觉得如何,但是在这个国家前途和人民生活都朝不保夕的时刻,此类新闻是如此的醒目与刺眼,尽管政府信誓旦旦的声称凭借本国的海军实力足以保证本土不受侵犯,但是民众对占海军总实力约6成的大西洋舰队仍然不抱有多少信心。借此时机,一批左翼与法西斯政党也纷纷登场制造事端,配合着国内此起彼伏的罢工与示威活动,使这个国家的动荡和不安进一步加深。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上台之后立刻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政。首先是整顿金融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银行,淘汰了无偿还能力的不健全银行;为了解决银行货币荒,它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禁止黄金的储藏与外流;加强对银行、证券市场和货币的改革和管理;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与此同时,借鉴苏联的经济政策,通过法律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工人的最高工时与最低工资、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缓和了社会矛盾;大肆扩军以及兴建公共事业,以扩大内需,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另外提高企业和中等收入群体以上居民的税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政府机构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到1938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失业人数从1600万下降至5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军事上,从33年开始大幅扩充陆军及陆军航空队。与日本达成协议,将太平洋舰队主力移至大西洋,仅在太平洋部署象征性的海军力量。与英国协商,在1935年将美国本土至加拿大耶洛奈夫的铁路通到阿拉斯加,由美国和加拿大各自承建本方境内的部分,并在阿拉斯加修建大型陆军基地、在阿真舍和伊魁特修建军事基地并得到使用权。给了英日中三国租借法案以加强三国抵抗入侵的能力。
至1938-1939年,美国一扫此前的颓势,重新走上大国崛起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