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7974|回复: 22

架空设计参赛作品——长江级重巡洋舰

[复制链接]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9-2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aming 于 2012-9-21 22:19 编辑

帝国海军长江级重巡洋舰
       海军在中华帝国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早在前清的时候,就是凭借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战胜了日本,而十年之后,帝国太平洋舰队又在南中国海大海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一举奠定帝国海军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优势地位。中俄战争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海军舰队建设,始终是帝国最重要的军事建设。一战后,帝国为了收复鲜卑利亚(西方称西伯利亚),于刚成立的赤俄政权,在中亚和鲜卑利亚地区展开了帝国建立以来最激烈的大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920年,帝国在乌拉尔地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同时赤俄因担心欧洲列强武装干涉自己的革命,便秘密同帝国缔结了《中俄乌拉尔条约》,规定两国边界北方为乌拉尔山为界,以东地区归帝国,以西地区归俄国,南方为乌拉尔河为界,同时规定乌拉尔河以的西巴库地区,归属帝国所有。
      由于大规模的中俄战争,使陆军地位迅速提升,这一时期,帝国海军建设得到了一定遏制,但依然在快车道上行驶。1922年为了遏制无限制的海军军备竞赛,中、美、英、法、意五国在美国的华盛顿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竞赛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为了抵制美国遏制帝国海军的阴谋,帝国海军要求美国海军七成标准,但后来考虑到要尊重大英帝国在全球的海权地位(帝国海军高层几乎都是绝对的亲英派,陆军则几乎都是亲德派,一战前,海军主导帝国军队,所以帝国加入了协约国)。作为交换让步,帝国最终同意了五国主力舰的比例为6:5:3:1.75:1.75的标准。这样中英同盟的主力舰总吨为90万吨,而其他三国主力舰的总吨位为85万吨。变相的达到了两国同盟在海军上的绝对优势。
       华盛顿条约刚一签署,英国却在美国的压力和背后外交交换下,背叛了中英同盟,签署了在中、英、美、法四国关于太平洋的 协议,用来代替中英同盟。四国协议的签署,使美国打破了中英同盟有可能在两洋的围堵,在英国则同时稳住了帝国,既保证了其在西北太平洋的存在,又保证了其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优势地位。法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海军对印度支那地区的优势。帝国则因为四国协议的签署,保证了自己是西北太平洋的绝对优势。但同时失去了英国强援,也失去了海军对美国主力舰的七成标准。为此,帝国认为是海军高层在出卖帝国利益,在四国协议签署的当日,帝国对海军高层进行了大清洗,四十多位高级将领被退役,或者调整到别的不重要岗位上。帝国海军内高层的亲英势力,几乎一夜之间被横扫一空。
       也有研究者认为,当时帝国对海军高层的调整,并非是因为四国协议,而是航空派和舰队派为争夺海军控制权斗争的结果。因为,第一、帝国最终签署,并遵守着四国协议的内容,并未因为其触及帝国利益而退出四国协议,第二、被退役和转职的将领,并非都有留英背景,却全部都是大舰巨炮主义的支持者,这些将领被退役后,帝国海军中的航空派迅速抬头,使得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完全形成了以航母为中心的新太平洋舰队。
       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对巡洋舰以下辅助舰艇的数量没有限制,对小型舰艇火力和吨位的规定也比较笼统。因此在“海军假日” 的前八年,各国围绕条约型重巡洋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国都在制定新的巡洋舰发展计划,为了堵住这一漏洞,到1927年,五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但最终因为五国的分歧太大而未奏效,192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爆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国海军的发展,中、美、英、法、意五国先后召开了上海会议和伦敦会议,最终于1930年4月签署了伦敦海军条约,由于中途法意两国退出谈判,最后只有中、美、英签署协议,三国就巡洋舰以下舰只的总吨位、单舰吨位和主炮口径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条约规定巡洋舰的吨位以英国主力舰七成为基准,其中英国和美国巡洋舰总吨为43万吨,帝国海军巡洋舰总吨位34万吨,单舰最高吨位为1万吨,主炮口径不得大于203毫米,主炮口径超过155毫米的,单舰主炮不得超过十门,同时规定三国重巡洋舰总吨位分别为美国20万吨、英国14.68万吨、中国9.8万吨,数量分别为20艘、15艘、10艘。轻巡洋舰单舰不得超过1万吨,舰只数量和主炮数量都并未做限制。但各国不得超过条约规定的巡洋舰的总吨位。
  在三十年代前,帝国都没有建造重巡洋舰的计划,甚至在伦敦会议上,为了换取更多的轻巡洋舰吨位,重巡洋舰是帝国海军可以牺牲的对象,因为在帝国海军眼里,条约重巡洋舰跟本不能满足海军的任何需要。其中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点——就是防护不足。
  按照帝国海军的观点,重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掩护主力舰队,进行快速突防和破交等。在这些任务中,重巡洋舰不但要对付同样拥有自身主炮的敌对重巡洋舰,更要对付敌对的轻巡洋舰。可条约重巡洋舰不要说抵挡自身主炮发射的穿甲弹,就连轻巡洋舰发射的穿甲弹都难以应付,原本在舰队数量上就趋于劣势的帝国海军,对特别在意军舰的生存能力,因为军舰被击伤和击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于是这样一种没有生存能力的军舰,在海军高层的眼里,自然觉的其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条约的限制下,二十年代,帝国海军设计人员,在图纸上设计了当时被认为是最优秀的重巡洋舰,结果水线只有75毫米和炮塔只有25毫米的装甲,这样的装甲,在一万米的交战距离上,不要说其自身主炮,就是帝国的六寸主炮,也能轻松将其击穿。另外,战列舰的快速化,使得原本重巡洋舰的突破任务,可以被快速战列舰代替,其破交任务可以被轻巡洋舰代替。加上航空派抬头,海军设计局把更多精力和财力都放在了设计防空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方面,因此在三十年代前,帝国海军彻底放弃了所有重巡洋舰计划。
  到1931年,情况却得到了改观,首先伦敦条约签署,英国和美国各有15条重巡洋舰服役,法国和意大利也分别有七条重巡洋舰服役,这是帝国海军不得不把眼光重新放回到重巡洋舰上。尤其是当帝国研制出新型的东风戊型蒸汽轮机和新型高达475度的高压燃油锅炉后。使得帝国海军设计局重新看到了希望。
  4台锅炉与2台蒸汽轮机就能输出120000马力的功率,而且重量只有1700吨,较原有12台小型燃油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在体积减少了三分之一,重量减轻了262吨,功率却提升了两万匹马力。
  动力系统解决后,第二个难题是舰体设计,由于在有限吨位下加载过多武备,所以,当时各国的条约重巡洋舰都有严重的摇摆现象,只有突破万吨限制的美国巴尔的摩级出现后,摇摆才有所改善。为了防止摇摆,让舰体成为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帝国首先采用了飞剪球形鼻艏,采用更为光滑的舰体。
       第三个难题是主炮的设计,当时提出三座三联或四座双联装两种方案,但这些都会导致前甲板、船体和干舷的加大。内部火控室也将由两个增加到四个。最后四座双联的设计将导致舰体过于狭长,影响结构强度,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防护,就必须缩小重点防护区间,因此采用了九门三联装的设计方案。同时也尽量压缩上层建筑,取消了双舰桥,采用单舰桥,另外将原本分散配制的两根烟囱集中到一起,并且采用向后风帽以避免排烟对舰桥产生影响。
   长江级装备了3座三联装203毫米丙型主炮塔,前二后一呈背负装布局。1932年11月帝国海军军械局制定新的舰炮弹重标准,要求增加火炮威力。丙型203毫米舰炮应运而生,它是帝国专门为重巡洋舰设计的主炮,两者的炮身结构和身管倍径于战列舰主炮口径完全一样。筒紧炮身由内膛身管、等长增强层和后部的3层被筒组成,炮尾处有2道锁紧环和液压开关的螺式炮闩。穿甲弹重127公斤,在9140和18300米距离上分别可以击穿203和25毫米厚的垂直装甲板。炮塔顶部安装有一具6米测距仪。每座炮塔重307吨,长8米,宽6米,炮塔前203毫米装甲,四周70毫米装甲,及顶部都由76mm装甲保护,由于交战距离越来越远,和来自空中的威胁,帝国海军炮塔顶部装甲要厚过四周装甲,这和二战其他国家炮塔设计上的很大区别。而事实也说明这种设计具有明显的防空优势。旋回盘直径5.03米,船舱甲板以上部位的炮塔基座由152mm装甲保护。炮塔中两门主炮之间的间距为1.9米,主炮最大仰角也提升为55度,主炮最大俯仰速率为每秒6度,旋转速率每秒4度。每门主炮分别拥有1条炮弹提升通道和1条发射药提升通道,固定装填角为+5度。其供弹机构与战列舰型炮塔相同,其弹药库和火药库全都布置在位于船舱甲板的弹药库水平装甲以下。
       副炮是4座双联装高平两用炮塔,首尾2座被布置在上层建筑甲板上,以获得更为广阔的方向射界。火炮是127毫米38倍型引进美国的MK12炮。以弥补帝国海军105毫米防空炮的火力不足,其实105毫米火炮是被海军,转手卖给了陆军,以此来获取陆军在装甲上的让步。单独的看MK12炮的初速、弹重等性能并不出众,但是MK12和精心设计的双联装炮塔和火控装置组成的整体火力体系,却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标准化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自从装备了无线电近炸引信后,127毫米炮的防空效能得到了很大提高,由127毫米炮、40毫米博福斯和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组成的密集防空火网,已经成为二战许多飞机难以幸存的死亡陷阱。
       还装备有6座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射机关炮。帝国海军军械局获得了从瑞典进口的气冷型双联装博福斯炮。后来,帝国自己开发了四联装型炮,并广泛装备了大型水面舰艇。海军的四联博福斯炮采用了炮尾开式垂直输弹,4发桥夹供弹具;炮管改用更有效的水冷式。40炮供弹动作极为简易方便,水冷身管也保证了整座火炮具备了比较满意的持续射速。
       最后一道防空屏障是24门20毫米单管厄利孔机关炮。和博福斯一样,该炮的原始设计是从瑞士进口的舶来品。不过由于厄利孔的性能过于优秀,除了帝国美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20毫米机关炮都是购买厄利孔的专利生产的。太平洋战争中,这种炮表现极为出色。厄利孔由80发弹鼓供弹,射速快,火力密集度很高。不过到了战争中、后期,美国飞机采用了更大的机体和厚重的装甲,厄利孔射程近、弹丸威力又小,即使是直接命中,将美国飞机打的四处透风,浑身是洞,仍然不能保证能将美国飞机击落。因此,后来帝国研制并装备了15毫米五管机关炮,用来代替厄利孔炮的威力不足。
       和坦克一样,如果没有有效的火控装置,那么即使是弹道性能再好的火炮也不能发挥出全部的威力。二战前帝国凭借其在德国的搜刮,在电子工业方面的拥有决定性优势,并在战争爆发前,就研制并大量生产了众多出色的火控系统。作为最新型重要军舰,长江级重巡洋舰也装备了当时先进的火控系统,包括2座主炮射击指挥仪,分别安装在前后指挥塔的最高处,以获得最好的观察扫描视野。2座副炮射击指挥仪和2座型40毫米高射炮射击指挥仪。另外还有一部短波对海雷达、1具6米光学测距仪及1台机电解算器。对海雷达可以在37000米距离上发现战列舰大小的水面目标。雷达的精确度很高,距离和方位误差只有5米和2个密位,远远小于火炮齐射散布误差,可以直接用于指挥射击。
推进系统
       主动力装置干重1767吨,包括2台通用复速级冲动式高温高压蒸汽轮机和4座单烟道燃油锅炉;工作参数很高,过热蒸汽温度和压力达到了454℃和44.6公斤/厘米2。为了提高军舰的抗沉性,两座锅炉和轮机都布置在独立的水密隔舱内,且锅炉舱和轮机舱交错布局,进一步提高了动力系统的生命力。推进装置4轴2桨、单平衡舵。在试航中,依靠主机发出113808马力的强大功率,11678吨的达到了33.2节的最大航速。辅机是2台单台功率1250千瓦工作电压450伏的三相交流汽轮发电机组,另有2台单台功率850千瓦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满载载油2070吨,15节可以达到9000海里的续航能力。
防护性能
    长江级重巡洋舰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其防护设计。在最初设计方案中,该级有1260吨新型渗碳装甲,设计方案又通过各种减重措施,使装甲可用重量达1347吨(美国的巴尔的摩级总装甲才1638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干舷、增大分舱容积、减小机舱等来改进抗沉性。首先要保护保证浮力和军舰稳定性的舱室,也就是要加强水线舱室的装甲防护(弹药库、机舱、储藏室),其次才是炮位的防护。
  根据计算,要使弹药库对9144~21031米距离上发射的203毫米炮弹完全“免疫”,其舷侧装甲需要达到l75毫米,而甲板装甲要达到50.8毫米。但是这么厚的装甲却无法延伸到机舱,除非减到110毫米。而这个厚度,就是10973米以上的射击都无法抵御,而10973米是这些军舰的最小战斗距离。于是有人提出缩小弹药库的方法,为了获得最高防御,牺牲弹药库容积、减少炮塔的操纵设施。具体办法是缩小前弹药库,从而使弹药库侧面装甲从152毫米提高至大约203毫米。同时,将炮塔面板从110毫米增加到140毫米,弹药库顶板和甲板从38.1毫米增加到约51毫米。然而海军装备局却并不同意这个修改意见,不想缩小弹药库。海军当局认为:如果弹药分散库存,小弹药库会使203毫米弹药的提供和操作变的相当困难,这一点在真正进入实战后,会成为致命的弱点。
       不过,他们批准了使用双层破片防御(38.1毫米)以及将弹药库顶板和甲板增加到50.8毫米。当时,仅仅增加破片防御就使用119吨重量。而且,前面所述的在保持型深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舰宽和减少吃水,这又要求采用更宽的水线装甲,这又需要从别的地方削减重量。当时认为,可以增加104吨额外的重量而不影响到设计。于是,设计人员将舷侧装甲削减至140毫米,采用11度倾角。并将前弹药库作了适当缩小,使水线装甲、弹药库顶部甲板装甲获得了满足,并使后弹药库装甲从152毫米提高至175毫米。不过帝国情报部门很快得到一个情报,就是美国的所有重巡洋舰,并未严格按照1万吨排水量的标准,而是都有一定的超出。因此海军部造舰局要求提高一千吨排水量,用其中的270吨加强装甲。从而完全按照最优化防御设计。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帝国的情报机构,由于人种和肤色的不同,帝国情报部门的间谍不可能打入敌国高层,因此只能依靠所在国当地的华人或者收买其高官,来获取必要的情报,由于华人在欧美各国的地位不高,而收买的高官,获取的情报并不准确,所以在二战前帝国的情报部门闹出过许多大笑话。就如这次,情报部门提出的美国并未严格执行海军条约,在排水量上有违规的情报,就是自己凭空猜测出来的。由于当时美国孤立主义严重,美国海军当局是绝对不敢在排水量上做小动作的。
       其实这次失误,还不算太离谱,毕竟后来各国的重巡洋舰都进行了改装,排水量上超过一万吨也在情理之中,情报部门还能自圆其说。但情报部门关于俄国T34坦克的情报,就成了个国际大笑话。早在1932年帝国陆军刚装备了新的载重30吨,主炮为76毫米的野狼坦克,情报部门就得到了俄国正在研制一种超级坦克,而且这种坦克在性能上,能压倒一切现有的坦克(其实这是俄国领导人斯大林的一种政治宣传,俄国从来都未真有过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人说这种坦克,就是后来的T34坦克。然而,T34坦克是俄国在1939年,才开始研制的。而在1932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T34坦克。帝国的特工人员自然更不可能获得有关这种坦克的任何情报。反而在帝国在损失了大批优秀特工后,也未弄到这个当时根本不存在的T34坦克具体情报。但帝国的情报部门,却认为这是由于俄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好,反而更加确信俄国正在研制,甚至可能已经在制造这种超级坦克了。在没有任何情报支持的情况下,情报部门职能用帝国陆军自己的野狼坦克做了比较。认为俄国研制的超级坦克,公路行进速度55公里,主炮不低于100毫米,车体装甲也不低于80毫米,炮塔装甲不低于152毫米。能够在一千米的距离上轻易击毁帝国陆军现有装备的所有坦克,当然也包括刚服役的野狼坦克。而帝国最先进的野狼坦克要在一百米以内开火,才有可能击穿俄国的这种超级坦克。已经确定这个情报,帝国陆军高层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部迅速做出回应,要求装备部门迅速研制反制坦克,于是就有了载重50吨,车体装甲为127毫米,炮塔装甲180毫米,并装有105毫米线膛炮,公路最大行进50公里的猎豹坦克。而实际上,一直到二战爆发,帝国情报部门都没有能弄清俄国坦克的具体性能。直到陆军自己缴获了大量的俄国T34坦克后,才发现其在性能上并不比野狼坦克先进。甚至前期装备了短管主炮的T34坦克,远没有野狼优秀。陆军研制猛虎坦克,纯粹是情报部门自己吓自己!
       当然也是由于情报部门这个错误,使得帝国在二战爆发的时候,装备了大量的猎豹坦克,和拥有152毫米主炮的猛虎突击炮。虎豹成群这个词便成了二战帝国陆军的代名词,也成了二战所有国家陆军的噩梦!
       这里我们重新回到长江级的防护装置,装甲全重1617吨,其主装甲带为11度内倾的152mm装甲,从105号肋骨延伸至241号肋骨,覆盖全部的动力舱和弹药库段,全长89.88米,高4.12米,上端与作为装甲甲板的中甲板相连,下端则与船体两侧防水隔舱(并非TDS)的突出部相连,水下防御只有1道防鱼雷隔舱和双重底,是地地道道的重巡洋舰式;露天甲板敷设有25毫米高强度钢板,主水平装甲厚57毫米;轮机舱和弹药库甲板102-127mm;指挥塔侧面和顶部分别厚152和76毫米。
标准排水量情况下舰体分配:
10715        总计
3398.626        舰体
1619.788        装甲
490.084        辅机
138.502        舾装
255.696        舾装
1493.248        火炮
1754.534        动力
1491.56        2/3燃料
63.924        饮水
21.308        乘员
当然,该级舰拆除了鱼雷发射管道。
航空设备:本舰于后主炮后配备1部液压弹射器,另有机库及重型吊车,搭载2架折叠式型水上侦察机,用于侦察和校射。
其他:本舰共配备大小各类交通艇、联络艇与工作艇10艘。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10715吨,满载排水量:12890吨;全长186.3米、水线长180.8米,水线宽20.9米,型深11.3米,正常吃水6.1米;主机功率108000马力,航速32.4节。续航力:9000海里/15节。设计人数为军官51人、712名水手。
  主炮:203毫米/L55型舰炮(3×3),
       副炮:8门127毫米/L38型舰炮(2×4),
      主装甲带:119-152毫米,11度倾角,装甲隔舱:25毫米,甲板:25-57毫米,炮塔:70-203毫米,炮座:152毫米,司令塔:140-152毫米。
       可以说,长江级的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超越了所有的条约重巡洋舰。
长江级重巡洋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自由的说“不”,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9-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我在图上看不到127mm炮,看到的只是德式风格的双联105mm高射炮。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9-2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级装备了3座双联装203毫米丙型主炮塔,前二后一呈背负装布局,主炮:203毫米/L55型舰炮(3×3),两者矛盾~~~~~~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9-21 22:03
长江级装备了3座双联装203毫米丙型主炮塔,前二后一呈背负装布局,主炮:203毫米/L55型舰炮(3×3),两者 ...

牛人啊,是我疏忽了,已经修改过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自由的说“不”,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9-2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jiaming 发表于 2012-9-21 22:28
牛人啊,是我疏忽了,已经修改过来了!

另外,给127mm炮加个炮塔吧,因为目前从图上看您的双联127mm炮还是和德国双联105mm炮一样是无炮塔结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9-2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之旋律 于 2012-9-21 23:10 编辑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个所谓的中华帝国是一个神奇的、不可战胜的、什么都是对的国家,而这艘巡洋舰如果真同其描述的一样的话,那么就是一艘能让后勤部门口水淹死的神奇万国牌战舰~

PS:一个总是胜利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只有胜利的国家军队是不可能强大的,因为不通过失败,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教训,也就无法获得新思想的洗礼,任何一个胜利的战略战术,到了下次战争,就是错误的。只有通过失败,才能获得真正的经验教训,才能打破思维的束缚,才能获得质的飞跃!
举个例子,日本由于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所以迷信人海战术和精神原子弹,所以在二战中被揍的连北都找不到!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2-9-21 23:04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个所谓的中华帝国是一个神奇的、不可战胜的、什么都是对的国家,而这艘巡洋舰如果真 ...

女王万岁!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自由的说“不”,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2-9-2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2-9-2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不鼓励直接借用现有舰图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子 发表于 2012-9-21 23:25
另外不鼓励直接借用现有舰图

大叔好,俺不会手工作图啊!上面那两个还是请别人帮忙做的!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自由的说“不”,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2-9-21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jiaming 发表于 2012-9-21 23:29
大叔好,俺不会手工作图啊!上面那两个还是请别人帮忙做的!

那人也是直接套用的做法,搞的这级舰可以直接在缆索上张拉一条超大横幅,写着:我是德国造.......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子 发表于 2012-9-21 23:31
那人也是直接套用的做法,搞的这级舰可以直接在缆索上张拉一条超大横幅,写着:我是德国造....... ...

俺正在学尺规作图,等有了成绩,在补上图吧!电脑作图,不会啊!郁闷中!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自由的说“不”,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9-22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1.活动压根没开始。

2.中华帝国是一个国民想象中天下无敌,现实中谁都敢打的神奇国度。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9-22 00:21
1.活动压根没开始。

2.中华帝国是一个国民想象中天下无敌,现实中谁都敢打的神奇国度。 ...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自由的说“不”,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9-22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侧面图是施佩尔改成两个沙恩炮塔外带一个原配,桅杆又是另外一块接上去的。俯视图就更奇葩了,阿拉斯加中间接一段沙恩。

顺便一提的是美帝的L38没有雷达配合也是渣。

吐槽点太多。我状哉大中华各种先吱威武。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9-22 02:07
侧面图是施佩尔改成两个沙恩炮塔外带一个原配,桅杆又是另外一块接上去的。俯视图就更奇葩了,阿拉斯加中间 ...

以后发图都要手绘的。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自由的说“不”,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9-22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轮机还不是最好的,应该按照本文惯例,在1920年搞出来莫戈多尔那种hentai动力。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9-2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更换线图 ,那个 战舰的侧视图与俯视图显示 炮塔 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类型,建议更换


其实学学 手绘线图是可以的 虽然细节化的过程比较漫长 枯燥 但能锻炼你的 心性
我试过成功,也试过失败,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9-2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cong000 发表于 2012-9-22 02:07
侧面图是施佩尔改成两个沙恩炮塔外带一个原配,桅杆又是另外一块接上去的。俯视图就更奇葩了,阿拉斯加中间 ...

其实吧,从侧视图上看,再塞下一座炮塔毫无问题。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9-2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9-22 18:17
其实吧,从侧视图上看,再塞下一座炮塔毫无问题。

拿四个炮塔的斯佩尔改成三个炮塔的玩意,不多一个位置才怪。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3:07 , Processed in 0.0243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