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6inch 于 2012-11-4 12:23 编辑
奥匈帝国斯柯达30.5 cm/45 (12") K10
在比尔森工厂制造的斯柯达火炮。安装在奥匈帝国的最后一级前无畏舰和她唯一完成的无畏舰上。这种火炮使用横楔式炮闩,发射药装在一个黄铜外壳内。
比尔森的斯柯达工厂共生产了65门火炮(其中5门是备用的)。第一批13门是装备在拉德茨基级上的,第二批52门是装备在特格霍夫级上的(译者注:貌似应该是联合力量级)。只有第二批火炮,装备在特格霍夫级上的,是被指定为K10。K10与早期的30.5cm(12”)火炮略微不同,它的药室要长1.97英寸(5厘米),所以这使它能处理较重的发射药。
弗兰兹费迪南,比尔森和特格霍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割让给意大利,它们的舰体在意大利被拆解,它们的炮后来被用作海岸炮。
此炮的实际炮口直径为30.50厘米(12.008英寸)。
联合力量号的后主炮群
尤金亲王号上其中一门30.5cm火炮的后膛部分
注意打开着的后膛机械装置
图片来自奥地利国家档案馆
联合力量号的彩绘
主炮塔顶部的是7cm/L45炮
火炮特点
设计型号 30.5 cm/45 (12") K10
使用舰只 奥匈帝国:拉德茨基级,联合力量级
意大利:海岸炮
设计时间 1910年
服役时间 1911年
火炮重量 116070磅(52650千克)
火炮最大长度 541英寸(13.741米)
炮身长度 大约 512英寸(13.005米)
膛线长度 N/A
膛线 N/A
膛线突起高度 N/A
膛线曲率 N/A
发射药室容积 N/A
射击速度 第一分钟内发射3发,以后每分钟发射1~2发
弹药
弹药种类 药筒式
炮弹类型和重量 奥匈帝国:穿甲弹-992磅(450千克)
意大利:穿甲弹-997磅(452千克)
装药 N/A
发射药 奥匈帝国:N/A
意大利:304磅(138千克)
穿甲弹初速 奥匈帝国:2625英尺/秒(800米/秒)
意大利:2510英尺/秒(765米/秒)
工作膛压 18.4吨/平方英寸(2900千克/平方厘米)
火炮寿命 N/A
单炮备弹数 拉德茨基级:N/A
联合力量级:76发
备注:意大利的数据是一个假设,以约翰坎贝尔的“二战海军武器”为基础。
射程
火炮仰角 奥匈帝国992磅(450千克)穿甲弹射程 意大利997磅(452千克)穿甲弹射程
20° 大约21870码 N/A
火炮安装/炮塔 数据
设计 双联装炮塔
拉德茨基级(x2)
三联装炮塔
联合力量级(x4)
重量 620英吨(630公吨)
俯仰角度 -3°/+20°
俯仰速率 2.5°/s
射界 -140°/+140°
炮塔旋转速率 3°/s
火炮后座距离 33.5英寸(85厘米)
装填角度 +2°
备注:
(1)这些炮塔防护薄弱,由薄装甲保护。在炮室和炮座之间有个缝隙没有防护。炮塔顶部的测距仪护罩过大。一旦这些测距仪被击中,可能会剥离炮塔顶部这些薄薄的装甲。
(2)在战斗条件下炮室不能通风,因为他们会吸入发射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据估计,通风系统关闭时,氧气只够他们呼吸不到15分钟。
(3)联合力量级过重的背负式炮塔会导致船体变形,需要加强纵向骨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