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6925|回复: 0

【汉化-NW】日本 - 四一式36cm/45(14in)炮

[复制链接]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9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2-8 23:47 编辑

日本
维克斯式14in/45(356cm)Mark “A”
四三式14in/45(356cm)炮
四一式14in/45(356cm)炮
四一式36cm/45(14in)炮




      由于这种火炮十分的准确且值得信赖,它堪称是日本海军曾使用过的最好的战列舰火炮。原设计是由著名的英国军备公司,维克斯,进行的。而在该公司生产的火炮则用在了于巴罗的维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的战列巡洋舰“金刚”号上。

      这种武器的命名多少有些复杂,维克斯于1910年向日本人交出了原设计。为了隐藏他的真实口径,维克斯将这些炮定名为12寸维克斯式Mark“J”而日本则叫他们明治四三式12寸炮(明治43年即1910年)。后来,这些维克斯建造的火炮被称为14寸维克斯式Mark“A”或者按照日本的称呼:四三式14寸炮。而日本生产的火炮则被成为四一式14寸炮(1908式)。1917年,日本标准单位改为公制,所有的这些火炮又被重新命名为36厘米(14.2英寸)炮,但是他们的口径仍然是14寸(35.6厘米)。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日本火炮命名的信息,请看火炮数据。

       除了为金刚号准备的火炮,维克斯还给日本提供了数门成品火炮和一些独立的铸件,但是大部分的火炮还是由吴兵工厂和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室兰工厂制成的。各方建造的该型火炮总共制造了约100门。该型火炮的日本版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这些版本的火炮和维克斯炮都有接近的表现并且可以考虑到一起。维克斯版的火炮通常拥有一套全长的线绕收缩层以及在炮肩上设置数个细槽环以便解决“钢扼”的问题,早期的41式火炮也有同样的设计, 但是后期型则使用径向扩张技术将A管固定。与同期的英国火炮类似,所有的火炮都使用了维克斯的“pure couple”炮尾结构和隔螺式炮尾栓。


1931年的日本海军榛名号
右下角的日文为“严禁复制”,而左侧的(从右到左)读作:“大巡战舰 榛名, 比睿 同型”
美国海军历史中心照片#NH 88378




火炮数据

命名维克斯生产火炮 - 维克斯命名:14英寸45倍径维克斯Mark “A”
维克斯生产火炮 - 日本命名:43式(1910式)14英寸45倍径
日本生产火炮 - 41式(1908式)14英寸45倍径
日本生产火炮 - 41式(1908式)36厘米45倍径
使用船只金刚,伊势,扶桑级
设计开始时间1910年,维克斯将设计上交给日本
服役时间1918
火炮全重189,586磅(86,000千克)
火炮全长648.4英寸(16.469米)
膛线长度
(见注1)
540英寸(16.469米)
阴膛(84)0.12英寸深 X 0.349英寸(2.048毫米 X 8.865毫米)
阳膛0.175英寸(4.435毫米)
缠度平均右旋一圈28倍径
药室容积17,996立方英寸(294.9立方分米)
射速2发每分
※注释:
(1)上表中的膛线长度为2式和3式身管的数据,3式2型和3式4型身管的药室容积和他们相等,但是他们的药室比2式和3式短0.04英寸(0.1厘米),而膛线长度则短1.22英寸(3.1厘米)。
(2)《美国海军对日技术调查报告》O-54(N) 指出有"皱折出现在收缩膛坡周围 , 帮助弹带抓牢膛线并阻止炮弹装填后向后滑动。

弹药

类型药包式
炮弹类型和重量
(见注1,注2和注3)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3式被帽穿甲弹(APC) - 未知,不过大概为1,400磅(635千克)
  3式通常高爆弹(HE) - 未知,不过大概为1,400磅(635千克)
1925年
  5式被帽穿甲弹 - 未知,不过大概为1,400磅(635千克)
1928年
  6号/88式穿甲弹 - 1,400磅(635千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91式被帽穿甲弹 - 1,485磅(673.5千克)
  0式通常高爆弹 - 1,378磅(625千克)
  3式通常对空弹(IS) - 1,371磅(622千克)
装药量91式穿甲弹 - 24.5磅(11.1千克)
0式通常弹 - 65.1磅(29.5千克)
其他 - 未知
弹头长度91式穿甲弹 - 60.03英寸(152.5厘米)
0式通常弹 - 47.25英寸(120厘米)
3式通常弹 - 55.1英寸(140厘米)
其他 - 未知
发射药313.8磅(142.3千克)85DC
炮口初速91式穿甲弹 - 2,543英尺每秒(770-775米每秒)
0式通常弹 - 2,641英尺每秒(805米每秒)
3式通常弹 - 2,641英尺每秒(805米每秒)
工作压力19-19.2吨/立方英尺(3,000 - 3,020千克/立方厘米)
身管大约寿命250-280发
每门炮备弹数约90发
※注释:
(1)一战时期的3式通常高爆弹是从英国进口的炮弹发展而来的,于1915年5月26日投入现役。这些炮弹不应该与二战时期的3式常规燃烧榴散弹相混淆。原型的3式通常弹使用了下濑火药做为装药并且,和英国同时期的弹药类似,有在命中的时候就引爆的倾向。或许日本的被帽穿甲弹和半穿甲弹一样是进口自英国,但是我无法确认。
(2)IS 是我(作者)对用于防空的3式常规燃烧榴散弹(三式弹)的缩写。
(3)3式被帽穿甲弹于1917年投入现役。一战后的1924年,日本获得了一些德国的穿甲弹以及英国的海德菲尔德(HADFIELD)穿甲弹。对这些样品和3式穿甲弹的的测试产生了1925年6月15日投入现役的5式被帽穿甲弹。而接着,5式穿甲弹也于1928年11月17日被6号被帽穿甲弹替代。在穿透力方面,5式穿甲弹和6号穿甲弹本质上没区别,但是6号穿甲弹更难提前爆炸并被强化了在水下的表现。6号穿甲弹于1931年4月6日更名为88式被帽穿甲弹。同一天,88式穿甲弹的改良型,91式被帽穿甲弹投入现役。到二战时,5式穿甲弹仅供海岸炮部队使用。1941年,染色剂投入使用,内含染色剂的91式穿甲弹被定名为1式被帽穿甲弹。
注4:91式穿甲弹都是尾部收缩的6/∞crh形炮弹,并拥有两条铜制闭气环。定心带直径13.97英寸(35.484厘米)。被帽,被帽顶部(CAP-HEAD),以及风帽总重229磅(104千克)。
注5:发射药分4包。
注6:1941年,染色剂投入使用,内含染色剂的91式穿甲弹被定名为1式被帽穿甲弹。金刚级的染色包颜色如下:
金刚:
榛名:
雾岛:
比睿:无色

射程

仰角使用1,485磅(673.5千克)穿甲弹时弹道末段速度落角
2.6度5,470码(5,000米)2,198英尺每秒(670米每秒)3.5度
6.1度10,940码(10,000米)1,890英尺每秒(576米每秒)7.5度
9.9度16,470码(15,000米)1,673英尺每秒(510米每秒)12.4度
14.4度21,870码(20,000米)1,506英尺每秒(459米每秒)18.9度
20度27,340码(25,000米)1,378英尺每秒(420米每秒)27.5度
28.7度32,810码(30,000米)1,358英尺每秒(414米每秒)35.9度
43度
(炮塔的最高仰角)
38,770码(35,450米)------

仰角使用1,378磅(625千克)高爆弹时
43度30,650码(28,025米)


火炮基座/炮塔数据

命名双联装炮塔
金刚级(4),伊势级(6),扶桑级(6)
重量
(见注5)
金刚级:约654吨(664公吨)
伊势和扶桑级:约688吨(699公吨)
俯仰范围
(见注1)
原型:-5/+25度
1920年现代化改装后:-5/+33度
1920年现代化改装后:-5/+43度
俯仰速度5度每秒
火炮射界
(见注2)
前后炮塔:约-150/+150度
中部炮塔:两侧各30度到150度
旋回速度3度每秒
火炮后座距离未知
装填角除了扶桑以外的其他船只:-5至+20度
扶桑:+5度
※注释:
(1)1920年代,通过扩大炮塔的炮孔开口,这些火炮的仰角得到了第一次提高。随后于1930年代,这些火炮通过降低火炮的炮井(gun wells)并将火炮旋转部分降的更深而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伊势和日向的两座尾炮塔的深度不够,所以他们只有4座炮塔进行了改装。需要注意的是,和同时期的英国炮塔的+15或+20仰角相比,日本的炮塔+25度的仰角反倒更高。
(2)金刚级的Q炮塔和更早英国战列巡洋舰相比位置更好,使该炮塔的两舷射界向前到达了60度,而向后到达了90度,虽然这个炮塔不能以+10度以下的仰角向艉部射击。
(3)这些炮塔使用了肯扬门(KENYON DOOR)来将射弹运送到炮塔中。配备了辅助电力,和英国的传统设计相同,药包库在弹头库上。虽然后来战舰的布置都是相反的。1920年的现代化大改装中追加了压缩空气复进机。
(4)炮口中心之间的距离是90英寸(229厘米)
注5:炮塔重量上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战列舰炮塔上的装甲更厚。
(5)在1942年5月5日的炮术训练中,日向5号炮塔的左侧火炮发生了灾难性的爆炸并杀死了51名人员。随后几个星期,日向在吴进行了修理,5号炮塔被从船上拆下,炮座上方盖上了一块圆形的装甲。4门3连装25毫米机关炮被装备在了装甲板的顶端。随后于1943,当这些战舰被改为水上飞机混合战舰的时候,伊势和日向的5,6号炮塔和弹药库全部被撤去。见海军技术研究会的文章《日本航空战舰伊势和日向号》
(7)《美国海军对日技术调查报告》O-47(N)1表明:“日本的主力大口径炮塔(14英寸和16英寸)全都是抄自战列舰金刚号上的英制炮塔的旧式设计。这些炮塔的总体布局和大部分细节都和英制15英寸炮塔类似,不过日本进行了一些改进。。。【包括】炮室和工作间的防闪燃性能更好。所有战列舰都在火炮和提弹机之间还有工作间中设置了纵向隔板。

资料来源

JOHN CAMBELL《二战海军武器》
PETER HODGES《巨炮:1860-1945的战列舰主炮》
PETER HORE《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列舰》
ERIC LACROIX 和LINTON WELLS II《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巡洋舰》
ANTHONY WATTS《二战日本战舰》
---
《美国海军对日技术调查报告》O-19:日本炮弹的通常型号
《美国海军对日技术调查报告》O-47(N)-1:日本海军炮和炮座-文章1,18英寸以下的炮座
《美国海军对日技术调查报告》O-54(N):日本海军炮
---
联合舰队日向履历(2009年2月19日)
---
感谢国本泰文(Yasufumi Kunimoto )的特别帮助(日本钢铁公司经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4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1-15 13:04 , Processed in 0.04168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