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440
主题101
精华17
积分8656
金钱4314
贡献170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10-11-24
最后登录2017-4-6
在线时间890 小时

少校
 
|
本帖最后由 小胡子 于 2010-12-17 19:25 编辑
波兰借着一次大战的春风,实现了百年来日思夜想的独立机会。出于对新生的苏俄革命政权的恐惧,西线协约国对独立后波兰军队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时间对波兰军队的装备问题上颇为“救济”。法国军队借此向波兰陆军移交了缴获自德军的四门280mm/L-40“布鲁诺”铁道炮(注:史实中四门炮交给了比利时军队使用,希望架空比利时的那位兄弟不要怪我.........),同时移交了大量弹药。波兰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毕苏斯基对此如获至宝,立即挑选精实的炮兵与铁道兵,迅速接管了这四台炮,并以希腊字母命名为“阿尔法”、“贝塔"、”伽马"、”艾普希隆“号,编组为四个列车炮连。
新生的波兰政权与同样新生的红色苏俄政权之间必有一战,战事中”艾普希隆“号列车炮不幸在战斗中被苏俄炮火击中,经鉴定,前后两段轨道厢体与火炮厢体均无法修复,但火炮身管、炮闩与高低机完好无损。对于此,陆军方面提出将尚存的炮身部分加装到拟将建设的边境永备国防工程中充当要塞炮,而海军方面则乘机横插进来,提出将这尊残炮移交海军,改建成舰炮安装到舰艇上。陆军与海军对此意见不合,最后闹到了毕苏斯基元帅跟前,此时的波兰海军正在建设之初,老元帅遂决定将此炮移交海军以向国人展示波兰誓将建立强大海军的决心。
海军方面欣喜的接管了”艾普希隆“号280mm/L-40列车炮的残余部分,立即着手研究将该炮上舰的可行性。新组建的海军技术部迅速拿出了一个方案,颇为简单,但在现阶段却也最为有效。舰体的建造交给了波兰境内资历最高的原德国硕效船厂但泽分厂,期间得到了法国人的一些技术帮助。于是1924年一艘小巧的岸防重炮舰呈现在波兰人面前。
这艘舰标准排水量1600吨,蒸汽往复机动力,2400马力,最大航速16节,续航力3000海里/12节。
”艾普希隆“号280mm列车炮的那根身管与高低机安装到舰面前部,波兰人自制了相应的炮座电力驱动水平回转机构,由于能力有限及时间仓促,波兰人未能给该炮建造一座封闭式的装甲炮塔,而是以露炮台形式存在。但精明的波兰人设计了环炮座的环形装甲胸墙,并且为该炮的炮架设计了一座圆弧形的防盾以抵御炮塔正面来袭射弹。同样由于限于技术,该炮的供弹系统不是如全封闭装甲炮塔那般自炮座以下垂直供弹,而是在炮座底板上开设舱门,通过弧形吊杆从炮座下的舱室内吊运弹丸与发射药。为保证在火炮以任意角度射击时炮座下供弹不受影响,弹丸与发射药包并不直接位于炮座之下,而是在炮座与装甲司令塔之间的舱面之下,待炮座之上的吊杆夹具下了舱面后,再以水平小车将弹丸与腰包推送到夹具之前。因此整个火炮系统的射速还是相对较慢的,最大射速约能达到两分钟发射一发弹(火炮水平射界不进行动态调整时)。副炮为三门法制100mm炮,分列于两舷和舰尾。舰面后部钢木混合结构甲板室顶部设有一具探照灯。
由于刚刚立国,冶金工艺尚未取得决定性进步,此时的波兰国内拿不出合适的装甲钢,于是转由法国地中海铁厂提供了用于装甲司令塔(厚度100mm)及包裹弹药贮存舱外壁(厚度100mm)的装甲钢。
新舰以波兰历史上第一届王朝皮亚斯特王朝而命名,潜在含义不言而喻,波兰海军将开创一个历史新纪元。
出于平衡陆海两军在争夺军事资源上的积怨,毕苏斯基元帅授意该舰平时划归海军,战时可视情况而定暂时划归海防要塞区作为机动海岸炮之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