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8271|回复: 37

疑问,关于Caracciolo级战列舰的炮塔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3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2-12-31 18:23 编辑

前一段时间浏览论坛帖子时,曾见过关于义大利战列舰Caracciolo级的讨论,集中焦点在于此舰炮塔重量是如此的轻,以至于论坛诸贤皆表示不能理解,鄙人对此毫无所知也只是大略看看,今天再去找个讨论这个话题的内容,已经是如同大海捞针了。(所以很干脆的跑过来发个帖子

NW上,关于此炮炮塔的重量是550吨,但是语焉不详,并未说明这个重量是用于卡拉乔洛的双联炮塔还是岸炮的炮塔,或者是浮动炮台的单装。而作为参考,伊丽莎白女王同样是双联381炮,炮塔重782公吨,胡德的炮塔比女王的装甲更厚防护更强,894公吨。

这两者倍径一个40一个42,差不多,炮重英国101,605 kg,意大利有三个数据分别是阿姆斯特朗84900+1300kg得86200kg,威克斯83825+2495kg得86320kg,安沙尔多62600+1900kg得64500kg,我们取其最重者威克斯,两者相差15285kg,两根炮管就是30570kg,仅仅30.5吨的差距,取其最轻者安莎尔多,74.2吨。(顺便请教为什么安莎尔多炮轻了那么多,意大利冶金工业的水平不见得就能比英国强,更是绝对不可能得比英国佬强那么多,难道炮轻才是导致其寿命只有150发的原因?)

而就纸面数据,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资料表示卡拉乔洛的炮塔正面400毫米厚,甚至超过胡德的14.7英寸。同样的,考虑到卡拉乔洛乃是战列舰,炮塔不应该防护很差才对……喂鸡表示自己的数据出处是
Breyer, S. Battleships and Battlecruisers of the World, London, Macdonald 1973
Faccaroli, Aldo (1970). Italian Warships of World War I. London: Ian Allan.
这两本书,额,反正我没有看过。斜体字表示书名。


然后,高潮来了。

这几天脑抽,去看喂鸡百科日文版,见到了这个“フランチェスコ・カラッチョロ級戦艦”的条目,链接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 ... A%E6%88%A6%E8%89%A6

「世界の艦船増刊第30集 イギリス戦艦史」(海人社)
「世界の艦船増刊第41集 イタリア戦艦史」(海人社)
日本人编的义大利战舰史表示,卡拉乔洛的主炮塔虽然正面396顶盖150,可是侧面和后面只有区区30毫米!!!挖啊啊!!!虽然兄弟糊洋葱善意地提醒我说话尽量不要用咆哮体,不过看到这个条目还是没忍住。额。(⊙o⊙)......没有恶意,只是感慨一下。

似乎,这样就可以解释那个550吨的炮塔重量了?难道这就是真相???

可是,这么薄的装甲实在说不过去啊......这货不是战列舰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3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la parte girevole pesava kg. 560.770

http://www.fortificazioni.net/VENEZIA/batteria_amalfi.htm

案炮台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12-12-31 18:09
la parte girevole pesava kg. 560.770

http://www.fortificazioni.net/VENEZIA/batteria_amalfi.htm

想不到是西洋兄率先为我解惑,多谢了。为以前的争执表示歉意。

该资料所列,旋转部分512吨,总重560吨,与NW所列的550吨十分接近,同时考虑到卡级战舰并未建成,因此唯一的这个炮塔重量应该就是岸炮炮塔了。不过,不知这个岸炮炮塔防御如何?卡拉乔洛的炮塔又如何……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31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错了。旋转部分是560.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12-12-31 18:44
你看错了。旋转部分是560.

啊,果然是这样。
旋转部分560吨,固定部分512吨&*&%*……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2-3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拉乔洛的炮塔居然分得这么开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2-31 22:49
卡拉乔洛的炮塔居然分得这么开

主教墩子分得开是为了防止一炮报销,可是卡拉乔洛前后都这么布置真是让人百撕不得骑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3-1-1 10:34
主教墩子分得开是为了防止一炮报销,可是卡拉乔洛前后都这么布置真是让人百撕不得骑姐…… ...

还有,为什么我觉得炮塔比例不对




差距太大了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3-1-1 10:46
还有,为什么我觉得炮塔比例不对

此船长达214米,拜仁只有180米。比例还是正确的。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既然后来岸炮用了威克斯的炮,那么NW图中,安莎尔多车间里的这些381身管跑到哪里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1-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3-1-1 10:50
此船长达214米,拜仁只有180米。比例还是正确的。




好吧,这下比例对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3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沼泽 于 2013-1-3 00:32 编辑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31 18:37
想不到是西洋兄率先为我解惑,多谢了。为以前的争执表示歉意。

该资料所列,旋转部分512吨,总重5 ...


建成的炮台不止一个至少是2个,但都不是正常战列舰炮台的完整版,只有炮台上部,整个弹药通道部分的重量没有被计算,意大利自产的装到了另一艘浅水炮台上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3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沼泽 发表于 2013-1-3 00:20
建成的炮台不止一个至少是2个,但都不是正常战列舰炮台的完整版,只有炮台上部,整个弹药通道部分的重量没有 ...

浮动炮台的也不是完全体,装甲是纸糊的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3-1-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迪.布鲁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3-1-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12-12-31 18:09
la parte girevole pesava kg. 560.770

http://www.fortificazioni.net/VENEZIA/batteria_amalfi.htm

这些岸防炮塔布置在何处?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3-1-3 11:00 编辑
小胡子 发表于 2013-1-3 10:27
这些岸防炮塔布置在何处?


“威尼斯防御的眼睛”~~~大概这样的意思。意大利语滴不懂。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3-1-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胡子 于 2013-1-3 12:29 编辑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3-1-3 10:58
“威尼斯防御的眼睛”~~~大概这样的意思。意大利语滴不懂。


意思是安置在威尼斯?
明显秀逗了,二元帝国都倒台了,亚德里亚海里还有哪家海军能对意大利本土产生威胁?居然将此等利器布防在已经处于安全纵深内的威尼斯,而不安置在靴尖的莫西拿海峡或靴跟的布林迪西........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子 发表于 2013-1-3 12:26
意思是安置在威尼斯?
明显秀逗了,二元帝国都倒台了,亚德里亚海里还有哪家海军能对意大利本土产生威胁 ...

大威尼斯地区的海岸与陆地一直受到奥匈的威胁,炮台1915开工1917.5启用。1918年奥匈大军曾进逼到炮台附近,要不是"Vittorio Veneto(维多里奥~威内托)"——意为“威尼斯大捷“,岸炮台被步兵攻破的悲剧就再一次上演了。

又英文危机http://en.wikipedia.org/wiki/Cannone_navali_da_381/40说此炮除了浮炮台岸炮台之外,还有7门列车炮:

Railroad guns

Seven of the Ansaldo guns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Army and turned into railroad guns. The gun plus its mount weighed 212 tonnes (209 long tons; 234 short tons) and was 24.5 metres (80 ft) long. The gun could elevate to a maximum of 25° and it could traverse 2° on its mount. It fired high explosive shells weighing 730 kg (1,609 lb) and 876 kg (1,931 lb) to ranges of 33.6 km (21 mi) and 30 km (19 mi) respectively. It also fired a 884.5 kg (1,950 lb) armor-piercing shell to a range of 30 km (19 mi).[3]

The guns were delivered during 1916–17,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service in World War I. They served into World War II, but, again, little is known of their service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13-1-3 02:34
浮动炮台的也不是完全体,装甲是纸糊的

浮动炮台装甲是纸糊的这点我认为未必,浮炮台本就是借用已有配件改造,没必要在搞个薄皮版本。两个浮炮台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用战列舰的炮台装上去,还有一个是完全建的圆形炮台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3-1-3 14:18
大威尼斯地区的海岸与陆地一直受到奥匈的威胁,炮台1915开工1917.5启用。1918年奥匈大军曾进逼到炮台附近 ...

看样子安萨尔多的10门至少完工了9门,7门给了列车炮,2门给了浅水炮台。
3个公司生产的火炮可能都是意大利本国生产的,安萨尔多-施耐德 维氏特尔尼 阿姆斯壮波佐利,维氏特尔尼是合作公司,
而且按照意大利语的维基,
I cannoni delle tre ditte avevano delle caratteristiche costruttive piuttosto diverse.

    Ansaldo-Schneider: 62.600 kg di peso e 15,75 m di lunghezza.
    Armstrong-Pozzuoli: 84.900 kg di peso e 15,755 m di lunghezza.
    Vickers-Terni: 83.8250 kg di peso e 15,755 m di lunghezza.

Le prestazioni comunque erano le medesime: infatti, tutti i modelli erano in grado di sparare un proiettile AP da 884 kg alla distanza di 19.800 (alzo a 20°) o 27.300 (alzo a 30°) metri, con una velocità iniziale di 700 m/s. La celerità di tiro era di 1,5-2 colpi al minuto a seconda dell'installazione. La durata media dell'anima rigata interna alla canna era di 150 colpi, dopodiché essa andava estratta e sostituita con una nuova
只是说明都可以发生同种炮弹达到这个初速。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9:57 , Processed in 0.0443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