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643|回复: 15

[提问解疑] 对于4.7英寸速射炮的一点疑问

[复制链接]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我所知阿姆斯特朗4.7英寸速射炮是在1884年开始设计,1887年定型制造
而德国的克式15 cm/40 (5.9') SK L/40 速射炮,1896年设计,1898年列装。

所需要的技术包括:精密加工,密封 液压技术等(这一点各位请多加补充,越详细越好)
那么疑问来了

1 英德两国在这方面技术上的差距有这么大么?还是说德国人在意识上觉得自己不需要这类的速射炮呢?

2 在1880年,英德两国的技术可否能制造出可靠地4.7英寸速射炮呢?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大神解答一下么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说这问题太幼稚导致各位大神抚额长叹“脑残无救” 然后点击右上角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2-1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2-15 16:44 编辑

想要速射,首先要搞出无烟火药。等黑火药硝烟消散也就一到两发一分钟的水平吧

射而不瞄,再快的射速也没用。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2-1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海军太弱也不重视,外贸也打不开局面,这些东西的市场不大。

德国海军真正发迹要从威廉二世开始大搞海军开始。

外贸的12厘米速射炮克虏伯早有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2-1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1890年代初开始采用无烟发射药后,舰炮炮手虽然能较快开始观测与瞄准目标,可是没能解决因船身摇晃对瞄准和发射的影响,所以只有当作陆炮在波尔战争中稍有表现,当然各国也不急于更换舰炮,要到10年以后的1899年开时采用连续瞄准设备与方法,并在对马获得完全验证(对欧美观战员来说,中日海战的速射炮性能应用还不完备),中小口径速射舰炮才急速抬头。

同样情况也发生在火控技术上,虽然无畏舰的12寸炮可以打2万多米甚至更远,但当时也没有能比较好的火控设备与方法能指挥炮弹投射到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到10年后的一战前,列强还迟疑不知该把决战距离放在1万米或再远一些。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6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只要甲午时期后勤没有问题,北洋海军与日本并没有隔代的差距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具体的我也不懂,但1900年前后,英国要求德国在德国制造的商品上标明MADE IN  GEMAN 以免劣质的德国山寨货,损害英国商品的形象。由此看那时候德国工业水平和英国还有相当的差距的。估计和现在中米差距相当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c7635227 发表于 2013-5-26 03:08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只要甲午时期后勤没有问题,北洋海军与日本并没有隔代的差距 ...

差距还是有的,不过中国在船和装甲上有优势,抵消了鬼子的优势
另外,甲午战败,首先是希望李鸿章战败的人太多了,李鸿章是走投无路,即使战胜,他所面对的局面也就比战败好点而已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7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还是庙算方面的问题,一游的高千穗,浪速都是克虏伯架退炮,一样非常威武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7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5 23:42
想要速射,首先要搞出无烟火药。等黑火药硝烟消散也就一到两发一分钟的水平吧

射而不瞄,再快的射速也没用 ...

或許搖控(廣義的 包括俯仰/旋回手追著指針搖轉盤)操砲也是一種選擇?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27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waii 于 2013-5-27 23:51 编辑
a5mg4n 发表于 2013-5-27 18:48
或許搖控(廣義的 包括俯仰/旋回手追著指針搖轉盤)操砲也是一種選擇?


炮烟不止影响炮侧瞄准,对中央火控站的观测也会造成影响的。

何况通信器瞄准的出现比速射炮和无烟火药都要晚,日俄战争时期才有所应用,但还是以炮侧瞄准为主的。而且那时候“通信器”的作用只是传递目标诸元而已。直到包含弹道计算机和方位盘照准装置的中央火控系统成形之后,真正的“通信器瞄准”才有意义。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3-5-27 18:48
或許搖控(廣義的 包括俯仰/旋回手追著指針搖轉盤)操砲也是一種選擇?

追针即随动操炮要等到中央计算装置出现后才有意义,在此之前的仪表最多显示测距仪测目标距离和指定目标方位,因敌我移动产生的方向和距离前置角还是要炮手心算,装定表尺后瞄准也要炮手自己来。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6-2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子里精华部分里有德国火炮的列表,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7-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c7635227 发表于 2013-5-26 03:08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只要甲午时期后勤没有问题,北洋海军与日本并没有隔代的差距 ...

不是这样的,其实当时北洋的舰船防护设计上有种种的问题的,因为大多数都是外贸试验性质的,再者就是当时的科技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差距还是有的,等级日本的军舰比中国的军舰先进了半代左右吧

禁止访问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7-1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pqwe 于 2014-7-15 13:37 编辑

实际上感觉,日本军舰虽然新,大,但是他的科技树点歪了。防护巡洋舰实际上还是邪道,有水线装甲和没水线装甲的船完全是两码事,以铁甲舰为核心的建设方案才是合理的。。以他的买船投入和入役时间,如果是老老实实的买铁甲舰,那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根本就没一丝活路,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双方还能拼一下。
当然这一方面中国海军的发展也是乱七八糟。那五条防护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生存力弱,火力也极弱,三条德国船航速还很慢,很有点不知所谓,日本船好歹炮多,像济远这样只有三门炮的纯粹就是搞笑。还真不如拿这些钱再买两条铁甲舰算了,或者自己造几条平远也比这五条巡洋舰有用。

PS,买济远,说李凤苞李鸿章没大吃一笔才是怪了,这玩意比艾斯米拉达小一大截,弱得更是根本不止一大截(火力连艾斯米拉达的三分之一都可能没有),造价反而更贵,也太说不过去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27 , Processed in 0.0258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