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878
主题91
精华4
积分5097
金钱2637
贡献4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1-2-21
最后登录2024-8-28
在线时间813 小时

上尉
 
|
重巡,在20-40年代里面虽然是个条约的产物,但是这玩意性价比也太低了一点
各国在20-30年代里,条约重巡们安装着所有舰艇里功率最大的昂贵主机(不算航母,英国的BC单列,而蝗国的BC都比重巡动力差),装备着全部齐射投射量仅相当于一发16寸炮弹的武备,安装着6寸火炮都能击穿的装甲,上面还有800-1000个水手在服役,而造价更是离谱的高,20年代的蝗国预算里,2条秒高重巡就能建造一条国宝长门!而20门8寸炮在8门16寸面前简直是儿戏;30年代的蝗国预算里,4条最上的预算可以生产2条苍龙级空母还有余力,或者两条飞龙,30门8寸的战斗力在54架常备机的面前是何其孱弱;40年代的美国预算里,2条巴尔的摩的造价可以建造一条阿拉斯加或者南达还有余力,尤其是阿拉斯加堪称重巡杀手,以一敌二毫无鸭梨啊。2条巴尔的摩需要更大的动力,更多的水手,更多的钱,更多的材料,却是更小的战斗力……难怪只有财大气粗的美国还在二战继续建造重巡
如果说战巡是白象的话,起码还有战列舰的火力,而重巡在造价上同样是白象,火力却如同玩具,还被战巡或者大型巡洋舰死死克制,更加白象。
我觉得如果穿越的话,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海军应该控制重巡的建造,将其预算挪用到航母,甚至战列舰的建造上
个人觉得比较理想的当时舰队应该由航母,中等数量能开29节左右的战列舰,意思下数量的重巡,比较多的6000吨左右,装备6-8门152主炮和8门左右100-105MM高平两用炮,具备对5寸炮防御能力的轻巡洋舰,以及大量的2000吨上下的装备高平炮和鱼雷的舰队驱逐舰。
以蝗国为例,如果能扣留住最上和利根级的6条船的预算,磨洋工到36之后再大举建设,可以生产出2条1.5万吨的舰队航母+1条翔鹤这样的理想航母,多出来接近200架舰载机的搭载能力和单波100+架的发舰能力,远比56门8寸炮舰顶用多了,同时加快阿贺野级的生产,亚码头还是照常做出来2条,3号舰和大凤的预算可以去建造大型装甲航母,排水量6万吨,双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的航母下一代核心,这样到了41年底42年初,蝗国能有3条翔鹤,3条苍龙,1条飞龙+赤诚,加贺,11条战列舰,12条重巡,明显比历史上的11战列舰,6条大中型航母,18条重巡要好过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