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4-13 12:21 编辑
美国海军火炮的命名法
作者:Tony DiGiulian
原文链接:http://www.navweaps.com/Weapons/WNUS_Gun_Nomenclature.htm
站内镜像: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US_Gun_Nomenclature.htm
在1920年代之前,美国海军的每一种口径的火炮,均有各自独立的「马克」序列,而与之配套的炮座亦有各自独立的「马克」序列。举例:二战时期著名的5"/38(5英寸/38倍经)火炮,其火炮本身的序号为Mark 12(马克12型);而炮座序号则有Mark 21(马克21型,初期型的台座式炮座),Mark 24(马克24型,后期型的台座式炮座),Mark 25(马克25型,单装转盘式炮座的原型),Mark 30(马克30型,生产型的单装转盘式炮座)等,此外联装形式的转盘式炮座尚有数个不同的「马克」序号,最后一种型号为艾伦·萨姆纳级与基林级驱逐舰上配备的Mark 38(马克38型)炮座。
大口径火炮与炮座的命名规则与之类似,但自1920年代后期开始,6英寸以上口径的火炮,其炮座便不再有单独的序号了。这些炮座仅以其搭载舰级的名称作为通称。举例:衣阿华级战列舰上配备的16英寸火炮,序号为Mark 7(马克7型),但其配套的炮座,则被称作是16-inch three-gun mountings Iowa class(16英寸三分装炮座,衣阿华级)。
1940年代早期时,美国海军研制出了5"/54(5英寸/54倍经)火炮,并在中途岛(CVB-41)级航母上首次搭载了这种火炮。这种火炮本身被命名为Mark 16(马克16型),而配套的炮座则被命名为Mark 39(马克39型),序号紧接着艾伦·萨姆纳级与基林级驱逐舰上配备的Mark 38(马克38型)炮座。Mark 40(马克40型)炮座则是具有防潮功能的特殊型号,搭载老式5"/25(5英寸/25倍经)火炮,专用于潜艇。Mark 41(马克41型)是一种联装炮座,计划搭载于蒙大拿(BB-67)级战列舰,但该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最终被取消了。该型炮座的配套火炮与中途岛级的相同,均为5"/54 Mark 16(5英寸/54倍经/马克16型)火炮。
此后一段时间内,美国海军并未研制过口径大于3英寸的新式火炮。到1950年代早期时,又新研制了一款适用于驱逐舰级别舰船的5"/54(5英寸/54倍经)火炮。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决定对其武器命名体系作出改动:对于新研制的武器,不再以火炮本身的名称作为通称,而是改为以炮座的名称作为通称。新式的5"/54(5英寸/54倍经)炮座由此得名为Mark 42(马克42型),并被配置到了为数众多的驱逐舰,巡洋舰,以及辅助舰艇上。至于其火炮本身,则延续5英寸炮的序列,被命名为Mark 18(马克18型)。
几乎在同一时刻,美国海军的命名体系又发生了另一个变化:在新规则下,不再为每一种口径的火炮类型保留单独的「马克」序列。从此时起,所有的舰载火炮都将列入同一个命名序列,以Mark 42(马克42型)作为起始序号。举例:赫尔号(DD-945)驱逐舰上搭载的8英寸轻量化大口径火炮(Major Caliber Light Weight Gun,MCLWG),其序号为Mark 71(马克71型);著名的密集阵近防系统(Phalanx CIWS),序号为Mark 72(马克72型),而其火炮本身的序号是Mark 15(马克15型);76毫米奥托·梅莱拉炮的序号则是Mark 75(马克75型)。几乎所有的海军火炮都被归入这个命名序列中。但仍有部分武器系统,其火炮本身的名称来得更广为人知一些。举例:25毫米链炮的序号是Mark 38(马克38型),这是其火炮本身的名称,而不是炮座的名称。该型链炮所配套的无稳定炮座名为Mark 88(马克88型);而旋风级巡逻艇上所搭载的,同轴搭载有40毫米榴弹发射器的稳定炮座,则名为Mark 96(马克96型)。这两种炮座的名称,同样是依照海军的标准炮座命名序列进行排序的。
这种命名体系一直沿用至今,部分序号被给予了并未批准入役的试制武器,另一些则给予了原有武器的改进型号。举例:Mark 84(马克84型)炮座,是基于原有的M197型20毫米三管加特林炮所配的炮座,而研制的改进型号。
现有命名体系下序号最新的武器,是博福斯/联合防务/BAE①的57 mm/70 Mark 3(57毫米/70倍经/马克3型)火炮,被美国海军采用后命名为Mk 110 Mod 0/57 mm(马克110型/改0/57毫米)。该型武器将随着海岸警卫队的新型巡逻船(Maritime Security Cutter, Large)一同入役,同时也将搭载于海军最新的濒海战斗舰(Littoral Combat Ships,LCS)与朱姆沃尔特(DDG-1000)级导弹驱逐舰上。
①这种火炮原为博福斯的产品,博福斯现已成为BAE的子公司。联合防务亦是BAE的子公司,BAE旗下供应美军的武器,多由该公司负责制造。
作为例外,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上所搭载的30 mm Bushmaster II(30毫米大毒蛇II型)火炮,未依照上述规则进行命名。其火炮本身的序号为Mark 44 Mod 1(马克44型/改1),而炮座的名称则为Mark 46 Mod 1(马克46型/改1)。实际上,这套武器系统是依照海军陆战队的规则,而非海军的规则进行命名的。原名先进两栖突击车(Advanced Amphibious Assault Vehicle, AAAV),现名远征战斗车(Expeditionary Fighting Vehicle, EFV)的海军陆战队战车所配套的炮塔,便与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上的炮座几乎一致。远征战斗车所配的炮塔名为Mark 46 Mod 0(马克46型/改0),因此搭载于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上的海军版本,便是Mod 1(改1)了。如此安排可简化后勤系统,使登陆舰可与搭载战车之间达成零部件与弹药的通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