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148
主题48
精华4
积分5360
金钱3716
贡献4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0-12-8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653 小时

上尉
  
|
本帖最后由 雅美蝶hoho 于 2013-3-14 22:42 编辑
注:本文所讲述的,是另一个平行宇宙中所发生的事,其中出现的人物和国度,纯属巧合,切勿与本位面有丝毫代入。
在明国海军的序列里,有这么一艘传奇舰艇:在她还在船台上的时候,便承载了四万万国民的海军寄托,为新生的中华明国撑起了20年和平的天空;而在之后的那场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已经年迈的她,毅然披挂上阵,一展雄风。流光飞转,岁月荏苒,当时间的巨轮隆隆驶入21世纪,曾经的敌人和战友都已经逝去;只剩下她,还静静停泊在当年的港湾里,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聆听着纷涌的海音。
世纪情缘,百年光阴。
楔子
1905年5月28日,在西方落日的壮美余晖里,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海战终于落下帷幕。日本联合舰队在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的指挥下,以不可思议的微小代价,几乎全歼整个俄国远征舰队;8艘俄国战列舰被尽数击沉,仅有几条杂鱼侥幸得存。5000名俄国官兵的鲜血染红了这片海域,浓烈的血腥气味,引得无数巨鲨前来逐浪吞尸,数日方息。
由于战场就在自己家门口,北平方面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了这一消息。当秘书将海战的结局告知裴庭卫之后,这位深沉刚愎的大总统竟也忍不住怒爆粗口,痛心疾首。按照他之前的设想,俄国舰队大举东征,和日本海军必有一场龙争虎斗,如双方果拼个两败俱伤,对于明国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但谁料俄国人竟然这般不济,直如土鸡瓦狗;自己全军覆没也就罢了,也没有从对手身上撕下哪怕一小块肉!经此一役,之后东亚的局势已经明了:俄国在陆地和海上都输了个一塌糊涂,过不多久便会求和;而俄国一旦倒下,毗邻日本的中华明国,自然就成了日本的下一个目标!想通此节的裴庭卫顿时觉得芒刺在背,日俄战争尚未画上句点,他心里便已经开始盘算起之后可能爆发的第二次中日战争了。
对马海战中,在烈焰和弹雨里倾覆的俄国战列舰。俄国远征舰队的全军覆没,让英德两国都弹冠相庆。从此之后,德国海军控制了波罗的海,而英国海军则是少了一个大敌。
海军春风
1905年8月,中华明国开始第二轮阁组,46岁的萨定铭接替程启恒,成为新一任的海军大臣。“明国海军大臣”的名号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比起兼任陆军大臣的裴卫庭,萨定铭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海天”号触礁沉没之后,偌大的明国海军只能靠1艘4300吨的“海圻”号和3艘2600吨的“海琛”级勉强撑着门面;她们都是没有竖甲的穹甲巡洋舰,辅助侦查尚可,和日本海军正面交锋就是送!面对这个烂摊子,萨定铭心中暗自立誓,定要在他的任期内,让中国海军重回20年前的巅峰。
所幸的是,萨定铭所当任的时段,比他的前任要幸福得多。经过5年大治,明国经济走出了甲午战败的低谷,已经有财力去追求这些海洋上的吞钱巨兽;而在国际上,列强也支持明国海军重新武装以牵制日本,毕竟对马海战日本赢得实在是太漂亮,不得不让他们心生警惕。看到了这一点的裴庭卫,小心翼翼地迈出了海军复兴的第一步。就在《朴茨茅斯合约》签订的第二天,一艘军舰在福州船政局铺下龙骨:她设计排水量6400吨,航速20节,装备2门240mm主炮、8门120mm副炮、6门88mm速射炮,主水线拥有120mm厚的装甲。随着这艘被命名为“麟羽”号的开工,沉寂了多年的海军船政学堂再度开始向社会招生,凭借毕业后稳定的铁饭碗,很快便有大批学子报名进入。
虽然海军的发展已经从沉眠中苏醒,但萨定铭仍旧不满意这种缓慢的速度。在建的“麟羽”号仅仅是一艘二等巡洋舰,同样是不能刚正面的主,而萨定铭所希望拥有的,是世界一流的海上巨物!1905年11月,萨定铭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海军发展纲领,计划在15年内,将民国海军打造成一支拥有20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和60艘驱逐舰的强大力量,预计耗资12亿银元。见到这份计划书,有心办海军的裴卫庭就知道萨定铭定是在狮子大开口:如果这份规划得到通过,明国岁入的四分之一都要被海军所掌握;自己的陆军都还需要重金投入,怎么可能倾举国之力与日本人在海上一决雌雄?
海军一级上将萨定铭,胸前的雪花勋章赫然在目。在他当政的12年里,明国海军实力突飞猛进,跻身世界八大海军强国之列,被后人尊称为“明国海军之父”。
毫无疑惑的,裴庭卫否了这个过于激进的方案,然而海军却是不能不建的。民国拥有三万里长的广阔海疆,富庶之省几乎尽聚于此,这就如同一个不着寸缕的美女斜躺卧榻,怎能不引起日本的性趣?思虑再三,裴庭卫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海军建设以3年为一期,每一期添置1~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其中巡洋舰和驱逐舰自行建造以节约经费,而战列舰由于技术的缘故,其建造只能委托给国外的军工。尽管这个方案仍旧与萨定铭心中所期望的相距颇远,但他也知道总统必须先满足他手中陆军的需求。一个月后,萨定铭接受了总统的意见,首批2艘驱逐舰开工建造;由于拨给海军的造船款项是一个定数,萨定铭理所当然的要把尽可能多的经费留给战列舰这块大头,2艘驱逐舰削的削砍的砍,最后比那些内河炮舰都大不了多少了。
来吾道夫先路也
1906年2月10日,英国“无畏”号战列舰下水;同年4月,德国“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也完成了舰体的建造工作。这两艘同于1905年开工的新型战舰,其设计理念惊人的相似:都装备蒸汽轮机,都采用统一口径的主炮!这种在对马海战之后出生的新兴产物,顿时就吸引住了急于扩充实力的明国海军的眼球。当下,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实力悬殊太大,如果仍旧循规蹈矩发展普通战列舰,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与日本相抗衡;而如果购入这种新型舰艇,大家一起重新洗牌,便完全有机会迎头赶上!
一念至此,萨定铭不由得怦然心动;而随后而来的专业评估,更是打消了他心中最后一丝顾虑的念头。统一口径的主炮,可以统一弹道,从而彻底解决一级主炮和二级主炮的着弹点难以辨认的问题。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口径火炮的射速比起十年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足以满足海战时密集投送的要求。在之后的海军会议上,面对保守派的阻挠,萨定铭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紧随英德两国的潮流:“……值此非常之大变革之际,若不当机立断,打破常规,公等欲使我民国海军,再步北洋水师之后尘否?”
这两种声音的交锋,很快便传到了裴庭卫的耳中。尽管这位当年血洗皇城的总统对海军一窍不通,但他对新生事物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敏感度:“……英德两国乃当今海军魁首,天下推崇;如今二者理念相得益彰,不谋而合,料其断无谬误之理,海军当从速办之,勿令迟暮。”得到了最高统帅的首肯之后,萨定铭精神大振,他立即会见了英德两国的驻华大使,向他们提出了购买新式战列舰的请求。
英国战列舰“无畏”号。由于比德国同行早2个月下水,因此获得了“纪元开创者”的无上光荣。
虽然这种全重型火炮的“无畏”舰代表了当前海军的最高成就,按理说应该将其列入最高机密严禁向外国出口;但在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船厂厂主的爱国情怀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高度。如果能够成功推销1艘战列舰,不仅可以在之后的2~3年里为本国提供数千个就业机会,还可以为整个船厂赚得一大笔分红;只要对方不与自己的祖国为敌,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阿姆斯特朗公司和布罗姆•福斯造船厂登时像打了鸡血一般行动起来,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谁能保证之后还会有这种大主顾?
海阔珍奇亦来献
明国政府宣布对外购舰后不久, 代号“龙隼”的组织向北平发回了一则情报,日本已经在3个月前,于吴港开工了一艘大型主力舰:该舰和一年前开工的“萨摩”号属于同一级别,满载排水量超过2万吨,装备4门305毫米主炮和12门254毫米火炮,火力比英国的“纳尔逊”级战列舰(此纳尔逊为英国所建之前无畏,并非是后世装备9门16寸主炮的那艘纳尔逊)还要强大!这则消息极大地刺激了明国政府,在裴庭卫的主导下,国会决定向海军紧急注资2000万银元,用于购入第二艘主力战列舰;对于新式战列舰的性能要求,国会就给出了一句话:“务必要压制日本这艘在建的主力舰!”
对于明国政府的这般变化,两家造船厂的销售人员心花怒放,一下子订购2艘大型战列舰,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单子!为了迎合买主的胃口,尽可能赚得更多的财款,两家一连提出了二十几个设计方案;其中最变态的设计当属阿姆斯特朗公司提出的704方案,装备12门列强在5年后才会拥有的14英寸主炮,常备排水量更是飙升到了30000吨以上:“贵国若能购入此种舰艇,则十年之内,都没有谁敢在她面前展示肌肉了!”对于14英寸火炮连影子都没有的疑问,担任阿姆斯特朗公司对外销售一把手的伊恩古尔拍着胸脯向萨定铭保证,只要明国提供研制经费,就没有阿姆斯特朗造不出的舰炮!
尽管这个设计够强大、够劲暴,上合国会、下顺己心,但萨定铭还是忍痛割爱,将这份设计打入了冷宫——因为她实在是太贵了。由于要设计全新的主炮,英国船厂的报价达到了惊天动地的380万英镑,折合下来足足有4200万银元,占到了整个明国岁入的13.25%!此外,日俄战争刚刚结束,如果明国贸然订购如此强大的战舰,势必会破坏周边局势,引发新一轮的海军竞赛,这和裴庭卫打造防御性海军的初衷大不符合。囊中羞涩的萨定铭,只能在下属哀怨的眼神中,选出了6个相对保守的设计,开始在内部斟酌。
民国战列舰初期备选草案图。
备选的6个方案中,有3个是来自阿姆斯特朗,另3个源于布罗姆•福斯。它们的共同特点,便是装备了各自海军已经成熟的武器系统;批量生产的主炮,能够最大限度地稀释成本,降低价格。英国人的A案几乎就是无畏号的翻版,只不过在其基础上强化了副炮;B案排水量增加到19500吨,装备12门305毫米45倍径火炮;C案与B案主武器相同,舯部主炮塔采用斜跨式布置,在一定角度时,所有主炮可朝同一舷射击;由于斜跨式布置的主炮塔拉长了船体,C案的排水量增加到了20500吨。汉堡船厂的A案同样是将本国的“威斯特法伦”级战列舰照搬了上来,装备8门283毫米50倍径主炮,排水量17000吨,航速21节;B案装备了10门283毫米主炮,舯部主炮的反向射界比英国同行略高; C案火力与B案相同,所有主炮全部沿中线布置,这样的结果是前后火力稍逊,但舷侧火力更强。
如果放一个不懂海军的人来做出抉择,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剔除掉德国——在排水量和航速都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英国比德国多出了一座主炮塔,主炮口径还凌驾于德国之上!但萨定铭显然不属于此种。经过多方调查,萨定铭发现,德国283mmL50火炮的单发毁伤力固然是逊于305mmL45火炮,但其穿透力反而强于英国同行;加之其射速是305毫米火炮的2倍,达到了每分钟3发,在当前的交战距离上,完全可以将炮弹撒欢般地倾泻出去而不用担心精度。除此之外,德国战舰的耐操也是有目共睹,坚厚的装甲和细密的水密门赋予了军舰强大的抗沉能力,大东沟海战中的“来远”号和日本海海战中的“阿莫扎耶夫”号便是最直接的证据!
当萨定铭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份文件让他下定了决心。7月2日,“海天”号上最后一批枪炮机械被打捞出水,来自丹麦的打捞公司按照合同,向明国政府索要10万银元的劳务工钱。想起两年前的那场惨剧,萨定铭心中大动,如果连船都保不住,装备再强大的武器又有什么用?那触礁即沉的“海天”号,可不就是阿姆斯特朗船厂所建造的么?
海天号在鼎兴触礁后的惨景,这艘造价32.8万英镑(约合360万银元)的舰艇在中国海军仅仅服役了5年。经丹麦公司打捞起来了价值100万银元的物资,总算是有所裨益。
1906年6月27日,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夏雨中,伊恩古尔带着他的妻子,登上了前往巴西的邮轮。虽然在明国的销售没有成功,但在南美的订单却拿到了手,好战的巴西指名道姓要向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2艘新式战列舰,摆明了想抱上英国这条大腿。临行的那一刻,伊恩古尔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句新学的东方谚语,“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说的就是他吧?
最终敲定
俗话说:“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这句话用在萨定铭身上同样适合。战列舰的最终方案还没有确定,他的目光又盯上了国会那并不鼓胀的钱包。按照他的理论,这战列舰既然都买了,海军老二的装甲巡洋舰怎么着也得弄一条,要不然开战的时候,海军完全没有相应的船只去和日本的装甲巡洋舰抗衡。不过这一次,萨定铭的野望却落空了。为了购入战列舰,国会已经向海军拨付了超过4000万银元的巨款,今年已经没有余力再为任何一艘战舰买单。这就意味着,海军战舰的功能必须多元化;战列舰在特定情况下,也能执行装甲巡洋舰的侦查、巡航和破交任务。一个想法在萨定铭脑海中倏然形成:如果让战列舰拥有装甲巡洋舰的速度,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刃而解,而高速化的战列舰,无论是交战还是撤退都可以保有绝对的主动权!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使得海军部所有人都眼前一亮,然而当他们将其告知给德国船厂的设计师之后,对方的答复不啻于给了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就算是用蒸汽轮机,每一节航速也都是靠钱堆出来的,而且必须在火力或防护上做出让步。资深设计师费格莱恩凭借多年经验,给了明国海军部一个最优的方案:拆除C方案的4号主炮塔,轮机舱后置,在原本轮机舱的位置增设锅炉,如此可以多出三分之一的输出功率,预计航速能超过23节,吨位和防护都不会有大的变动。萨定铭也知道航速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极限了,这个速度比目前的装甲巡洋舰还快了2节左右,无论是千里追杀还是逃跑转进都可堪胜任。多2门主炮不一定能打沉对方,多2节航速却能保证自己能顺利逃脱。
金主一声令下,一帮汉斯设计师又开始忙碌起来,不到十天就完成了图纸的修改工作。新式战列舰设计排水量(非标准排水量)21000吨,设计航速23.5节,装备8门283毫米主炮,水线拥有大面积300毫米装甲,单艘报价2100万银元。海军部对该舰的整体性能颇为满意,只是对那溢出的100万银元有些发怵。国会一共只给了4000万银元,造2艘还差200万的缺口;正当萨定铭愁着怎么才能再从总理唐少川手中抠出经费的时候,总统裴庭卫已经将这笔钱打入了购舰的账户。当时没人知道这200万元是怎么来的,直到30年后姜世界担任明国总统,随着一些资料的解密,人们才发现这笔钱是来自于总统的私人金库。
日本战列舰“安芸”号,这艘于1906年开工的战列舰仍旧混装了4门305炮和12门254毫米炮。虽然混装主炮的效果不佳,但这很看起来很酷,不是么?
1906年11月7日,明德双方签订购买合约,2艘高速战列舰于布罗姆福斯船厂动工开造,她们分别以上古火神祝融和战神刑天来命名。汉斯们的效率不错,两舰16个月后便告下水,舾装工作也只持续了12个月。1909年4月,两艘通体深灰的钢铁巨舰驶回旅顺,厚重古拙的文字印刷舷侧,粗壮激昂的炮口斜指天穹;见此情景,岸边数十万民众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鸣,时隔15年,中国终于又有了属于自己的主力舰!
祝融级战列舰定案草拟双视图。更精细的图纸被德国人带回了国内,只给明国海军部留下了这么一张较为粗略的草图。虽然不甚详尽,但主要舰况还是能够管中窥豹。
祝融级战列舰重量分配及性能诸元。
落幕余波
“祝融”级战列舰的购入,如同打翻了多米诺骨牌一般,在东亚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海军竞赛运动。感受到了威胁的日本,于1909年开工2艘河内级战列舰;明国更是倍感压迫,同年又向德国订购2艘更为强大的“赤凰”级快速战列舰。而为了反制“赤凰”级,日本在1911—1912年间,一口气或买或造了4艘火力和航速都全面凌驾于“赤凰”之上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明国海军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勒紧裤带,咬牙紧跟。逐年狂飙的军费赤字让裴庭卫心惊肉跳,激增的战舰购买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可是现在势成骑虎,哪里能够轻易松手?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1917年初,在经历了2年残酷的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决定在华盛顿召开限制海军军备合约,继任明国总统的李辕宏登时如同攥住了救命稻草,竭力推从。在美国的支持下,明国保有了全部的7艘战列舰(羲和、望舒、紫微、月凰、赤凰、祝融、刑天),而日本却由于总吨位的限额,不得不将自鞍马以下的所有前主力舰尽数拆除,只保留最新的12艘主力舰(日向、伊势、山城、扶桑、金刚、比睿、榛名、雾岛、摄津、河内、安芸、萨摩)。明国以夷制夷,兵不血刃地就在谈判桌上就取得了有利于己方海军的最好结果;消息传回北平,国会欢欣鼓舞,唯有萨定铭长叹一声,背影中带有无尽的萧索。
此后10年,明日两国矛盾日剧,裴庭卫所预测的第二次中日战争,终于在他死后的第12个年头里拉开大幕。炮火轰鸣,硝烟蔽空,明国海军采用一名社会党人的十六字策略,利用速度优势避实就虚,或扛或撤,屡建奇功。1932年,经过惨烈鏖战的“刑天”号被两枚装药346千克的重型鱼雷击中,如刑天般在最后一战中被枭首;“祝融”号虽然屡受创伤,却幸运地活到了战后,之后被一家公司从海军手中买下,改造成战争博物馆,逃脱了拆为废铁的归宿。80年光阴如水流过,当初的锚地上已经建成了一座大型的纪念基地;迎着崭新的朝阳,又一批目光凝肃的少年,坚毅地登上了她的舷侧旁。
高耸的桅杆上,中华明国海军战旗猎猎飘扬。(就写到这吧,恩~~全文完)
附表:明国海军其余主力舰性能略览
参考文献:
《冲击巡洋舰--象国海军A-191工程发展始末》 xike1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