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27861|回复: 9

[资料文献] 大不列颠一等巡洋舰入门 1870-1910【转帖】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3-1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3-15 17:18 编辑

作者:@蒸汽装甲舰


本文是在共产国际工厂的启发下写出来的,在此感谢工厂,本文文字未经本人书面许可,谢绝转载。
这篇小文其实是我个人的入门,我一般是通过写写东西来深入了解某些兵器的手段。
当我掀开19世纪后半叶的故纸的时候,看到的是并非是一条条冰冷的钢铁战舰,而是那个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们激烈的思想冲突。强大的战舰在这一时期层出不穷,海上武力空前发展,而稍稍的停滞就肯定意味着军备的落后和战争的失利。



序言——皇家海军一等巡洋舰,数量与质量交锋的40年


1858年3月,装甲舰光荣号的龙骨被铺上了船台,蒸汽与装甲的海军革命轰轰烈烈地揭幕了。如果你看过很多1860-1890年之间的舰船照片,大概会发现一个规律:装甲主力舰往往奇形怪状,高矮胖瘦不一而足。而同时期的巡洋舰,不论是装甲巡洋舰还是防护巡洋舰,抑或CORVETTES和SLOOPS,都基本上还保持了流线的船型,不象主力舰一样——大拖鞋、圆盘子、黄油盒和长澡盆那样百鬼夜行。这是因为巡洋舰的基本任务是巡逻、侦察、护航、通报和显示武力,他们往往需要远航到外国和海外殖民地去长期执行任务,需要较高的航速、强大的续航力和良好的航海性能,因此船型上一般采用长宽比比较大的流线船型。而且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不少巡洋舰都还配备风帆,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性,要知道那时的煤产量还很低,煤也不便宜啊,连皇家海军也曾经采取严厉措施节约用煤。
在19世纪后半叶,皇家海军的主要对手是法国和俄国海军,而后来皇家海军制定的“双强标准”也是针对法俄两国执行的。法国在巡洋舰的设计上不遗余力,创新层出不穷,而俄国由于国力强大,也曾经多次在海上对英国发出战争威胁,并且装甲巡洋舰就是俄国首先装备的。皇家海军有遍及五个大洲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地,有着世界第一位的庞大商船队,人员、物资和财富就在三个大洋的上百条航线上流转,因此皇家海军在和平时期和战争中都需要大量的舰船来护卫航路和贸易。当然在19世纪皇家海军还是基本采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控制大洋——那就是直接封锁敌国海岸。但是由于鱼雷艇的快速发展,皇家海军的近岸封锁策略越来越难以实现。
不论是否实现近岸封锁,敌国海军的袭击舰都可以偷越封锁线,或者直接从海外省和殖民地的港口出发打击英国的航运,了解狼群战的同好都会明白打击英国航运的意义,一战中德国巡洋舰埃姆登号的传奇经历也说明只要几艘神出鬼没的巡洋舰,就可以把整整一个大洋上的航运搅得乱七八糟。因此皇家海军需要大量的巡洋舰来控制全球的海洋
在皇家海军一等巡洋舰的发展历程中,不断遇到俄国和法国强大的新型装甲巡洋舰在性能上的挑战,有几次挑战曾经使皇家海军之前建造的一等巡洋舰几乎全部过时。大不列颠在巡洋舰上不能不对诸如俄国的万吨级巡洋舰留里克级之类的挑衅行为作出反应,不能让己方的巡洋舰在未来的海上处于下风,因此皇家海军更需要先进的巡洋舰来控制全球的海洋
虽然英国国力富甲天下,但海军预算也并非无限,要在先进的基础上达到巡洋舰数量的要求,对海军部和海军的两代总设计师巴纳贝和怀特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让我们通过这篇短文,来粗粗看一下他们给出的答案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3-15 16:42 编辑

SHANNON CLASS
要介绍香农号,必须先介绍一下俄国海军的创新——海军上将号(General Admiral)装甲巡洋舰,堪称装甲巡洋舰的的先驱。
刺激英国装甲巡洋舰登场的起因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俄国装甲巡洋舰,因为俄国毕竟比较穷而且还有一支庞大的陆军,无法象英国一样拥有大量铁甲舰。不过在争霸方面俄国从来不认为自己应该落后,因此如何在比较有限的预算下实现更大的海军战斗力,就成了摆在俄国海军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闻联播口吻)。
事实证明海盗战术和私掠船对于海洋国家的打击非常之大。但是19世纪的海军界仍然认为:赢得舰队决战,进而把敌手压制在港口内不得机动,才是正经的致胜之道。因此要获得更强的战斗力,必须使能够参加舰队决战的舰只数量最大化,对于英国来说当然就是铁甲成群即可,俄国人则另辟蹊径,让原本以速度见长的巡洋舰也披上铁甲。当然装甲巡洋舰的这个铁甲薄的多,但是巡洋舰和铁甲舰的成本是有较大差距的,俄军可以依靠数量对抗敌军的质量。
这艘5031吨的巡洋舰装备了巡洋舰上的首个全长装甲带,装甲带为锻铁材料铆接于木制背板,水线以上高2英尺,水线下深5英尺,使得她的水线带对开花弹基本免疫。6门8英寸(203mm)炮和两门6英寸(152mm)炮使得她的火力相对于5000吨的吨位也非常强大。
由于英国巡洋舰原先的任务是护航、侦察、通报和显示武力,都是属于低烈度的任务,因此同时代英国巡洋舰,在防护和火力一下子就落后于俄国装甲巡洋舰了。因为巡洋舰自身具有航海性能好,续航力较大的特点,如果俄国的装甲巡洋舰被用于突击遍布世界各大洋的英国航运,则护卫航运的英国巡洋舰将无一能够与其单独对抗。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皇家海军对应建造的装甲巡洋舰在火力、防护和速度上都务求至少与敌军同类舰只相当,甚至要求胜出,以求在商路的保卫战中能够一举歼灭敌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了反击俄国的装甲巡洋舰,1873年英国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也被送上了船台。


船型和装甲
为了能够在国外的海军站服役,皇家海军的巡洋舰必须具备较浅的吃水以适应各地深浅不一的港口,香农级的吃水只有6.78米,而同时期英国装甲舰的吃水一般在8米左右。
同时香农级还被要求能够与任何当时的铁甲舰一搏,在机动性上则要求比较经济,于是香农的排水量在设计中一路上升直到5600余吨。
香农号的装甲带是覆盖舰身全长,高9英尺的一条锻铁装甲带,厚度在船舯部厚8-9英寸(203-228mm),到尾部减薄为6英寸(152mm)。舷侧的装甲带在首楼和尾楼处各有一个凹进,前部和后部的主炮就安装在凹进处厚9英寸的装甲后面,使得它可以向正前和正横位置炮击,显然这是受了横队战术的影响。从照片我们看不大清楚,不过从下面这个模型上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动力
香农号配备有三桅,服役改造后合计21500平方英尺的风帆,但是单凭风帆她虽然稳定和便于操控,但是航速太慢了。设计师另外给她配备的是一台类似火车机车的水平连杆往复式蒸汽机,单缸单轴,这在后来的大型舰船上是很不可靠的动力系统。但是在香农设计时,海军部只允许给她装最多280吨煤,这意味着蒸汽机只是在无风和战斗情况下才允许使用的宝贵动力。经济性是巡洋舰的生命,这一点无可厚非,当然后来为了提高机动性,香农的载煤量还是翻了一番。
武备
由于前期装备的后膛炮工艺问题没有解决,皇家海军又重新回到了前膛炮,而前膛炮无法造出很长的身管(在1870年,25倍口径就是长身管了)因此要保证打穿俄国人的装甲,必须给巡洋舰配备更大口径的主炮。于是决定香农(Shannon)号上装备1868年定型的Woolwich 10英寸15倍径前装线膛炮(重量18吨)MKII型。主要武器另外还有7门9英寸(228mm)14倍径MK IV前装线膛炮。以这样的武备,香农仍然无法和同时代的铁甲舰一较高低,同时由于重炮和铁甲的拖累,其航速相对于巡洋舰也十分低下,甚至如果她遭遇到优势的铁甲舰,连能否顺利脱离接触都成问题。
下面的数据和图都是倍径和重量相同的MKI的,原来装于瑟布鲁斯号浅水重炮舰上的10英寸15倍径MLR


香农级装甲巡洋舰基本数据:
排水量  5670吨
长×宽×吃水 79.25×16.46×6.78米
动力    常压状态3370马力/航速 12.25节
续航力  无限 载煤正常状态900吨
装甲    水线装甲带厚152-228mm(全舰装甲均为锻铁),高3.15米;装甲甲板厚50-76.2mm木制背板厚254-330mm,装甲盒前后隔堵厚203-228mm,装甲甲板厚37-76mm,指挥塔厚228mm
火力    254mm/15倍前装线膛炮×4×1,228mm/14倍前装线膛炮×7×1,20磅后膛炮×6×1
乘员    452人
香农号  1873年8月开工 1877年9月服役

NELSON CLASS
话说1870-1880之间的十年,英国是由一个吝啬的政府控制,他可以吝啬到连海军也不管的地步,而不巧的是海军部此时只有一群政治上比较脓包的将军们,在预算上的话语权特别小。在1870-1878年之间,皇家海军投建的远洋铁甲舰只有6艘,而同期刚刚在陆地上惨败于普鲁士的法国却兴建了多达10艘可以在远海活动的铁甲舰,这在19世纪的其他时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到了1878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吃过败仗的俄国竟然能够明火执仗地向英国发出战争威胁。
直到这时候英国政府才想起来开始清点皇家海军的家底:
铁甲舰在建和新完工6艘,却要完成控制四个大洋的任务,船台上还有为土耳其建造着的四艘铁甲舰,顾不了那么多面子了,直接翻悔合同,由皇家海军出钱接收。
装甲巡洋舰在建仅有两艘,就是工厂介绍的香农号的扩大改进型——纳尔逊级装甲巡洋舰。
巨大的冲角,我们现在总结起来似乎没用,但我觉得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还是较有战斗力的


皇家海军的造舰总监巴纳贝(Nathaniel Barnaby)在政15年,纳尔逊级和香农号都是他的作品,纳尔逊级在香农级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大的放大,排水量从5670吨扩大到了7400-7600吨(2号舰北安普敦号为7630吨)。至于巴纳贝的作品,仅战列舰就有9个级别,其中我们可能比较熟悉的就是当年驻德公使李凤苞、工程学家徐建寅曾经参观过的英弗莱息白号(HMS Inflexible),拥有厚达24英寸的铁甲堡的海上王八,她的火炮布局为后来的定远镇远所采用。
在防护上纳尔逊级和香农级几乎完全相同,水线装甲带最大厚度9英寸,水下减薄到6寸,都由10-13英寸的木质背板来支撑;甲板装甲厚2-3英寸。不同的是由于纳尔逊级由于使用倒缸蒸汽机双轴,使得他的舵可以完全隐蔽于水下,因此在尾部装甲甲板向下倾斜,以保护操舵装置。
原先航速只有12.25节的香农号作为巡洋舰来说还是比较可怜,因为同时期的船舷列炮铁甲舰的航速普遍也达到了12-13节,装甲缩水并且武备不够强悍的香农号又没有足够的航速,要回避不利于自己的战斗恐怕是很难。因此在纳尔逊级上英国人上了10部圆式锅炉,把马力加大到了6624,使7000多吨的装甲巡洋舰可以达到14节的最蠛剿伲庥敕绶贝齑淖畲笏俣认嗖罱?-2节。同时她可以以10节的巡航速度在海上连续活动18天时间,可以完成横渡大西洋的任务,当然前提是可以直接靠上加勒比的码头。即使在靠上码头之前煤全部烧完了,也不必害怕,那时的主力舰艇还都有风帆呢,纳尔逊级的风帆面积24766平方英尺,相当于2303平方米,用于海上慢速机动足够了,可以大量节省燃煤。
在武备方面,纳尔逊级火炮和香农级相同,但取消了10寸炮的前射能力。共计4门10英寸15倍径前装线膛炮MK II,8门9英寸14倍径前装线膛炮MKIV。


纳尔逊级装甲巡洋舰性能数据
排水量  7473吨(纳尔逊)7630吨(北安普敦)
长×宽×吃水 85.34×18.29×7.57米
动力    常压状态6624马力/航速 14节  北安普敦号6073马力/13.17节
续航力  自持力18天 载煤正常状态1150吨
装甲    水线装甲带厚152-228mm(装甲全部为锻铁)木制背板254-330mm;装甲甲板厚50-76.2mm,前后装甲隔堵厚152-228mm,指挥塔厚228mm
火力    254mm/15倍前装线膛炮×4×1,228mm/14倍前装线膛炮×8×1,20磅后膛炮×6×1
乘员    560人
纳尔逊号  1874年11月开工 1881年7月服役
北安普敦号 1874年10月开工 1878年12月服役
纳尔逊号的舰员们在澳大利亚海军站服役期间的合影(悉尼)


海军技术的快速发展
19世纪后半叶的海军技术日进千里,从1857的木制船体麻丝捻缝、木制炮车由缆绳限制后坐的青铜炮铁炮、还有简陋的卧式蒸汽机+张帆巡航,发展到了1900年的全钢船体+渗碳钢装甲、钢制8英寸后装速射炮和13.5寸后膛装巨炮、水管锅炉、三涨式蒸汽机和早期的蒸汽轮机,更有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鱼雷。可以说在这50年中,海军技术上人类已经取得了能同前代所有重要成果比肩的成就,在船体、动力、武备和防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举奠定了现代海军装备的基础。
说句题外话,北洋舰队建立初期的武备是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只可惜洋务运动只是刚刚在中国士大夫阶层打开了一扇窗子,要真正认识这个大千世界还远需时日。慈禧太后久居深宫,主要精力也放在如何稳定国内局势,就耍政治手腕和剿灭反叛方面她不输于任何人。但是她从几位大臣的奏折里,怎能看得到世界海军日新月异的巨大发展?添船添炮均已具备,竟然还要每年采买洋制机件、洋煤、洋油和洋药来维持武力,坐吃空耗。更有甚者,竟然还要把还能用的船退役拆卖,换成更贵的令人咋舌的新船?在她的经验看来,不是大臣公使们遭了洋买办的欺骗,就是变着法从把各省银子截留下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IMPERIEUSE CLASS

由于炮钢的不断改进,原先采用后膛炮吃了亏的皇家海军又一次开始考虑装备新型的后膛炮了。同时法国人发明的露炮台也在英国获得了青睐,几项技术一加结合,诞生了皇家海军一批全新的舰艇:战列舰是海军上将级(首舰克林伍德号1880年开工,1887年服役),装甲巡洋舰就是新式的Imperieuse级。


1896年状态的Imperieuse号,一展其区别于前辈的舰容

从性能上看,Imperieuse级具有后来的大批钢制装甲巡洋舰的基本特征,比如在舰只中线上首尾布置主炮,取消帆缆装置等
由于船面旋台式的早期炮塔旋转不便,并且很难妥善的解决开火排烟和中弹卡死的问题,法国人发明了露炮台,就是围绕着火炮的一圈圆形或者梨形的装甲胸墙。有老兄说了,只有一道胸墙,如果人家炮弹以大落角砸进岂不全完戏了?理论上应该不会,因为当时火炮口径虽然不小,但是能够实施有一定精度的射击的距离却非常近,比如定远上的305mm主炮的有效射程不过两三千米,和陆上战场的架退式野炮差不多。在这样近的交战距离下,弹道都是非常低伸的,很难越过装甲胸墙而能落入炮位,当然如果哪位炮手不幸挡住了炮弹的道儿,那就只能怪他运气不佳了...
Imperieuse级在设计之初本来准备采用9.2英寸18吨重的主炮,但是经过研究以后决定在施工过程中重新换装22吨重的9.2寸32倍径MK III 1880年式后装线膛炮,该炮威力极大,可以打穿厚达17英寸的铁甲(因此皇家海军让这样的船把守远东海军站也就不奇怪了,日本海军的巡洋舰打不穿定镇的厚甲,可不意味着皇家海军的巡洋就打不穿)。mperieuse级上,四门9.2寸主炮呈菱形布置——首尾各一门,两舷各一门,这样可以保障每一舷都有三门炮能够发挥火力。


不过哪位要是看了上面的照片就高呼炮塔万岁的话,BS死他[mood59]。这只是在厚厚的装甲胸墙上方盖了一个小小的铁皮盒子而已,后半部分还是露天的,为的就是火炮烟气能顺利排出,另外减少敌弹命中时飞散的碎片的数量。让我们从后面来看看这门大炮,就明白了。


本来怀特爵士准备给Imperieuse级配备10门6英寸26倍径MKIV 1880年式后装线膛炮,但是由于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他自己和船厂不断给船重加码(比如为提高稳性把包铜的木制绝热层从4英寸加厚到10寸,另外舰宽整整扩大一英尺,还把18吨的主炮换成22吨重的,把4.33吨重的副炮换成5吨重的,把存煤量从400吨加大到900吨),这样多的增重举措使Imperieuse级的船体严重超重,原本要高出水线3.25英尺的主装甲带变成了只有1.16英尺,如果再保证10门副炮的数量,恐怕装甲带就要没入水下!不得已怀特把副炮数量减少到6门,另外留了在战时增加两门副炮的位置(注意只是战时才能添置这份重量)
1890年以后Imperieuse级改进的6英寸后膛速射炮


再来看Imperieuse级的防护性能,他和克林伍德级战列舰一样都摒弃了原来的船舷列炮舰艇的全面防护思路,而采用了重点防护的策略(嗯?重点防护不是内华达级战列舰在20世纪才开创的吗?非也非也,在内华达之前确实就有,只是两者的防护策略类似但原因却大相径庭[mood63])
因为当时的海军还没有大量使用速射炮,因此那些重炮在实战重每5分钟、10分钟甚至20分钟才发射一发的情况多了去了。以这样低下的射速,要对敌舰构成足够的威胁必须要瞄准要害猛打,还好当时的交战距离很近,除了唾沫之外其他的什么射弹基本都可以够到敌舰[mood78]所以就全舰上下一条心,瞄准敌舰诸如锅炉舱、机舱这些部位一通狂打。为了保护要害,就必须把这些部分的防护提高到对手无法击穿的程度,但是铁块的防护能力实在是不匝地,想想只要234mm炮就可以打穿17英寸厚的铁甲,要是我全身披挂上18英寸厚的铁甲呢?那就早自己沉底了。
要达成防护效果又要减重,于是重点防护的思路就被提出来了。我们来看一下这张不甚清晰的Imperieuse级装甲布置图,黑色的是装甲最大厚度处,仅仅保护了机舱和锅炉舱一小块还有四门主炮的弹药库。

Imperieuse级的重点防护是一个没有底的盒子状,由主装甲带、装甲甲板和前后装甲隔堵构成,主装甲带高8英尺,长仅140英尺,厚度增加到10英寸并有10英寸厚的木制背板;甲板装甲2-4英寸;装甲隔堵厚9英寸。
她的露炮台装甲胸墙厚度为8英寸,连弹药提升管道也布设了3英寸厚的装甲。
飘扬着中将旗的Imperieuse号,图中可见为了扫清舷侧耳台上主炮的射界,Imperieuse号的船舷以弧形向内收敛,这一点在外形上和法国战列舰有些相似,但出发点不同。


下面再来说说Imperieuse级的动力
Imperieuse级在机动性方面比之前的纳尔逊级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她配备有12部圆式锅炉,Imperieuse号有两台倒缸Maudslay式康帮蒸汽机(对不起康帮机compound engine我真的还没弄明白),warspite号有两台倒缸Penn式康帮蒸汽机,她的动力系配备双轴单舵。常压功率为8000马力 16节,锅炉舱强压通风状态下可以达到10000马力 16.75节,这在当时是很强大的动力配置了,同时期皇家海军的战列舰马力大约在8000-9600马力左右。
但是有一个问题,同时期服役的战列舰航速基本都不逊于Imperieuse级,比如海军上将级一型战列舰的航速可以不必强压通风就达到16.8节,Clossus号战列舰可以达到16.5节,相较之下Imperieuse级的速度比较尴尬。速度方面只有在与国外的战列舰对比之后才能稍微平衡一下,比如法国同时期完工的战列舰航速大约是14.5-15节,还有中国海军的定远级航速为14.5节,还行,造成航速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后期和施工中不断加码的重量,使Imperieuse级的表现大受影响。
同时大家不要看照片上Imperieuse级都是单桅双烟囱的近代化造型,其实两舰刚刚完工的时候还配备有复杂的帆缆设备,用于和平时期省煤,帆缆设备的总重量大约100吨。但是张帆航行中Imperieuse级的表现简直可以用缓慢蹒跚来形容,20575平方英尺的帆具并不能保证她顺利的穿越大洋,于是帆缆全部撤除,并且只设一根主桅,才形成了后来醒目摩登的外观,当然失去了帆舰的优雅 信号兵说妈的,本来该在前桅挂的将旗都没地方挂,只好象海岸重炮舰一样和海军旗挂在一根桅杆上。
仍然带有帆缆的的Imperieuse号,这张是在1886-1887年间拍摄的照片


综上所述,Imperieuse级实际上是怀特爵士借鉴了法国海军舰船设计的部分优点,同英国本身的设计理念结合的产物,当然这次学习并不是很成功。怀特爵士博采他国众长的魄力,我觉得与他曾经放弃海军部设计职务追随过阿姆斯特朗不无关系,阿姆斯特朗的一大块利润来自于外国的主顾,人家买船的时候喜欢什么追什么新潮,至少得考虑一下,不像海军部一秉皇家海军设计的死脑筋。
Imperieuse级基本数据
排水量  8500吨
长×宽×吃水 96.01×18.9×8.5米
动力    常压状态8000马力/航速 16节   强压通风状态10000马力/航速 16.75节
续航力  5500海里/10节 载煤正常状态1130吨
装甲    水线装甲带厚254mm,高2.44米;装甲甲板厚50-102mm,装甲盒前后隔堵厚228mm,露炮台厚203mm,弹药输送管厚76.2mm,指挥塔厚228mm
火力    234mm/32倍后装线膛炮×4×1,152mm/26倍后装线膛炮×6×1(撤除帆缆后改为可载8门),6磅速射炮×4×1,水上450mm鱼雷发射管×6×1
乘员    555人
HMS Imperieuse 1881年10月开工 1886年9月服役
HMS Warspite   1881年10月开工 1888年6月服役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3-15 16:40 编辑

ORLANDO CLASS
英国第一级配备三涨式蒸汽机的装甲巡洋舰——奥兰多级(Orlando class)
在Imperieuse级设计和建造时,皇家海军在防护巡洋舰方面产生了一个极其成功的设计,这就是后来的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的母型HMS Mersey,Mersey级排水量4050吨,蒸汽机功率为4500马力,使她轻松地达到了18节的常压最大速度。两门1888式8英寸炮(后来换装的)和多达十门1880式6英寸26倍径炮使她具备了和大型巡洋舰一搏的能力。仅仅21万英镑的价格,使Mersey级对于需要大量舰只防御商路的皇家海军来说极具吸引力。虽然Mersey级本身仅建造了四艘,但经过把装甲甲板换为水线装甲带、船型稍做扩大而来的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却分两个财年批准建造了七艘之多。皇家海军钢制巡洋舰队遍布世界海洋的时代缓缓揭幕了!
Mersey级,便宜又大碗的好船


奥兰多级基本任务的变化
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皇家海军对应建造的装甲巡洋舰在火力、防护和速度上都务求至少与敌军同类舰只相当,甚至要求胜出,以求在商路的保卫战中能够一举歼灭敌舰。我认为经过70年代海军萧条的时期,皇家海军发现少量的大型装甲巡洋舰根本无法在全球与敌军的同类舰只对抗,因为对方可以采用避实击虚的战术,令英国人防不胜防。那么要控制全球的海洋,必须拥有足够的巡洋舰组成分舰队,分片追踪和消灭小规模的袭击舰群,这样的策略就要求皇家海军要有足够的装甲巡洋舰用于全球部署,成本上当然就得相对低廉,但性能上又不能下降太多,成功的Mersey级当然成了试制这类巡洋舰的首选范本。
在Mersey级基础上设计的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成了皇家海军全球部署、全球保障的实践者。这段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对的话,老大们可劲儿拍砖。
首先介绍一下奥兰多级的防护水准
奥兰多级是完全的钢壳巡洋舰,从Mersey级防护巡洋舰扩大改进而来,因此增加了水线的垂直装甲,在奥兰多级的防护布局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她仍然采用了和Imperiuse级类似的装甲盒结构,由水线装甲带+装甲甲板+前后装甲隔堵构成盒状。装甲带(图中窄窄的黑色条)为钢锻铁复合装甲,甲板和隔堵为锻铁装甲。


但这个装甲盒的侧面是一条什么样的装甲带呢?它长200英尺,占全舰长度91.5米的2/3,高度为5英尺6英寸,5英尺6英寸有多高?只相当于167.6厘米。就是说这条装甲带长度倒是挺长,只可惜太窄了。北洋水师的装甲巡洋舰经远级,是德国头一次设计的装甲巡洋舰,装甲带高度为5英尺11英寸,这是这个颇受诟病的装甲带(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接缝不是啮合的),尚且比奥兰多级宽了12.7厘米。奥兰多级的这条水线装甲带厚度为10英寸(254mm),不过与前代不同的地方是它属于复合装甲,就是钢和锻铁复合,但是不清楚是钢面铁甲还是反过来铁的一层在外面。这道1.67米高的装甲带在实战中恐怕不能对机舱锅炉舱形成有效的保护,不如把重量节省下来加强到只有2-3英寸厚的装甲甲板上,取消这个象征性的装甲盒。
装甲甲板是以2英寸的厚度覆盖了该舰的全长,并且在舰身两侧的内部有3英寸的穹甲,这是Mersey级的遗迹,前后装甲隔堵为16英寸厚的锻铁。在奥兰多级上,指挥塔的装甲有了很大的加强,厚度达到12英寸(305mm)。
其次是奥兰多级的动力,奥兰多级的母型HMS Mersey是皇家海军第一批在设计中就取消了风帆的防护巡洋舰,奥兰多继承了她的设计。为了能追上航速有14-15节的俄国和法国装甲巡洋舰,她采用4部双筒锅炉,在最初的方案里是准备上和Imperiuse级一样的倒缸康帮蒸汽机,但是在图纸交付之前还是决定改为更能利用蒸汽压力的三涨式蒸汽机,这是皇家海军首次在装甲巡洋舰上使用三涨机。推进器为双轴,常压工作功率为5500马力,比Mersey级高了足有1000马力,所以虽然排水量比母型大了1500多吨,常压最大航速仍然能够保持17节的高速。在锅炉舱增压的特殊条件下,她可以达到8500马力的功率,使最大航速达到18节。这样的速度在当时的装甲巡洋舰中还是出类拔萃的,比她早一年于1886年服役的俄国装甲巡洋舰Dmitri Donskoi号航速为16.5节,1885年服役的法国露炮台巡洋舰Vauban级航速仅为14-14.5节,1887年服役的经远级为16节。奥兰多级载煤900吨,可以在10节经济航速下达到1万海里的航程,堪称那个时代最好的巡洋舰。

最后是奥兰多级的火力。为了降低成本,奥兰多级的排水量只有5600吨,比Imperiuse级少了将近3000吨,因此火力上主要是减少了两门9.2英寸(234mm)主炮,她在设计中和Imperiuse级一样原先准备使用18吨重的9.2寸炮,但最终上舰的是与Imperiuse级完全一样的32倍径9.2寸炮,因此她的主炮只是给予了同大型舰对抗的一定可能性。主要的火力还是两舷一共10门6英寸(152mm)26倍径炮,布置在后部敞开的炮塔里,位置在两舷副炮群的首尾,如下图。此外她还有6门40倍径6磅炮和10门3磅炮。
在1895-1897年间所有奥兰多级巡洋舰都把副炮换成了6英寸速射炮。插一个小插曲,因为主炮的生产滞后,奥兰多级在1887年的检阅中几乎都还是装备有木制的9.2英寸假炮

总的来说,奥兰多级是皇家海军第一级比较成功的装甲巡洋舰,她的航海性能不错,续航力大,火力适度,并且价格便宜可以大量建造,为后来大批量建造的各型装甲巡洋舰立下了不错的榜样。主要缺点就是她的水线装甲带太窄,对方的炮弹要命中它还真不容易

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性能数据
排水量  5600吨
长×宽×吃水 91.5×17.07×6.86米
动力    常压状态5500马力/航速 17节   强压通风状态8500马力/航速 18节
续航力  10000海里/10节 载煤正常状态900吨
装甲    水线装甲带厚254mm(复合装甲),高1.67米;装甲甲板厚50-76.2mm,装甲盒前后隔堵厚406mm(锻铁),露炮台装甲墙厚152mm,副炮炮塔厚127mm,指挥塔厚305mm
火力    234mm/32倍后装线膛炮×2×1(1895/97年改为新型的30倍径炮),152mm/26倍后装线膛炮×10×1(1895/97年改为速射炮),6磅速射炮×6×1,3磅速射炮×10×1
乘员    484人
曙光女神号  1886年2月开工 1889年7月服役
澳大利亚号  1885年4月开工 1888年10月服役
加拉的号    1885年4月开工 1889年3月服役
不朽号      1886年1月开工 1889年7月服役
Narcissus号 1885年4月开工 1889年7月服役
奥兰多号    1885年4月开工 1888年6月服役
无惧号      1885年4月开工 1889年7月服役

奥兰多号


澳大利亚号


1889年舾装中的曙光女神号


英国一等巡洋舰的更新淘汰
英国的19世纪的装甲巡洋舰往往在一线服役时间都很短,这首先并不能说明英国太有钱,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维持霸权,一定要保持一支较为先进并且规模庞大的舰队,而19世纪后半叶技术发展速度太快,我们下边以英国装甲巡洋舰的航速表现为例来看一下1877-1892年间动力设备的巨大进步:下图中的年份是各个级别的一等巡洋舰首舰服役时间


因此常压最大航速仅仅12.25节的香农级即使不考虑轮机老化航速下降的问题,到了1887、1888年左右也就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与其让她在役天天花钱养着,不如退役来得干净啊。

1886-1898,没有新装甲巡洋舰的13年
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相较前面三个级别相当于二等战列舰的先辈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了,但是以怀特为首的海军部设计师们,看到了锻铁装甲带的一大缺点就是防弹效果不理想,要抵挡法国的239mm和俄国的203mm火炮,没有10英寸以上的锻铁装甲根本是不够用的。而这就意味着,英国的一等巡洋舰必须要背着重达几百吨乃至上千吨的铁块在海上机动。
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比较重要的航运线路,战争时期俄国和法国都可以事先把装甲巡洋舰部署在太平洋、加勒比等地,或者隐匿在中立国港口,一旦开战就四处出击。为了保护这么大范围的航路,事实对英国的一等巡洋舰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航海性能要好、居住性要好、续航力要大、食品和淡水储备多,才能保证舰员有充足的体力和士气,因此英国的一等巡洋舰往往是同时期海上自持力最大的巡洋舰。
海上自持力大是不错,但为什么其他国家就不模仿英国船呢?因为提自持力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比如舰员每人1.5立方米的住舱容积,这基本上可以满足水手们的住宿要求(注意不是普通人,是水手),如果要保障舒适性,可能就要扩大到1.9立方米,1880s的一艘一等巡洋舰上一般有500-600名水手,这样就要增加200-240立方米的舱室容积(差不多一个较大的轮机的体积)。而每人增加每天一升淡水供应,不考虑制淡机的情况下,600人×20天×1升=12000升,就是12吨水,重量上如果换成一门4.7寸速射炮加弹药是足够的。我只要每人每天少喝一升水,就可以多一门120mm速射炮,何乐而不为?
因此英国海军部对于他的舰船设计肯定要在重量上一抠再抠,经过慎重的考虑,怀特和海军部都认为放弃华而不实的锻铁装甲带是可取的解决办法,这样他们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重量分配给装甲甲板,让装甲甲板承担主要的防护任务。另外在巴纳贝的时期,速射炮还没有出现,因此副炮和上层建筑基本上属于无防护区域,在对方火炮射速大约2-5分钟一发的情况下,这种设计还能够容忍,但当对手的火炮出现了每分钟3-5发的射速的时候,继续在完全无防护的副炮炮位里战斗的人们真是十分勇敢的。节省下来的重量还有一部分被怀特分配到了副炮和上层建筑的防护上,全面防护的思路开始喽!
在这一新的阶段,皇家海军对法俄继续大建装甲巡洋舰不予理会,一门心思把他的一等巡洋舰队改造成了以大型防护巡洋舰为主力的海上武装。

BLAKE CLASS
大不列颠第一级编入一等的防护巡洋舰——布雷克级(Blake class)

出于全球任务的考虑,海军部给怀特在新一级一等巡洋舰上设定的指标十分苛刻,最高航速22节和15000海里/10节的续航力!
布雷克级是皇家海军首次在一等巡洋舰上放弃使用水线装甲带,因此在防护的设计上十分的谨慎,她的装甲甲板厚度无论比Mersey级还是奥兰多级都增加了不少。布雷克级装甲甲板横剖面是由中央一块高于水线18英寸(457mm)的水平装甲板,加上两侧斜斜深入水线以下船体,同船壳连接的斜装甲板构成,以下引用北洋水师网站的Mersey级穹甲剖面来解释:

Mersey级的穹甲布置和布雷克级的基本相同,她的穹甲水平部分为2英寸(50.8mm)厚,倾斜部分为3英寸(76.2mm)厚,而到了布雷克级上加强到水平部分3英寸(76.2mm)、倾斜部分6英寸(152mm)!在19世纪80年代仍然很近的交战距离条件下,这6英寸厚有着几十度斜角的穹甲,还有它背后的煤舱,所起的防护作用不比10英寸的铁甲来得差,当然还不知道当时的怀特是否清楚斜甲对于防护能力的裨益。
布雷克级还把省下水线装甲带的重量一部分用于防护主炮和在炮廓里的4门副炮,主炮的炮盾厚度为4.5英寸(114mm)、炮廓的装甲厚度为6英寸(152mm)。当然还有6门位于上甲板的6英寸副炮,由于重心的问题它们无法都装上厚厚的炮盾,因此在设计上把它们之间的间距尽可能扩到了最大,以免一弹击毁两炮,从那时的标准来看这也算是尽人事了[mood79],另外司令塔的装甲厚度仍然保持在足以抵御8寸主炮的12英寸上。

在动力上布雷克级的设计真是煞费苦心,为了降低穹甲的重心,怀特将穹甲顶部的水平部分压得很低。但是三涨式蒸汽机可不买帐,你虽然设计得低,但我是不会弯腰的,结果是蒸汽机的汽缸顶出了水平装甲。为了保护重要的汽缸不被敌弹直接命中,怀特又在高出水平装甲的汽缸周围布置了一个斜面装甲,在动力段看来这个穹甲有些阶梯状金字塔的味道了[mood43]。在试航中,布雷克号以锅炉强压通风状态达到了20000马力航速21.4节,姊妹舰布伦海姆号则达到了21.8节,另外两舰的续航力最大为10000海里/10节,虽然两项重要指标都没有能符合海军的要求,但这只能说明海军部对于新巡洋舰的期望有点太高了。同时期完工的俄国装甲巡洋舰留里克号的常压航速为18.7节,法国的Dupuy de lome号为19.7节,布雷克级的常压航速则达到了13000马力 20节,另外还能够在19节高速段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巡航,这一高速巡航能力在长途追击作战中非常有利。但是试航的结果表明强压通风再也不能作为一个常用的手段来提高航速,随着锅炉和蒸汽管压力的水准日见升高,在强压通风状态下蒸汽对锅炉和管路的加快腐蚀的程度越来越恐怖,以至于1899年布雷克号就不得不更换所有的锅炉,从此以强压通风方式来提高航速的办法就很少再使用了。在高速的前提下,布雷克级为了达到至少10000海里的航程,使用了一种独特的动力布局,一共4部三涨式蒸汽机分为两组,布置在一堵纵向水密墙的两侧。全速状态下4部主机全部开动,分别驱动两根主轴,巡航状态下前面的两台蒸汽机将用离合器从主轴上摘下来,以实现巡航的经济性。主机舱布置见下面的简图:

在武备上,布雷克级在设计中与前两级有一个重大区别在于,方案里就已经把6英寸速射炮直接作为副炮,使得服役时的布雷克级比前两级装甲巡洋舰的火力大增。实战中她的10门6英寸速射炮的火力相当于奥兰多级同样10门架退式后膛炮的两倍左右。(下图为布雷克级上甲板上的6英寸速射炮炮塔,注意它是后部敞开的。把副炮分别布置在主甲板和上甲板以保证副炮间最大间距的做法,在怀特后来的设计中极为常见,可以看到图中另外一座副炮有多么远,而在它们俩中间的下一层甲板还有一门隐蔽在炮廓中的6寸炮)

布雷克级在主炮上仍然是两门9.2英寸(234mm)32倍1880式单管炮,但是配备在了114mm厚的后部敞开式炮塔里面,装甲胸墙不再能提供有足够把握的防护喽。
在鱼雷武备上布雷克级做了简化,奥兰多级有多达6支457mm鱼雷发射管,而布雷克级只有4具356mm鱼雷发射管。所幸的是怀特在布雷克级的设计上,终于不能容忍巡洋舰暴露于鱼雷的巨大威胁之下了,他为布雷克级配备了一等巡洋舰上第一批防雷网。(见下图,标准维多利亚涂装的布雷克号,舷侧斜置的杆子是防雷网撑竿)在近岸封锁任务中皇家海军现在不得不面对法国、俄国、德国乃至于许多国家廉价的鱼雷艇,它们体积小速度快(22-25节左右),虽然当时的鱼雷射程还只有不到800码,但是鱼雷艇上执行任务的一般都是狂热的疯子(黄海海战中北洋的大型鱼雷艇福龙号曾经冒着炮火,最后接近到距西京丸仅仅50米处发射鱼雷,军令部长桦山资纪如果用力甩出自己的望远镜,都能扔到福龙号上去)
姐妹舰布雷克号和布伦海姆号



布雷克级一等防护巡洋舰性能(近代化巡洋舰的典型)
排水量  9150吨
长×宽×吃水 121.84×19.81×7.32米
动力    常压状态13000马力/航速 20节   强压通风状态20000马力/航速 21.4-21.8节
续航力  10000海里/10节 载煤正常状态1800吨
装甲    装甲甲板顶部厚76.2mm,斜面厚152mm,主炮炮塔厚114mm,副炮炮廓厚152mm(只有四门主甲板的副炮在炮廓中),指挥塔厚305mm
火力    234mm/32倍后装线膛炮×2×1,152mm/40倍QF(quick fire速射炮)×10×1, 3磅速射炮×16×1
乘员    570人
布雷克号    1888年6月开工 1892年2月服役
布伦海姆号  1888年10月开工 1894年5月服役
关于防雷网的简单历史和作战运用,请见拙作《鱼雷止步》

1890年,船台上的大批近代化舰船
19世纪30年代开始,蒸汽动力不仅仅在无风条件用于拖曳战列舰和巡洋舰了,部分战斗舰船也开始配备蒸汽机作为辅助动力,但是由于蒸汽动力的不可靠和不经济,战斗舰艇上的风帆仍然被保留了近60年。50年代末开始,主力舰开始披挂舷侧装甲,但是由于锻铁的抗弹性能不佳,要对抗当时的滑膛炮和前装线膛炮,也必须有8英寸或者更厚的装甲,这样由于主力舰的重型化,导致其吃水增大干舷减少,航海性能上与巡洋舰级的差距不断扩大。19世纪60年代,怀特海德发明的实用化自航鱼雷出现了,自航鱼雷对海战的影响不亚于火炮,它使得行动迟缓得主力舰面临了更加巨大的威胁。
在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各种技术因素使得主力舰的价值多次被海军界置疑:主力舰使用风帆的机动性比较差,在快速的巡洋舰面前甚至有被反复撞击的危险;同时它们实施机动的耗煤量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承受的,相对于航海性能好又经济的巡洋舰也没有优势;皇家海军自17世纪以来一贯执行的主力舰队近岸封锁战略,又面临着大批蜂拥而上的鱼雷艇的严重威胁。
总之在这一阶段设计和服役的战列舰(铁甲舰),有着费用昂贵、用途单一、航海性能差和易受鱼雷艇攻击的种种缺点。
1879年服役的铁甲舰无畏号,它低矮的干舷是那个时期相当一部分铁甲舰的标准外观,设计如此的舰艇自是受着当时材料性能与战术的影响有其道理,但是它航海差是勿庸置疑的。
一艘强大的主力舰随着90年代的曙光出现在海平面崭露她的英姿,前无畏舰的时代就要来到了!
同一时间在法国的Lorient造船厂船台上施工的Brennus号战列舰上出现了最早的一批二级主炮——单管6.4英寸45倍径速射炮炮塔,该舰没有冲角,而且首次装备了Belleville水管锅炉,使航速也达到了惊人的17.5-18节。那时正在意大利拉斯佩济亚船厂船台上紧张施工的Re Umberto级战列舰Sardegna号,由于意大利追求高速的传统,竟然在日后的试航中取得了20.1节的超高航速!虽然她们是以大幅牺牲装甲厚度为代价,但是她们日渐提高的航海能力正在把大批80年代中期服役的装甲巡洋舰淘汰出局。
同时全新的一大批装甲巡洋舰正在两个大西洋两岸的船厂里紧张的施工中。
美国的装甲巡洋舰纽约号,6门8英寸炮,最高航速20节

中型的意大利装甲巡洋舰马可•波罗号,6门6英寸速射炮、10门4.7英寸速射炮,由于船比较小,最高航速17.8节。

排水量高达11690吨,巨大的俄国装甲巡洋舰留里克号,航速18.7节,4门8寸炮和16门6寸炮。


中型装甲巡洋舰法国的Dupuy De Lome号,此时正在布列斯特海军船厂建造中,最高航速19.7节,2门7.6寸炮和6门6.4英寸速射炮。


中型装甲巡洋舰法国的Amiral Charner级,到1890年底四艘全部动工,最大航速18.2-19节,2门7.6寸炮和10门5.5寸速射炮。


紧跟着在第二年还会有奥匈帝国海军的玛利亚•特里莎皇后号,中型的装甲巡洋舰,最高航速19.35节,2门240mm炮和8门150mm速射炮。


之前皇家海军不遗余力建造的大批装甲巡洋舰,现在在这些新舰面前,由于缺少三涨式蒸汽机和速射炮,都要面临技术淘汰了。皇家海军一方面对配备有三涨机的奥兰多级进行了大力的火炮改造,另一方面加紧推出了大量投建的一等防护巡洋舰——埃德加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EDGAR CLASS
堪称物美价廉的一等防护巡洋舰——埃德加级(Edgar class)
皇家海军不仅需要性能上佳的战舰,更加需要相对廉价而性能上够用的可靠的船,以满足他们在全球部署的需要。强力而经济的一等巡洋舰埃德加级,作为布雷克级的缩小降价版出现了,“简约但不简单”,她是可靠耐用的巡洋舰典范,该级9艘船除一艘在一战中被潜艇击沉外,全部服役到了一战结束,这在海军技术飞速发展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非常不易的。
服役时的埃德加号,7350吨,武备和布雷克级完全一样,价格仅为36.7万英镑,简直跟白捡的一样


埃德加级成功的成本控制
常有人说战争是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势,而对于英国来说,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都是为其经济而服务的,漫无目的的穷兵黩武政策一般不会为英国的政府所采用。为了达成维护殖民体系,保护英国在其他国家势力和利益的目的,英国需要一支高效率的军队来完成这个复杂的任务。
海军自古以来作为一支巨大的吞金兽,如果不能熟练的加以控制,不仅不能完成保卫国家利益的目的,反而有可能榨干国库,甚至反过来影响政客们和普通国民的神经,把国家拉到无谓的战争深渊中去。所以海军规模越是巨大,则越是需要高超的运作技巧。
皇家海军在建设上面也不是没有吃过亏的,他们虽然有着比较成熟的海军管理方法,也难免在部分问题上头脑发热,比如后面将要介绍的HMS Powerful强盛级巡洋舰。当然在大多数问题上皇家海军精打细算的特点还是能体现出来的。
比如这个埃德加级防护巡洋舰,在火力上与布雷克级完全一样,但是为了控制成本,把原有的最大厚度6英寸的穹甲改为最大厚度5英寸(斜坡处,顶部水平装甲厚度不变仍为3英寸),另外将三涨式蒸汽机由三台减为两台,并且采用了比较紧凑的新型号,这两项措施使得埃德加级总重量下降,尺度减小,不但是建造费,使用费也降低了不少。


同布雷克级比较,埃德加级的排水量从9150吨减少到了7350吨-7700吨(热带型的4艘由于加厚木制隔热层,增加了350吨排水量);尺度从114.3×19.81减少到了109.73×18.29,虽然吃水变化不大,但舰长减小,型宽减少了一米多,为控制排水量打好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小船消耗的燃料也是相应减少的,埃德加级巡洋航程同样为10000海里/10节,但是载煤量比布雷克级的1800吨减少了550吨。两级舰的总建造成本从440700英镑减少为367000英镑,英国船也并非一定是贵的嘛。
货随便宜,但是质量可称上乘,该级舰的动力系统不仅可靠性非常高(Royal Arthur号曾经连续48小时保持18节的平均航速,当时没有任何装甲巡洋舰可以与之比赛长跑),在试航中各舰的功率普遍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期,并且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各种不良天气的长时间考验,证明埃德加级无愧于世界巡洋舰的荣誉,他们都是航海性能上佳的战舰。
Crescent号前舰桥的操舵室,结构上只能遮蔽风雨和海浪,但各国的舰长们却比较喜欢在这里指挥战斗,一是视野开阔,二是体现勇敢精神,装甲指挥塔不如撤销算了


霍克号舰尾的“海军上将回廊”,舰长一家正注视着摄影师


值得怀念的海军传统之一,舰首纹章(霍克号HMS Hawke)


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Crescent号和Royal Arthur号两艘是埃德加级里的一个亚型,为了减少首部吃水进一步改善航海性能,他们在首楼上去掉了一门9.2英寸炮,代之以两门并列的6英寸速射炮使全舰6英寸炮达到了12门,下图是Crescent号首部的两门6寸炮。


埃德加级一等防护巡洋舰性能
排水量  7350-7700吨
长×宽×吃水 109.73×18.29×7.24米
动力    常压状态10000马力/航速 18节   强压通风状态12000马力/航速 20节
续航力  10000海里/10节 载煤正常状态1250吨
装甲    装甲甲板顶部厚76.2mm,斜面厚127mm,主炮炮塔厚76mm,副炮炮廓厚152mm,弹药输送管厚50-178mm,指挥塔厚305mm
火力    234mm/32倍后装线膛炮×2×1(Crescent和Royal Arthur号仅尾部一门),152mm/40倍QF(quick fire速射炮)×10×1(Crescent和Royal Arthur号10门),6磅速射炮×12×1,3磅炮×5×1,457mm水下鱼雷发射管×4
乘员    544人
Gibraltar号     1889年2月开工 1894年11月服役
Edgar号         1889年6月开工 1893年2月服役
Hawke号         1889年6月开工 1893年5月服役
Endymion号      1889年12月开工 1894年5月服役
Grafton号       1890年1月开工 1894年10月服役
Royal Arthur号  1890年1月开工 1893年3月服役
St Geogre号     1890年4月开工 1894年10月服役
Theseus号       1890年7月开工 1896年1月服役
Crescent号      1890年10月开工 1894年2月服役



POWERFUL CLASS
防护巡洋舰的顶峰——强盛级(Powerful class)


19世纪后半叶,几乎每次都是俄国人在推动着皇家海军一等巡洋舰的发展。1890年,俄国海军在波罗的海船厂开始建造空前的大型装甲巡洋舰——留里克级(详情可见舰船知识上李钢的留里克级文章)。作为皇家海军两个老对手之一,俄国人搞出了如此强大的巡洋舰,以皇家海军的作风决不能坐视不管。以留里克级长大的续航力和良好的航海性能(配备风帆使她的续航力大大扩展),皇家海军正在建造的二级战列舰(设计中就准备驻扎海外的百人队长级和声望级)都无法在广大的海域和留里克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的煤舱无法保障与商路袭击舰比拼耐力。
留里克以及她的两艘后继舰(俄罗斯和格洛姆鲍伊号)是我个人认为很成功的商路袭击舰,她们三姊妹在日俄战争时即使已经有些落伍,但是结队出击日本海、对马海峡、津轻海峡甚至于日本近海,把日本运输线搞得焦头烂额,日本第一艘钢制邮船常陆丸连同一个联队的步兵以及三门280mm攻城炮都成了她们的刀下之鬼。在上村舰队绝对优势的截击面前,两艘较新的装甲巡洋舰也能在战场上来去自如,真是水面袭击的好课本。日军在日本海这一小块地方反复搜索,很长时间都兜捕不到留里克三姊妹。如果英俄开战,舞台换成太平洋甚至大西洋,在如此广大的海域,皇家海军依靠有限的一等巡洋舰,如何才能形成对这些袭击者的火力优势呢?
在1893年怀特设计新的一等巡洋舰时,留里克号还没有最后完工,俄国人虽然透露了一些可以公开的技术参数,但是对留里克的面目以及俄国海军公开数据的可信性,皇家海军都觉得是云里雾里。正当他们还在犹豫的时候,又传来了俄国海军即将开工留里克改进型装甲巡洋舰的消息,据说这艘改进型巡洋舰将更加巨大,火力更猛续航力更强。这回皇家海军不能再浪费宝贵的时间了,马上就在目前估计的留里克情报基础上做放大评估,以对抗放大评估的留里克为设计要求,让怀特的设计组马上拿出方案。
为了完成在远洋长途追击和打击留里克型巡洋舰的艰巨任务,皇家海军这次在新的一等巡洋舰设计上,给了怀特爵士很大的自由度,基本上只要能完成海军的既定任务,您老尽管大胆设想。怀特也不含糊,既然海军不怕多花钱,那么就照着云雾中庞大的留里克舰影,我们来一级比她更大的,让俄国人几年内不可能赶上皇家海军新巡洋舰的水准!在怀特天马行空的绘图板上,最终诞生了梦幻一般的超大型防护巡洋舰——强盛级在不断加码的设计要求催动之下,强盛级比之前的埃德加级放大了差不多一倍,成了整个19世纪外形尺寸最大的军舰!(NND,俄国人还想盖过老子,没门儿!——皇家海军的将领们这回放心了)
到底强盛级有多么大呢?咱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同比例侧视图,图中是强盛级、留里克级以及1896-1897年竣工的列强5级战列舰(美国的衣阿华级、法国的Jauréguiberry级、英国的尊严级、俄国的神圣的希索伊级、德国的弗里德里希三世级)。


强盛级要求在航速、续航力以及火力上都要全面超越留里克级,防护上至少相当,即耗得起、找得着、追得上、打得过。不过这一要求对于已经扩张到了14200吨的空前排水量来说似乎也不难达到。
首先是机动性的要求,强盛级依靠可以容纳3000吨煤的大煤舱,具备了14节航速巡洋7000海里的能力,事后证明她的载煤量比留里克多了50%。强盛级是皇家海军首次在大型舰艇上使用四烟囱和Beleville大管锅炉,锅炉总数多达48台,配合4部三涨式蒸汽机,可以输出相当于埃德加级一倍多的25000马力动力,最大航速为22节,相比事后拿到的留里克级18.7节的最大航速确实超越了很多。但是由于舰体全长达160多米,使得强盛级的回转性能不佳,转弯半径太大,但是在14200吨的排水量下,为了能驻泊多数水深不足的海外基地,强盛级只能牺牲回转性能,用比较大的长度来减少吃水。她的吃水只有7.32米,比同时期欧洲各国万吨级主力舰的平均8米出头的吃水少了不少,这个措施一下子增加了数十个她可以靠岸补给的海外港口。由于强盛级比埃德加级高了整整一层甲板,因此航海性能除过回转之外都是极佳的,在恶劣天候中一样可以坚持执行追击任务。
其次是火力,虽然强盛级的排水量极大,但其火力却并无本质性的提高,主要火炮只比小了她将近一半的埃德加级仅仅多了2门6英寸速射炮(主炮234mm×2,副炮152mm×12,反鱼雷艇火炮76mm×16)。这个火力水准相对于留里克级,在纸面上处于劣势,但是英国6寸炮的射速较俄国的为高,占了一些便宜。在强盛级和留里克级的火力方面,个人觉得在当时已算是很强大,因为当时各国的装甲巡洋舰基本都是两门主炮+10门以上6英寸级副炮,两舰的火力算是最大(BT的美国的纽约级装甲巡洋舰一舷最多可以有5门8寸炮开火,但是副炮非常薄弱),但是对比巨大的排水量,两舰的火力设置显得太过浪费空间了。强盛级应当至少可以安置4-6门9.2英寸炮,同时并不减少6英寸炮的数量。强盛级后来在改装中在上甲板增加了4门6英寸炮。
最后是防护,作为防护巡洋舰,强盛级的装甲甲板的水平部分高出水线106.75厘米,在机舱上方厚度为152mm,在弹药舱上方厚度为102mm,舯部其余部分的厚度为63mm;装甲甲板穹甲的下沿低于水线198.25厘米,厚度仅为50.8mm。不过强盛级首次将全部100mm以上的火炮都置于装甲的保护之下,9.2英寸主炮的炮塔厚度为152mm,6英寸炮炮廓装甲厚50.8mm,指挥塔厚305mm。
总的来说,强盛级在皇家海军落下了一个“白象”——大而无用的口碑,因为强盛级的造价比埃德加级高了近一倍,舰员多了300多人,48个锅炉烧起钱来一点也不含糊,因此强盛级的建造和使用费用都远远超出埃德加级,而她却完全无法和同时代的主力舰对抗,这么贵的爷爷不能天天供着,在中国海域服役了五六年,1904年以后她俩就一直呆在预备役里了。
强盛级一等防护巡洋舰性能
排水量  14200吨
长×宽×吃水 152.4(两柱间长)×21.64×7.32米
动力    25000马力/航速 22节
续航力  7000海里/14节 载煤正常状态3000吨
装甲    装甲甲板顶部厚152-50mm,斜面厚50mm,主炮炮塔厚152mm,副炮炮廓厚50mm,弹药输送管厚50mm,指挥塔厚305mm
火力    234mm/32倍后装线膛炮×2×1,152mm/40倍QF(quick fire速射炮)×12×1,12磅速射炮×16×1,3磅炮×12×1,457mm水下鱼雷发射管×4
乘员    894人
Powerful号     1894年2月开工 1897年6月服役
Terrible号      1894年6月开工 1898年3月服役
除了恐龙,恐怕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我第一次见到这条船时的感觉了… 1900年4月11日的强盛号


1904年改装以后的恐怖号,增加了4门6英寸炮。


从强盛级开始,一等巡洋舰不再有舰首徽了,强烈要求现代舰艇配备低雷达波反射率的舰首像!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ADEM CLASS

CRESSY CLASS

DRAKE CLASS

MONMOUTH CLASS

DEVONSHIRE CLASS

DUKE OF EDINBURGH CLASS

WARRIOR CLASS

MINOTAUR CLASS

INVICIBLE CLASS

……

?!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1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转帖适合教育新人,话说步枪啊,你还应该把——世界前无畏舰合集 发出来,在自己弄一个同时期的世界装甲巡洋舰合集,那就功德圆满了。
我试过成功,也试过失败,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lavivon 发表于 2013-3-15 16:59
这个转帖适合教育新人,话说步枪啊,你还应该把——世界前无畏舰合集 发出来,在自己弄一个同时期的世界装 ...

http://depositfiles.com/files/9fzbacawt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3-16 0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赤果果的打脸啊,话说这个坑似乎有六年了吧。
不得借题攻击厂卫:-/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16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3-16 00:13
http://depositfiles.com/files/9fzbacawt

有没有迅雷电驴之类的链接...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3-2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3-16 00:13
http://depositfiles.com/files/9fzbacawt

发个英国的装甲巡洋舰的贴子?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31 , Processed in 0.0238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