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201|回复: 13

联装数量与主炮精度

[复制链接]

禁止访问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4-1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听说四联装散布大,我估摸着是不是因为发射有先有后,造成了炮塔角度偏移?
一起发射时力矩抵消了,可又有人说炮口距离太近要互相干扰。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干扰的原理,如果有干扰,那要两门炮隔多院?
如果有干扰,那么三联装应该比双联装精度好。(中间先发射,两边的再一起放)是这样吗?

如果考虑后坐力矩,那么四炮塔应该比三炮塔精度好(前炮塔和后炮塔力矩抵消)。是这样吗?

战列舰那么长,纵摇肿么破?

还有一个小白问题:战列舰主炮后坐力那么大,副炮还能打准吗?最佳放炮时机(舰体水平瞬间)肯定要给予主炮。主炮打了,舰体晃得那么凶,副炮还怎么打?主炮不打的时候,舰体又不水平,好难搞啊!

下士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4-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炮管间距小,火炮齐射时的炮口暴风会互相干扰,对炮弹造成影响。你先搞清楚延时击发装置是什么时候被应用到战列舰上,思路就会比现在更清晰很多。关于纵摇的问题你到底是想问什么?置顶帖里就有战舰火控工作的基本原理。

这种问题以前讨论过不知多少遍了,相关的主题有很多,翻一翻以前的帖子,答案就全都有了。

还有,这帖应该被放到入门解疑区。

少校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3-4-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 同觉该放到入门解疑区。

1.大部分四连装的炮口轴间距比较小,弹道会互相影响。炮口间距够大,有延迟发射解决。
2.炮术问题精品贴全部都有。
3.舰体不水平是正常情况。。。。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炮口距离太近造成相互干扰。
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炮口暴风十分强烈,所以当多联装炮塔同时发射时,炮弹会受到邻近火炮炮口暴风的吹拂。同时炮弹是超音速的,每个炮弹都会产生激波,显然相距过近的炮弹,激波也会相互干扰,这些都有可能对炮弹的弹道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射击精度。
通常认为,相邻炮口间距大于7倍口径,影响显著减小。
而且显然,三联装炮塔相互影响比双联装更强烈,因为至少中间炮弹要受到两倍的干扰。如果采用射击延时来缓解,那么双联装炮塔同样也可以采用射击延时,效果会更好。

再说“发射有先有后造成炮塔角度偏移”。
我也怀疑美军提到的“turret whipping”现象,是因为位于炮塔中轴线两侧的两门炮先后开火导致的炮塔“摆动”。但经过对三联装MK7炮塔的估算之后,这种“摆动”理论上只会导致炮弹产生30-50米的横向散布,这幅度尚没有自然散布误差来得大,所以这种“摆动”对射击精度影响有限。
同样可得结论:四联装炮塔散布大不是因为“发射有先有后造成炮塔角度偏移”。
另外,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四联装炮塔散布大于三联装炮塔。

再说炮塔“前后对称”的必要性。
前已述及,我曾对三联装MK7炮打做过计算,结果表明它炮塔因“摆动”因产生的炮弹横向散布误差并不大,那么在整个战舰巨大的质量面前,因炮塔前后布置“不对称”额导致的横向散布也不会大——当然了,这一项我没有进行相应估算,楼主有兴趣可自行验算。

至于纵摇,通常纵摇比横摇幅度轻微得多,影响也小得多。横摇通过“射击窗口”或者RPG电控来解决,纵摇也一样可以通过这两个途径解决。而且二战大多数战舰上并没有纵向RPG控制功能,因为其幅度小、没太大必要性。

最佳放炮时机不一定是舰体水平,因为此时横摇角速度恰恰最大。有的时候是舰体横摇到最大角度再开炮,因为此时舰体处于瞬时“稳定”状态。至于副炮,在主炮射击时重要性并不大,能兼顾最好,实在不能兼顾也不必。

禁止访问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4-1 10:04
先说炮口距离太近造成相互干扰。
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炮口暴风十分强烈,所以当多联装炮塔同时发射时,炮弹 ...

拜谢了!看来散布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炮高低机的跟踪速度能超过横摇的速度,在1900年代这叫持续瞄准法,还有个邪教让12寸炮也实现持续瞄准功能

禁止访问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4-1 10:43
副炮高低机的跟踪速度能超过横摇的速度,在1900年代这叫持续瞄准法,还有个邪教让12寸炮也实现持续瞄准功能 ...

也就是说,副炮是随动的。跪求那个12吋“邪教”

上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大白乎 发表于 2013-4-1 13:01
也就是说,副炮是随动的。跪求那个12吋“邪教”

1910年代以后超无畏舰的主炮俯仰旋回动力加大,各式液压离合制动齿轮盘的能力增强,可以尝试在一般风浪摇摆中随动以增加发射时机,但如遇摇摆较大,则需预先选定一个角度,等船体摇摆到那个预选角才发射,就如二战美军强大的RPC动力遥控主副炮,遇到高海况一样要放弃自动持续瞄准,而只能做预选角发射。所以一般发射铃都有两声,一声待命,二声实际发射。

禁止访问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3-4-1 22:18
1910年代以后超无畏舰的主炮俯仰旋回动力加大,各式液压离合制动齿轮盘的能力增强,可以尝试在一般风浪摇 ...

谢谢妈大神,看来美国的技术水平真的很高。

上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大白乎 发表于 2013-4-2 16:48
谢谢妈大神,看来美国的技术水平真的很高。

美国海军在一战爆发时火控明显落后,但工业及技术情报做得好,又拖到1917中才参战,战后又夹着各种优势,把英德法奥各国的火控技术都搞来了,加上原本的工业底子,到1930年代就超前了。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4-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3-4-1 22:18
1910年代以后超无畏舰的主炮俯仰旋回动力加大,各式液压离合制动齿轮盘的能力增强,可以尝试在一般风浪摇 ...

垂直稳定仪能对摇摆得补偿是多少度来着?五度吗?

上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4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ssvcrtfi79 发表于 2013-4-3 10:21
垂直稳定仪能对摇摆得补偿是多少度来着?五度吗?

由于MK41和MK43垂稳仪配合MK8射程计算仪的表现,1940年9月美军定下的BB主炮自动瞄准火控系统对付舰体三轴向摇摆的规格是:8秒周期1.5度的首摇(yaw), 16秒周期的20度横摇(roll),与8秒周期的5度纵摇(pitch)。但这当中有多少是随动系统的反应有多少是纯粹陀螺计算的参数补偿要查查看再告诉你,因为那时的计算能力没有可能是real-time的(即使今天也没有真正的real-time)。

禁止访问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3-4-2 23:10
美国海军在一战爆发时火控明显落后,但工业及技术情报做得好,又拖到1917中才参战,战后又夹着各种优势, ...

这几天和人讨论三联装的延时发炮,为什么全是分开发射。我想象中应该是中间先发射,再两边齐发。三联装两边的炮管间距比双联装大,(远大于7倍口径),为什么还要错开发射?

上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4-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大白乎 发表于 2013-4-8 14:23
这几天和人讨论三联装的延时发炮,为什么全是分开发射。我想象中应该是中间先发射,再两边齐发。三联装两 ...

找找老帖吧,各国各炮种各时间都有些出入,而且7倍径只是针对14寸研究时的最低标,口径放大,弹头体积,发射药量都会影响除出膛气流。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6 14:16 , Processed in 0.6979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