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440
主题101
精华17
积分8656
金钱4314
贡献170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10-11-24
最后登录2017-4-6
在线时间890 小时

少校
 
|
本帖最后由 小胡子 于 2010-12-21 20:03 编辑
30年代早期,随着波兰各处永备要塞的建设,波兰陆军总参谋部提出了自建机动水上炮台的想法。其主要构思就是将旋转炮座的大口径远射火炮安装到欧洲内河航运所用的大型货运驳船上,并在驳船上加装厚度102mm的筒形指挥塔台。
1931年,以毕苏斯基元帅、利兹元帅、索森科夫斯基上将为首的军队高层提出陆军使用的德制280mm/L-40“布鲁诺”列车炮剩余的三门炮,即“阿尔法”、“贝塔”、“伽马”号移交海军,用于改装到无动力驳船上。而陆军因此调整而造成的支援重火力空缺,三巨头答应陆军引进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新式列车炮来填补战力空缺。
三门280mm/L-40列车炮从铁道车厢上拆卸下来后,在波兰内陆的维斯瓦河造船厂成功移植到了欧洲标准1000吨级无动力货驳上。并以直接促成其诞生的军界三巨头的名字命名为”约瑟夫.毕苏斯基”号、”爱德华.斯密格里.利兹“号、“卡奇米日.索森科夫斯基”号机动水上炮台。同时相对应的轻武装拖轮也开始了建造。由于从建造点至维斯瓦河出海口之间的航道有一段深入德占东普鲁士境内,三座炮台无法穿过德境到达波兰西部海岸,因此主要用于波兰维斯瓦河内,以配合沿河东岸建设的几处大型永备要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