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2765|回复: 19

皇家海军的掘墓人——德谍英考特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5-10 17:41 编辑

翻开皇家海军几千亿项目总负责人、著名坑爹总设计师德谍英考特(Eustace Tennyson d'Eyncourt)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在中文界被狂吐槽的神舰,必由其担纲总设计师一手锻造。

白痴德谍的人头


其中包括:
七炮塔阿金库特
坑爹之最我最薄皮之——拉托雷海军上将级“超无畏”
R级战列舰
史上防御最弱之战巡——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胡德级战列巡洋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
嘘嘘舰——光荣级、暴怒级大型轻巡洋舰
锡皮舰——肯特级重巡洋舰
寡妇制造者——K级蒸汽轮机潜艇


死的不明不白的胡德最流行的说法



德谍最著名的坑爹手法





此坑爹手法之由来

德谍英考特希望减小R级的GM通过减小18英寸船宽,以及抬高防护甲板的高度以提高重心的方法来减小GM值。减小R级的GM值是基于小GM值的舰船相对更大GM值的舰船是更好的连续稳定火炮平台这样的一个观点。而相对于纹丝不动的GM值,抬高防护甲板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升了浸水之后的稳定性,这点最为德谍英考特和战列舰设计部门的老大阿特伍德(E L Atwood)所欣赏。所以,他们决定抬高防护甲板到一个更好的位置——重载线之上——赋予其在战损情况下比之前所有无畏舰更高的防护干舷。

作为被否定的对象,前任几千亿项目总负责人,QE及之前所有无畏舰的前总设计师,已经引退的菲利普 沃兹(Phillip Watts)自然不会同意德谍英考特的观点。

前任几千亿项目总设计师沃兹认为:在R级战列舰之前的所有无畏舰,较厚的防护甲板近似地设置在——防护甲板设置的最佳位置——满载吃水线附近。这层防护甲板能够最终防御抵挡穿透水线附近主装甲带或者越过主装甲带上缘的抵达核心舱位置的穿甲弹。防护甲板越低,被倾斜弹道击中的可能性越低,更可能的结果是落弹在穿过两三层甲板,到达防护甲板之前就发生爆炸,所以防护甲板仅要求防护弹片即可。R级最新的布置并非其一直所主张,并且迄今为止一直被普遍遵循的相一致。

毋庸置疑,德谍英考特奋起反击,一针见血地指出沃兹设计的船,其防护甲板仅仅是略高出正常排水量下的水线,战时重载会将防护甲板压到水下,这对拥有上部煤舱的燃煤舰来说兴许不是太糟的问题,防护甲板上的煤舱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浮力和稳性。但在像R级这样的燃油舰上,这将不是一个小问题。而对于陡角炮弹,弹药库外侧加厚的倾斜部装甲将保护他们。

沃兹 VS 英考特


无节操之前皇家海军共污猿著名作家DK布朗发扬其为尊者讳之春秋笔法和稀泥道(其微言大义自行揣摩):以后见之明来看,两位伟人的主张在他们那个年代可能统统正确。沃兹是设计是在预期交战距离不超过10000码的年代,炮弹以陡角击中防护甲板的机会微乎其微,日德兰战斗在相当大程度上肯定了沃兹这种观点。英考特所谓的上部煤舱的防护也是重要的。

二战中的俾斯麦级遵循沃兹风格,俾斯麦真正的装甲风格实质上是当年巴登号的,在他的最后一战中(近距离战斗)表现完美。几乎没有任何炮弹能在击穿主装甲带之后击穿他的穹甲倾斜部分。R级的设计更多的是依据爱丁堡号打靶试验的结论——即防护甲板的无效性——1-2英寸厚度的装甲不能完全免疫弹片——如果没有煤舱的帮助——至少需要3英寸厚的钢材才行,但这将使甲板变得极其沉重(增厚甲板1.5吋需要增重1000吨)。R级从未被炮弹击中过,所以无法说他的实战表现会是怎样。他的主装甲带无论是在顶部延伸还是在底部延伸上都比QE更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战条件下,R级的防护比QE级更好。


最后,点三根烟遥祭胡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5-8 15:45 编辑

关于R级的GM值,相对之前的战列舰来说,有非常明显的减小,请看下表(通过倾斜实验得出)

QE级勇士号(1916年9月)

R级皇家橡树号(1917年)
R级拉米利斯号(加装防雷突出部之后)
轻载

1.14英尺


正常

5.00英尺
2.00英尺
4.00英尺
满载
6.50英尺
3.40英尺
4.50英尺



在摇动中,改变GM值的意义是十分复杂难明的。对于作为炮术平台来说,减小GM值并不意味着就更具价值。摇动周期是与GM值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所以GM值减半只能增加30%的摇动周期。虽然最大摇动幅度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首摇却加剧了。横摇加速度会有相当的减少,与GM值的大小近似成比例关系。

下表是对现代护卫舰的计算机研究结果
GM高度
3英尺
5英尺
最大摇动角度
16
18
摇动的摆臂与航向的交角,最恶劣的摇动下
110
90
最大横摇加速度
8度每平方秒
14度每平方秒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8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13-5-8 19:33 编辑

问题:
若使用之前的Watts设计,穹甲侧面被穿几率固然小,但同时保护区也变小。
落实到胡德那张遇难分析图上,大概穹甲就直接扣在弹药库上。
15寸炮弹穿过7寸上装甲钻到穹甲上方爆炸,按爱丁堡试验的结果,如果穹甲兜不住弹片,也还是死啊。
不过弹药库穹甲顶是3寸,这发炮弹可能避免.......
英考特设计算是传统穹甲布局到装甲盒结构的过渡阶段吧。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8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参与设计的坑爹之最,TOG1
80吨的玩意装甲最厚却只有2.4英寸,10米长的电传动玩意,速度只有14 km/h
后来其他人实在看不下去换了液力传动然后装了17磅但依旧无法挽回此物213的绝对领导地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起锚!两舷微速前进!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坑爹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坑一辈子爹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9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5-8 14:48
坑爹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坑一辈子爹

我为啥想到了法国人民的好朋友德皇威廉二世呢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装甲精英

发表于 2013-5-1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欣赏沃兹的设计,逐层递减炮弹的能量 且水线防御饱满······
皇国兴废 在此一役 诸君努力 奋勇杀敌

列兵

发表于 2013-5-12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如果胡德的装甲采用沃兹的设计法的话,那发15寸在击穿7寸侧甲后,再击中3寸水平装甲的时候就有可能向上反弹,或者爆炸却未能炸穿这层装甲,是这样吗?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蝗国的舰政本部还是有两下的
看出了此谍的漏洞
大改的长门在这个加高的穹甲上加装了大厚度的表面硬化装甲,来弥补从副装甲带漏过的炮弹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2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常见的翻译是丁尼森-戴恩科特吧
此生愿为和平基石

禁止访问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3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是那个传说中把纳尔逊级战列舰的设计图泄露给日本人的设计师吗?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7-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solamnia_ 发表于 2013-5-8 07:55
此人参与设计的坑爹之最,TOG1
80吨的玩意装甲最厚却只有2.4英寸,10米长的电传动玩意,速度只有14 km/h
...

你是玩坦克世界玩的郁闷了,才这么说的吧。不过那个长长的尾巴,确实够让人恶心的。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2-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solamnia_ 发表于 2013-5-8 07:55
此人参与设计的坑爹之最,TOG1
80吨的玩意装甲最厚却只有2.4英寸,10米长的电传动玩意,速度只有14 km/h
...

涛哥
WOT里面的列车啊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8-25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44婊完平抄抄,又婊平抄的抄袭对象了。
但是话说3系列也是此人画的吧。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8-25 1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抬高防护甲板,又要保证航速,这吨位恐怕得奔着5万去吧

一等兵

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6-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lc48193806 发表于 2015-8-25 15:10
如果不抬高防护甲板,又要保证航速,这吨位恐怕得奔着5万去吧

其实主要是为了高速采用全燃油锅炉之后没有了可以堵水的煤仓,所以要抬高防护甲板来确保进水后的稳定性,但是抬高后与主装平齐的穹甲段成了防护漏洞,后来改成了连接在主装上端,堵上天窗就成了装甲盒

列兵

发表于 2021-6-2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solamnia_ 发表于 2013-5-8 07:55
此人参与设计的坑爹之最,TOG1
80吨的玩意装甲最厚却只有2.4英寸,10米长的电传动玩意,速度只有14 km/h
...

这么薄弱的装甲是不是反坦克枪就能击穿,还有电传他也敢用?当时这个可靠性太低了。

列兵

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13-5-8 05:55
问题:
若使用之前的Watts设计,穹甲侧面被穿几率固然小,但同时保护区也变小。
落实到胡德那张遇难分析图 ...

但入射角不支持这种说法,15km的距离,skc34的L4.4不可能穿透上装再击穿穹甲。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7 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phum 发表于 2021-7-7 10:06
但入射角不支持这种说法,15km的距离,skc34的L4.4不可能穿透上装再击穿穹甲。 ...

怎么不可能,胡德主装只比穹甲水平段略高,稍微有点角度就能打在穹甲上,更不要说船本身还有横摇了。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7 1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phum 发表于 2021-7-7 10:06
但入射角不支持这种说法,15km的距离,skc34的L4.4不可能穿透上装再击穿穹甲。 ...

而且15公里别说上装了,主装本身都扛不住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01 , Processed in 0.0400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