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59
主题9
精华3
积分557
金钱180
贡献30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10-11-18
最后登录2016-3-24
在线时间31 小时

大将
 
|
1918年11月15日夜晚,德国轻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停于英国福斯湾港外,天色漆黑浓雾弥漫,不过港内还是可以看到停泊有一列列英国无畏舰巨大的姿影。
晚上19点,一名身着德意志帝国海军少将黑色制服的瘦高个在四名幕僚的伴随下,由交通艇带到了一艘巨大的战列舰边。当他们一行刚刚登上这艘战列舰的柚木甲板之际,随着一阵声响,几束刺眼的光柱猛然将他们照得惨白,这几名德国军官不由得发出了一些震颤。
这些光束以外依然是一片漆黑,这些人还是可以看到有两名佩剑的英国海军军官默默给他们发出了跟上的手势,而在甲板的前方,一整列海军陆战队军人肃立不动,只有他们枪上的刺刀闪烁着寒光。
这艘战列舰便是英国大舰队总司令官贝蒂海军上将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
五名德国军官被带到了灯火通明的军官餐厅,这张餐桌的首席坐着一位年轻的海军将领,一顶军帽依然漂亮地歪戴在他的头上,他背后的墙上赫然挂着描绘纳尔逊子爵在尼罗河以及特拉法尔加胜利的油画,而餐桌上则放置着一个青铜的雄狮雕像。这似乎在暗示这位将领从开战伊始到赫尔戈兰湾,从多格尔沙洲再到日德兰海战,直到他担任目前职务为止所乘坐的旗舰之名。他就是年方47岁的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总司令官,海军上将戴维•贝蒂爵士。
看到德国人站立在门口,他站起身来注视片刻,眼光直逼着为首的那名海军少将,而后开口问道:“你是何人?”
“海军少将胡戈•莫伊雷尔。”
“你是被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派遣,为了商谈有关交出德国舰队以履行停战协议而来的?”
“是。”
“你的凭据何在?”
当来者递上一些公文后,贝蒂看后才让他们落座,来人是德国公海舰队原第四战列舰分舰队代理司令官,曾经指挥过攻占芬兰的德国海军少将莫伊雷尔(Hugo Meurer),他根据英方的要求,受希佩尔的委托前来商讨德国舰队的停战细节。于是,一次决定德国舰队命运的谈判开始了。
这场会议一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贝蒂上将提出了让德国人交出舰队的严苛要求,而莫伊雷尔少将则无可奈何地表示,他担心水兵会不服从,他们首先要填饱肚子……
最后,德国人终于接受了在21日将舰队主力带到福斯湾的要求。临行之前,贝蒂让这几名德国军官吃了顿饭。根据当时“伊丽莎白女王”号舰长查特菲尔德上校的回忆,一整条羊腿被这五位吃得只剩骨头。而有一名军官临走时还环顾四周,顺手将什么东西迅速放进了大衣口袋,他离开船舱时一位值勤的海军陆战队员将其喝止,在那大衣口袋里发现的是一块切达干酪。
德皇威廉二世是海权论的虔诚信徒,他即位后不久,德国便摒弃了原首相俾斯麦审慎的外交政策。认为当时的德国国民产值已经超过了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英国,而且技术力量雄厚,因此狂妄地认为英国已经衰弱而可以取而代之,因此不惜大力扩张海军以挑战英国的海权,其海上力量急遽膨胀,此举使得其传统盟邦英国化友为敌,双方展开了炽烈的造舰竞赛。
无畏舰诞生之后,英国还建造了新一代装甲巡洋舰,也就是所谓的战列巡洋舰。德国随之也迅速地作出反应,停止继续建造布吕歇尔级装甲巡洋舰,很快推出了其自己的新一代:冯·德·塔恩级,而且还不断改进,其性能要优于同类英舰,这种军舰的出现使得德国民众狂热不已。
大战爆发之际,德国海军雄踞世界第二位,然而却被英国海军完全封锁于北海之内,虽然一度在日德兰与英国舰队交战,双方的战列巡洋舰中,英舰三艘爆炸沉没,而德方有一艘即便带着五千吨进水还能返回港口。英国海军虽然遭到沉重打击,然而却没有达成粉碎英国封锁的战略企图。
在这种严密的封锁之下,德国陷于深重的粮食危机,只得以萝卜充饥。在战争末期,希佩尔企图让近乎完整的德国公海舰队出击与英国海军进行决战,但却引发了水兵起义,嗜好海权的威廉二世最终却由于水兵起义而逊位出逃,这是实在历史的讽刺。
德意志帝国的宪法体系与英法等国根本不同者,在其皇权至高无上也,故威廉二世之冒险无法被有效遏制。于是短短几年内,德国便从欧洲大陆的外交中心以及同盟网络的枢纽沦落到了自我孤立和自我“围困”境地,威廉二世愈发力图强行毁坏这一咎由自取的“包围圈”,结果却愈发被动,愈发孤立。德国虽然工业技术实力强盛,但在错误的战略指导下,宛如南辕北辙之故事,步伐越快,离胜利却越远。建造的军舰越强大,越优秀,却只能引起更大的敌意,加速对手的军备节奏,直到最终仓促坠入战争的深渊。
在几名饥肠辘辘的德国军官乞降之后,强大的公海舰队如同由牧羊犬驱使的绵羊般被押赴英国本土,其中便有五艘战列巡洋舰,虽然这些舰艇在战时留下了令人惊叹的战绩,到头来还是无可奈何地在斯卡帕湾随着自沉的信号而找到了归宿。
耐人寻味的是,当时另一新兴工业大国美国却并未公然与英国争夺海权或者殖民地,他们提出的是门户开放的口号。在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上,“无智名,无勇功”反而获得了与英国海军同等的地位。
孙子有曰:“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