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9831|回复: 16

二战时期各国海军的对舰炮弹种类与用途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7-28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1-31 22:37 编辑

美国

美国海军的对舰炮弹,大致可分为三种,穿甲弹(Armor-Piercing),通常弹(Common),高爆弹(High-Capacity)。

6寸以下口径的舰炮,只配备通常弹与高爆弹;6~8寸口径的舰炮,上述三种类型的炮弹均有配备;8寸以上口径的舰炮,只配备穿甲弹与高爆弹。

穿甲弹是对抗重装甲目标的主力弹种;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穿甲弹,可分为标准弹与超重弹两种。标准弹又可细分为两种,早期型号(诞生于20年代)的弹重系数为弹径³的0.5倍左右,典型例子是260磅的8寸穿甲弹,1400磅的14寸穿甲弹,以及2100磅的16寸穿甲弹;晚期型号(诞生于30年代)的弹重系数为弹径³的0.55倍左右,典型例子是1500磅的14寸穿甲弹与2240磅的16寸穿甲弹。超重弹诞生于二战时期,仅配备于新式战舰上的新型火炮,其弹重系数为弹径³的0.66倍左右,典型例子是335磅的8寸穿甲弹,1140磅的12寸穿甲弹,以及2700磅的16寸穿甲弹。

美国海军穿甲弹的装填系数较小,大多数炮弹为1.5%左右。

通常弹是对抗轻装甲目标的主力弹种,亦可称为半穿甲弹;具体可细分为有被帽(Special Common)与无被帽(Common)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配有一种叫做Hood的软被帽。

此外还有一种对空通常弹(Anti-Aircraft Common),兼具对空与对舰两种用途,主要配备于5寸高平两用炮;其弹壁较薄,虽然名为通常弹,但实际更接近于高爆弹。

高爆弹主要用于对抗无装甲目标。

美国海军的对舰炮弹,基本都是装填D炸药的。

16"/45 Mark 6与16"/50 Mark 7型火炮所配备的弹种示意图

Mark 8型即著名的超重型穿甲弹,Mark 13型则为高爆弹(图中的高爆弹并未安装弹头引信)





6"/47 Mark 16型火炮所配备的弹种示意图

图1为发射药,图2为穿甲弹,图3为高爆弹,图4为通常弹(有被帽),图5为练习弹。



5"/38 Mark 12型火炮所配备的弹种示意图

图1为发射药,图2为对空通常弹,图3为通常弹(有被帽),图4为照明弹,图5为练习弹。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1-31 22:06 编辑

日本

日本海军的对舰炮弹,有穿甲弹(徹甲弾)与通常弹(通常弾)两种。

穿甲弹是15.5cm及以上口径火炮的主力对舰弹种,具体至二战时期,就是91式和/或1式穿甲弹;91式穿甲弹可细分为大口径(35.6cm,41cm,46cm)与中口径(15.5cm,20.3cm)两种,大口径的91式穿甲弹采用两段式的被帽设计,炮弹入水后,被帽头将会脱落,使平头被帽与水体发生直接接触;而中口径的91式穿甲弹,严格意义上来说则只有被帽头,而没有被帽,炮弹入水后,被帽头将会脱落,使平头穿甲体与水体发生直接接触;无论是哪一种,炮弹入水后的弹体前端形状均为平头,日本设计师认为这种弹体形状可有效提升水中弹的效果。

91式穿甲弹的装填系数并无统一规格;大口径穿甲弹的装填系数较小,在1.6%左右;而中口径的则要更大一些,15.5cm的为2.1%,而20.3cm的则为2.5%。

91式穿甲弹的引信延迟时间较长,除15.5cm穿甲弹之外,延迟时间均为0.4秒,而15.5cm穿甲弹的则为0.08秒。

1式穿甲弹的具体细节不明,据称是以91式穿甲弹为基础的改良型号。

日本海军的穿甲弹,装填的都是TNA。

通常弹的范畴则颇为繁杂,中口径火炮所用的半穿甲弹,各种不同口径的高爆弹,以及实际上应归类为燃烧弹的3式通常弹,均被归类在通常弹的范畴下。

15cm及以下口径的火炮不配备穿甲弹,只配备通常弹;如阿贺野级上装备的15cm舰炮,主力对舰弹种有0式通常弹(高爆弹)与4式通常弹(无被帽半穿甲弹)两种。

日本海军的通常弹,装填的是苦味酸或TNA(3式弹那种实际上应归类为燃烧弹的除外)。

大口径(35.6cm,41cm,46cm)的91式穿甲弹的结构图



中口径的91式穿甲弹的结构图,左侧是20.3cm的91式穿甲弹,右侧是15.5cm的91式穿甲弹



中口径的通常弹,左侧是15cm的0式通常弹,右侧是4式通常弹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1-31 22:06 编辑

英国

英国海军的对舰炮弹,大致可分为三种,穿甲弹(Armor-Piercing),半穿甲弹与通常弹(Semi-Armor-Piercing & Common),以及高爆弹(High Explosive)。

穿甲弹是对抗重装甲目标的主力弹种,仅配备于大口径(14寸,15寸,16寸)舰炮。

英国海军穿甲弹的装填系数较大,约为2.5%左右,主要装填Shellite(但纳尔逊级的16寸穿甲弹装填的是TNT)。

半穿甲弹与通常弹是对抗轻装甲目标的主力弹种,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名称本身;在二战时期,仅有中口径(4~8寸)舰炮才配备此类炮弹;具体可细分为被帽半穿甲弹(Semi-Armor-Piercing Capped),半穿甲弹(Semi-Armor-Piercing),被帽通常弹(Common Pointed Capped),风帽通常弹(Common Pointed Ballistic Capped)这四种。

在二战时期,8寸舰炮配备的是被帽半穿甲弹,6寸舰炮配备的是风帽通常弹和被帽通常弹(轻巡洋舰上的6寸主炮配备的是风帽通常弹),4寸/4.7寸/5.25寸舰炮配备的则是半穿甲弹;以上几种炮弹的装填系数,约在4%~7%左右,主要装填TNT(8寸被帽半穿甲弹也有装填Shellite的)。

高爆弹主要用于对抗无装甲目标,各种口径的火炮均有配备;装填系数在7%~9%左右,主要装填TNT或RDX。

左侧为15寸穿甲弹,右侧为8寸半穿甲弹(有被帽)



左侧为6寸风帽通常弹(无被帽),中间为5.25寸半穿甲弹(无被帽),右侧为4.7寸半穿甲弹(无被帽无风帽)



左侧为8寸高爆弹,中间为6寸高爆弹,右侧为4.7寸高爆弹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7-8 02:18 编辑

德国

德国海军的对舰炮弹,大致可分为三种,穿甲弹(Panzersprenggranate),半穿甲弹(Sprenggranate mit Bodenzünder ),以及高爆弹(Sprenggranate mit Kopfzünder)。

德国海军大型军舰的主炮(15cm至38cm),均完整配备了以上三种弹药;而大型军舰的副炮或小型军舰的主炮,则不一定有穿甲弹或半穿甲弹,但高爆弹一定是有的。

其中穿甲弹主要用于对抗重装甲目标,装填系数约在2%~2.5%左右;半穿甲弹主要用于对抗轻装甲目标,38cm的配有被帽,15cm、20.3cm、以及28cm的则没有被帽,装填系数约在4%~7%左右;高爆弹主要用于对抗无装甲目标,装填系数约在7%~9%之间。

德国海军的对舰炮弹,基本都是装填TNT的。

德国炮弹的剖面图,从左到右分别为穿甲弹,半穿甲弹,以及高爆弹



根据德国海军的指导准则,根据本舰火炮与目标舰防护水平间的对比情况,大致可将对抗情形分为以下五种:

A)已方炮弹无法穿透对方的装甲

此种情况下,鉴于穿甲弹无法对目标造成有效杀伤,故建议使用高爆弹。

B)已方炮弹无法完全穿透对方的装甲,但能破坏其战斗能力

此种情况下,建议使用穿甲弹,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以摧毁目标的上层建筑为目的)可使用高爆弹。

C)已方炮弹基本可以穿透对方的装甲

此种情况下,如果是战列舰级别的对抗,则穿甲弹显然是唯一有效的选择;如果是巡洋舰级别的对抗,若是半穿甲弹能够击穿对方装甲,则可使用半穿甲弹,反之则使用穿甲弹;高爆弹的使用,仅限于特殊情况。

D)已方炮弹可以在任意射程下穿透对方的装甲

此种情况下,若是半穿甲弹能够击穿对方装甲,则可使用半穿甲弹,反之则使用穿甲弹;高爆弹的使用,仅限于特殊情况。

E)可用高爆弹摧毁的轻装甲目标

此种情况下,建议使用高爆弹。

考虑到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的使用方式(既包括舰队对抗,也包括通商破坏),这种弹药配备与使用方式是合乎逻辑的。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7-8 02:19 编辑

法国

法国海军的对舰炮弹,有穿甲弹(Obus de Perforation)与高爆弹(Obus Explosif en Acier)两种。

穿甲弹是对抗装甲目标的主力弹种;152mm至380mm的各型火炮,均配有穿甲弹。

法国海军将穿甲弹与半穿甲弹并称为穿甲弹,因此其穿甲弹的装填系数差距较大,如380mm穿甲弹的装填系数为2.48%,而330mm穿甲弹的装填系数则高达3.56%,以其他国家的标准,后者应当归类为半穿甲弹。

330mm穿甲弹的装填系数如此之高,主要与其假想敌有关;在设计之初时,敦克尔及级主要是用来猎杀德意志级的,如果使用该弹对抗沙恩/乔五等重装甲目标的话,穿甲能力恐怕是要打折扣的。

高爆弹主要用于对抗无装甲目标;在二战期间,330mm与380mm火炮并未配备过高爆弹,而203mm及以下口径的火炮则都配有高爆弹。

法国海军的大口径穿甲弹,装填的是苦味酸与二硝基萘的混合炸药,混合比一般为80/20;其他炮弹则主要装填苦味酸或TNT。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1-31 22:09 编辑

意大利

意大利海军的对舰炮弹,大致可分为三种,穿甲弹(Palla),半穿甲弹(Granate Perforanti),高爆弹(Granate Dirompenti)。

穿甲弹是对抗重装甲目标的主力弹种;381mm,320mm,以及152mm火炮,均有配备穿甲弹。

381mm穿甲弹的装填系数为1.15%,320mm穿甲弹为1.22%,152mm穿甲弹则为1.69%。

半穿甲弹是对抗轻装甲目标的主力弹种,381mm,320mm,203mm,135mm,以及120mm火炮,均配有半穿甲弹。

其中,203mm半穿甲弹的装填系数仅有2.53%,以其他国家的标准,应当归类为穿甲弹;而其他口径的半穿甲弹,装填系数则约在3.5%~5.5%之间。

高爆弹主要用于对抗无装甲目标,装填系数约在5.5%~7%之间。

装填系数偏低,是意大利海军炮弹的一个特点,至于装药,意大利海军主要是使用TNT的。

在弹种使用上,意大利海军的建议如下:

维内托级的381mm火炮,面对纳尔逊等新式战列舰时,建议在20km以内使用穿甲弹,20km以外使用半穿甲弹;面对伊丽莎白女王等老式战列舰时,建议全程使用穿甲弹;至于在面对航母,轻重巡洋舰,以及驱逐舰等轻装甲或无装甲目标时,则建议使用半穿甲弹。

老式战列舰的320mm火炮,面对纳尔逊等新式战列舰时,建议在18km以内使用穿甲弹,18km以外使用半穿甲弹;面对伊丽莎白女王等老式战列舰时,建议全程使用穿甲弹;至于在面对航母,轻重巡洋舰,以及驱逐舰等轻装甲或无装甲目标时,则建议使用半穿甲弹(但在面对巴尔的摩级时建议使用穿甲弹)。

重巡洋舰的203mm火炮,面对战列舰时,建议使用高爆弹;面对航母与轻重巡洋舰时,建议使用半穿甲弹(但在面对巴尔的摩级时,建议在15km以内使用半穿甲弹,15km以外使用高爆弹);面对驱逐舰时则建议使用高爆弹。

轻巡洋舰的152mm火炮,面对战列舰时,建议使用高爆弹;面对航母与轻重巡洋舰时,建议在15km以内使用穿甲弹,15km以外使用高爆弹;面对驱逐舰时则建议使用高爆弹。

至于135mm与120mm火炮,则无论面对任何目标,都建议在10km以内使用半穿甲弹,10km以外使用高爆弹。

从上述情况来看,在穿甲弹/半穿甲弹无法确保穿透对方装甲的情况下,意大利海军倾向于使用半穿甲弹/高爆弹;而在穿甲弹和半穿甲弹都能够确保穿透对方装甲的情况下,意大利海军倾向于使用半穿甲弹。这些选择都是合乎情理的,毕竟在都能穿透或都不能穿透的情况下,装药量大的弹种能够起到更大的破坏作用。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5-4 00:03 编辑

总结

以上六国海军全都配有穿甲弹与高爆弹,且大部分国家都有半穿甲弹(亦可称为通常弹)。

各国的弹种选择基本一致,对抗重装甲目标时,使用穿甲弹;对抗轻装甲目标时,使用半穿甲弹(如果有的话);对抗无装甲目标时,使用高爆弹。

上文中提及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炸药,如TNT,苦味酸,D炸药等;具体介绍可看此贴:海军火炮的定义与资料   第二部分 - 弹药,引信,射弹,及发射药

从弹型设计上来说,我的观点,以二战时期的标准而言:

穿甲弹必须配备被帽(必须是最高硬度与穿甲体相当,且重量达到全弹重量10%以上的大型硬质被帽)和风帽(最好是质地轻盈的铝制风帽),使用弹底延迟引信,装填系数以1.5%~2.5%为佳。

半穿甲弹的被帽可有可无,风帽必须配备配备,使用弹底延迟引信(但延迟时间要比穿甲弹的引信略短一些),装填系数以3.5%~5.5%为佳。

高爆弹不需要被帽,风帽则可有可无,使用弹头引信或弹头/弹底双重引信均可,装填系数最好超过6%。

从弹种配备上来说,我的观点如下:

美国海军的弹种配备方式是较为科学的,大口径主要用穿甲弹,6寸~8寸有穿甲弹和半穿甲弹两种选择,5寸高平两用炮则使用半穿甲弹。

日本海军与法国海军的做法,与美国海军较为类似,但弹种更为简化一些。

意大利海军的做法略有不同,大口径舰炮只配备穿甲弹和半穿甲弹,没有高爆弹;而中口径舰炮只配备穿甲弹/半穿甲弹中的一种,以及高爆弹。

英国海军的做法沿袭了其传统,比较追求炮弹破坏力,因此在巡洋舰级别上配备了装填系数较大的半穿甲弹。

德国海军的弹种配备较为复杂,但结合其舰艇使用方式来看,还是符合实际需求的。

列兵

发表于 2013-7-2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巡洋舰二战实际效果如何,对舰射击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7-28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和克版主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发射药简介》相互辉映,应可解决大多数同好对二战弹药的疑问。

一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2-16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大口径就穿甲和高爆  6寸一下就半穿甲 高爆 不需要那么多蛋种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4-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还是看国家的财力了,有钱准备的全一点,没钱就一两种将就了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5-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列舰感觉没必要配半穿

下士

九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4-5-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比较难看懂

禁止发言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10 1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7-28 10:44
意大利

意大利海军的对舰炮弹,大致可分为三种,穿甲弹(Palla),半穿甲弹(Granate Perforanti),高爆 ...

神教恕我愚笨,意大利面对20km外的纳尔逊级使用半穿甲弹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穿甲弹无法击穿核心区的装甲,半穿也无法击穿,如果仅仅是希望破坏无防护区域,那么装药量更大的高爆弹效果是否能更好?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4-1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扰了,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前辈。

根据【在弹型设计相同的情况下,装药的体积与身管口径的三次方成正比】这一经验,又因为91式穿甲弹的装药相同,故大口径91式穿甲弹的装填系数应该较为接近。
36cm与41cm的91式穿甲弹装填系数与这一结论相符,但46cm91式穿甲弹的装填系数却高达2.3%。
请问46cm91式穿甲弹的弹型设计与36cm和41cm的91式穿甲弹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7-19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astopol 于 2016-7-19 17:15 编辑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7-28 10:44
意大利

意大利海军的对舰炮弹,大致可分为三种,穿甲弹(Palla),半穿甲弹(Granate Perforanti),高爆 ...

不好意思挖个坟,最近在看各国穿甲弹相关的一些资料,意大利穿甲弹的资料似乎很少,特别是没有任何型号信息,因为不懂意大利语只能靠google翻译零星的看一点东西,意大利语的穿甲弹应该是“proiettili perforanti”,“palla”的意思是“球”,个人猜测可能是某种代号?

特别是根据这一篇:http://wargametechnology.weebly. ... nnoni-italiani.html


M1934似乎有两种弹药,palla (AP) 和 perforante (SAP),后面还有更多的测试数据和装备情况


搜索“palla”相关的信息也找到这么一段和M1934相关的文字:

La dotazione era di 495 proiettili "a palla" (perforanti) e 171 granate dirompenti da 381 oltre a 4.320 elementi di carica conservati in cartocci. Il peso totale di un proiettile perforante era di 882 kg con circa 18 kg di carica, quello della granata dirompente era invece di 774 kg con una carica di scoppio di circa 80 kg.

大概是说有495穿甲弹和171高爆弹,穿甲弹弹重882kg,装药18kg,等等。这个"a palla" (球?)的意思就很奇怪了,似乎是某型穿甲弹的代号?palla一词在一些意大利语的网上讨论中也有出现,貌似也是在指穿甲弹的名字?

另外不知哪里能查到意大利穿甲弹的型号资料,找遍navweaps也没有,其他主要国家都至少有一两个型号的名字,主要的一些参考书目,包括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这些也没有相关信息。意大利海军难道是对穿甲弹型号没有系统编号只是起一个代号名字吗?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7:35 , Processed in 0.0241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