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05
主题35
精华22
积分3405
金钱330
贡献280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11-8-17
最后登录2025-5-1
在线时间170 小时

大校
论坛贵宾
  
|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6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甲巡概要
本帖最后由 微言 于 2013-8-17 13:54 编辑
太平洋战争之前计划的⑤计划(昭和17~25年的九年计划)中,日本海军规划建造二艘被称为超甲巡的32,000吨的大型巡洋舰。出于在舰队决战的前夜,对敌主力部队毅然实行鱼雷攻击的我夜战部队进行指挥、支援的旗舰使用为目的而计划的。
昭和16年时的我夜战部队,是由重巡洋舰战队及水雷战队各一队组成的四群袭击集团构成,乘坐高雄型重巡洋舰的第2舰队司令长官指挥这支部队的夜间攻击(夜战)。可是,作为指挥一三艘重巡洋舰上下、四艘轻巡洋舰、约六○艘驱逐舰的大袭击部队夜战的旗舰,高雄型在攻击力、防御力、速度、通信力、舰桥上的视野、军舰的耐波力等方面并不足够,并且再加上高雄型也要投入到袭击部队这样的想法,考虑新建造有力的夜战部队用旗舰。
要突破敌人严密的警戒网,考虑由于夜战部队的炮力不足,需要有着强大攻击力和出色机动力的金刚型高速战列舰支援夜战部队的突击、掩护。但是金刚型竣工以来,历经了二十六~二十八年,预计不远的将来就要退役,所以应该新建造夜战部队旗舰,它必然作为金刚型的代舰,能进行夜间袭击部队的突击支援,需要装备能打破敌人重巡洋舰部队警戒网的炮击力,成为远远超过重巡洋舰的大型巡洋舰。超甲巡的名称来历就是这样。
当时美国为了与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对抗,开始建造27,500吨、33节、30·5厘米炮九门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超甲巡必然有可与其对抗的能力,要求舰型名至实归地作为金刚型代替舰的理由很强烈。
军令部对超甲巡的要求,是基准排水量32,000吨,速度33节,续航距离18节8,000海里,兵装31厘米三联装炮三座(九门),长10厘米联装高射炮八座(一六门),25毫米三联装机枪四座(一二挺),飞机三架,弹射器一座。
对此,尝试设计了数个方案,最终汇总了接近军令部要求的要目、基本计划番号被称为B-65的舰型设计方案。在这些讨论过程中,装载能击破阿拉斯加级的36厘米联装炮三座(六门)的方案也登场了,但因为这个方案基准排水量变成40,000吨,舰型太大没被采用。B-65的要目如下。
基准排水量=31,400吨
公试排水量=43,950吨
水线长=240米
水线宽=27·5米
平均吃水=8·8米
锅炉=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八座
主机=舰本式汽轮机四座
轴数=四
输出=170,000轴马力
航续距离=18节/8,000海里
燃料搭载量=重油4,545吨
主炮=50口径31厘米三联装炮三座(九门)
高射炮= 65口径九八式10厘米联装高射炮八座(一六门)
机枪=九六式25毫米三联装机枪四座(一二梃)
鱼雷兵装=无
航空兵装=水上侦察机三架、弹射器一座
防御钢板厚度=水线装甲带190毫米、甲板125毫米
乘员数=1,300名
B-65设计案是与大和型战列舰类似的舰型,31厘米三联装炮塔前部配置二座、后部配置一座。
塔型桅楼和后方的那座倾斜烟囱等也仿佛是大和型的格式,不过航空设施的配置法有很大地不同,烟囱与后部舰桥的间隔很宽阔,烟囱后方的中心线上装备着一座弹射器,搭载了三架三座水上侦察机。
防空兵装被集中配备在舰中央部,长10厘米高射炮群和25毫米机枪群放在两舷。
船体是舰首部加上舷弧的平甲板型,舰首吃水线上球鼻型船首;舵和大和型一样,采用了主舵和副舵纵列装备的方式。动力装置是我大型军舰的标准方式,即八锅炉舱四主机舱方式。
主炮是日本海军新开发的50口径的31厘米三联装炮,建造B-65之前在吴兵工厂用试制乙炮的名称推进了试制。这个炮塔的重量,包含防御钢板350吨在内有1,000吨,传说大体上相等长门型的45口径40厘米联装炮塔的重量。
防御上的目标,能承受在二~三万米战斗距离的31厘米炮弹的命中和800公斤炸弹的俯冲轰炸。计划船舷吃水线部装备最大厚190毫米、倾斜20度的装甲带,甲板安装最大厚125毫米的钢板。
有以上内容的B-65,布置给金刚型高速战列舰的支援夜战部队推进及白天舰队决战时炮击战这二个任务中,承接前者作用的应该是大型巡洋舰或者中型高速战列舰,新时代的战列巡洋舰也能看到存在。
⑤计划预定建造的二艘暂称舰名795号舰和796号舰,后续的⑥计划也企图建造四艘。但因昭和17年6月中途岛海战败北,结果⑤计划被全面修订,而B-65型超甲巡没看见实现就终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