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374
主题16
精华0
积分1130
金钱724
贡献0
阅读权限90
注册时间2011-6-10
最后登录2025-4-25
在线时间176 小时

上士

|

楼主 |
发表于 2013-9-1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第五战列舰中队
1915年10月2日下午,苏格兰以北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的英国海军大舰队锚地,一艘崭新的灰色巨舰犁破冰冷的海水,雄伟的舰身在如林的舰群中显得高大突兀。她悄然驶进自己的锚位,铁锚落水发出轰然巨响。飘扬着休•伊文-托马斯海军少将旗的“巴勒姆”号战列舰进驻斯卡帕湾标志着皇家海军大舰队第五战列舰中队(The fifth battleship squadron, 5BS)的成立。她的姊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厌战”号已经在此等候。随后建成的“马来亚”号和“刚勇”号分别于1916年2月18日和3月3日加入中队。“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 class, QE)级战列舰是20世纪初英国工业技术的颠峰之作。32500吨的满载排水量承载着8门能发射880公斤炮弹的381毫米舰炮和能输出总共75000马力功率的发动机以及精心布置的厚重装甲。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堡垒。五艘QE级组成的第五战列舰中队无疑是大舰队司令杰利科上将的一张王牌,那么中队指挥官也必定是皇家海军将官中的翘楚。
原本英国海军各级将官的任命都是海军部决定的,但大战开始后大舰队和战列巡洋舰队指挥官的任命都分别交给了它们的司令杰利科和贝蒂。作为大舰队中速度最快火力最强的战列舰中队有人也许会设想把它当作一支灵活机动的打击力量,利用其高速和远程打击能力在海战中包抄敌人的侧翼或切断敌人的退路。要实施这样的战术5BS无疑应该由一位富有独立进取精神,勇猛果断的将领来指挥。杰利科手下其实不乏这样的将才,比如第四战列舰中队司令斯特迪(Devodon Sturdee)中将和原第一战列巡洋舰中队司令贝里(Lewis Bayly)中将。斯特迪脾气暴躁,从不优柔寡断,独立勇敢。1914年12月他从海军参谋长的位置上临危授命前往南大西洋拦截斯佩舰队,在福克兰海战中率舰队穷追斯佩并获大捷,因此被加身从男爵爵位。贝里则是一位“有着非凡独立性的出色战术家”。同时两人都具有指挥战列巡洋舰的丰富经验。但杰利科需要的不是这样的将领。约翰•杰利科上将虽然战争爆发伊始才从第二海军大臣的位置仓促上任大舰队司令,但他亲和朴素的作风很快赢得了大舰队上至将军下至普通水兵的热爱和信任。在指挥方面杰利科则是小心谨慎,缜密细心。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相信只有严密的计划和对命令的严格执行才能确保大舰队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对德国公海舰队(High Sea Fleet, HSF)的优势,避免“在一个下午输掉整个战争”。对旗下各分舰队的使用他在大舰队战斗训令(GFBO,由舰队司令及其参谋军官制定,是舰队司令关于舰队训练和作战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括舰队司令总的战术思想和他制定的在各种情况下交战的战术原则等)中有如下定性:原则上所有情况下舰队都将保持整体性;应避免用一个中队或分队去攻击敌方部分战列线的企图。
有了这样的战术原则,杰利科当然不会将5BS交给斯特迪或贝里那样的人,因为QE级战列舰出色的性能很容易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依冲动行事。(另外对斯特迪还可以联想到他曾在约翰•费希尔第一次任第一海军大臣期间追随反对费希尔的比尔斯福德上将,而杰利科又是“费希尔帮”中最坚定的成员之一。)他对斯特迪和贝里的评价分别是“太过狂热”和“偶尔有点疯狂”。杰利科需要的是能够理解并严格执行他的命令,和他同样谨慎而不易冒进的指挥官。贝蒂曾经讽刺杰利科说因为他不喜欢有独立见解的人,所以从来都选不对合适的手下,
休•伊文-托马斯少将是位优秀但并不出众的海军将领。在任5BS司令之前他任第一战列舰中队副司令,指挥该中队第二分队的四艘装备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通常大舰队战列舰中队指挥官都是海军中将,指挥八艘无畏舰。虽然5BS只有五艘战列舰,但无出其右的性能让人们觉得伊文-托马斯是连跳两级得到这个司令位置的。伊文-托马斯和杰利科是多年的挚友,对对方都十分了解和信任。他们的友谊始于19世纪80年代。1893年6月22日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旗舰“维多利亚”号(HMS Victoria)在航渡中被友舰“坎伯当”号(HMS Camperdown)撞沉,舰队司令特赖恩中将随舰遇难。当时任“维多利亚”号副舰长的杰利科幸而遇救。他后来转至新到任的司令卡尔姆-西默尔(Michael Culme-Seymour)上将的旗舰“拉米利斯”号(HMS Ramillies)上任副舰长,而伊文-托马斯是上将的旗尉官。在地中海舰队掌管旗舰信号的三年使伊文-托马斯成为舰队通讯方面的专家。1889年伊文-托马斯少校被派往海军部负责修改海军信号手册,在工作完成后于同年转至朴次茅斯海军信号学校任指挥官。1900年底他晋升上校后才在38岁上第一次有了海上指挥经历。作为杰利科的好友两人的性格非常相似,指挥风格也如出一辙。日德兰海战一年后伊文-托马斯曾对“澳大利亚联邦”号(HMS Commonwealth)战列舰舰长里奇蒙德(Herbert Richmond)表述过对分舰队使用的看法,他认为“任何形式的兵力分散都是危险的”。里奇蒙德对此评论说这种观点源于舰队缺乏良好的战术运用和训练。不过他并没有提到伊文-托马斯说这话时已经指挥5BS近两年了。
1910年38岁的戴维•贝蒂成为纳尔逊之后皇家海军最年轻的海军少将。1913年3月39岁的海军大臣邱吉尔给了这位年轻少将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任命他为第一战列巡洋舰中队(Fir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 1BCS)司令。1914年圣诞节前英国东海岸几个城市遭到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炮击。为此英国海军部将所有战巡集中在斯卡帕湾以南200海里(1海里=1.85千米)的罗赛思海军基地,成立了新的战列巡洋舰队(Battle Cruiser Fleet, BCF)。BCF司令贝蒂中将大战伊始就指挥了赫尔格兰湾海战,1915年初又在多戈尔沙洲海战中击败了希佩尔的德国战巡分队。在英国民众眼中他是真正的海上英雄,20世纪的纳尔逊。很多人都把贝蒂别具一格的三排扣海军制服(军官制服一般为四排扣)和总是歪戴着的大檐帽拿来与纳尔逊空荡荡的右衣袖和黑色眼罩相提并论。
和杰利科的低调朴素相比贝蒂则是性格外向,勇猛好胜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在用人方面他更喜欢和他类似的猛将。他鼓励部下的主动精神和不拘泥于命令与规则地发挥想像力。多戈尔沙洲海战后贝蒂立即将他认为缺乏纳尔逊精神的第二战巡中队(2BCS)司令穆尔少将踢出BCF,代之以他十分欣赏的威廉•白金汉(William Pakenham)少将。这位少将曾作为英国海军观察员在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旗舰“三笠”号上经历了对马海战,他的报告为英国海军提供了详实宝贵的资料。而日本海军也因为他英勇过人“观察”行动而授予他旭日勋章。贝蒂的其他手下如1BCS司令布洛克(Osmond Brock)和3BCS司令胡德(Horace Hood)都是晓勇之将。虽然对5BS司令任命的决定权在杰利科手中,但贝蒂对此也十分关心,他肯定不希望斯特迪或贝里这样比他资历更深的海军中将来指挥5BS,因为他早就觊觎着将QE级战列舰纳入他的旗下。
QE级战列舰使用燃油锅炉推进的涡轮蒸气机,设计航速达到25节,与英国第一代战列巡洋舰相同。贝蒂坚信QE级在BCF中将比在大舰队中更能发挥速度和火力上的优势。1916年2月21日,就在“马来亚”号加入5BS的第三天,贝蒂在给杰利科的信中“恭敬地建议以罗赛思作为第五战列舰中队的基地......使我们能够获得对公海舰队以外任何敌人的绝对优势。”三天后杰利科回信拒绝了他的请求:“(你的)建议是基于对第五战列舰中队航速的错误判断上......它肯定低于24节......在这种条件下我很怀疑第五战列舰中队是否能像你建议的那样在进攻作战中为战列巡洋舰提供实质上的支持。”
QE级的发动机理论上全功率为56000马力,速度23节,超负荷功率75000马力,速度25节。由于在设计建造中重量超过了原来的预想,建成后的QE级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比如良好的海况,轻载和洁净舰底时才能达到设计速度。战争时期海军部没有机会为她们做详细的速度测试,但即使是制造商给出的速度数据中也只有“马来亚”号能达到25节。1919年海军部补做的测试中“厌战”号和“巴勒姆”号的最高航速分别只有23.5节和23.8节。
贝蒂并没有罢休,他于3月3日“刚勇”号加入5BS当天又给杰利科写信,说如果QE级少装载1000吨燃料,吃水减少的情况下应该能够达到25节。由于BCF中的3BCS(由“无敌”级组成)的最高航速也是25节,那5BS也能跟随BCF行动“直到与敌人遭遇”。在战术上贝蒂也想好了一套说辞:“如果我们在敌人的东面,可以切断其退路,第五战列舰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最坏的情况是我们在敌人的西方,需要一番长时间的全速追击。如果追击进行3个小时,距离将为75海里。即使第五战列舰中队的速度只有23.5节,3小时后她们也将仅仅落后第三战列巡洋舰中队4.5海里。这将是我能想象的最好支持。”贝蒂设想的“最坏的情况”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追击开始时5BS必须在BCF主力附近。而我们将会看到在日德兰海战中情况将比贝蒂设想的坏得多。
贝蒂的这封信不仅发给了杰利科,他还自作主张将一份副本发给了海军部。杰利科得知后勃然大怒,他严厉斥责了贝蒂将两人之间的通信呈交海军部的行为。同时他给第一海军大臣亨利•杰克逊(Henry Jackson)写信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当BCF追击第一侦察分队(德国战列巡洋舰分队,First Scouting Group, 1SG)时5BS的速度根本来不及与之交战;如果BCF处于拦截位置5BS的速度只能拖累追击行动;如果1SG得到公海舰队的支援那么BCF无论有无5BS的支援都不应恋战而应往大舰队主力方向撤退。杰利科还认为1SG即将得到的新战巡“吕措夫”号(SMS Lützow)和“兴登堡”号(SMS Hindenburg)的航速将大大超过25节,使得5BS的支援更无实际意义。另外杰利科确信为QE级少装1000吨燃料对提高速度没有什么帮助。这一点上他是正确的。QE级的满载吃水为9.75米,减少1000吨燃料只能将吃水减少25厘米,这点贡献根本无法提高航速。
杰克逊一方面同意杰利科的解释,但另一方面他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任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莱茵哈特•舍尔(Reinhard Scheer)中将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正寻求更多主动出击的机会。1916年4月25日希佩尔的1SG再次炮击了英国城市,摧毁了两百多幢民居。而在此前三天,贝蒂舰队中的两艘战巡“澳大利亚”号和“新西兰”号在北海的大雾中相撞,前者被迫前往德文波特修理,令贝蒂的实力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和民众都希望大舰队能迁至罗赛思基地,至少要加强贝蒂舰队的实力以防德国偷袭。但是罗赛思所在的福斯湾水域狭小,不足以作为大舰队的锚地。另外福斯湾的出口很容易设伏潜艇,舰艇出入不安全。旁边的繁华市镇也有德国间谍可以向监视英舰举动。杰利科当然不愿意南下受限和冒险。
杰克逊知道他要平息太多的怒火,必须想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他决定抓住人们对BCF的另一诟病来做文章。BCF虽然实战次数较多,但战巡的火炮命中率十分低下。海军部曾经指责“无敌”号和“不屈”号用了1174枚305毫米炮弹才击沉斯佩的两艘装甲巡洋舰。但其后BCF的炮术并没有什么长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福斯湾水域狭小,无法进行大口径火炮的实弹射击训练,而驶出狭湾又面临德国潜艇的威胁。杰利科不愿南下这也是原因之一。连BCF中的轻巡洋舰指挥官们都认为战巡的炮术奇差。贝蒂则爱用英国穿甲弹质量不高来开脱。但这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再好的炮弹打不中也没用。BCF的炮术专家,前海军炮术学校校长,贝蒂旗舰“狮”号的舰长查特菲尔德(Ernle Chatfield)和舰队枪炮官拜利(Sidney Bailey)认为解决的方法就是提高火炮射速。他们鼓励在战舰和炮塔之间开展火炮装填和射击的速度竞赛。结果是炮弹和发射药的安全存放和处理被忽视,备用炮弹和发射药被随便堆积在弹药处理室和炮塔内,连接弹药舱和弹药处理室以及炮塔间的防火门经常没有及时关闭。“狮”号上的一位火炮军官格兰特(Alexander Grant)曾在多戈尔沙洲海战后指出因强调射速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并对“狮”号进行了整肃。但在其它战巡上这些问题依旧严重。
1916年5月12日杰克逊召集杰利科和贝蒂在罗赛思开会,他提出让胡德的3BCS临时到奥克尼群岛的开阔水域操练炮术。在缺少3BCS和“澳大利亚”号的情况下暂时让5BS加入BCF作为补充。因为5BS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正需要进坞维修,她将在罗赛思进行这项工作。其余4艘QE级战列舰随BCF行动。6月2日,大舰队和BCF将出动扫荡丹麦与挪威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Skagerrak),而英国轻巡洋舰将深入到丹麦与瑞典之间的卡得加特海峡(Kattegat),希望能将德国舰队引诱出来。当大舰队和BCF汇合时胡德和伊文-托马斯将重新各自归队。杰利科很勉强地同意了杰克逊的建议,而我们也将看到贝蒂对临时拥有QE级战列舰也没有什么欣慰可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