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13-11-27 21:36 编辑
@战列舰论坛
#法国舰队与维希政权#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成立维希政权,以中立国身份退出战争。维希政权的成立有双方面动力:于内,多数法人认为第三共和国腐朽透顶,亟待破旧立新,而普法战争式的失败又好过一战式的胜利。于外,纳粹海军无力攻击法国海外领土,为防法军撤出本土继续作战,遂允许维希政权和平中立。
#法国舰队与维希政权# 殖民帝国是法国在纳粹面前最重要的筹码,而海军是控制海外领土最重要的工具。从停战谈判一开始,维希政权就必须牢牢控制海军,海军是其立国的核心。于是法国舰队离开德军威胁下的本土前往北非,又拒绝英国要求舰队加入英军或在英国监察下解除武装的提议,遭致前盟友的无情攻击。
#法国舰队与维希政权# 直至1942年,维希法国大致稳定。在达喀尔之战中,维希远征舰队挫败了英军的攻击,证明其有能力控制海外殖民地。但美国参战后,英美大军在1942年11月成功入侵法属北非,维希海军核心达尔朗被俘于阿尔及尔,随后宣布法国海外领土与舰队加入盟军。维希政权失去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力。
#法国舰队与维希政权# 火炬行动开始后,德军随即势如破竹地侵占了维希法国统治区,在土伦港外停止进军。此时,维希高级官员已尽在德军控制下,虽然贝当元帅等人私下透出让舰队加入盟军的念头,却无法公开发令。当德军开进土伦港,已经失去筹码意义的法国舰队按事前预案实施自沉,成为海军史上的悲剧。
#法国舰队与维希政权# 土伦自沉事件的深层原因,是维希政权在二战国际环境中的尴尬处境。在1942年11月前,维希政权通过舰队统治海外领地,保持德国希望的中立。在盟军入侵北非后,维希政权在纳粹蓝图中已无存在价值,失去殖民地的舰队仅仅是维希高官自我保护的最后筹码。这决定了法国舰队的最终命运。
|
|